被翻译的中国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ui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与他者:翻译中的知识转移,1829-2010》一书,荟萃了来自英国、台湾和香港的众多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中外文化、文学翻译的视角,检视自19世纪至21世纪中国与欧洲之间翻译活动中的权力关系,即翻译中的知识转移与权力博弈。
  【关键词】:翻译;知识转移;权力博弈
  2011年,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世界著名学术出版社Rodopi Publishing 出版了《中国与他者:翻译中的知识转移,1829-1910》(China and Its Others: Knowledge Transfer through Translation, 1829-2010)[1]一书。该书是一部论文集,由曼彻斯特大学语言、语言学和文化学院翻译与跨文化研究中心Dr. James St. Andre与台湾学者彭小妍(Hsiaoyen Peng)合编。Dr. James St. Andre先后在台湾、新加坡等地学习,对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抱有浓厚的兴趣,先后主编、参编Excursions in Sinology(2002)、Droplets(2002) 、Chinese in Singapore (2005)、Thinking Through Translation with Metaphors(2010)等书籍。彭小妍教授任职于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所,主要从属文学理论与文化(尤其是跨文化)研究,译有福克纳《出殡现形记》(1979)、《英雄的崇拜——卡莱尔》(1983)等书籍,著有《跨越海岛的疆界:台湾作家的漂泊与乡土》(2006)、Dandyism and Transcultural Modernity: The Dandy, the Flaneur, and the Translator in 1930s Shanghai, Tokyo, and Paris(2010)等学术著作。
  编者在前言中指出:翻译以其他语言再造(re-creates)一种文本,在此过程中,译者也将一种文化艺术品再现(re-presents)给新的观众。由此便产生一些问题,如:翻译中再现的对象是什么?由谁完成?为了什么目的?翻译中怎样塑造自我形象和他者形象?在翻译再现和形象塑造过程中,知识被转移、变形。一些学者如Tymoczko[2]、Tymoczko & Gentzler[3]等揭示了翻译过程中的权力不平衡关系,包括:由谁决定传播或接收哪种知识?被传播的知识怎样强化殖民者的权力,塑造文明、帝国的形象?被接受的知识怎样通过翻译满足国内需求,或解决国内危机?因此,编者编写此书的目的,是力图通过中外文化、文学翻译的视角,进一步回答这些问题。文集荟萃了来自英国、台湾和香港的众多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检视自19世纪至21世纪中国与欧洲之间翻译活动中的权力关系。
  一. 内容框架
  文集共收有10篇论文,按时间顺序分为三部分:19世纪至1911清王朝的覆灭;中华民国建立至1979年;当代文学翻译的思考。
  第一部分包括三篇论文。第一篇论文”Exploring the Role of Pseudo-translation in the History of Translation: Marryat’s Pacha of Many Tales”(《翻译史中伪译的作用——以马里亚特<帕恰故事集>为例》)由James St. Andre本人撰写,以18至19世纪西方对东方语言文字的译介为例,证明伪译(pseudo-translation)是翻译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某些特定时间和地区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知识传递的一部分,这些伪译对当时欧洲人构建他们的东方想象起着重要作用。作者以马致远《汉宫秋》的英译为例进行探讨。