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新课程改革纲要》确定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历史赋予高中数学教师的工作新任务及时代新课题. 从哪些途径开展此项工作?笔者的体会是:以开展学习目的教育保持学习动机;以突出趣味内容教学激发学习兴趣;以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丰富学习情感;以关注学习困难学生增强学习信心;以进行适当挫折教育磨炼学习意志.
关键词:数学教学;非智力因素;培养
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大家都会碰到一个事实:一个很有悟性、智商较高的学生,其学习成绩一般,甚至会逐渐下降;而有些智商平平的学生,却往往成绩突出,并且很稳定. 这揭示了一个道理:人的智力因素不是决定其学习效果的充分条件,非智力因素在其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从理论上讲,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因素. 如动机、兴趣、情感、信心和意志等心理成分.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非智力因素虽然不直接介入认知过程,但它能引导和激发智力因素,发挥着动力、定向、引导、维持和强化等一系列促进作用.?摇?摇?摇?摇?摇
随着社会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需要,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逐渐成了教育界研究的焦点课题. 学科教育是对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主渠道,在新课程改革纲要对高中数学阶段的相关要求中明确提出:“我们的数学教学活动应把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作为教学目标之一,把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作为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可见,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是历史赋予高中数学教师的工作新任务及时代新课题. 本文对从哪些途径开展此项工作,谈谈个人的体会.
以开展学习目的教育保持学习动机?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心理学指出:学习动机是指个人的意图愿望、心理需求或企图达到目标的一种动因、内在力量. 在现实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大家不难发现:部分学生的这一内在力量较小,常表现出学习的随意性动机. 究其原因,深入了解得知:这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目的不够明确或较为短浅. 他们认为学习数学仅是为了高考,遇到数学学习困难就找一条用其他学科成绩弥补的退路,从而产生了数学学习的随意性动机. 同时得知:部分教师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法宝也仅有“高考”. 在此典型的“应试”教育中,教师要加强素质教育及其新课程标准等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及时转变其“应试”教育观,并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学习数学目的的全面教育. 具体可结合课堂教学或举行专题讲座,常给学生介绍数学的客观存在性、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性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性等,使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现实的高考,重要的是为了自己今后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为了自己将来为社会做更大贡献的需要. 由这些远大个人需求产生的强大内在力量,自然能战胜一切数学学习困难,保持良好学习动机.
以突出趣味内容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永远超过责任感.” 据了解:现在的高中生,大多数感到数学抽象无味,繁而难学. 因此,在教学中要突出趣味性教学,使学生感受出数学的“抽象”是其“美”的体现,“繁”、“难”是其应用广泛的需要.
1. 用教材中的趣味性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在现行高中数学教材中,编有较多体现数学应用广泛的趣味性内容. 如在每章(节)内容前面都编有相应的趣味“探究问题”或“引言”;在每章(节)末都编有“阅读与思考”、“探究与发现”及“实习作业”等研究和实践性问题;在例题和习题中都编有一些趣味性题目. 实践证明:进行好每章(节)内容前面的趣味“探究问题”或“引言”教学,能让学生产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求知兴趣;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完成章末的“实习作业”,学生会对数学实用性感兴趣.
2. 用数学“美”感增强学习兴趣
数学家华罗庚说:“认为数学枯燥无味,没有艺术性,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 就像人站在花园外面,说花园里枯燥乏味一样.”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就是要能引领学生走进“数学百花园”,感受到数学的简单、整齐、对称、和谐之美和神奇之美,才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进行“杨辉三角”教学内容时,首先,引导学生规范地列出“杨辉三角”数表,使学生无意识地感受到数表结构的简单、整齐、对称之美;其次,将数表改用组合数表示,并引导学生得出其中具有的一系列组合数性质:C=C,C C=C,C C … C=2n,C C … C=C等,使学生无意识地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和谐之美;再次,引导学生得出其中的斐波那契数列:f(1)=1,f(2)=1,f(n+2)=f(n)+f(n+1),使学生感受到其神奇之美.
