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昆仑地区矿床控矿构造浅析

来源 :地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gang34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各种矿产均形成于特定的地质背景、 地球动力学演化过程中的某一时期,成矿作用发生具有时代、空间集中分布的特征,矿床的形成往往是多种地质、成矿作用等综合因素作用的集中体现。本文研究了东昆仑地区矿床成矿构造、成矿时代及控矿条件,为东昆仑地区找矿提供了指导和依据。
  [关键词]东昆仑 构造 控矿
  [中图分类号] F407.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5-88-1
  对内生金属矿床来说,构造因素决定了矿质的运移和空间展布,原始沉积建造和岩浆活动则决定了矿质来源和成矿元素迁移富集的特点。
  成矿规律研究首先要从分析控制和影响矿床形成的各种地质构造、建造(地层、岩相、古地理) 、岩浆活动和地球化学等因素出发,研究它们在成矿过程中的特点及相互联系。
  1东昆仑地区大地构造位置
  东昆仑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北部,西起青新交界处,东接鄂拉山;北邻柴达木盆地,南止于巴颜喀拉山北郭。东昆仑地区也是我国造山带重要组成部分,它西起青新两省界,东抵鄂拉山附近,北邻柴达木盆地,南止于库赛--布青山一带,夹持于阿尔金山和瓦洪山两条区内断裂之间,面积达 10 万Km 2 以上。该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板块南缘,南北大陆在东昆仑一带相互对接,依据区域构造,该区南界是以昆南断裂(又称秀沟--玛沁断裂)与可可西里--巴颜喀拉印支构造带相隔,东昆仑呈东西向展布,归属于华北陆块南西侧陆缘活动带和特提斯构造带北缘,亦属于中国大陆中央造山带西段。
  这是一个经历了多期构造活动的复杂造山带,元古代一早古生代经历了结晶基底形成,古奏昆洋的形成演化和古华北.华南两大板块的俯冲碰撞;晚古生代一中生代成为古特提斯陆缘活动带,经历了俯冲碰撞和陆内造山作用。昆北、昆中、昆南、北巴颜喀拉断裂带将奉区剐分为五个地质构违单元,不同单元的地质构造演化特征构成了区域金矿化形成的主要背景和控制因素,使不同类型和元素组合的金矿化表现出区域成矿的分带规律。
  2东昆仑地区地质构造及其演化特征
  东昆仑地区在地质构造上处子塔里木一华北和唐古拉一扬子两大古陆的拼台部位,在前寒武纪陆台基础上,显生宙以来经历了多次裂解和拼合,地质构造复杂,金属成矿作用极为丰富。区内构造形迹以断裂为主,区域性构造方向近东西向,自北而南发育有昆北、昆中、昆南和北巴颜喀拉深断裂,是本区最重要的近东西向构造边界。这些深断裂自北而南将本区划分为五个构造带:昆北裂陷造山带、昆中花岗变质杂岩带、昆南裂陷造山带、阿尼玛卿裂陷造山带和北巴颜喀拉(被动陆缘)造山带。
  青藏高原地处欧亚板块的接合部,而东昆仑地区则是北部的构造活动带,即柴达木陆块南缘,古特提斯北侧陆缘活动带,有着复杂的地质历史及演化经历。东昆仑地区是一个经历了多期构造活动的复杂造山带,其地质构造具有自己的演化特征,它经历了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形成与古昆仑洋演化、早古生代秦祁昆海洋的形成演化、晚古生代古特提斯形成演化以及中新生代滨太平洋、新特提斯叠加改造等发展阶段。其中晚古生代一中新生代构造演化与区内金属成矿关系最为密切。
  3东昆仑地区矿床控矿特征
  东昆仑地区华力西期侵入岩十分发育,岩石类型复杂,构成规模巨大的近东西向花岗岩带,其次为印支期,主要分布在东部鄂拉山一带,加里东期、燕山期侵入岩零星出露。本区断裂构造十分发育,主要断裂为近东西一北西西向断裂,除规模巨大的边界断裂外,单元内部次级平行断裂也较发育,其次为北西向、北东向断裂。昆南裂陷造山带夹持在昆北、昆南断裂之间。
