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总觉得有问题,但说不出是什么问题。”42岁的陈爱军将婚姻咨詢师郭伟平当做了树洞,絮絮叨叨了一小时。叙说的过程中她努力克制情绪,但仍出现了几次短暂失控的局面。
这些唠叨的东西,大部分都是无效信息,郭伟平整理出的有用信息只有两条:第一,她怀疑先生出轨,第二,出轨的证据只是一种推理——先生不爱和她说话,却似乎和别人聊得火热了。
无心交流是出轨的迹象,这也是很多中国夫妻的逻辑:如果不是外面有了人,夫妻俩怎么会无话可说?
郭伟平没打算说服对方放弃这种逻辑,“那不是问题的症结,症结是她的家庭出现了疾病的前兆,该治病了,但她还在‘这是谁的问题’上纠结不放。”
大部分亚健康家庭在建立之初就有先天不足的缺陷,建立后也没及时补充营养。这和中国人对家庭的重视程度太低,有必然关系。
中国人理想的婚姻状态是什么样的?郭伟平的答案很理智:“其他都不说,首先必须得是健康的。”
他对家庭健康的定义来自世界卫生组织对人体健康设立的标准:一个人只有在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性四方面都达到健康,才算完整的健康。一个健康的家庭,也要满足以下条件:成员角色完整,身心健康,家庭经济和地位独立,家庭成员间交流无碍,价值观正确,有共同目标,社交适应性良好。他认为难度不大,“都是只要努力一下就可以实现的。”
但他在北京、上海、长沙、武汉等几个城市对近两万个家庭做了长达5年的跟踪调查后,发现大部分被调查家庭——占到总量的74.27%——已经问题频频却没引起重视,因为问题没严重到动摇家庭根基的程度。
套用个人健康的标准,这种状态也可以称为“家庭亚健康”:满足感不多,但也没大毛病。大多数人都记住了后半句,郭伟平着急的是前半句:“中国人的幸福标准太低了,如果放在国外,早就引起警惕了。何况哪怕只是身体不健康,也极可能会让家庭跟着不健康的。”
不是所有婚姻咨询师都认同“家庭处于亚健康状态”这种说法,因为太笼统,而且不容易引起咨询者的重视。郭伟平厌烦了老用夸大“病情”的做法达到目的。2010年,他创立了“婚姻咨询师网”,目的是让更多人了解婚姻问题在萌发初期都有哪些迹象。他不想只针对重症家庭,因为那时成功挽救的几率低于10%。就像癌症,越早发现,治愈几率越高。
冯晓琪就是被治愈的其中一例。
郭伟平在寻找亚健康家庭的形成原因时发现,它们中的大部分都有先天不足的原因,即新家庭成立时就埋下隐患;或者夫妻双方因为成长环境不健康导致心理发育不健全;或者情感基础不牢靠,为了更现实目的才走到一起;或者情感基础有了,但从没认真考虑过婚姻和恋爱的不同,各项准备不足。
如果先天不足,就只能在后天使劲补足营养。缺爱的补爱,心理不健康的调整心态,该改变生活习惯的就得改,价值观冲突的则赶紧磨合统一思想。如果这也跟不上,迟早玩完。
冯晓琪的小家庭两样都没做好。她和先生是相亲结婚的,那年她29岁,先生34岁。“年龄大了,老被催婚,相亲都相成了面霸。而且越到后面,相亲的货色就越差。”两人一见面,单凭眼神就判断出对方是相亲界的战友,顿时有了共同语言。见面几次,确定不讨厌对方;再交往几个月后发现也能凑合着过,就定下了婚事。
结婚第二年,问题一串接一串地出现了。冯晓琪不想要孩子,因为她自己就是个孩子,还想再玩几年。先生急切想要孩子,但没做好亲自教养孩子的准备,“他觉得孩子有孩儿他妈或者老人带就行了,他朋友都这样。”由孩子的分歧,还引出消费理念、家务分配、理财规划等大大小小的矛盾。吵了几个月后,冯晓琪开始问自己:这日子你还要不要过下去?
