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而能否抓住教学目标这一重点,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挖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教材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教材内涵,提升学生对教材的感悟,让语文教学收到实效。有效教学就是有效率的教学,有效教学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投入(时间、精力、努力)内带来最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是卓有成效的教学。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我认为要抓好以下几点。
一、深入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内涵
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文教科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必须先钻研、理解教材,要在教材中多“走几个来回”,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自身对教材没有吃透,不了解编写意图,教学目标不明,教学重点抓不住,甚至南辕北辙,就很难做到以教材为凭借,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课文也很少朗读,上课时对教材内容都不甚了解,昏昏谔谔,这样的课堂教学自然是不可能取得高效的。因为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表明: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均具体地体现、落实在语言文字上;语文一旦离开了语言文字,工具也就无法成为工具,人文也就无所依附,只能是建立在沙滩上的高楼大厦,是不会牢固的。
我虽然执教了多年的语文,但每教学一篇新的课文前,总是先通读一遍,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画出学生可能不理解的词语,对这些词语的理解方法,作出“预设”问题,或查字(词)典解释,或对照近义词、反义词理解,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如果要联系上下文理解的,就在一旁作上标记。对于要通过查字(词)典,才能理解的词语,自己先查字(词)典,并把义项写在一旁。为了扫除阅读障碍,我总是认真地把课文朗读或默读几遍,发现一些难于把握停顿或比较拗口的语句,及时做上记号,备课时写入教案,课堂上予以指导。此外,在阅读各种教学参考书的同时,我总是把文章的结构分析在教本上作好标注,把每一段的段意写在段末空白处。对于重点词句的含义,总是写在一旁,方便课堂上参考表述。只有在对教材内容、教学重点、难点等了解的基础上,我才开始撰写教案,而且几乎是一气呵成。课堂上,我可以不看教案执教,但却不能离开教本上课。
一篇课文究竟应该怎么教学,什么方法最好,什么形式行之有效,我们很难有个一般的标准去加以衡量。不同的教师个性,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没有最好的,只有在追求最有效的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许要花费许多时间与精力,甚至包括一些“无用功”,但它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一环。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学习的机会,让他们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心理上的愉悦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三、在探究中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思维的开始,在弘扬创新精神的今天,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显得尤为迫切。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无论从提炼文章主题,还是分析人物形象,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会增强学习效果。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因此我们在课题研究课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我们通过研究总结出的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策略。
第一,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信任学生,相信学生能提出问题。要激励学生,哪怕是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欣赏,是一种给予,一种沟通与理解;要允许学生犯“错误”,不轻易否定。
第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
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
注意观察比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组织汇报讨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开展课外实践,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第三,重视对问题进行筛选,让学生提出有价值问题。
四、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尝试解决问题
问题是思维的开始,问题解决过程就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当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后,教师应该是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指导者,应该鼓励并放手让他们通过查找资料、独立思考 、小组交流等多种途径尝试解决问题。这对启发、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五、利用学生思维发展的年龄特点,发展学生的智力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形式新异,生动活泼的东西特别容易发生兴趣,一旦有了兴趣,他们就会发挥极大的主动性,对一些问题主动地多思多想,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智力。因此,我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画画写写,模仿表演,设疑、质疑等都是很好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游子吟》这课时,我先用配乐范读,然后展示幻灯片图。通过引导学生观看体现诗意的画面,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在意境中体会到古诗的美,再根据学生喜欢画画的特点,在学生初步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行配乐作画,并让他们介绍自己的画。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走进诗的意境之中,即享有了美,又弄懂了诗意,而且培养了学生手脑并用能力、绘画能力、想象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永远不停的追求,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语文教学活动要立足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组织开展,才能行之有效。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教材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教材内涵,提升学生们对教材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收到实效。
一、深入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内涵
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文教科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必须先钻研、理解教材,要在教材中多“走几个来回”,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自身对教材没有吃透,不了解编写意图,教学目标不明,教学重点抓不住,甚至南辕北辙,就很难做到以教材为凭借,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课文也很少朗读,上课时对教材内容都不甚了解,昏昏谔谔,这样的课堂教学自然是不可能取得高效的。因为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表明: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均具体地体现、落实在语言文字上;语文一旦离开了语言文字,工具也就无法成为工具,人文也就无所依附,只能是建立在沙滩上的高楼大厦,是不会牢固的。
我虽然执教了多年的语文,但每教学一篇新的课文前,总是先通读一遍,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画出学生可能不理解的词语,对这些词语的理解方法,作出“预设”问题,或查字(词)典解释,或对照近义词、反义词理解,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如果要联系上下文理解的,就在一旁作上标记。对于要通过查字(词)典,才能理解的词语,自己先查字(词)典,并把义项写在一旁。为了扫除阅读障碍,我总是认真地把课文朗读或默读几遍,发现一些难于把握停顿或比较拗口的语句,及时做上记号,备课时写入教案,课堂上予以指导。此外,在阅读各种教学参考书的同时,我总是把文章的结构分析在教本上作好标注,把每一段的段意写在段末空白处。对于重点词句的含义,总是写在一旁,方便课堂上参考表述。只有在对教材内容、教学重点、难点等了解的基础上,我才开始撰写教案,而且几乎是一气呵成。课堂上,我可以不看教案执教,但却不能离开教本上课。
一篇课文究竟应该怎么教学,什么方法最好,什么形式行之有效,我们很难有个一般的标准去加以衡量。不同的教师个性,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没有最好的,只有在追求最有效的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许要花费许多时间与精力,甚至包括一些“无用功”,但它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一环。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学习的机会,让他们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心理上的愉悦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三、在探究中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思维的开始,在弘扬创新精神的今天,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显得尤为迫切。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无论从提炼文章主题,还是分析人物形象,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会增强学习效果。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因此我们在课题研究课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我们通过研究总结出的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策略。
第一,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信任学生,相信学生能提出问题。要激励学生,哪怕是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欣赏,是一种给予,一种沟通与理解;要允许学生犯“错误”,不轻易否定。
第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
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
注意观察比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组织汇报讨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开展课外实践,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第三,重视对问题进行筛选,让学生提出有价值问题。
四、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尝试解决问题
问题是思维的开始,问题解决过程就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当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后,教师应该是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指导者,应该鼓励并放手让他们通过查找资料、独立思考 、小组交流等多种途径尝试解决问题。这对启发、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五、利用学生思维发展的年龄特点,发展学生的智力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形式新异,生动活泼的东西特别容易发生兴趣,一旦有了兴趣,他们就会发挥极大的主动性,对一些问题主动地多思多想,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智力。因此,我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画画写写,模仿表演,设疑、质疑等都是很好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游子吟》这课时,我先用配乐范读,然后展示幻灯片图。通过引导学生观看体现诗意的画面,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在意境中体会到古诗的美,再根据学生喜欢画画的特点,在学生初步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行配乐作画,并让他们介绍自己的画。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走进诗的意境之中,即享有了美,又弄懂了诗意,而且培养了学生手脑并用能力、绘画能力、想象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永远不停的追求,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语文教学活动要立足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组织开展,才能行之有效。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教材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教材内涵,提升学生们对教材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收到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