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突出重要的、主要的知识,想方设法突破学生最难理解的知识点,这是衡量数学教学是否有效的基本准则。如何在数学教学中突破重点和难点呢?笔者以四年级上学期《认数》(第一教时)的教学为例,谈一谈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一、对教材的重组突破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教学难点是体验整万数表示的意义,理解数位顺序表,特别是理解顺位顺序表。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要理解计数单位与数位两个概念是不大容易的。而要理解计数单位,就必须从计数谈起;要理解数位,计数单位又是基础。本节课我在课的开始就着重解决计数单位和数位的问题。我是这样安排的:从古人的石子记数开始,用小石子开始记数,不够就开始用大一点的石子表示十个,再不够就用再大一点的石子表示一百个,一千个。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来理解计数单位,复习原来的个、十、百和千四个记数单位。然后再延伸到古代的打结法,理解不同绳子上的结表示的个数是不一样的。出示一根绳上有四个结,一根绳上有2个结,让学生读出这个数,有很多答案,让学生理解每根绳子上的计算单位是不同的,也就是每个计算单位都有自己的位置,计数单位所在的位置就是数位。帮助学生建立什么是数位,同时讲明个、十、百和千的数位分别是个位、十位、百位和千位。这样的安排既起到了复习的效果,又解决了计数单位和数位的概念。最后引到现在的人发明的计数器,把数位和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从而引到下面的教学。通过对知识体系的重组,有时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在数学活动中突破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整万数的写法和读法,它是学生探索和理解整万数、写数规则的基本材料。越是基础,越要花时间。只有基础处想通了,想透了,后面的学习才会事半功倍。教学时,我设计了在计数器上拨数、写数、说理、读书等活动,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交流,理解并掌握整万数的写法。这样,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获取的知识和经验,信度高,可迁移性强。
学生在三年级学习认数时,已经初步认识了“万”,并能正确地读、写10000。这是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结构同化新知识的基础,也是本节课的教学起点。教学时,通过对五位的整万数的读、写,使学生自然地产生“要写几万,就先写几,再添四个‘0’”的感受。这一过程中,是帮助学生将这种感受明晰起来,并引导学生通过类推,正确地读、写六位的整万数,逐渐将这种明晰的感受抽象为写整万数的方法。同时,运用这一方法正确地读、写七位、八位的整万数。
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一直是感觉要看的是拨算珠,但等算珠拨完之后,我们的读数和写数也已经基本完成,唯一要解决的就是通过几道题目进行巩固。在这部分的教学过程中花的时间也比较多,学生应该能够准确地写出整万数,并能够知道书写的方法,从课堂的反应来看,学生主要在写的过程中出现看错的问题。可见,在活动中进行教学,既能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又能使学生更快地掌握重难点。
三、注重活动体验突破重难点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一直强调要让学生真正体验,我们要给学生创造一种体验的环境,只有让学生真正体验,我们的中重难点才容易突破。为了让学生体验,我在教学中创设了这样两个环境。
1.对学生而言,读数的难度要比写数要大,因为读数首先要会将整万数进行分级,而分级是建立在对万级数意义的理解基础之上的操作行为。所以学生写数时,在教师提问的过程中,不断地感受万级数的意义,这种感受是学生理解分级的基础。在了解分级知识之后,通过对整万数读法的学习,在读数的过程中不断地应用,进一步加深对万级数的理解。教学时,我力求为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间的逻辑关系,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以利于学生理解和学习,达到自觉迁移的目的。这里我用计数器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在不同的地方拨85,让学生拨出数:85、850、8500、850000
师:为什么同样的算珠读出的数是不一样的?帮助学生理解数位不同。
师:(指85万)读万级中的数和我们以前读数的方法有什么联系?(一样)为什么还要加上“万”?
