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病人的心理护理

来源 :医学与护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ny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骶髂关节,常发生椎间盘纤维化及其附近韧带钙化和骨性强直,其特征性病理变化是肌腱、韧带、骨附着点病变。AS多发于10~40岁,男性与女性之比为5~10:1,男性发病症状重,进展快。本病有家族遗传倾向,与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有相关性。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09年9月共收治强直性脊柱炎46例,其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最大44岁,最小15岁,平均年龄26.6岁。
  1.2临床表现
  一般症状:起病缓慢而隐匿,早期可有低热、厌食、乏力、消瘦等症状。
  典型症状:腰痛或不适是AS最常见症状,疼痛位于骶髂关节处或臀部,逐渐加重并影响腰部活动,继而背痛和背僵直感。患者常在半夜痛醒,翻身困难,清晨或久坐后起立时腰背部发僵尤为剧烈,经活动后可以明显减轻,最终脊柱出现驼背、颈强直等畸形。肌腱附着点病变如足跟痛、足底痛、胫骨结节等部位疼痛,胸廓受累,出现胸痛、胸廓扩张受限。
  
  2心理护理措施
  
  2.1对新人院病人的心理护理
  当强直性脊柱炎的病人刚入院时,在陌生的环境中会有焦虑不安的心理状况,护理人员应主动热情地介绍病区环境,帮助其尽快熟悉和适应住院生活。详细观察和了解患病情况,掌握患者的疾病、情绪变化,耐心倾听病人的诉说,关心安慰病人,使病人觉得温暖和亲切,给予其安全感,为病人的治疗做好准备。
  2.2针对病人不同的年龄、病程实施不同的心理护理
  对于病程较长、功能明显受限的患者,他们过分关注机体感受,过分计较病情变化,一旦受到消极暗示,就迅速出现抑郁心理,产生悲观厌世之感。根据病人的心理特点,护理人员要以热心、耐心、理解、同情的态度,通过专业、温馨的语言和行为,安慰、鼓励他们,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让其参加各种治疗项目,使其更快地解脱悲观情绪。
  对于治疗无信心的患者,要给病人多讲解治疗成功的例子,也可请治疗效果好的病人进行现身说法。帮助病人克服治疗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对于儿童患者的心理护理,主要是对其家长的心理支持。医护人员要疏导病人家属的思想情绪,通过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和对患者心理活动的分析,指导病人及家属正确对待疾病,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既不因病情一时的好转而盲目乐观,也不为病情有所反复而心情不好。家属自身要克服紧张情绪,不可把自己的紧张情绪传染给患者。我们要用亲切的语言,科学的方法,消除家长的心理压力及悲观失望的情绪。使家长对其治疗有信心,配合医务人员,辅助患儿做必要的功能锻炼,加快康复的速度。
  2.3对出院病人的心理护理
  患者通过一段时间的规范治疗和护理后,病情治愈或好转出院时,除必要的出院指导,如后期饮食,情绪,功能锻炼,坚持服药的必要性等的讲解外,主动给患者留取联系电话,定期来院复查,让患者感受医生护士对此病有信心,从而让自己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院外治疗和护理,为疾病的控制和疗效的巩固打基础。
  