3. 用“成功喜悦”保持学习兴趣
据有关调查得出:在喜爱数学的学生中,因数学基础较好而喜欢数学的占其22.5%;而在数学差的学生中,因不会就不爱数学的占其86.3%. 可见,兴趣有赖于成功,在教学中可为学生创设“成功”机会来保持学习兴趣.首先是根据学生学习实际分层设计课堂提问、练习和课外作业,使学生“跃一跃,都摘到”;其次是对学习仍有困难的学生要及时给予帮助和解决,不让其困难积累而难获成功.
以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丰富学习情感
教学过程是信息传递的双向过程,也是情感交流过程. 苏联当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学习——这并不是把知识从教师的头脑里移注到学生的头脑里,而首先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活生生的人的相互关系.” 实践体会出:要把这种关系建立为民主、平等、互信的新型师生关系,才能丰富学生的学习情感.
1. 用关爱之心点燃信任之情
高中生,特别是广大的小城镇高中生,大多数是离开父母在校生活和学习的,面对激烈的高考竞争,压力很大,困难较多,甚至会有思想上的困惑,迫切需要教师来关爱和理解自己. 因此,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上,教师要父母般关爱和理解每一个学生,对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分析和理解,以平等的身份主动与他们交流、谈心. 特别是对犯有错误的学生更要循循善诱、耐心细致地帮助其改正,并给予鼓励,才能使其感受到教师的真心关爱,点燃起心中的信任之情. 2. 用课堂教学艺术激发愉快之情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对施教的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都要精心设计和实施,才能保证其教学进行于愉快的活动之中,激发起学生的愉快之情. 一是在课堂上的姿势、神态和语言,要有自然的亲切感和信任感,并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没有任何心理压力和外界强制,都能宽松、愉快地开展学习活动;二是充分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形象、直观地排除教学过程中的障碍信息,优化教学空间,使师生的互动及生生的交流、合作等都在愉快中进行.
3. 用和谐课堂氛围产生平等之情
新课程标准把教师与学生的位置明确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落实此位置的主要做法是:教师把课堂尽量让给学生,使学生参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把提出的问题尽量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其解决办法,相互讨论得其正确结论. 同时,教师要走下讲台,以平等的人格深入到学生中去,主动参与讨论和交流,并在讨论中充分发表见解,在交流中启迪学生思维,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不断讨论和交流的活动过程. 学生在此民主、平等、愉快、积极的和谐课堂氛围中学习,自然会产生平等之情.
以关注学习困难学生增强学习信心
我们常听到高中数学教师发出的工作感叹是:“现在这些学生,教不会!”这折射出一个事实——在现实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有一定比例的学生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即“学困生”. 他们的学习信心,虽然也和其他学生一样能在上述所论的学习兴趣、情感中产生,但是很难保持,并且还影响到整体学习信心的培养. 面对实际,还需要教师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信心,特别关注“学困生”学习信心的培养.
1. 由教师信心促进学生信心
苏联数学家科尔莫戈罗夫说:“学习和领会数学所需要的特殊才能常常被夸大了. 如果有好的指导或好的教材,普通的、一般人的能力掌握学校所教的数学是绰绰有余的.” 高中生都是通过中考择优录取的,所具有学习高中数学的能力更是绰绰有余的. 对此,教师要坚信无疑,充满信心,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树立“只能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不能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的现代教育观,深入研究教法和学法,使之对“学困生”的学习具有好的指导作用. 教师这一信心的表现,自然会被每个学生所感受而产生相应的学习信心,并能相互促进而不断增强.
2. 由面向全体学生教学增强学习信心
面向全体学生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这一要求的侧重点是在教学活动中要特别关注“学困生”,使他们受教育的机会均等,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和提高. 由此“发展”和“提高”可使“学困生”消除自卑,得到自尊而增强学习信心.主要做法是:在课前,充分结合学生实际为“学困生”设计一些较简单的学习探究问题;在施教过程中,教师主动与“学困生”讨论和交流,帮助解决当场学习中的基础问题.同时,对他们的观点和思路,均以肯定和鼓励的形式给予认真的评判和指导.