“最后的答案是,当然得过下去。”她是理性派的,在得出换个男人一样会有类似矛盾的结论后,她选择向专业人士求助。
在郭伟平看来,冯晓琪的问题不算严重,因为发现和反省得及时。夫妻俩看似争吵得厉害,但他们毕竟没有停止交流,顶多是需要一起解决的问题多了点。“他们就没在婚前想过组建家庭对自己意味着什么,所以要在婚后补上这课。”
中国人有家族观,但没有家庭观。因为忽视家庭的重要性,把恋爱、婚姻、家庭三者混为一谈,这是家庭一诞生就不健康的最大先天不足。而问题出现后只顾推卸责任,不愿思考改变,是最大的后天不补。
幸福的家庭建立在家庭成员都有健康体魄的基础上。但越来越多的人不把自己的身体当回事,甚至以不健康为荣。
也许是职业的关系,公共营养师谢琳琳更看重健康的身体对家庭健康的影响,“这是一切努力的前提。”解决问题需要良好克制的心态,良好克制的心态来自健康的体魄。
身体健康也是一种家庭文化。两年前,在某连锁健身会所做营养顾问时她就发现,愿意锻炼身体的,家庭档比单身族多。曾经有一位女顾客,企业高管,工作忙,办了健身年卡后一年只来了不到5次,但第二年照样来续卡。当事人不可惜,谢琳琳倒替对方觉得不值,“平均下来,一次健身的费用就超过2000元。太不划算了。”
但买健身器材更不划算,她见过太多买了跑步机闲置在家里蒙灰、只有到会所才能坚持锻炼的客户。于是私下里向客人建议:您可以办一张家庭卡,这样督促丈夫和孩子一起锻炼的责任感,能促使你坚持下去;而且全家一起锻炼的气氛也比独自锻炼更活跃。
客户听取了她的建议,事实证明她的建议非常有效。
在谢琳琳看来,一个家健康与否,首先看他们是否热爱运动。因为爱运动的人心态更积极,面对困难时解决问题的能动性更强。同时,他们也会主动改变其他家庭成员的生活状态,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但爱运动的中国家庭不是主力军,尤其在年轻人组建的家庭里,成员间的互相影响以消极面居多。家庭病的出现,就是不良生活习惯互相传染所致。
两个不爱运动的人,会互相“鼓励”对方宅在家里;一个邋遢的人,会让其他家庭成员也变得懒惰,不断刷新对生活要求的下限;一方爱乱花钱,另一方劝阻无效后也会赌气加入胡乱消费行列…… 不爱运动,不爱劳动,加上糟糕的生活习惯,不只让身体素质下降。“生理影響心理,不健康、爱生病的身体,在耐性、包容力、理解力、克制力等方面,都比体质强的人欠缺许多。”谢琳琳说。
基于她的所见和理解,这位公众营养师为亚健康家庭们开出的药方是:锻炼,坚持锻炼,全家一起锻炼。
婚姻的不稳定放大了不安全感,许多人因此强迫自己必须为未来做好充足准备。但太操心必先累垮自己,继而破坏家庭的平衡。
一个真实的故事。
年轻的妻子私信了一位著名情感专家:“最近我总是和老公吵架,他太贪玩,花钱总不考虑实际需求,我不得不一个人担负起规划整个家庭未来的重任,考虑怎么理财才能保证退休生活,该给孩子存多少教育基金……每天一想到未来需要这么多钱,就忧心忡忡,仿佛世界末日,身心俱疲。”
绞尽脑汁想给对方一个满意答复,末了,情感专家的脑子里突然窜出一个问题:亲爱的女士,请问你的年龄是?
“22岁,即将研究生毕业。”
这个答案立刻给了专家汹涌的灵感,“你才22岁啊,连学业都没完成,为什么要操心这么多事?”
不只这位22岁的女研究生操心过度,无数中国妻子都曾经为未来烦恼过。她们的内心充满各种不安全感,极力将家庭节奏控制在自己手中,但往往因为事与愿违,与丈夫和其他家庭成员发生激烈争执。
在一所中学初二年级任班主任的梁虹,不久前被诊断出轻度躁狂抑郁症。但首先发现她情绪出现问题的不是家里人,而是同年级的其他老师。“有好几天都看到她躲在洗手间哭,平时也很没精神的样子,以前对学生很温和,但现在常常控制不住地吼学生,师生关系一度很紧张。”一位同事在接受采访时说。
父母把梁虹患病的原因归结为性格问题。敏感,较内向,责任感非常强,强到有强迫症嫌疑。丈夫认同了这一推测,并补充了一点:家里的理财事宜多年来都是妻子一手打理,受2013年股市动荡的影响,亏了不少,导致她内心压力太大。因为炒股的那十多万元,本是打算存作孩子的留学金,“她觉得对不起我和孩子。”
郭伟平接待过不少类似梁虹的咨询者,“共同特点都是强烈的不安,总觉得明天会发生不好的事,自己必须拼命给未来做好准备。”这些不安全感包括“万一离婚了我该怎么办”、“万一父母重病了怎么办”、“孩子教不好怎么办”、“万一失业找不到工作怎么办”等无数个“怎么办”。
造成不安全感的,有剧烈变化的生存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社会转型期间,脆弱的家庭婚姻关系带来的担忧。和同样面对生存压力的男性不同,女性在考虑“未来”时,不只考虑自身,还会把整个家庭都纳入保护范畴,“但这超出她们的能力范围了。而发现自己力所不逮,放大了对未来的恐惧,就会将焦虑情绪传递给家庭其他成员;如果对方不能理解或提供解决方案,就会冲突不断。从而破坏整个家庭的平衡。”
终日焦虑的心理成了亚健康家庭最大的地雷。正如那位情感专家最后的回答:“姑娘,你才22岁,为什么要把20年、30年后的事都考虑清楚才能安心呢?心操得太大了,你就不担心先累垮自己再累垮家人吗?”
