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微型腹腔镜下内环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间我院接收小儿腹股沟疝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前后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开腹手术,研究组患者实施微型腹腔镜下内环高位结扎术,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患儿术后下床活动所需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腹腔镜下内环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效果安全可靠,术后恢复快,复发几率低,可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股沟疝;腹腔镜手术;内环高位接扎术;疗效
广西卫生厅自筹科研课题.合同号:Z 2014290.
腹股沟疝作为临床常见病治疗主要以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为主,腹腔镜技术是当前临床治疗腹股沟疝的重要方式,比起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多重优越效果,患者创伤小、恢复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因而目前在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微型腹腔镜下内环高位结扎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有复发率、并发症少等优势,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为观察微型腹腔镜下内环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效果,本次研究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间我院接收小儿腹股沟疝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临床报告如下。
一. 材料与方法
1. 一般材料
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间我院接收小儿腹股沟疝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纳入研究患者均经过临床确诊,排除干扰因素,签署治疗同意书。60例患儿中男性51例,女性9例,年龄1岁-13岁,平均年龄(3.2±2.7)岁,左侧斜疝48例,右侧12例,将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前后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在临床基本资料(性别、年龄、疝气类型等)对比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开腹手术,研究组患者实施微型腹腔镜下内环高位结扎术。开腹手术:常规手术操作,患者行静脉复合麻醉或全麻,取仰卧位,在其腹股沟区域做长约3-4㎝横斜切口,切开提睾肌分层游离精索并找到疝囊,分离后至疝颈部行高位结扎术,并游离精索后将其与腹股沟区韧带、腹内斜肌、耻骨结节与腹横肌腱膜等进行缝合固定,最后缝合手术切口并沙袋压迫。术后送回病房做护理与抗感染治疗等。
微型腹腔镜下内环高位结扎术:准备5㎜腹腔镜、带线针、操作钳、钩针等医疗器械。患者做好手术准备后,采取头低脚高位,行静脉复合麻醉或全麻,在患者肚脐缘处做5-6㎜小切口,穿刺CO2气腹,压力7-9㎜Hg,穿入5㎜套管针,进5㎜腹腔镜,在耻骨联合与脐孔的中点做3mm皮肤切口,置人3 ㎜Trocar,进操作钳,在患者患侧内环口体表投影处做另一切口,直径1㎜。应用腹腔镜找到内环口之后,操作钳与针钩、带线针穿入配合,经患侧内环口体表投影处切口进入内环口腹膜外层在腹膜下前行绕内环口外半周腹膜,要注意避免输精管与精索血管。随后使用7号丝线缝合后退出带线针,应用针钩刺入腹膜下将线带出,使疝环口呈荷包状缝合,内环口皮下打结并关闭,最后解除气腹、缝合切口完成手术。术后做优质护理与抗感染治疗等。
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等指标。
4. 统计分析
临床医学数据处理应用SPSS17.0软件,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样本率比较采用x2检验,均数标准差以(x±s)表示,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 讨论450
腹腔镜技术目前在普外科治疗中应用较为广泛,尤其是该技术优越的微创治疗效果受到广泛认可。腹股沟疝腹腔镜下手术因优越的治疗效果正逐渐取代传统开腹手术成为治疗首选,尤其是对手术耐受较差的老年患者与儿童患者,应用效果好。微型腹腔镜小儿腹股沟疝治疗技术充分展现了微创治疗效果与手术技术设计的合理性。
本次治疗实践中针对小儿患者应用5㎜微型腹腔镜实施内环高位结扎术,经患者腹腔结扎疝囊,对精索损伤小,对腹股沟区解剖结构破坏小,因此术后康复较快,且并发症与复发几率都较低,对于实施开腹手术的对照组患儿来说,治疗效果安全可靠,可行性与优越性都广泛受到认可。在内环高位结扎术治疗实践中,我们对内环口较为宽大的患儿采取了两次缝合的方式,即在内环处一次结扎后上移5-10㎜进行二次穿刺结扎;在处理复发疝方面因腹腔镜可有效避开原手术路径,视野与操作均不受影响,因而治疗优势显著,还可同时探查侧内环,及时发现隐性疝,避免了二次手术。
综上所述,微型腹腔镜下内环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效果安全可靠,术后恢复快,复发几率低,可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敬鹏,邹家琼,张均,等.腹腔镜与小切口腹股沟疝手术的疗效比较[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14(1):13-15.
[2]张仁国.腹股沟疝腹腔镜术与开放性手术疗效和安全性的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5):107-108.
[3]汪朝晖,芮景.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治疗进展[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1,16(11):878-880.
[4]吴玲玲,移康,田金徽,等.儿童腹股沟疝腹腔镜术与开放性手术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0(4):299-303.