3. 由全面消除“学困”因素激发学习信心
“学困生”的“学困”的原因并非单一的,除学习基础、习惯因素外,还有生活、思想等因素. 因此,教师还要用课余时间去了解他们的生活、思想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给予引导和暗示,使之全面消除影响学习的负面因素而走出困境,产生“灵光”效应和“罗森尔”效应,激发起学习信心.
以进行适当挫折教育磨炼学习意志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学生的学习意志,虽然可随上述所论的学习兴趣、情感等自然产生,但是要保持和发展成为坚强的意志,还必须经受一系列的挫折教育和磨炼.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是培养学生坚强学习意志的必要条件.
1. 寓挫折教育于教学内容之中
教材中的很多内容都与科学名人有关,教学中可结合内容给学生介绍相关名人学习、钻研科学的精神和意志,使之受到挫折教育. 如在进行“算法案例”的教学内容中,就可给学生介绍我国数学家刘徽创立的“割圆术”算法及刘徽把它算到正192边形才得出圆周率近似值为3.14的艰苦劳动经历. 这一介绍,既拓展了教材的“算法案例”内容,又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很好的挫折教育,使之进一步懂得科学家的每一项成功都是挑战挫折的艰苦劳动成果,体会出“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名言道理,从而进一步坚定自己的学习意志.
2. 寓挫折教育于解题过程之中
数学学习的具体体现就是解数学题. 美国数学家、教育家波利亚说:“教学生解题是意志的教育.” 所以,在教学中可用完成解题等学习任务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一是每天都给学生布置一定的预习、复习任务,并在其中设置一定的探究性思考问题,用于增强学习兴趣,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培养数学学习意志;二是每天都给学生布置一定的课外作业,并在其中设有适当难度的综合性题目,用于磨炼数学学习意志,提高解题能力;三是对所布置的学习任务,严格逐项检查落实,对其中不易理解的内容或解答困难的题目,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反复思考;个人确实解决不了的问题,鼓励学生共同合作探讨完成.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培养有径可行,但并非唯一与独立的方法. 在实际教学中,要活选途径、巧设过程、认真进行,并长期坚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教学目标,完成历史赋予我们高中数学教师的工作重任.
关键词:数学教学;非智力因素;培养
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大家都会碰到一个事实:一个很有悟性、智商较高的学生,其学习成绩一般,甚至会逐渐下降;而有些智商平平的学生,却往往成绩突出,并且很稳定. 这揭示了一个道理:人的智力因素不是决定其学习效果的充分条件,非智力因素在其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从理论上讲,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因素. 如动机、兴趣、情感、信心和意志等心理成分.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非智力因素虽然不直接介入认知过程,但它能引导和激发智力因素,发挥着动力、定向、引导、维持和强化等一系列促进作用.?摇?摇?摇?摇?摇
随着社会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需要,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逐渐成了教育界研究的焦点课题. 学科教育是对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主渠道,在新课程改革纲要对高中数学阶段的相关要求中明确提出:“我们的数学教学活动应把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作为教学目标之一,把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作为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可见,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是历史赋予高中数学教师的工作新任务及时代新课题. 本文对从哪些途径开展此项工作,谈谈个人的体会.
以开展学习目的教育保持学习动机?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心理学指出:学习动机是指个人的意图愿望、心理需求或企图达到目标的一种动因、内在力量. 在现实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大家不难发现:部分学生的这一内在力量较小,常表现出学习的随意性动机. 究其原因,深入了解得知:这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目的不够明确或较为短浅. 他们认为学习数学仅是为了高考,遇到数学学习困难就找一条用其他学科成绩弥补的退路,从而产生了数学学习的随意性动机. 同时得知:部分教师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法宝也仅有“高考”. 在此典型的“应试”教育中,教师要加强素质教育及其新课程标准等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及时转变其“应试”教育观,并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学习数学目的的全面教育. 具体可结合课堂教学或举行专题讲座,常给学生介绍数学的客观存在性、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性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性等,使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现实的高考,重要的是为了自己今后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为了自己将来为社会做更大贡献的需要. 由这些远大个人需求产生的强大内在力量,自然能战胜一切数学学习困难,保持良好学习动机.