1829年,英国皇家学会德庇时(Sir John Francis Davis)翻译了这部经典剧作,名为《汉宫秋——一部中国悲剧》(Han Koong Tsew, or the Sorrows of Han, a Chinese Tragedy);之后,马里亚特(Frederick Marryat)的Pacha of Many Tales有对这部戏剧的伪译。Pacha of Many Tales模仿《天方夜谭》,由一系列故事组成,其中有一篇中国故事是对戴维斯译本的改编。值得注意的是,戴维斯的译本总体上较忠实原文,而马里亚特译本则完全是编译加改写。如书中对中国人的描写,显得十分夸张、滑稽:他们长相难看,黄皮肤,苍老,個头矮小,长满皱纹,没有鼻子,长着大嘴,牙齿发黑。更重要的是,作者使用“可怜”、“爬行”、“狗”、“奴性”、“低下”、“卑劣”等词,表现中国人猥琐。[1]37甚至当时的中国皇帝也被描写成一个“愚蠢的”、“害相思病”、狂妄自大的形象。在作者看来,这是一种“翻译中的隐喻”, [1]36体现了西方人对中国人的“持续的偏见”(consistent bias)。[1]34作者认为,直至20世纪,历史上的伪翻译都有夸张的特征,尤其在东方故事叙述中更是如此。
  台湾学者黄克武(Max K. W. Huang)先生的论文“The War of Neologisms: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Newly Translated Terms Invented by Yan Fu and by the Japanese in the Late Qing”(《新名词之战——清末严复译语与和制汉语的竞赛》>),以晚晴至民国时期的新词翻译为研究对象,分析严复所译术语和自日本输入术语之间的“竞争””,认为两者体现了前秦荀子的“正名”思想。同时,严复的术语翻译(主要是音译和意译),体现了他提出的“信、达、雅”三原则。
  台湾学者刘纪蕙(Joyce C. H. Liu)的论文“The Translation of Ethics: The Problem of Wang Guowei”(《伦理翻译——王国维问题》),以晚晴学者王国维为例,讨论其对西方伦理学和教育思想的译介。王国维所引进的新思想,主导了中国20世纪的伦理学,有助于中国现代思想体系的建构。他批判了盛行一时的功利主义和生生主义,提出了“无生主义”的美学、伦理学观。   第二部分包括四篇论文,主要研究1911年中华民国成立至1979年期间的中外翻译活动。台湾学者彭小妍的论文“A Traveling Disease: The‘Malady of the Heart,’Scientific Jargon, and Neo-Sensation”(《一个旅行的现代病——“心的疾病”、科学术语与新感觉派》),分析穆时英小说中 “神经衰弱”等借自日文对西方医学和心理学词汇的翻译,追溯心理学如何进入日本和中国,说明了我们如何通过翻译来为五官感受和心理疾病命名。正是这些创造性的借用,促成了中国现代文学词汇的蜕变,也改变了国人的日常语言。同时,论文论证了知识/权力与译者的能动性、创造性之间的关系。
  Pei-Yin Lin的论文Translating the Other: On the Re-circulations of the Tale Sayon‘s Bell,(《移译他者——论电影<沙鸯之钟>的再循环》),以二战时期的电影《沙鸯之钟》为例,探讨了翻译中的权力话语。《沙鸯之钟》是日本在二战期间拍摄的“大东亚共荣圈”样板电影,讲述泰雅族少女沙鸯,为奉召从军的日本老师送行,不料在途中失足坠河的故事。在沙鸯去世后,日本驻台湾总督在沙鸯失足的河边,立了一口钟,钟上刻有“爱国之女沙鸯”的文字,将这位不幸丧生的少女作为共荣圈人民效忠日本的样板。《沙鸯之钟》是日本殖民当局拍摄的集体洗脑工具,表现了台湾人民心甘情愿接受日本统治的假象,目的在于消除台湾人民的反抗、巩固其统治地位。作者认为,该电影的导演相当于一位文化翻译者(cultural translator),他以特殊的拍摄方式(如拍摄风景、突出儿童、演员安排等),同时归化、异化着台湾人民,体现了殖民化话语。作者认为,这种翻译体现出非对称的权力关系。
  Elaine Yin-ling Ng的论文“The Translator’s Style in Hemingway’s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1956)”(《 <老人与海>中的译者风格》),研究了海观翻译的《老人与海》。在1946至1966年的中国,外国文学翻译服务于政治需要,服务于意识形态需要,对选材、译法要求十分严格。论文分析了海译本在措辞、语言情态表达、话语模式、欧式句子结构(尤其是长的修饰语)等方面的特征,探讨语言表现与当时社会文化语境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内在关联。
