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门诊老年患者静脉输液失败原因分析与操作技巧

来源 :医学与护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xin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的一项基本操作,而老年静脉穿刺与一般病人不同,具有一定的特点:①静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弹性减低,脆性增加,皮肤松弛;②血管易滚动,不易固定,容易刺破,回血缓慢,凝血较快;③静脉使用率高。这就要求护理人员技术娴熟,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减轻疼痛,赢得患者的信任,树立良好的形象。
  
  1三种因素造成静脉穿刺失败
  
  1.1主观因素
  操作者责任心不强,过于自信、疏忽大意或工作时心理情绪不佳,导致失败。
  1.2客观因素
  穿刺针头不锐利,操作环境光线差,患者不能配合等均可导致失败。
  1.3技术因素
  选择血管不正确,未明确血管的走行与深浅,即行穿刺,或错选有炎症、硬化阻塞的血管,或大针头穿刺小血管,而导致失败,进针的深度与角度不正确导致穿刺失败。
  
  2静脉穿刺术的技巧
  
  2.1选择血管
  2.1.1静脉输液操作前患者评估
  老年患者本身皮肤及血管特点:皮肤松弛,脂肪少,血管弹性差,充盈度欠佳,血液流速慢,高凝状态,加上疾病等原因,慢性消耗性疾病,长期输液血管的破坏性大。
  2.1.2尽量从远端末梢开始选择血管,有计划交替使用并注意病人自身血管条件,根据病人血管和不同条件选择不同的穿刺手法,防止无准备盲目操作,以减轻病人的痛苦并保护血管。
  2.2皮肤消毒与进针手法
  老年人的皮肤消毒必须绷紧皮肤后再消毒,其原因是皮肤老化,致使褶皱增多,污垢容易沉积在褶皱里,其消毒的面积应比一般人大一些,污垢较多者,可选用肥皂液清水擦洗后再消毒。
  进针手法:不宜采用血管面直接进针,应在所选择穿刺处下1~2厘米进针,待针进入皮肤三分之一时,再进入血管内,见回血后稍稍向前进针0.5厘米左右,其优点是不容易从血管中脱出,可延长血管使用时间。
  角度和力度:一般来说,进皮肤时角度不宜过大,而且进入血管时就要根据血管的特性决定。管壁厚、硬、易滚动者,角度相对要重一些,但往往要超过40度为宜,这样针尖锐利部分充分接触血管壁,使滚动血管不易滑脱。对内侧表浅脆性较大的血管要保持低角度,小力度,平等进针,见回血后一般不宜继续进针,以防穿破血管,使穿刺失败。
  2.3针头固定
  尽量选择容易固定的血管,关节处的血管不易固定,必须使用时应考虑固定方法再行穿刺。在输液过程中嘱患者活动时如大小便、进食、饮水等应注意尽量保持输液针头与滴管的距离和高度,活动度不可过大以防针头滑出而造成药液外溢。对于条件允许的可使用静脉留置针,目的是减少对血管的刺激和破坏。
  2.4注意药物浓度
  对于刺激性大的药物,其给药浓度必须按常规稀释和摇匀,不可在输液中直接在瓶口刺入针头给药,避免近针头处的药液浓度突然升高刺激血管,并导致意外发生。在需输入两种不同药液但又必须分组给药时或输入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时,应在两种液体间或液体滴完时输入适量等渗糖或生理盐水,以减少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和防止拔针后药液渗出刺激皮肤引起疼痛或其他不良反应。另外,拔针前输入等渗糖或生理盐水以保证血管内不留有药液,因液体滴完即行拔针,加压在穿刺部血管就留有一定量的药液,该药液由于加压而形成血液片刻不流动,药液将对血管产生刺激造成人为的血管破坏。
  2.5静脉拔针
  在静脉穿刺过程中形成了两个穿刺点,即皮下、静脉,它们之间有一定距离,应采用两点连线式压迫止血拔针法以减少淤血,保护血管。此外,应严格无菌操作,防止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
  