  3体会
  
  通过对强直性脊柱炎病人的心理护理,我认识到护理工作包含着重要的心理因素,可起到治病或致病的作用。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顽固难愈、是缠绵终身的慢性病,患者发病年龄以青年为主、多次辗转就医、经济负担很重,来我院治疗时,对能否取得较好疗效常常信心不足;另一方面,由于AS在短期内难以取得大的疗效突破,如何帮助患者正确面对疾病,坚持治疗,这是治疗能否最终见效的关键。我们对病人的心理护理,必须紧紧围绕此疾病特点,调节情绪,激励患者顽强地与疾病作斗争。护理人员应从语言、态度、仪表和行为上去影响病人,取得病人的信赖、配合,可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参考文献
  [l] 唐福林 主编.风湿免疫科医师效率手册.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3.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血压脑出血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发病急、进展快、病情凶险,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对于此类疾病,术后有效的护理能明显降低死亡率。有效的护理不仅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而且为患者减少了不必要的痛苦与额外的支出。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0例临床资料。结果:高血压脑出血,发病后神经功能损害较重,术后并发症较多,精心全面护理降低了并
期刊
脑出血是一种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的疾病。由于患者脑出血后病情变化迅速,往往难以在发病时判断其转归。C-反应蛋白(CRP)是由肝脏合成的血清蛋白,当机体遭受严重疾病及创伤等应激事件时,血清中的C-反应蛋白可以在短期内升高,影响疾病的演变和转归。我们测定了47例脑出血患者的C-反应蛋白值,观察其临床意义。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6年6月至2008年4月的急性原发脑出血
期刊
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建立,为抢救和治疗重危病人提供了最得力的医护力量和现代化的监护治疗手段,同时也向医疗心理学提供了新的课题。目前认为“健康”的含义应该包括体格健全、心理状态良好、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三个方面。心理-社会因素刺激所引起的情绪变化和行为活动,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表现和转归起着重要的影响。愉快和积极的心理状态对人体的生命活动起着良好的作用。能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促进早日康复。反之,消极
期刊
摘 要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脑出血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发病急骤、病情危重,是人类死亡及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病后医疗干预的早晚,直接关系到患者抢救成功率及其远期的预后效果。通过氧疗、吸痰、降颅压、止血和利尿、严密的病情观察等急救护理措施,多数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  关键词 脑出血;急救;护理    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出血,大多数是由于动脉硬化脑内小动脉破裂所致。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脑血管意外,是
期刊
摘 要 对86例阑尾周围脓肿行Ⅰ期手术,手术切除了病灶,去除了病因,是治疗的根本,阑尾根部的盲肠壁一般没有受到严重损害和坏死,盲肠壁相对的良好状况是I期手术的解剖学基础。合理选择应用脓腔引流,脓腔引流既引流脓液又可动态观察肠瘘的发生,并可用来治疗肠瘘,增加了手术治疗的可靠性。缩短了治疗时间,避免了保守治疗后大网膜粘连而并发机械性肠梗阻与粘连,杜绝了复发、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Ⅱ期手术和再次手术率。 
期刊
摘 要 目的:了解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病人的心理状态,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和卫生宣教。方法: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自行设计的焦虑相关因素调查表,对在我区治疗的50例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50例HSCT病人的SAS总分均值高于常模。经过调查分析及与病人交谈,发现病人普遍存在焦虑与孤独、紧张与恐惧、兴奋与担忧、担心经济等心理焦虑。结论:根据病人的焦虑因素进行有针
期刊
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的一项基本操作,而老年静脉穿刺与一般病人不同,具有一定的特点:①静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弹性减低,脆性增加,皮肤松弛;②血管易滚动,不易固定,容易刺破,回血缓慢,凝血较快;③静脉使用率高。这就要求护理人员技术娴熟,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减轻疼痛,赢得患者的信任,树立良好的形象。    1三种因素造成静脉穿刺失败    1.1主观因素  操作者责任心不强,过于自信、疏忽大意或工作时心理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尿液分析需要注意的问题。方法:总结分析尿液分析工作中的多种影响因素。结果:尿液分析需要规范标本的收集、运送;注意尿液分析仪的正确使用和假阴性、假阳性的处理;加强质量控制和尿沉渣显微镜检查。结论:尿液分析需要注意多方面影响因素,尿沉渣显微镜检查有必要性并施行尿液分析标准化。    1标本的收集    实验室工作人员,医生、护士必须对病人留尿进行指导,务必使尿道口保持清洁。随机尿标本
期刊
摘 要 目的:通过腕舟骨骨折的X线影像分析,提高腕舟骨骨折的早期、正确诊断。方法:回顾了52例资料完整病历,均照腕关节正侧位及腕舟骨尺偏位片(Stecher位),部分加照蝶式位片(30°后前斜位),必要时透视下旋转体位点片。2~4周随访复查。结果:按骨折部位分:近端5例,远端10例,腰部37例;按骨折类型分:稳定型21例,成角型16例,移位型14例,翻转型1例;腕关节近排腕骨近侧和远侧的弧线中断4
期刊
肿瘤患者是一类特殊群体,由于大多数肿瘤尚无法根治,肿瘤患者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常有不同程度的怀疑、绝望、焦虑、忧郁、失眠等心理反应。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如何与患者并肩作战,护患沟通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此时良好的护患沟通能使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体贴,从而使患者稳定情绪,积极配合治疗。也是密切护患关系、消除隔阂、化解误会、防范医疗纠纷的有效措施。面对这一特殊群体,在进行护患沟通时应掌握一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