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腹腔镜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效果观察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8972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微型腹腔镜下内环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间我院接收小儿腹股沟疝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前后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开腹手术,研究组患者实施微型腹腔镜下内环高位结扎术,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患儿术后下床活动所需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腹腔镜下内环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效果安全可靠,术后恢复快,复发几率低,可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股沟疝;腹腔镜手术;内环高位接扎术;疗效
  广西卫生厅自筹科研课题.合同号:Z 2014290.
  腹股沟疝作为临床常见病治疗主要以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为主,腹腔镜技术是当前临床治疗腹股沟疝的重要方式,比起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多重优越效果,患者创伤小、恢复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因而目前在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微型腹腔镜下内环高位结扎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有复发率、并发症少等优势,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为观察微型腹腔镜下内环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效果,本次研究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间我院接收小儿腹股沟疝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临床报告如下。
  一. 材料与方法
  1. 一般材料
  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间我院接收小儿腹股沟疝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纳入研究患者均经过临床确诊,排除干扰因素,签署治疗同意书。60例患儿中男性51例,女性9例,年龄1岁-13岁,平均年龄(3.2±2.7)岁,左侧斜疝48例,右侧12例,将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前后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在临床基本资料(性别、年龄、疝气类型等)对比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开腹手术,研究组患者实施微型腹腔镜下内环高位结扎术。开腹手术:常规手术操作,患者行静脉复合麻醉或全麻,取仰卧位,在其腹股沟区域做长约3-4㎝横斜切口,切开提睾肌分层游离精索并找到疝囊,分离后至疝颈部行高位结扎术,并游离精索后将其与腹股沟区韧带、腹内斜肌、耻骨结节与腹横肌腱膜等进行缝合固定,最后缝合手术切口并沙袋压迫。术后送回病房做护理与抗感染治疗等。
  微型腹腔镜下内环高位结扎术:准备5㎜腹腔镜、带线针、操作钳、钩针等医疗器械。患者做好手术准备后,采取头低脚高位,行静脉复合麻醉或全麻,在患者肚脐缘处做5-6㎜小切口,穿刺CO2气腹,压力7-9㎜Hg,穿入5㎜套管针,进5㎜腹腔镜,在耻骨联合与脐孔的中点做3mm皮肤切口,置人3 ㎜Trocar,进操作钳,在患者患侧内环口体表投影处做另一切口,直径1㎜。应用腹腔镜找到内环口之后,操作钳与针钩、带线针穿入配合,经患侧内环口体表投影处切口进入内环口腹膜外层在腹膜下前行绕内环口外半周腹膜,要注意避免输精管与精索血管。随后使用7号丝线缝合后退出带线针,应用针钩刺入腹膜下将线带出,使疝环口呈荷包状缝合,内环口皮下打结并关闭,最后解除气腹、缝合切口完成手术。术后做优质护理与抗感染治疗等。
  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等指标。
  4. 统计分析
  临床医学数据处理应用SPSS17.0软件,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样本率比较采用x2检验,均数标准差以(x±s)表示,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 讨论450
  腹腔镜技术目前在普外科治疗中应用较为广泛,尤其是该技术优越的微创治疗效果受到广泛认可。腹股沟疝腹腔镜下手术因优越的治疗效果正逐渐取代传统开腹手术成为治疗首选,尤其是对手术耐受较差的老年患者与儿童患者,应用效果好。微型腹腔镜小儿腹股沟疝治疗技术充分展现了微创治疗效果与手术技术设计的合理性。
  本次治疗实践中针对小儿患者应用5㎜微型腹腔镜实施内环高位结扎术,经患者腹腔结扎疝囊,对精索损伤小,对腹股沟区解剖结构破坏小,因此术后康复较快,且并发症与复发几率都较低,对于实施开腹手术的对照组患儿来说,治疗效果安全可靠,可行性与优越性都广泛受到认可。在内环高位结扎术治疗实践中,我们对内环口较为宽大的患儿采取了两次缝合的方式,即在内环处一次结扎后上移5-10㎜进行二次穿刺结扎;在处理复发疝方面因腹腔镜可有效避开原手术路径,视野与操作均不受影响,因而治疗优势显著,还可同时探查侧内环,及时发现隐性疝,避免了二次手术。
  综上所述,微型腹腔镜下内环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效果安全可靠,术后恢复快,复发几率低,可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敬鹏,邹家琼,张均,等.腹腔镜与小切口腹股沟疝手术的疗效比较[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14(1):13-15.
  [2]张仁国.腹股沟疝腹腔镜术与开放性手术疗效和安全性的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5):107-108.
  [3]汪朝晖,芮景.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治疗进展[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1,16(11):878-880.
  [4]吴玲玲,移康,田金徽,等.儿童腹股沟疝腹腔镜术与开放性手术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0(4):299-303.
  [5]唐忠斌,赵艾君,戴耀华.腹腔镜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4(1):41-4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分别为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活血壮筋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实施重要熏蒸治疗。比较两种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0%,对照组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泌尿系手术后置入输尿管双J管出现并发症的情况,探究运用PDCA循环管理对病人出现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近期在我科进行输尿管双J管置入术4周的患者78例,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医疗处理及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使用PDCA循环管理步骤实施医疗及护理。密切观察两组患者出现并发症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于医疗护理的总满意度(92.29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老年健康照护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我校医学院2012级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78名大专学生,其中实验组39人,对照组39人,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进行教学;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教学法,通过考核成绩、主观问卷调查方式以及教师的课堂反馈分析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 实验组学生考核成绩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
期刊
摘要:目的: 通过对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情况及部分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失眠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我院65例透析龄≥6个月,病情稳定的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分别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AI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Epworth嗜睡量表(ESS)进行评估。同时记录患者的一般状况(性别、吸烟、喝茶/咖啡、高血压、糖尿病、皮肤瘙痒、夜间腿部肌肉痉挛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护理路径在肠道手术患者术后腹胀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150例行肠道手术后出现腹胀的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和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切除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与可行性。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进行分析,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有60例,而接受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有40例。研究中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并发症、出血量、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康复程度等。结果:腹腔镜组的平均手术时间高于开腹组;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出血量、术后镇痛药物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87例卵巢肿瘤患者术前经CT诊断表现。结果:经CT诊断,确诊率为94.3%,误诊率为5例,占5.7%。结论:卵巢肿瘤患者诊断中采取多层螺旋CT,能够较为清晰的将肿瘤血管特征进行显示,为患者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因此,多层螺旋CT可以作为诊断卵巢肿瘤的理想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期刊
摘要:目的: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对原发和复发型翼状胬肉的疗效、复发率及并发症研究。方法:显微镜下切除翼状胬肉,使用0.025%丝裂霉素浸润巩膜床3分钟后,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及角膜绷带镜治疗翼状胬肉205例。结果:术后随访12个月,205例患者植片均存活,无一例视力下降,部分患者视力提高,无一例复发且未见一例睑球粘连等并发症。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使用丝裂霉素及角
期刊
摘 要:目的:观察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血不足证心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3例心血不足证心悸患者给予归脾汤加减口服治疗,7天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显效71例,占68.9%,有效23例,占22.3%,无效9例,占8.7%,总有效率为91.2%。结论: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血不足证心悸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归脾汤;心血不足证;心悸  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地尔硫卓针剂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并观察患者治疗过程中用药的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3年1月前来诊治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98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硝酸盐、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治疗组在给予相同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同时在给予静脉滴注地尔硫卓治疗。比较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心绞痛次数及持续时间、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