  东昆仑地区的构造分区是一些由断裂分隔的近东西向条块,条块间相互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元古代时期它们都同属于华北地台的南缘,有共同的演化历史,在早古生代时期,它们与柴北缘、祁连山地区一起从华北地台裂解出来,共同构成中央造山带的一部分。晚古生代到早中生代,本区又受到强烈的岩浆岩活动,既有大规模的岩浆侵入,也有大量的火山喷发。中生代以后进入陆内演化阶段,新生代以后受印度大陆碰撞影响,随青藏高原一起抬升。
  根据地质事件、火山岩构造组合、沉积建造、成矿作用可将东昆仑地区进一步划分为东昆仑北带(祁漫塔格裂陷槽区)、东昆仑中带(昆中花岗--变质杂岩带或中间隆起带)、东昆仑南带(复合拼合带)。
  东昆仑北带即祁漫塔格加里东裂陷槽区,北濒柴达木坳陷,南以祁漫塔格南缘断裂为界与东昆仑中带分开,西北由托格拉萨河凹陷分隔,与阿尔金断裂遥遥相对,是一个顶朝向西北的弧形构造带,被北侧柴达木古陆和南侧昆中断裂所夹持,构成一个裂陷槽,展布于柴达木地块的西南边缘。构造带主体由中、上奥陶统滩间山群火山复理石建造组成。早古生代(晚奥陶世)形成的裂陷槽,是区域上北祁连--东昆仑多岛洋的一部分,志留--中泥盆世俯冲碰幢,汇入区域上的加里东造山系,并成为中央造山带的西部早期单元之一。古特提斯洋的向北俯冲,导致昆北构造带的活化和复合造山作用,并形成了众多的热水喷流叠加的多金属矿床。
  东昆仑中带即昆中花岗--变质杂岩带或中间隆起带,限制于昆北断裂带和昆中断裂之间,是夹持于昆北裂陷槽和昆南洋之间的微陆块。该带主要由不同期次的各类花岗岩组成,下元古界金水口群广泛分布,以发育大量强烈变形的变质基性火山岩(斜长角闪岩)、陆源碎屑岩(片麻岩类)、镁质碳酸盐岩为特征,偶见泥盆纪陆相砂砾岩和石炭纪海相灰岩、碎屑岩。岩浆活动从前兴凯期到燕山期均有发生,具有多旋回的特点,以华力西--印支期侵入岩体为多,有西老东新的规律存在,从而控制贵金属、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矿产的展布。
  东昆仑南带属于复合拼合带,位于昆中断裂南侧,南以昆南断裂(又称秀沟-- 玛沁断裂)与可可西里--巴颜喀拉印支构造带相隔,西被阿龙断裂所截,东抵瓦洪山断裂,为一东西长约 1500Km,南北宽约 60Km 的复合拼合带。受印度与亚洲板块碰撞的影响,昆南陆缘活动带被强烈地叠覆造山。东昆南带分布最广的是大洋玄武岩高原万宝沟群,其次是纳赤台群。
其他文献
[摘要]在我国社会与经济都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地质找矿工作面临着更多的机遇,也迎接着巨大的挑战。实践表明我国地质找矿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重点、难点问题,进而导致找矿工作无法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了更好的提高找矿水平,本文就找矿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总结出了部分提高找矿效率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地质找矿 现状 重点难点 策略建议  [中图分类号] F416.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本文对影响我国中深部地质找矿的成矿理论、多学科技术的集成与融合的新型找矿技术体系、地质创新人才等方面因素以及找矿技术进行了分析,以望对我国中深部地质找矿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资料及参考。  [关键词]中深部地质找矿 影响因素 技术  [中图分类号] F407.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5-62-1  近年来,我国地表矿藏资源日益枯竭[1],随着矿藏勘探技
期刊
