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精神主要包括探索兴趣、求知欲,对新异事物的敏感,对真知的追求,对发现、发明、进取的积极进取的精神。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渗透于小学科学的教学活动之中。
【关键词】设置情境 引发质疑 启发思路 引导探索 引导研讨 得出结论 综合评价 形成概念 联系生活 指导应用
学生的创新精神主要包括好奇心、探索兴趣、求知欲,对新异事物的敏感,对真知的追求,对发现、发明、革新、进取的百折不饶的精神。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渗透在小学科学的教学活动之中,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把握这一时机,进行创新精神的培养。
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在实践中探索总结了“设置情境,引发质疑;启发思路,引导探索;引导研讨,得出结论;综合评价,形成概念;联系生活,指导应用”的课堂教学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设置情境,引发质疑。
即教师创设问题和探索情景,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科学的发现始于问题。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是一个人优良创造品质的具体表现。
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科学品质,教师就应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大胆鼓励学生的“质疑”行为,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一般可采取试验、观察、交流等方式进行。
例如,在教学《浮与沉》一课时,让每一个学生都来亲自用手按一按放入水中的易浮物体,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当放开手时被按入水中的物体会出现什么现象?从而得出:“浸在水里的物体受到水向上的托力称为浮力。” 在教学“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时,我提出:橡皮泥放入水中会下沉,怎样做才不会下沉呢?让学生分组讨论,最后总结出:捏成船型或碗型、放在能上浮的物体上、裹住能浮上来的物体、捏成空心球等。并实验验证。这样用事实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说之有理,言之有据,学生不但容易接受,而且能牢固掌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目的,学生创新精神才得以升华。
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应注意引导学生自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有效地训练学生良好的研究能力,培养学生善思爱问的科学品质。
二、启发思路,引导探索。
引导学生自己作出假设,自己设计探究程序获得有关事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善于设计实验材料,引导学生走自行探索解决问题的道路。
在引导学生自行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时,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大小和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一般可先提出启发性问题,先从验证试验入手,然后逐步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究性试验设计。
例如:教学《生物的启示》一课时,其教学目标一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对人类在生物的启发下进行的创造发明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二是培养学生依据生物的特点,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小发明的习惯和能力。于是组织学生阅读教材,使学生明白了鲁班在带锯齿的茅草叶的启发下发明了锯子--------等实例,然后说明人类的许多新技术、新工具的发明就是得到了生物的启示,除书中的实例外,你还有其他设想吗?于是学生情绪高涨,大胆想象,利用绿叶光合作用制作人工食粮,根据两系动物特性制造水陆两用机器-----,更有许多学生反其道而行之,将生活中的许多革新技术来推测受到何种生物的启示。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的有效引导,学生的强烈地好奇心,是培养创学生创新能力的动力。
三、引导研讨,形成结论。
引导研讨是指教师启发学生在已掌握的事实基础上,通过研讨,自己获得解决问题的结论。引导学生自行得出结论,揭示规律的过程实质上是归纳、演绎、推理的过程,学生具备了较强的归纳、演绎推理的能力,有助于他们在探索大自然奥秘中得出结论,发现规律。
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注意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充分汇报交流实验结果。做到相互交流、相互补充,使各自分散的发现变成集体共同的财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汇报中相互矛盾的看法,引导他们共同研讨,逐步统一认识,形成共识,最终获得结论。
如教学《电磁铁》一课时,首先演示一下通电情况下有磁性的磁铁,通过观察了解电磁铁的基本构造是线圈和铁心,进行让学生猜想:怎样增大电磁铁的磁力?让同学们小组讨论,最后提出了几种不同的方法:1、增加线圈的匝数;2、增加电池的个数;3、减少线圈的匝数;4、减少电池大个数。此时,教师并给与肯定或否定,继而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设想进行自主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这样,学生既轻松地掌握了本科的教学要求,更为今后的科学教学奠定了基础。因此,教师应在关注结果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观察与猜想,提出问题的的过程,鼓励学生的各种想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也正是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
四、综合评价,形成概念。
在学生操作之后,教师要根据学生操作过程中看到的现象,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适时进行归纳总结,综合大家操作结论的共同点,评价、确定、达成共识,形成概念。如液体热胀冷缩实验,学生得出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同样的方法得出煤油、酒精、牛奶、桔汁等都有其性质,从而综合评价得出“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声音的传播》实验中,通过不同物质的振动,得出“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结论。
五、联系生活,指导应用。
教师有目的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运用,以达到扩展所学知识,发展创新能力的目的。教师一般采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
1、让学生应用新知揭示生活实际现象。为了巩固新知,进一步培养能力,教师可充分利用投影、录像等手段展示生活中与新知识有关的现象,让学生判断、分析、说明。
2、让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由知道到会应用,要经过长期的培养和锻炼,让他们当堂应用新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不仅可以巩固新知,还可以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总之,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把知识同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设置情境 引发质疑 启发思路 引导探索 引导研讨 得出结论 综合评价 形成概念 联系生活 指导应用
