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张承志与石舒清书写之异同

来源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h1980045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比较张承志、石舒清两位回族作家对西海固伊斯兰文化及其民众的认知与书写,分析了两位作家在其作品中所展示的伊斯兰文化、信仰、民众、审美观四个方面的异与同。张承志是以理性和激情经由艺术的途径来接近“圣”的空间,以审美的方式去践履他的神圣价值观;石舒清是在回民的黄土高原这一“圣”的空间之内生活和写作的,他的文学表达在意义上更接近于伊斯兰教的本质。
其他文献
从内蒙古T市4个不同类型蒙古族村落的调查资料分析发现,乡村蒙古族语言使用能力有较大变迁;从语言社会学的角度看,村落因素、个体因素以及国家语言政策等对乡村蒙古族语言能力和
范式是考察学问和知识产生的历史和现行走向的一个核心概念。芬兰民俗学家劳里.航柯首次把"范式"纳入一个学术的框架,并使北欧的民俗研究领域深受其影响。令人遗憾的是,在用范
通过实地语言调查,首次对新疆博尔塔拉州温泉县蒙古语进行“特殊历史背景”、“语音语法特点”、“词汇的民族性特点”的分析,揭示了远移民语言在他乡既存古又纳新的特点。
哲学是人类智慧的升华、提炼与结晶,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中医作为哲学中的一个单元,被人们称为"朴素的辨证法"其辨证的思维无不蕴含着哲学的理念。《伤寒论》为中医瑰宝
我国古代的急救理念、急救技术和急救方药已形成较独立的学术领域,有着悠久历史和综合文化的思想体系,其丰富而久远的临床实践也在人群中得以反复认证;其深远的影响即使在科技日
人类学诞生于西方,却在非西方社会研究的基础上获得发展,形成自身的学科命题。人类学与非洲的特殊遭遇,导致特殊研究范式的产生。人类学以记忆、想象与重构的方式,对非洲的世界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