[5]唐忠斌,赵艾君,戴耀华.腹腔镜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4(1):41-43.
关键词:腹股沟疝;腹腔镜手术;内环高位接扎术;疗效
广西卫生厅自筹科研课题.合同号:Z 2014290.
腹股沟疝作为临床常见病治疗主要以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为主,腹腔镜技术是当前临床治疗腹股沟疝的重要方式,比起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多重优越效果,患者创伤小、恢复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因而目前在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微型腹腔镜下内环高位结扎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有复发率、并发症少等优势,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为观察微型腹腔镜下内环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效果,本次研究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间我院接收小儿腹股沟疝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临床报告如下。
一. 材料与方法
1. 一般材料
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间我院接收小儿腹股沟疝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纳入研究患者均经过临床确诊,排除干扰因素,签署治疗同意书。60例患儿中男性51例,女性9例,年龄1岁-13岁,平均年龄(3.2±2.7)岁,左侧斜疝48例,右侧12例,将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前后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在临床基本资料(性别、年龄、疝气类型等)对比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开腹手术,研究组患者实施微型腹腔镜下内环高位结扎术。开腹手术:常规手术操作,患者行静脉复合麻醉或全麻,取仰卧位,在其腹股沟区域做长约3-4㎝横斜切口,切开提睾肌分层游离精索并找到疝囊,分离后至疝颈部行高位结扎术,并游离精索后将其与腹股沟区韧带、腹内斜肌、耻骨结节与腹横肌腱膜等进行缝合固定,最后缝合手术切口并沙袋压迫。术后送回病房做护理与抗感染治疗等。
微型腹腔镜下内环高位结扎术:准备5㎜腹腔镜、带线针、操作钳、钩针等医疗器械。患者做好手术准备后,采取头低脚高位,行静脉复合麻醉或全麻,在患者肚脐缘处做5-6㎜小切口,穿刺CO2气腹,压力7-9㎜Hg,穿入5㎜套管针,进5㎜腹腔镜,在耻骨联合与脐孔的中点做3mm皮肤切口,置人3 ㎜Trocar,进操作钳,在患者患侧内环口体表投影处做另一切口,直径1㎜。应用腹腔镜找到内环口之后,操作钳与针钩、带线针穿入配合,经患侧内环口体表投影处切口进入内环口腹膜外层在腹膜下前行绕内环口外半周腹膜,要注意避免输精管与精索血管。随后使用7号丝线缝合后退出带线针,应用针钩刺入腹膜下将线带出,使疝环口呈荷包状缝合,内环口皮下打结并关闭,最后解除气腹、缝合切口完成手术。术后做优质护理与抗感染治疗等。
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等指标。
4. 统计分析
临床医学数据处理应用SPSS17.0软件,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样本率比较采用x2检验,均数标准差以(x±s)表示,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 讨论450
腹腔镜技术目前在普外科治疗中应用较为广泛,尤其是该技术优越的微创治疗效果受到广泛认可。腹股沟疝腹腔镜下手术因优越的治疗效果正逐渐取代传统开腹手术成为治疗首选,尤其是对手术耐受较差的老年患者与儿童患者,应用效果好。微型腹腔镜小儿腹股沟疝治疗技术充分展现了微创治疗效果与手术技术设计的合理性。
本次治疗实践中针对小儿患者应用5㎜微型腹腔镜实施内环高位结扎术,经患者腹腔结扎疝囊,对精索损伤小,对腹股沟区解剖结构破坏小,因此术后康复较快,且并发症与复发几率都较低,对于实施开腹手术的对照组患儿来说,治疗效果安全可靠,可行性与优越性都广泛受到认可。在内环高位结扎术治疗实践中,我们对内环口较为宽大的患儿采取了两次缝合的方式,即在内环处一次结扎后上移5-10㎜进行二次穿刺结扎;在处理复发疝方面因腹腔镜可有效避开原手术路径,视野与操作均不受影响,因而治疗优势显著,还可同时探查侧内环,及时发现隐性疝,避免了二次手术。
综上所述,微型腹腔镜下内环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效果安全可靠,术后恢复快,复发几率低,可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敬鹏,邹家琼,张均,等.腹腔镜与小切口腹股沟疝手术的疗效比较[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14(1):13-15.
[2]张仁国.腹股沟疝腹腔镜术与开放性手术疗效和安全性的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5):107-108.
[3]汪朝晖,芮景.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治疗进展[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1,16(11):878-880.
[4]吴玲玲,移康,田金徽,等.儿童腹股沟疝腹腔镜术与开放性手术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0(4):299-303.
[5]唐忠斌,赵艾君,戴耀华.腹腔镜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4(1):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