  3客观因素对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的讨论
  
  健康宣教与老年人的沟通,减轻心理压力,增加老年人对护理工作者的信任度,老年人心理放松,血管紧张度降低,易于穿刺成功。
  提高年轻护士的技术操作水平,加强责任心教育,提高服务意识。穿刺前对患者及血管条件的评估,不盲目穿刺,穿刺失败后不要有心理压力,调整心态。培养护士良好的道德修养、职业情感和心理素质,老年人性格及脾气更像孩子,定向力退化,护士更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爱心、耐心和同情心,理解患者的心情,以宽容、接纳的态度对待患者的挑剔、抱怨和迁怒。良好的沟通,安抚患者的不理智情绪,给予合理的解释和安慰,避免矛盾冲突,有利于患者的配合,易于操作的成功。
  静脉穿刺技术不是简单重复的工作,而是多样性、变化性、技术性的操作,对于各种穿刺成功的操作总结,分析各种病例及血管特点,不同的进针穿刺手术,不同患者的不同穿刺部位的选择,为今后的操作成功总结不同的经验。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经外周静脉穿刺置管为肿瘤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利于保护静脉。方法:对132例肿瘤患者进行外周静脉穿刺PICC置管,并进行院内及院外护理。结果:穿刺成功率高,省时省力,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术前精心准备,术后精心护理,无护理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肿瘤患者;护理    临床传统的静脉给药途径为反复浅静脉穿刺,常因药物浓度高、滴速快及一日多次穿刺而对静脉
期刊
随着医学的发展,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检查作为诊断、治疗呼吸系统病变的重要手段已被广泛运用于临床。但是纤支镜检查是一项刺激性很强的侵入性操作,很多患者因畏惧心理而拒绝检查,也有一些患者因缺乏必要的检查配合知识使得检查不能顺利进行。怎样既能使患者既消除畏惧心理,又能积极有效的配合检查,是目前临床面临的主要问题。本院采用全程护理的模式,取得满意的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期刊
格林巴利综合症(Guillain-BarreSnydrome,GBS)是常见病,多发病。它指一种急性起病,一组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以神经根、外周神经损害为主,伴有脑脊液中蛋白-细胞分离为特征的综合征。又称格林巴利综合征。任何年龄和男女均可得病,但以男性青壮年为多见。肌肉大多有萎缩。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临床表现为急进性病情发展恶化,自四肢远端肌肉萎缩无力进行性向近端发展,甚至累及胸背部、颈部肌群,造
期刊
全血管造影术(DSA)是诊断和鉴别脑血管疾病的“金标准”,它成像清晰,造影剂用量少,方便临床诊断和治疗,可确定动脉瘤及其部位、脑血管是否畸形、颈动脉是否狭窄、是否有斑块以及为脑血管梗死程度作判断等,为手术提供可靠客观依据。目前,很多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都可以通过全血管造影术的检查得到明确诊断,有的进而神经介入治疗,从根本上达到治愈的目的。我科自2009年1月起至8月已成功实施24例全脑血管造影术,其中
期刊
摘 要 高血压脑出血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发病急、进展快、病情凶险,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对于此类疾病,术后有效的护理能明显降低死亡率。有效的护理不仅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而且为患者减少了不必要的痛苦与额外的支出。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0例临床资料。结果:高血压脑出血,发病后神经功能损害较重,术后并发症较多,精心全面护理降低了并
期刊
脑出血是一种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的疾病。由于患者脑出血后病情变化迅速,往往难以在发病时判断其转归。C-反应蛋白(CRP)是由肝脏合成的血清蛋白,当机体遭受严重疾病及创伤等应激事件时,血清中的C-反应蛋白可以在短期内升高,影响疾病的演变和转归。我们测定了47例脑出血患者的C-反应蛋白值,观察其临床意义。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6年6月至2008年4月的急性原发脑出血
期刊
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建立,为抢救和治疗重危病人提供了最得力的医护力量和现代化的监护治疗手段,同时也向医疗心理学提供了新的课题。目前认为“健康”的含义应该包括体格健全、心理状态良好、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三个方面。心理-社会因素刺激所引起的情绪变化和行为活动,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表现和转归起着重要的影响。愉快和积极的心理状态对人体的生命活动起着良好的作用。能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促进早日康复。反之,消极
期刊
摘 要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脑出血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发病急骤、病情危重,是人类死亡及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病后医疗干预的早晚,直接关系到患者抢救成功率及其远期的预后效果。通过氧疗、吸痰、降颅压、止血和利尿、严密的病情观察等急救护理措施,多数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  关键词 脑出血;急救;护理    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出血,大多数是由于动脉硬化脑内小动脉破裂所致。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脑血管意外,是
期刊
摘 要 对86例阑尾周围脓肿行Ⅰ期手术,手术切除了病灶,去除了病因,是治疗的根本,阑尾根部的盲肠壁一般没有受到严重损害和坏死,盲肠壁相对的良好状况是I期手术的解剖学基础。合理选择应用脓腔引流,脓腔引流既引流脓液又可动态观察肠瘘的发生,并可用来治疗肠瘘,增加了手术治疗的可靠性。缩短了治疗时间,避免了保守治疗后大网膜粘连而并发机械性肠梗阻与粘连,杜绝了复发、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Ⅱ期手术和再次手术率。 
期刊
摘 要 目的:了解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病人的心理状态,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和卫生宣教。方法: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自行设计的焦虑相关因素调查表,对在我区治疗的50例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50例HSCT病人的SAS总分均值高于常模。经过调查分析及与病人交谈,发现病人普遍存在焦虑与孤独、紧张与恐惧、兴奋与担忧、担心经济等心理焦虑。结论:根据病人的焦虑因素进行有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