以突出趣味内容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永远超过责任感.” 据了解:现在的高中生,大多数感到数学抽象无味,繁而难学. 因此,在教学中要突出趣味性教学,使学生感受出数学的“抽象”是其“美”的体现,“繁”、“难”是其应用广泛的需要.
1. 用教材中的趣味性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在现行高中数学教材中,编有较多体现数学应用广泛的趣味性内容. 如在每章(节)内容前面都编有相应的趣味“探究问题”或“引言”;在每章(节)末都编有“阅读与思考”、“探究与发现”及“实习作业”等研究和实践性问题;在例题和习题中都编有一些趣味性题目. 实践证明:进行好每章(节)内容前面的趣味“探究问题”或“引言”教学,能让学生产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求知兴趣;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完成章末的“实习作业”,学生会对数学实用性感兴趣.
2. 用数学“美”感增强学习兴趣
数学家华罗庚说:“认为数学枯燥无味,没有艺术性,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 就像人站在花园外面,说花园里枯燥乏味一样.”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就是要能引领学生走进“数学百花园”,感受到数学的简单、整齐、对称、和谐之美和神奇之美,才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进行“杨辉三角”教学内容时,首先,引导学生规范地列出“杨辉三角”数表,使学生无意识地感受到数表结构的简单、整齐、对称之美;其次,将数表改用组合数表示,并引导学生得出其中具有的一系列组合数性质:C=C,C C=C,C C … C=2n,C C … C=C等,使学生无意识地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和谐之美;再次,引导学生得出其中的斐波那契数列:f(1)=1,f(2)=1,f(n+2)=f(n)+f(n+1),使学生感受到其神奇之美.
3. 用“成功喜悦”保持学习兴趣
据有关调查得出:在喜爱数学的学生中,因数学基础较好而喜欢数学的占其22.5%;而在数学差的学生中,因不会就不爱数学的占其86.3%. 可见,兴趣有赖于成功,在教学中可为学生创设“成功”机会来保持学习兴趣.首先是根据学生学习实际分层设计课堂提问、练习和课外作业,使学生“跃一跃,都摘到”;其次是对学习仍有困难的学生要及时给予帮助和解决,不让其困难积累而难获成功.
以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丰富学习情感
教学过程是信息传递的双向过程,也是情感交流过程. 苏联当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学习——这并不是把知识从教师的头脑里移注到学生的头脑里,而首先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活生生的人的相互关系.” 实践体会出:要把这种关系建立为民主、平等、互信的新型师生关系,才能丰富学生的学习情感.
1. 用关爱之心点燃信任之情
高中生,特别是广大的小城镇高中生,大多数是离开父母在校生活和学习的,面对激烈的高考竞争,压力很大,困难较多,甚至会有思想上的困惑,迫切需要教师来关爱和理解自己. 因此,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上,教师要父母般关爱和理解每一个学生,对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分析和理解,以平等的身份主动与他们交流、谈心. 特别是对犯有错误的学生更要循循善诱、耐心细致地帮助其改正,并给予鼓励,才能使其感受到教师的真心关爱,点燃起心中的信任之情. 2. 用课堂教学艺术激发愉快之情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对施教的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都要精心设计和实施,才能保证其教学进行于愉快的活动之中,激发起学生的愉快之情. 一是在课堂上的姿势、神态和语言,要有自然的亲切感和信任感,并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没有任何心理压力和外界强制,都能宽松、愉快地开展学习活动;二是充分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形象、直观地排除教学过程中的障碍信息,优化教学空间,使师生的互动及生生的交流、合作等都在愉快中进行.
3. 用和谐课堂氛围产生平等之情
新课程标准把教师与学生的位置明确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落实此位置的主要做法是:教师把课堂尽量让给学生,使学生参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把提出的问题尽量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其解决办法,相互讨论得其正确结论. 同时,教师要走下讲台,以平等的人格深入到学生中去,主动参与讨论和交流,并在讨论中充分发表见解,在交流中启迪学生思维,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不断讨论和交流的活动过程. 学生在此民主、平等、愉快、积极的和谐课堂氛围中学习,自然会产生平等之情.