  Sasha Hsiang-yin Chen的论文“The Origin of the Family, Public Property and the Communist State: Transmitting and Translating Kollontai in the Early Soviet Union and May Fourth China”(《初探“家庭、公有制与共产政府的起源”:以柯伦泰<家庭与共产政府>一文生成与传播为例》),以茅盾先生对苏维埃女作家柯伦泰所著《家庭与共产政府》的翻译为研究对象。论文讨论了此文何以在五四时期进入中国,如果被翻译、认识并推广,探讨了翻译中的几个因素及其相互影响,包括原文、苏维埃与中国共产主义者的选择、译文、两国政治环境、作者的目的、译者的目的等。通过追溯其翻译与传播过程,我们可以认识政治如何宣传、操作“女性问题”及其翻译。
  第三部分关注当代语境下的文学翻译问题。
  台湾学者杨小滨的论文“Transference as Narcissistic or Traumatic Experience: Contemporary Chinese Poets (Mis-)Translated from Their Western Predecessors”(《移情作为自恋或创伤——自西方(误)译入的中国当代诗》)认为,几乎所有的后毛泽东时代的中国诗人,都书写与西方(后)现代主义大师相关的诗篇,这是将西方伟大心灵传递到中国语境中的一种翻译活动。如果翻译(translation)和转移(transference)词源上相同,那么在翻译过程中,也有着精神分析意义上的转移(移情),既将西方大师(以文本形式)和中国追随者(读者)联系在一起。作者通过拉康的移情理论,探讨当代中国诗人在回应这个权威他者时的不同倾向:或作为理想自我的小他者(other),以建构一个完整的、自恋但虚幻的镜像;或作为自我理想的大他者(Other)的象征性认同,以建构一个现代的文化主体;或将大他者转化为小他物(object petit a),以激发不断逃逸的欲望,靠近那个的创伤内核——不可能完成的认同。
  英国学者Cosima Bruno的论文“Words by the Look: Issues in Translating Chinese Visual Poetry”(《视觉的语言——翻译中文视觉诗的问题》),讨论了中文视觉诗(visual poetry)的翻譯问题。视觉诗包括视、听、行等因素,往往不易翻译。作者区分了中文视觉诗的三种不同模式:利用汉字的词源-图像功能(etymo-pictographic function)以构建诗歌主题;利用汉字排版 (typographical arrangement)构建图像(iconic image),并与文本意义相结合;将汉字当做视觉元素(visual components),所体现的含义与其字面(literal)意义、原型(prototypical)意义、显性(salient)意义无关。从语用学和符号学的角度出发,作者探讨了视觉诗的翻译问题。
  台湾学者单德兴(Te-hsing Shan)教授以其翻译英国文学经典《格理弗游记》的实践,撰写了论文“Text, Context, and Dual Contextualization: Personal Reflections on a Thick Translation of Gulliver’s Travel”(《文本、脉络和双重脉络化——对<格理弗游记>厚翻译的个人思考》),重点讨论了翻译与脉络、双重脉络之间的关系。所谓脉络(context),是相对于文本(text)而言。与一般翻译理论仅限于文本不同,单德兴教授提出了“双重脉络”概念,以“强调翻译并不局限于鼓励的文本,更要带入文化与脉络”。这样一来,在“跨语文、跨文化、跨疆界的情况下”,便“可以采取更弹性、动态的方式来定位文学翻译”。单教授的《格理弗游记》翻译,很好地体现了其“双重脉络”观念:从微观到宏观,从读音(如Gilliver的名字的翻译)、字词、标点到参考文献、原文版本、作者生平、文体、社会文化脉络、文本的接受等层面,均进行深入思考与讨论。作者还探讨了“厚翻译”(thick translation)、“学术翻译”(academic translation)等术语的内涵。   二. 述评