生:不加上“万”就变成85了。
师:对,那就变成哪一级的数了?(个级)万级的数都表示多少个万,所以读的时候要加上一个“万”字。
2.在教学几万和几十万的时候,学生对大数的感觉与体会不是很深,这节课我在设计的时候,最后一个环节是让学生来体验大数。总共安排了两道题目,第一题是:体育场一共60000人,需要我们这样的几个班?第二题是100000张纸叠在一起有多高?通过这样的题目来培养学生的数感。让学生体验到一个数后面有万和没有万是相差很多的。
看来当我们有意地设计一个活动环节,特别是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解决重难点的数学活动,是非常有价值的。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有很多突破重难点的方法,只要我们留心,我想我们每一个环节、每一节课都可能是精彩的。
【作者单位:昆山市玉山镇同心小学 江苏】
一、对教材的重组突破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教学难点是体验整万数表示的意义,理解数位顺序表,特别是理解顺位顺序表。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要理解计数单位与数位两个概念是不大容易的。而要理解计数单位,就必须从计数谈起;要理解数位,计数单位又是基础。本节课我在课的开始就着重解决计数单位和数位的问题。我是这样安排的:从古人的石子记数开始,用小石子开始记数,不够就开始用大一点的石子表示十个,再不够就用再大一点的石子表示一百个,一千个。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来理解计数单位,复习原来的个、十、百和千四个记数单位。然后再延伸到古代的打结法,理解不同绳子上的结表示的个数是不一样的。出示一根绳上有四个结,一根绳上有2个结,让学生读出这个数,有很多答案,让学生理解每根绳子上的计算单位是不同的,也就是每个计算单位都有自己的位置,计数单位所在的位置就是数位。帮助学生建立什么是数位,同时讲明个、十、百和千的数位分别是个位、十位、百位和千位。这样的安排既起到了复习的效果,又解决了计数单位和数位的概念。最后引到现在的人发明的计数器,把数位和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从而引到下面的教学。通过对知识体系的重组,有时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在数学活动中突破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整万数的写法和读法,它是学生探索和理解整万数、写数规则的基本材料。越是基础,越要花时间。只有基础处想通了,想透了,后面的学习才会事半功倍。教学时,我设计了在计数器上拨数、写数、说理、读书等活动,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交流,理解并掌握整万数的写法。这样,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获取的知识和经验,信度高,可迁移性强。
学生在三年级学习认数时,已经初步认识了“万”,并能正确地读、写10000。这是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结构同化新知识的基础,也是本节课的教学起点。教学时,通过对五位的整万数的读、写,使学生自然地产生“要写几万,就先写几,再添四个‘0’”的感受。这一过程中,是帮助学生将这种感受明晰起来,并引导学生通过类推,正确地读、写六位的整万数,逐渐将这种明晰的感受抽象为写整万数的方法。同时,运用这一方法正确地读、写七位、八位的整万数。
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一直是感觉要看的是拨算珠,但等算珠拨完之后,我们的读数和写数也已经基本完成,唯一要解决的就是通过几道题目进行巩固。在这部分的教学过程中花的时间也比较多,学生应该能够准确地写出整万数,并能够知道书写的方法,从课堂的反应来看,学生主要在写的过程中出现看错的问题。可见,在活动中进行教学,既能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又能使学生更快地掌握重难点。
三、注重活动体验突破重难点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一直强调要让学生真正体验,我们要给学生创造一种体验的环境,只有让学生真正体验,我们的中重难点才容易突破。为了让学生体验,我在教学中创设了这样两个环境。
1.对学生而言,读数的难度要比写数要大,因为读数首先要会将整万数进行分级,而分级是建立在对万级数意义的理解基础之上的操作行为。所以学生写数时,在教师提问的过程中,不断地感受万级数的意义,这种感受是学生理解分级的基础。在了解分级知识之后,通过对整万数读法的学习,在读数的过程中不断地应用,进一步加深对万级数的理解。教学时,我力求为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间的逻辑关系,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以利于学生理解和学习,达到自觉迁移的目的。这里我用计数器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在不同的地方拨85,让学生拨出数:85、850、8500、850000
师:为什么同样的算珠读出的数是不一样的?帮助学生理解数位不同。
师:(指85万)读万级中的数和我们以前读数的方法有什么联系?(一样)为什么还要加上“万”?
生:不加上“万”就变成85了。
师:对,那就变成哪一级的数了?(个级)万级的数都表示多少个万,所以读的时候要加上一个“万”字。
2.在教学几万和几十万的时候,学生对大数的感觉与体会不是很深,这节课我在设计的时候,最后一个环节是让学生来体验大数。总共安排了两道题目,第一题是:体育场一共60000人,需要我们这样的几个班?第二题是100000张纸叠在一起有多高?通过这样的题目来培养学生的数感。让学生体验到一个数后面有万和没有万是相差很多的。
看来当我们有意地设计一个活动环节,特别是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解决重难点的数学活动,是非常有价值的。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有很多突破重难点的方法,只要我们留心,我想我们每一个环节、每一节课都可能是精彩的。
【作者单位:昆山市玉山镇同心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