以关注学习困难学生增强学习信心
我们常听到高中数学教师发出的工作感叹是:“现在这些学生,教不会!”这折射出一个事实——在现实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有一定比例的学生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即“学困生”. 他们的学习信心,虽然也和其他学生一样能在上述所论的学习兴趣、情感中产生,但是很难保持,并且还影响到整体学习信心的培养. 面对实际,还需要教师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信心,特别关注“学困生”学习信心的培养.
1. 由教师信心促进学生信心
苏联数学家科尔莫戈罗夫说:“学习和领会数学所需要的特殊才能常常被夸大了. 如果有好的指导或好的教材,普通的、一般人的能力掌握学校所教的数学是绰绰有余的.” 高中生都是通过中考择优录取的,所具有学习高中数学的能力更是绰绰有余的. 对此,教师要坚信无疑,充满信心,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树立“只能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不能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的现代教育观,深入研究教法和学法,使之对“学困生”的学习具有好的指导作用. 教师这一信心的表现,自然会被每个学生所感受而产生相应的学习信心,并能相互促进而不断增强.
2. 由面向全体学生教学增强学习信心
面向全体学生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这一要求的侧重点是在教学活动中要特别关注“学困生”,使他们受教育的机会均等,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和提高. 由此“发展”和“提高”可使“学困生”消除自卑,得到自尊而增强学习信心.主要做法是:在课前,充分结合学生实际为“学困生”设计一些较简单的学习探究问题;在施教过程中,教师主动与“学困生”讨论和交流,帮助解决当场学习中的基础问题.同时,对他们的观点和思路,均以肯定和鼓励的形式给予认真的评判和指导.
3. 由全面消除“学困”因素激发学习信心
“学困生”的“学困”的原因并非单一的,除学习基础、习惯因素外,还有生活、思想等因素. 因此,教师还要用课余时间去了解他们的生活、思想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给予引导和暗示,使之全面消除影响学习的负面因素而走出困境,产生“灵光”效应和“罗森尔”效应,激发起学习信心.
以进行适当挫折教育磨炼学习意志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学生的学习意志,虽然可随上述所论的学习兴趣、情感等自然产生,但是要保持和发展成为坚强的意志,还必须经受一系列的挫折教育和磨炼.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是培养学生坚强学习意志的必要条件.
1. 寓挫折教育于教学内容之中
教材中的很多内容都与科学名人有关,教学中可结合内容给学生介绍相关名人学习、钻研科学的精神和意志,使之受到挫折教育. 如在进行“算法案例”的教学内容中,就可给学生介绍我国数学家刘徽创立的“割圆术”算法及刘徽把它算到正192边形才得出圆周率近似值为3.14的艰苦劳动经历. 这一介绍,既拓展了教材的“算法案例”内容,又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很好的挫折教育,使之进一步懂得科学家的每一项成功都是挑战挫折的艰苦劳动成果,体会出“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名言道理,从而进一步坚定自己的学习意志.
2. 寓挫折教育于解题过程之中
数学学习的具体体现就是解数学题. 美国数学家、教育家波利亚说:“教学生解题是意志的教育.” 所以,在教学中可用完成解题等学习任务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一是每天都给学生布置一定的预习、复习任务,并在其中设置一定的探究性思考问题,用于增强学习兴趣,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培养数学学习意志;二是每天都给学生布置一定的课外作业,并在其中设有适当难度的综合性题目,用于磨炼数学学习意志,提高解题能力;三是对所布置的学习任务,严格逐项检查落实,对其中不易理解的内容或解答困难的题目,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反复思考;个人确实解决不了的问题,鼓励学生共同合作探讨完成.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培养有径可行,但并非唯一与独立的方法. 在实际教学中,要活选途径、巧设过程、认真进行,并长期坚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教学目标,完成历史赋予我们高中数学教师的工作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