最后压垮家庭健康的是人格独立问题。父母用不健康的情感方式爱子女,不健康的情感怎么培养出健全人格?
一个不健康的家庭,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给他提供9种有毒的爱,导致他无法获得独立人格。这9种爱分别是:富余型、缺乏型、超前型、滞后型、游离型、固执型、愚蠢型、索要型和恐惧型。
郭伟平印象最深、接触最多的是富余型。2012年春天,他接待了一位男性咨询者。咨询过程中,对方的母亲全程守着儿子。虽然有问题的是儿子——他才30岁,谈了七八次恋爱,结了一次婚,最后却都被女孩子甩了,于是对恋爱产生了心理阴影。
第一次咨询结束后,郭伟平委婉地告诉母亲:如果您不介意,能不能单独和您聊聊?
“问题更大的应该是母亲。”过程中,儿子说了一共不到10句话,其他的不是被母亲打断,就是被母亲代为叙述了。郭伟平带的一位实习生后来私下向导师吐槽:幸好当儿子的没再婚,否则还会因婆媳矛盾离婚的。他当时就批评了实习生“不能带着主观情绪评价咨询者”,但郭伟平也承认,一旦这位年轻人再次组建家庭,问题会多得让人想想就头大。
他没有独立的人格。郭伟平最后评价,但要解决问题,必须从母亲那方着手。而这将是更棘手的事,父母从不认为自己的爱有错,他们觉得孩子需要自己,无论他是属于哪个家庭。
郭伟平用讲童话故事的方式分析了这一类亚健康情感的家庭:
王子决定建立一个新王国,虽然它脱胎于一个旧王国,但毕竟是一个独立国家了。奈何老国王和王后不放心,习惯了当王子的儿子怎么能适应国王的身份呢,他可从来没做过国王啊。于是新王国自诞生那天起,就时刻处于父王母后的监控和帮助下——他们恨不能帮新国王把一切事都做好,就像以前那样。
结果新王面临两种尴尬的处境:或者他成为傀儡,但他的合伙人不干啊,于是新家庭里的矛盾随时可能发生;或者他和合伙人都挺烦有人在身后指手划脚的,于是新旧两个家庭发生矛盾。
“不管哪样都有隐患,有矛盾。”郭伟平叹气。
被这样的国王王后养大的,是缺少独立人格、无法适应社会环境变化的王子公主。他们到了中国,诞生于1980年代,就是娇气、自我、眼高手低的80后90后们。这一群人激活了许多厂商的设计灵感,最典型的就是“家务骰子”。但除了家务,他们还有更多需要独当一面的事要解决。
只是每解决一个问题,就能让家庭离病更远一步。
亚健康家庭的9项指征
小算盘综合征
不管在经济利益上还是在人情关系上,都将自己和对方分离看待,唯恐自己吃亏。女方多抱着“我的是我的,你的还是我的”的想法,男方则从不共享收入、人际信息等。
产生该综合征的最大原因是对婚姻关系不信任,宁可花时间为自己打造退路,也不想改善婚姻关系。最常见的做法包括存有各种名目的私房钱,朋友圈独立无交集等。 治疗方法:让自己觉得无路可退、只能背水一战好好经營家庭。
碌碌无为综合征
也叫“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综合征”,指家庭成员缺乏共同的生活奋斗目标,满足于平庸的生活现状;害怕改变,更不愿尝试新的生活方式。
此综合征的最大特点是家庭生活内容贫瘠、单调,生活节奏相当规律,但因为缺少挑战的目标,兴奋度极低,容易对别的家庭产生羡慕情绪,进而自我怀疑:这样过日子有什么意思?