学生的创新精神主要包括好奇心、探索兴趣、求知欲,对新异事物的敏感,对真知的追求,对发现、发明、革新、进取的百折不饶的精神。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渗透在小学科学的教学活动之中,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把握这一时机,进行创新精神的培养。
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在实践中探索总结了“设置情境,引发质疑;启发思路,引导探索;引导研讨,得出结论;综合评价,形成概念;联系生活,指导应用”的课堂教学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设置情境,引发质疑。
即教师创设问题和探索情景,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科学的发现始于问题。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是一个人优良创造品质的具体表现。
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科学品质,教师就应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大胆鼓励学生的“质疑”行为,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一般可采取试验、观察、交流等方式进行。
例如,在教学《浮与沉》一课时,让每一个学生都来亲自用手按一按放入水中的易浮物体,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当放开手时被按入水中的物体会出现什么现象?从而得出:“浸在水里的物体受到水向上的托力称为浮力。” 在教学“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时,我提出:橡皮泥放入水中会下沉,怎样做才不会下沉呢?让学生分组讨论,最后总结出:捏成船型或碗型、放在能上浮的物体上、裹住能浮上来的物体、捏成空心球等。并实验验证。这样用事实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说之有理,言之有据,学生不但容易接受,而且能牢固掌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目的,学生创新精神才得以升华。
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应注意引导学生自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有效地训练学生良好的研究能力,培养学生善思爱问的科学品质。
二、启发思路,引导探索。
引导学生自己作出假设,自己设计探究程序获得有关事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善于设计实验材料,引导学生走自行探索解决问题的道路。
在引导学生自行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时,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大小和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一般可先提出启发性问题,先从验证试验入手,然后逐步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究性试验设计。
例如:教学《生物的启示》一课时,其教学目标一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对人类在生物的启发下进行的创造发明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二是培养学生依据生物的特点,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小发明的习惯和能力。于是组织学生阅读教材,使学生明白了鲁班在带锯齿的茅草叶的启发下发明了锯子--------等实例,然后说明人类的许多新技术、新工具的发明就是得到了生物的启示,除书中的实例外,你还有其他设想吗?于是学生情绪高涨,大胆想象,利用绿叶光合作用制作人工食粮,根据两系动物特性制造水陆两用机器-----,更有许多学生反其道而行之,将生活中的许多革新技术来推测受到何种生物的启示。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的有效引导,学生的强烈地好奇心,是培养创学生创新能力的动力。
三、引导研讨,形成结论。
引导研讨是指教师启发学生在已掌握的事实基础上,通过研讨,自己获得解决问题的结论。引导学生自行得出结论,揭示规律的过程实质上是归纳、演绎、推理的过程,学生具备了较强的归纳、演绎推理的能力,有助于他们在探索大自然奥秘中得出结论,发现规律。
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注意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充分汇报交流实验结果。做到相互交流、相互补充,使各自分散的发现变成集体共同的财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汇报中相互矛盾的看法,引导他们共同研讨,逐步统一认识,形成共识,最终获得结论。
如教学《电磁铁》一课时,首先演示一下通电情况下有磁性的磁铁,通过观察了解电磁铁的基本构造是线圈和铁心,进行让学生猜想:怎样增大电磁铁的磁力?让同学们小组讨论,最后提出了几种不同的方法:1、增加线圈的匝数;2、增加电池的个数;3、减少线圈的匝数;4、减少电池大个数。此时,教师并给与肯定或否定,继而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设想进行自主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这样,学生既轻松地掌握了本科的教学要求,更为今后的科学教学奠定了基础。因此,教师应在关注结果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观察与猜想,提出问题的的过程,鼓励学生的各种想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也正是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
四、综合评价,形成概念。
在学生操作之后,教师要根据学生操作过程中看到的现象,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适时进行归纳总结,综合大家操作结论的共同点,评价、确定、达成共识,形成概念。如液体热胀冷缩实验,学生得出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同样的方法得出煤油、酒精、牛奶、桔汁等都有其性质,从而综合评价得出“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声音的传播》实验中,通过不同物质的振动,得出“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结论。
五、联系生活,指导应用。
教师有目的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运用,以达到扩展所学知识,发展创新能力的目的。教师一般采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
1、让学生应用新知揭示生活实际现象。为了巩固新知,进一步培养能力,教师可充分利用投影、录像等手段展示生活中与新知识有关的现象,让学生判断、分析、说明。
2、让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由知道到会应用,要经过长期的培养和锻炼,让他们当堂应用新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不仅可以巩固新知,还可以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总之,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把知识同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