  作为一本论文集,《中国与他者:翻译中的知识转移,1829-2010》所收录的10篇论文,跨越了近百年的中国翻译历史,选题新颖,论述透彻,有助于我们深化对中国翻译历史的了解。这些论文着力探讨翻译中的知识与权力、文本与译者、文本与读者、翻译与文化等重大问题。通读全书,我们可以发现这些论文所关注的一些共同话题:
  (1)研究中介语言(pivot-language)的重要作用。所谓中介语言,是指翻译活动中充当中介的语言。这一术语主要来自于转译,即指以非原语的译本为依据所做的翻译,也称为“间接翻译”,图例表示为:语言A→语言B→语言C(→语言D……)。在“语言A→语言B→语言C”的语言转换过程中,语言B充当了中介的作用,因而称为中介语言。传统的翻译研究,往往忽略了转译,一般将翻译看作原语与目标语之间的直接转换,图例表示为:语言A→语言B。事实上,中国的近现代翻译,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转译。在近代中、欧翻译活动中,日语的作用最大,其次分别为俄语、英语等语言。黄克武教授的论文追溯了日语译词对晚晴时期新词的影响。严复在翻译中使用的许多术语,诸如“天演”、“权利”等词,均转译自日语。刘纪蕙的论文也讨论了在将西方伦理学理论引入中国过程中,日语所起的重要作用。彭小妍追溯了引自日语的一些心理描绘词语,这些词语本身是日语对欧洲语言的翻译。Hsiang-yin Sasha Chen的论文也提到,许多俄语词汇通过英语或日语传递到汉语中,导致翻译中原文不同,我们对同一个俄文文本有不同的解读。虽然这些论文主要讨论笔译中的中介语言,对口头翻译中的中介语(如广东话、上海话)未作深入研究,但也指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出了这一必将带来丰富成果的研究方向。
  (2)研究文化杂合与文化嫁接。晚晴时节,西方文化蜂拥而入,中西文化交流、杂合、嫁接的进程加速。那么,翻譯在这一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如何?对中国有哪些影响?文集中大多数论文都谈及这一问题。James St. Andre研究了中国戏剧《汉宫秋》19世纪进入英国时的“忠实”译本和“伪译本”。出于不同的翻译目的,译者对该剧进行了不同的处理乃至创造,塑造了不同的中国形象。刘纪蕙的论文讨论了中西伦理思想之间的交汇与碰撞。彭小妍的论文讨论了西方心理学词汇在汉语语境中的接受,以及中国本土语言与西方语言之间的权力竞争。Pei-Yin Lin的论文,结合殖民时期的电影论述这一问题。Hsiang-yin Sasha Chen的论文,结合俄苏文学的译介,探讨中国读者如何从这些国外作品中获取自己所需,创造出他们自己的女性形象。Cosima Bruno探讨了视觉诗如何跨越文化语境,与其他语言结合,进而产生新奇的效果。这些论文分析了文化发生巨变时翻译的重要作用,揭示了翻译在文学权力场中的重要地位,为我们从新的视角研究中国翻译史提供了借鉴。
  (3)研究汉语对国外词语、概念的吸收方式。晚清以降的中西翻译活动中,来自异域的新的语言表达形式、新的概念逐渐被汉语所吸纳,吸收方式主要包括:原文照抄(如直接在译文中插入日语、英语词汇);音译(如将“sofa”译为“沙发”)、套译(如将“dog house”译为“狗屋”)、拟新词(如以“电脑”译“computer”);以上方法的结合(如将“chocolate”译为“朱古力糖”)等。这些词语被汉语所吸收,逐渐成为汉语的有机组成成分。
  关于中西翻译过程中体现的权力博弈,有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如蒋骁华[4]以英美翻译家的汉籍英译为例,探讨典籍英译中的“东方情调化翻译倾向”。中国译评家对这些直译的典籍英译作品评论时,多称之为“文化陷阱”、“误读”、“死译”、“超额翻译”、“亏损”、“偏离”等。蒋骁华先生则认为,这种直译反映了译者的“东方情调化翻译倾向”。与这些研究相比,《中国与他者:翻译中的知识转移,1829-1910》一书主要关注微观层面,具体探讨翻译与权力的关系,从小处入手,并结合大量实例进行分析,因而论述更加深入、具体、有说服力。
  参考文献:
  [1] St. Andre, James & Hsiaoyen, Peng. China and Its Others[C],New York & Amsterdam: Rodopi Publishing, 2011.
  [2] Tymoczko, Maria. Translation in a Postcolonial Context[M]. Manchester: St. Jerome Publishing, 1999.