治疗方法:每年年初召开家庭会议,制定新一年生活目标,挖掘所有成员的潜力。并定期开会汇报进展,互相鼓励。
新交流障碍症
和几年前相比,夫妻双方愿意交流的比例上升了。但有交流意愿,可惜总是无法在沟通方式上达成一致,导致交流屡屡不畅,不欢而散后情绪积压,得不到释放。
选择错误的交流渠道也是新交流障碍症的主要原因,“低头族”习惯了网络交流方式后,双方对文字的不同理解会产生隔阂误解。
治疗方法:不做低头族,约定回家无特殊情况不使用手机等网络设备;也不要强求一交流就必须达成共识,有分歧的交流也是有效沟通。
猪队友综合征
又称“拖后腿综合征”,指家庭某成员专精于拖大家行动计划的后腿。
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夫妻关系中,当强势的一方积极安排、鼓励全家人尝试新事物时,被动的一方拒绝合作甚至故意犯错,试图让行动泡汤。
落后分子从主观意识上堕落为猪队友,多是因为怕麻烦,不愿动,通过否定伴侣的想法让对方和自己保持一致。这种消极心理将导致夫妻间分歧越来越大,最终淘汰掉无法一起进步的猪队友。
治疗方法:把猪队友放在一家之主的领导位置上,让他也尝尝被拖后腿的辛酸无奈。
家庭社交恐惧症
指那些喜欢宅或喜欢单独活动的家庭。这样的家庭夫妻俩性格多内向,不爱和人打交道,没有家庭朋友和家庭生活圈。常常用“太麻烦了”掩饰自己害怕与人交流的真实原因。即便答应了某些社交活动,也容易食言。出尔反尔的原因包括突然变糟糕的天气、家里有人不舒服等。
这种家庭常常笼罩着孤独感,家庭幸福指数也不高。
治疗方法:将社交活动主场设置在家中,从由自己组织一些亲友圈里的小型主题活动开始,慢慢拓展到外面去。
代入综合征
又称“草木皆兵综合征”,凡事皆代入,尤其容易接受负面信息的影响,导致疑神疑鬼。
代入综合征分成两类,一类是对情感的敏感,如怀疑经常出差的伴侣有出轨嫌疑等;一类是对生活方式的提心吊胆,如每年准时收看央视315晚会、曝光什么就坚决拒绝什么。
代入综合征是现代人的通病,也是不自信心理的反映。急剧变化的生存环境、对未来的无法把控,都容易让人产生“自己也许就是下一个受害者”的悲观想法。
治疗方法:从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开始。健康的身体才能重塑自信,产生积极想法。
爱无力综合征
绝不是闹两句“我再也不会爱了”这么肤浅的事。
爱无力患者也和情感冷漠症患者不同,他们有充沛的情感,但首先不会爱自己,只会为家庭鞠躬尽瘁付出,永远把自己的需求放在最后一位;其次相当忽略和其他家庭成员的情感交流,过的是无情趣的情感生活。
爱无力综合征不能及时诊治,最常见的后果是导致皮肤饥渴症和亲密焦虑症,甚至将自己对拥抱、亲吻等肢体接触方面的极度渴望视作“不正常”。
治疗方法:每天一个拥抱一个亲吻,情感生活不感冒。
狂乱消费综合征
两口子不但没有理财计划,消费行为还全由心情决定,或习惯用消费行为来表达情绪,在无节制的消费中获得短时快感。
综合征的发作有规律可循。首先,逢XX日必发。可细分成1.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如认识1111天;2.和情感有关的节日,情人节、母亲节、父亲节、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九九重阳节均可;3.和消费有关的节日,315、1111、1212等都是。其次,逢情绪激动必发。如:昨天和老公吵架了,为了安抚受伤的心,一定要刷爆他的信用卡。
此综合征影响家庭的经济健康领域,久不治疗必导致债台高筑、经济崩溃、家庭解体等严重后果。
治疗方法:家庭成员中至少要有一人有理财观念,即使不懂得钱生钱,也要懂得存钱以备不时之需。
公主王子病
与彼得潘心理相似,都是拒绝长大、无法适应新角色的表现。尤其独生子女在组建新家庭后,依然将自己当做公主/王子,不愿成长为新家庭顶梁柱,将自己保持在不曾独立的孩子状态。
具体表现有:习惯性“娇弱”,把家庭的责任推给对方,凡事由着自己的性格来,不和对方商量;总想着“宠着我是天经地义”,长辈也拿“从小就没吃过苦”当借口,趁机包庇子女;常见的争吵大多由不同程度的“凭什么我……”组成,一旦受气就躲回父母家。
治疗方法:重点在父母那里。父母撒手了,孩子就会长大了。
这些唠叨的东西,大部分都是无效信息,郭伟平整理出的有用信息只有两条:第一,她怀疑先生出轨,第二,出轨的证据只是一种推理——先生不爱和她说话,却似乎和别人聊得火热了。
无心交流是出轨的迹象,这也是很多中国夫妻的逻辑:如果不是外面有了人,夫妻俩怎么会无话可说?
