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医护理路径在肠道手术后腹胀的应用及效果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护理路径在肠道手术患者术后腹胀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150例行肠道手术后出现腹胀的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16.52±4.26)小时和(24.32±6.15)小时,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38.44±8.25)小时和(46.25±9.63)小时(P<0.05)。结论:采用中医护理路径对肠道手术后腹胀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腹胀症状,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中医护理路径;肠道手术;腹胀;应用价值;临床效果
  肠道手术患者因手术创伤、麻醉、牵拉等刺激,术后常出现肠蠕动功能消失状况,继而引发腹胀、排便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影响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1]。因此早期对肠道手术后腹胀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对于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2]。我院对中医护理路径在肠道手术后腹胀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行肠道手术后出现腹胀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50例患者按照单双号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7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39例,年龄在16~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2±1.6)岁,其中肠道肿瘤手术患者21例,结肠炎手术患者42例,肠息肉手术患者12例。观察组7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33例,年龄在19~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6±1.3)岁,其中肠道肿瘤手术患者18例,结肠炎手术患者46例,肠息肉手术患者1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肠道手术类型等方面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2.1饮食护理
  术后患者麻醉作用消失后,胃肠功能会逐渐恢复正常,此时应鼓励患者进食,通过咀嚼运动可反射性的刺激患者胃肠蠕动。患者术后进食应以易消化的清淡食物为主,如面片汤、玉米糊等,禁止食用奶制品和豆浆,以免增加肠道积气。《本草纲目》中记载菜菔子(萝卜子)味辛、性温、无毒,有治疗气胀气臌之功效。因此术后8小时,可给予患者冲服炒莱菔子末,每次20g,具有宽胸舒膈,健胃消食之功效,且无毒副作用,价格低廉,疗效显著,适合术后腹胀患者服用[3]。
  1.2.2活动指导
  术后24小时内鼓励患者在病床上活动,可在病床上进行双下肢伸展运动、屈曲运动和足背、脚趾活动,每组活动时间保持在15~20分钟之间。术后6小时后,每隔2个小时为患者翻一次身,术后12小时患者可取半卧位和微屈卧位,在病床上坐起、咳嗽、打喷嚏时,应以手掌按压切口敷料,术后24小时后,可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酌情下床活动,做到循序渐进,逐渐增加患者下床活动量,延长下床活动时间,患者下床活动区域以病区内为宜,同时应注意保暖。
  1.2.3热敷
  将颗粒盐炒至70摄氏度左右,装入到大小适宜的布袋中,用毛巾包裹,放在患者腹部热敷20分钟,也可将芒硝加热至70摄氏度作用,用毛巾包裹,热敷患者腹部15~20分钟,热敷时一定要注意避开患者的手术切口[4]。通过热敷患者胃俞、脾俞、中脘和大肠俞等穴位,调理患者肠胃,通畅血气,从而达到促进患者肠道蠕动恢复,缓解腹胀的目的。
  1.2.4穴位按摩
  穴位按摩时患者取仰卧位,按摩者首先按摩患者的合谷穴,然后按摩足三里、胃俞和脾俞,以拇指进行按摩,每个穴位按摩5分钟,力度由轻逐渐加重,直到按摩穴位出现酸胀感和发热感,每天按摩两次。同时向患者的足三里注射0.1g维生素B1(国药准字H1202038;生产单位:天津金耀氨基酸有限公司;化学药品,2ml:0.1g)和10mg甲氧氯普胺注射液(国药准字H13020694;生产单位:沧州得能制药有限公司;化学药品,2ml:10mg),每天注射1次,从而达到舒经活络,调理脾胃,缓解腹胀的作用。
  1.2.5针灸和艾灸
  足三里为阳明经合穴,为治疗腹部疾病的主要针灸穴位,同时配合患者足部公孙穴进行针灸,具有双向调节患者腹部经气的作用。此外采用艾箱灸疗法温灸患者神阙,艾箱用普通木板制作,长8cm,宽和高为7cm,下不封底,中间使用铁砂网隔阻,上面加木盖,将长度为5cm左右的艾段点燃1根,放置在艾箱中,上方加盖进行艾灸,以患者局部皮肤出现灼烫感、出汗或肌肉出现跳动为宜,每次20~30分钟,每天2次。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听诊患者肠鸣音,将术后肠鸣音每分钟为4~5次作为肠蠕动恢复标准。
  1.4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术后热敷24小时内患者有肛门排气,主诉无腹胀感。有效:术后热敷24~48小时以内,患者有少量肛门排气,主诉腹胀感明显减轻。无效:术后热敷超过48小时,患者仍然存在明显腹胀症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
  1.5统计学分析
  我院本次研究过程中所得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炎症因子与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内分泌科近3年共8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是否诊断为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分为2组,病变组37例和非病变组49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后超敏 C 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空腹胰岛素水平。结果: 病变组和非病变组超敏 C 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空腹胰岛素水平分别为(0.68±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化浊解毒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患者胃液成分及肿瘤标记物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消化内科近4年共计120例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胃癌前病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化浊解毒方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分别接受化浊解毒方、香砂养胃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疗效及治疗前及治疗后CEA、CA199、CA125水平。结果:化浊解毒方组和对照组治疗疗效分别为90%、65.5%,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新生儿监护室的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新生儿监护室的病婴1002例为对照组, 进行传统的安全管理;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新生儿监护室的病婴1026例为观察组,采用悬挂安全警示标识的预见性的风险管理。结果: 对两组病婴从坠床、误吸、烫伤、脱管、被调包、早产儿的呼吸暂停和被感染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除了“被掉包”项无统计学差别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Ebstein畸形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14年8月之间我院行手术矫治的45例Ebstein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早期死亡2例(4.4%),死亡原因为低心排综合征1例;呼衰并严重心率失常1例。心功能均恢复至I~Ⅱ级,随访时间12~81(58±9)个月,5例失访,随访率为88.4%(38/43)。38例患者1 年、3 年、5 年生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手足口病感染患儿的危险因素和临床防治策略。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3月到2013年10月收治的84例手足口病患儿及其281密切接触者,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调查、随访及实验室诊断,获得相关资料。查看相关文献,确定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病毒类型(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职业(散居儿童、托幼机构、小/中学)、接触次数、接触时间、家庭儿童数、家庭或班级拥挤情况、不清洁饮食/饮水
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并评价血液透析患者使用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以下称长期导管)时规律性应用尿激酶封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血液净化中心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使用长期导管行血液透析的5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肝素液封管,观察组规律性加用尿激酶封管,观察两组长期导管的的使用状况。结果:观察组血流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堵管率、护理干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关键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分别为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活血壮筋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实施重要熏蒸治疗。比较两种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0%,对照组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泌尿系手术后置入输尿管双J管出现并发症的情况,探究运用PDCA循环管理对病人出现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近期在我科进行输尿管双J管置入术4周的患者78例,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医疗处理及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使用PDCA循环管理步骤实施医疗及护理。密切观察两组患者出现并发症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于医疗护理的总满意度(92.29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老年健康照护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我校医学院2012级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78名大专学生,其中实验组39人,对照组39人,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进行教学;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教学法,通过考核成绩、主观问卷调查方式以及教师的课堂反馈分析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 实验组学生考核成绩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
期刊
摘要:目的: 通过对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情况及部分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失眠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我院65例透析龄≥6个月,病情稳定的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分别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AI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Epworth嗜睡量表(ESS)进行评估。同时记录患者的一般状况(性别、吸烟、喝茶/咖啡、高血压、糖尿病、皮肤瘙痒、夜间腿部肌肉痉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