  [3] Tymoczko, Maria & Gentzler, Edwin. Translation and Power [C], Amherst: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
  [4] 蒋骁华. 典籍英译中的“东方情调化翻译倾向”研究——以英美翻译家的汉籍英译为例[J]. 中国翻译,2010(4):40-45.
  基金项目: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互联网+’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发展模式研究”(JYS16004);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连片特困地区民、汉、英三语教育现状、问题与对策”(2016GB017)。
其他文献
【摘要】:高校创业教育是我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途径,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推动大学生顺利实现就业的一大举措。文章就如何加强高校创业教育质量保障机制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校;创业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改进;对策  创业教育即一种教学模式与教学过程,旨在为每个对商业创造或中小企业发展感兴趣的人進行教育与创造。高校创业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指的是为实现高校
期刊
【摘要】:列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并创造性地将文化建设理论应用于实践来解决俄国的实际问题。列宁的文化建设思想,是列宁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在其晚年的几篇著作中论述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思想,在其执政期间,一直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尤其是文化建设,
期刊
【摘要】: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制度和基本形式,是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力的机构。它作为基层民主政治的一种基本形式,对于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保障和落实职工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建立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密切党与职工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执政地位;保护、调动和发挥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国有企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推进,如何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小学语文教师队伍,成为了新时期教育发展与改革的焦点与核心。而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在新时期对自己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把握当前教学改革的要求。因此,在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师需要专业化发展,关键在于语文教师是否能够转变教育理念,在课堂中重视对学生进行人文的熏陶与感染,最终不断的完善和更新自己的专业结构,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关键词】:
期刊
【摘要】:中央大学艺术系迁至重庆办学后,并未因为战争改变自己的人才培养方案,其师范性质决定其课程设置是艺术类与教育教学类各占一半。为培养美术干部,发挥艺术的教育和美育作用,通识课程占一定比例。为抗战需要,素描课程得到相当程度的重视。  【关键词】:抗战时期;中央大学艺术系;国画人才培养;素描  国立中央大学师范学院艺术学系被习惯性称为“中央大学艺术系”,人们往往忽略了其办学的性质和宗旨。其实在19
期刊
素质教育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就数学科而言:“最重要的是使学生受到必要的数学教育,具有一定的数学素养,对于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是十分必要的”同时,我们还要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开发学生的智能,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兴趣第一的原则  在学习活动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兴趣的推动下,往往能超额完成学习任务,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体现了学生对
期刊
【摘要】:通过记录的方式浅谈我在毕业设计创作过程中留白对版面的不同视觉效果影响,即清晰明了的表达我是如何运用留白来丰富画面。在这篇文章中,除了介绍我对留白的自我运用,更是将论述的着重点放在调试留白的创作过程中,不同的留白大小对整个画面的视觉效果感受的不同,以及为什么要如此留白的自我想法上面。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创作感受来浅谈对排版留白的理解,并对当前的优秀设计作品的留白进行分析,继而做出我对留白应用的
期刊
【摘要】: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如何灵活运用教材,开发教材资源,使教学方式多样化,为学生提供轻松的学习氛围,是进行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之处。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入合作的学习理念,能够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以及物理成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如果能灵活地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物理课堂需要老师用控制的思想和方法对学生进行授课,要求老师能够及时的观
期刊
【摘要】: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宗祠在民族文化的发展进程中,和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相互接纳,产生了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不朽文明。随着现代化的推进,近年来,人们开始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研究,宗祠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工作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宗祠在民族文化中的研究进程开启,同时引发了很多学者的关注。本文通过宗祠对民族文化的研究意义进行浅析,旨在为研究者提供借鉴和帮助,开启宗祠民族文化研究这个课
期刊
【摘要】:小学生由于年龄过幼小的原因,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很容易分散。他们只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有所关注,而数学与生俱来就有枯燥的特性。小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极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导致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从而使其学习效率十分低下。学科型教学游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具有生动有趣的特性,能够有效地引起小学生的好奇心,符合小学生贪玩的天性。学科型教学游戏能让复杂深奥的数学知识变得浅显易懂,从而使小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