郭伟平没打算说服对方放弃这种逻辑,“那不是问题的症结,症结是她的家庭出现了疾病的前兆,该治病了,但她还在‘这是谁的问题’上纠结不放。”
大部分亚健康家庭在建立之初就有先天不足的缺陷,建立后也没及时补充营养。这和中国人对家庭的重视程度太低,有必然关系。
中国人理想的婚姻状态是什么样的?郭伟平的答案很理智:“其他都不说,首先必须得是健康的。”
他对家庭健康的定义来自世界卫生组织对人体健康设立的标准:一个人只有在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性四方面都达到健康,才算完整的健康。一个健康的家庭,也要满足以下条件:成员角色完整,身心健康,家庭经济和地位独立,家庭成员间交流无碍,价值观正确,有共同目标,社交适应性良好。他认为难度不大,“都是只要努力一下就可以实现的。”
但他在北京、上海、长沙、武汉等几个城市对近两万个家庭做了长达5年的跟踪调查后,发现大部分被调查家庭——占到总量的74.27%——已经问题频频却没引起重视,因为问题没严重到动摇家庭根基的程度。
套用个人健康的标准,这种状态也可以称为“家庭亚健康”:满足感不多,但也没大毛病。大多数人都记住了后半句,郭伟平着急的是前半句:“中国人的幸福标准太低了,如果放在国外,早就引起警惕了。何况哪怕只是身体不健康,也极可能会让家庭跟着不健康的。”
不是所有婚姻咨询师都认同“家庭处于亚健康状态”这种说法,因为太笼统,而且不容易引起咨询者的重视。郭伟平厌烦了老用夸大“病情”的做法达到目的。2010年,他创立了“婚姻咨询师网”,目的是让更多人了解婚姻问题在萌发初期都有哪些迹象。他不想只针对重症家庭,因为那时成功挽救的几率低于10%。就像癌症,越早发现,治愈几率越高。
冯晓琪就是被治愈的其中一例。
郭伟平在寻找亚健康家庭的形成原因时发现,它们中的大部分都有先天不足的原因,即新家庭成立时就埋下隐患;或者夫妻双方因为成长环境不健康导致心理发育不健全;或者情感基础不牢靠,为了更现实目的才走到一起;或者情感基础有了,但从没认真考虑过婚姻和恋爱的不同,各项准备不足。
如果先天不足,就只能在后天使劲补足营养。缺爱的补爱,心理不健康的调整心态,该改变生活习惯的就得改,价值观冲突的则赶紧磨合统一思想。如果这也跟不上,迟早玩完。
冯晓琪的小家庭两样都没做好。她和先生是相亲结婚的,那年她29岁,先生34岁。“年龄大了,老被催婚,相亲都相成了面霸。而且越到后面,相亲的货色就越差。”两人一见面,单凭眼神就判断出对方是相亲界的战友,顿时有了共同语言。见面几次,确定不讨厌对方;再交往几个月后发现也能凑合着过,就定下了婚事。
结婚第二年,问题一串接一串地出现了。冯晓琪不想要孩子,因为她自己就是个孩子,还想再玩几年。先生急切想要孩子,但没做好亲自教养孩子的准备,“他觉得孩子有孩儿他妈或者老人带就行了,他朋友都这样。”由孩子的分歧,还引出消费理念、家务分配、理财规划等大大小小的矛盾。吵了几个月后,冯晓琪开始问自己:这日子你还要不要过下去?