[摘要]瓦斯作为矿井安全、稳定生产的关键要素,而瓦斯事故已经成为煤矿企业十分严重的事故。目前,煤矿生产中机械化程度不断加强,加大了煤矿的开采深度,同时开采的强度更高,导致瓦斯的涌出量更多,从而使瓦斯事故成为了煤矿必须重点防治的问题。本文主要研究与分析了高瓦斯矿井的综采工作面的瓦斯具体运移规律,合理进行瓦斯管,加强安全生产。  [关键词]高瓦斯矿井 瓦斯运移  [中图分类号] P61 [文献码] B
期刊
[摘要]本文从科研、生态环境、国际影响力三个方面阐述了蓟县中上元古界自然保护区地层剖面的价值。该地层A剖面中蕴藏了多种古生物化石、众多地质遗迹现象和丰富的矿产资源,记载了中上元古界长达10亿年的地球演化历史,为多个领域、学科的研究提供了试验基地与科学依据。  [关键词]中上元古界自然保护区 蓟县剖面 价值  [中图分类号] S759.9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
期刊
[摘要]江里沟钨铜多金属矿床位于西秦岭西段,主矿区以钨、铜矽卡岩矿化为主,分布在岩体北西部附近围岩地层中,同时发现在岩体中有裂隙矿化、石英脉型矿化和浸染状矿化几种型式。本文首先分析了矿区的主要地质背景,然后说明了江里沟铜钨矿区矿床地质特征,最后阐述了江里沟铜钨矿成矿机制。  [关键词]江里沟 铜钨矿 矽卡岩化 成矿 地质  [中图分类号] F407.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围绕西藏邦铺钼铜多金属矿床的蚀变特征以及与矿体品位间的相互联系进行了论述, 并针对研究中寻找的钼铜矿的富集规律进行初步研究分析。  [关键词]西藏邦铺矿区 钼铜矿 蚀变分带 矿体分布  [中图分类号] P578.4+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5-81-1  西藏墨竹工卡县邦铺钼铜多金属矿床位于冈底斯成矿带陆缘火山岛弧构造带东部, 是近些年来新
期刊
[摘要]据矿体的产出特征,矿石的结构构造、矿物成份,大额衣铁矿的工业矿体为残坡积铁矿床。在曲靖组的白云岩、灰岩裂隙和角砾岩的孔隙中有铁质充填交代,当此类含铁地层暴露于地表后,经长期风经淋滤,灰岩中的铁质从岩石中分离出来,在有利地形条件下堆积形成具有工业价值的铁矿床。大额衣铁矿与其本区域内的黑路丫铁矿属同一类型。铁矿体形态、产状、矿石物质成分、结构构造等都基本相同。因此,在本地区还有找到此类铁矿的远
期刊
[摘要]矿权区位于德钦县县城336°方向,行政区划隶属德钦县佛山乡,主要对探矿权区北部和南部片区开展过1:2.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的工作区块开展工作。通过对铜矿成矿地质特点的分析以及成矿成因及远景进行分析,结合该地区地质工作程度和矿业开发的外部条件,为铜多金属矿的开发找到突破。  [关键词]铜多金属矿 成因分析 远景预测  [中图分类号] F407.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
期刊
[摘要]矽卡岩型铜矿床,又称接触交代型铜矿床,产于中酸性侵入岩与碳酸盐岩石的接触带中。接触交代型铜矿床在世界上不是一种主要的铜矿床类型,但在我国则是重要的铜矿床类。本文通过对矽卡岩型铜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的分析,总结了矽卡岩型铜矿床的找矿标志,以对后续找矿做个简单参照。  [关键词]矽卡岩型铜矿 地质特征 找矿标志  [中图分类号] F407.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
期刊
[摘要]矽卡岩型矿床作为一种重要的矿床类型,众多多金属矿床的形成均与矽卡岩关系密切,目前国内外对矽卡岩的专题研究颇多,研究方向多以地质特征以及成矿条件分析两个方面为主。笔者通过对以往研究成果进行深一步分析和探讨,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认识,并对矽卡岩矿床成矿类型进行了重新梳理。  [关键词]矽卡岩型 地质特征 成矿条件分析  [中图分类号] F416.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