“最后的答案是,当然得过下去。”她是理性派的,在得出换个男人一样会有类似矛盾的结论后,她选择向专业人士求助。
在郭伟平看来,冯晓琪的问题不算严重,因为发现和反省得及时。夫妻俩看似争吵得厉害,但他们毕竟没有停止交流,顶多是需要一起解决的问题多了点。“他们就没在婚前想过组建家庭对自己意味着什么,所以要在婚后补上这课。”
中国人有家族观,但没有家庭观。因为忽视家庭的重要性,把恋爱、婚姻、家庭三者混为一谈,这是家庭一诞生就不健康的最大先天不足。而问题出现后只顾推卸责任,不愿思考改变,是最大的后天不补。
幸福的家庭建立在家庭成员都有健康体魄的基础上。但越来越多的人不把自己的身体当回事,甚至以不健康为荣。
也许是职业的关系,公共营养师谢琳琳更看重健康的身体对家庭健康的影响,“这是一切努力的前提。”解决问题需要良好克制的心态,良好克制的心态来自健康的体魄。
身体健康也是一种家庭文化。两年前,在某连锁健身会所做营养顾问时她就发现,愿意锻炼身体的,家庭档比单身族多。曾经有一位女顾客,企业高管,工作忙,办了健身年卡后一年只来了不到5次,但第二年照样来续卡。当事人不可惜,谢琳琳倒替对方觉得不值,“平均下来,一次健身的费用就超过2000元。太不划算了。”
但买健身器材更不划算,她见过太多买了跑步机闲置在家里蒙灰、只有到会所才能坚持锻炼的客户。于是私下里向客人建议:您可以办一张家庭卡,这样督促丈夫和孩子一起锻炼的责任感,能促使你坚持下去;而且全家一起锻炼的气氛也比独自锻炼更活跃。
客户听取了她的建议,事实证明她的建议非常有效。
在谢琳琳看来,一个家健康与否,首先看他们是否热爱运动。因为爱运动的人心态更积极,面对困难时解决问题的能动性更强。同时,他们也会主动改变其他家庭成员的生活状态,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但爱运动的中国家庭不是主力军,尤其在年轻人组建的家庭里,成员间的互相影响以消极面居多。家庭病的出现,就是不良生活习惯互相传染所致。
两个不爱运动的人,会互相“鼓励”对方宅在家里;一个邋遢的人,会让其他家庭成员也变得懒惰,不断刷新对生活要求的下限;一方爱乱花钱,另一方劝阻无效后也会赌气加入胡乱消费行列…… 不爱运动,不爱劳动,加上糟糕的生活习惯,不只让身体素质下降。“生理影響心理,不健康、爱生病的身体,在耐性、包容力、理解力、克制力等方面,都比体质强的人欠缺许多。”谢琳琳说。
基于她的所见和理解,这位公众营养师为亚健康家庭们开出的药方是:锻炼,坚持锻炼,全家一起锻炼。
婚姻的不稳定放大了不安全感,许多人因此强迫自己必须为未来做好充足准备。但太操心必先累垮自己,继而破坏家庭的平衡。
一个真实的故事。
年轻的妻子私信了一位著名情感专家:“最近我总是和老公吵架,他太贪玩,花钱总不考虑实际需求,我不得不一个人担负起规划整个家庭未来的重任,考虑怎么理财才能保证退休生活,该给孩子存多少教育基金……每天一想到未来需要这么多钱,就忧心忡忡,仿佛世界末日,身心俱疲。”
绞尽脑汁想给对方一个满意答复,末了,情感专家的脑子里突然窜出一个问题:亲爱的女士,请问你的年龄是?
“22岁,即将研究生毕业。”
这个答案立刻给了专家汹涌的灵感,“你才22岁啊,连学业都没完成,为什么要操心这么多事?”
不只这位22岁的女研究生操心过度,无数中国妻子都曾经为未来烦恼过。她们的内心充满各种不安全感,极力将家庭节奏控制在自己手中,但往往因为事与愿违,与丈夫和其他家庭成员发生激烈争执。
在一所中学初二年级任班主任的梁虹,不久前被诊断出轻度躁狂抑郁症。但首先发现她情绪出现问题的不是家里人,而是同年级的其他老师。“有好几天都看到她躲在洗手间哭,平时也很没精神的样子,以前对学生很温和,但现在常常控制不住地吼学生,师生关系一度很紧张。”一位同事在接受采访时说。
父母把梁虹患病的原因归结为性格问题。敏感,较内向,责任感非常强,强到有强迫症嫌疑。丈夫认同了这一推测,并补充了一点:家里的理财事宜多年来都是妻子一手打理,受2013年股市动荡的影响,亏了不少,导致她内心压力太大。因为炒股的那十多万元,本是打算存作孩子的留学金,“她觉得对不起我和孩子。”
郭伟平接待过不少类似梁虹的咨询者,“共同特点都是强烈的不安,总觉得明天会发生不好的事,自己必须拼命给未来做好准备。”这些不安全感包括“万一离婚了我该怎么办”、“万一父母重病了怎么办”、“孩子教不好怎么办”、“万一失业找不到工作怎么办”等无数个“怎么办”。
造成不安全感的,有剧烈变化的生存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社会转型期间,脆弱的家庭婚姻关系带来的担忧。和同样面对生存压力的男性不同,女性在考虑“未来”时,不只考虑自身,还会把整个家庭都纳入保护范畴,“但这超出她们的能力范围了。而发现自己力所不逮,放大了对未来的恐惧,就会将焦虑情绪传递给家庭其他成员;如果对方不能理解或提供解决方案,就会冲突不断。从而破坏整个家庭的平衡。”
终日焦虑的心理成了亚健康家庭最大的地雷。正如那位情感专家最后的回答:“姑娘,你才22岁,为什么要把20年、30年后的事都考虑清楚才能安心呢?心操得太大了,你就不担心先累垮自己再累垮家人吗?”
最后压垮家庭健康的是人格独立问题。父母用不健康的情感方式爱子女,不健康的情感怎么培养出健全人格?
一个不健康的家庭,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给他提供9种有毒的爱,导致他无法获得独立人格。这9种爱分别是:富余型、缺乏型、超前型、滞后型、游离型、固执型、愚蠢型、索要型和恐惧型。
郭伟平印象最深、接触最多的是富余型。2012年春天,他接待了一位男性咨询者。咨询过程中,对方的母亲全程守着儿子。虽然有问题的是儿子——他才30岁,谈了七八次恋爱,结了一次婚,最后却都被女孩子甩了,于是对恋爱产生了心理阴影。
第一次咨询结束后,郭伟平委婉地告诉母亲:如果您不介意,能不能单独和您聊聊?
“问题更大的应该是母亲。”过程中,儿子说了一共不到10句话,其他的不是被母亲打断,就是被母亲代为叙述了。郭伟平带的一位实习生后来私下向导师吐槽:幸好当儿子的没再婚,否则还会因婆媳矛盾离婚的。他当时就批评了实习生“不能带着主观情绪评价咨询者”,但郭伟平也承认,一旦这位年轻人再次组建家庭,问题会多得让人想想就头大。
他没有独立的人格。郭伟平最后评价,但要解决问题,必须从母亲那方着手。而这将是更棘手的事,父母从不认为自己的爱有错,他们觉得孩子需要自己,无论他是属于哪个家庭。
郭伟平用讲童话故事的方式分析了这一类亚健康情感的家庭:
王子决定建立一个新王国,虽然它脱胎于一个旧王国,但毕竟是一个独立国家了。奈何老国王和王后不放心,习惯了当王子的儿子怎么能适应国王的身份呢,他可从来没做过国王啊。于是新王国自诞生那天起,就时刻处于父王母后的监控和帮助下——他们恨不能帮新国王把一切事都做好,就像以前那样。
结果新王面临两种尴尬的处境:或者他成为傀儡,但他的合伙人不干啊,于是新家庭里的矛盾随时可能发生;或者他和合伙人都挺烦有人在身后指手划脚的,于是新旧两个家庭发生矛盾。
“不管哪样都有隐患,有矛盾。”郭伟平叹气。
被这样的国王王后养大的,是缺少独立人格、无法适应社会环境变化的王子公主。他们到了中国,诞生于1980年代,就是娇气、自我、眼高手低的80后90后们。这一群人激活了许多厂商的设计灵感,最典型的就是“家务骰子”。但除了家务,他们还有更多需要独当一面的事要解决。
只是每解决一个问题,就能让家庭离病更远一步。
亚健康家庭的9项指征
小算盘综合征
不管在经济利益上还是在人情关系上,都将自己和对方分离看待,唯恐自己吃亏。女方多抱着“我的是我的,你的还是我的”的想法,男方则从不共享收入、人际信息等。
产生该综合征的最大原因是对婚姻关系不信任,宁可花时间为自己打造退路,也不想改善婚姻关系。最常见的做法包括存有各种名目的私房钱,朋友圈独立无交集等。 治疗方法:让自己觉得无路可退、只能背水一战好好经營家庭。
碌碌无为综合征
也叫“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综合征”,指家庭成员缺乏共同的生活奋斗目标,满足于平庸的生活现状;害怕改变,更不愿尝试新的生活方式。
此综合征的最大特点是家庭生活内容贫瘠、单调,生活节奏相当规律,但因为缺少挑战的目标,兴奋度极低,容易对别的家庭产生羡慕情绪,进而自我怀疑:这样过日子有什么意思?
治疗方法:每年年初召开家庭会议,制定新一年生活目标,挖掘所有成员的潜力。并定期开会汇报进展,互相鼓励。
新交流障碍症
和几年前相比,夫妻双方愿意交流的比例上升了。但有交流意愿,可惜总是无法在沟通方式上达成一致,导致交流屡屡不畅,不欢而散后情绪积压,得不到释放。
选择错误的交流渠道也是新交流障碍症的主要原因,“低头族”习惯了网络交流方式后,双方对文字的不同理解会产生隔阂误解。
治疗方法:不做低头族,约定回家无特殊情况不使用手机等网络设备;也不要强求一交流就必须达成共识,有分歧的交流也是有效沟通。
猪队友综合征
又称“拖后腿综合征”,指家庭某成员专精于拖大家行动计划的后腿。
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夫妻关系中,当强势的一方积极安排、鼓励全家人尝试新事物时,被动的一方拒绝合作甚至故意犯错,试图让行动泡汤。
落后分子从主观意识上堕落为猪队友,多是因为怕麻烦,不愿动,通过否定伴侣的想法让对方和自己保持一致。这种消极心理将导致夫妻间分歧越来越大,最终淘汰掉无法一起进步的猪队友。
治疗方法:把猪队友放在一家之主的领导位置上,让他也尝尝被拖后腿的辛酸无奈。
家庭社交恐惧症
指那些喜欢宅或喜欢单独活动的家庭。这样的家庭夫妻俩性格多内向,不爱和人打交道,没有家庭朋友和家庭生活圈。常常用“太麻烦了”掩饰自己害怕与人交流的真实原因。即便答应了某些社交活动,也容易食言。出尔反尔的原因包括突然变糟糕的天气、家里有人不舒服等。
这种家庭常常笼罩着孤独感,家庭幸福指数也不高。
治疗方法:将社交活动主场设置在家中,从由自己组织一些亲友圈里的小型主题活动开始,慢慢拓展到外面去。
代入综合征
又称“草木皆兵综合征”,凡事皆代入,尤其容易接受负面信息的影响,导致疑神疑鬼。
代入综合征分成两类,一类是对情感的敏感,如怀疑经常出差的伴侣有出轨嫌疑等;一类是对生活方式的提心吊胆,如每年准时收看央视315晚会、曝光什么就坚决拒绝什么。
代入综合征是现代人的通病,也是不自信心理的反映。急剧变化的生存环境、对未来的无法把控,都容易让人产生“自己也许就是下一个受害者”的悲观想法。
治疗方法:从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开始。健康的身体才能重塑自信,产生积极想法。
爱无力综合征
绝不是闹两句“我再也不会爱了”这么肤浅的事。
爱无力患者也和情感冷漠症患者不同,他们有充沛的情感,但首先不会爱自己,只会为家庭鞠躬尽瘁付出,永远把自己的需求放在最后一位;其次相当忽略和其他家庭成员的情感交流,过的是无情趣的情感生活。
爱无力综合征不能及时诊治,最常见的后果是导致皮肤饥渴症和亲密焦虑症,甚至将自己对拥抱、亲吻等肢体接触方面的极度渴望视作“不正常”。
治疗方法:每天一个拥抱一个亲吻,情感生活不感冒。
狂乱消费综合征
两口子不但没有理财计划,消费行为还全由心情决定,或习惯用消费行为来表达情绪,在无节制的消费中获得短时快感。
综合征的发作有规律可循。首先,逢XX日必发。可细分成1.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如认识1111天;2.和情感有关的节日,情人节、母亲节、父亲节、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九九重阳节均可;3.和消费有关的节日,315、1111、1212等都是。其次,逢情绪激动必发。如:昨天和老公吵架了,为了安抚受伤的心,一定要刷爆他的信用卡。
此综合征影响家庭的经济健康领域,久不治疗必导致债台高筑、经济崩溃、家庭解体等严重后果。
治疗方法:家庭成员中至少要有一人有理财观念,即使不懂得钱生钱,也要懂得存钱以备不时之需。
公主王子病
与彼得潘心理相似,都是拒绝长大、无法适应新角色的表现。尤其独生子女在组建新家庭后,依然将自己当做公主/王子,不愿成长为新家庭顶梁柱,将自己保持在不曾独立的孩子状态。
具体表现有:习惯性“娇弱”,把家庭的责任推给对方,凡事由着自己的性格来,不和对方商量;总想着“宠着我是天经地义”,长辈也拿“从小就没吃过苦”当借口,趁机包庇子女;常见的争吵大多由不同程度的“凭什么我……”组成,一旦受气就躲回父母家。
治疗方法:重点在父母那里。父母撒手了,孩子就会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