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对指导教师组织和展开课堂教学,激励教师在课堂教学以过程中发挥自己应当的作用,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可忽视的作用。语文作为一门学科课程,它的课堂教学评价自然也应当与其他学科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一样,有相同的评价内容,但是,语文学科的性质和功能又决定了它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应具有自己的广性,在语文教育改革中,先提出一些理论是不够的,还必须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评价学会教师以一定的教学规范,使教师把握具体的教学评价标准,但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教学规律,并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
1.对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的再认识
对语文教学目标、要求,我们过去的表述归纳为八个字:明确、集中、恰当、公开。以往的教学评价,也基本以此为标准。应该说,提出这八个字,对规范教师的课堂教师,使语文教学由无序向有序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到欣喜地看到,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依此来确定目标,大多学生对今天这堂课要学习哪些知识、形成哪些能力、养成哪些习惯、掌握哪些方法、培养哪些情况都心中有数。
目前的语文教学,自然仍要重视这八个字,但是,不能只注重形式,而应看实质。因此,怎样来理解明确、集中、恰当、公开,就成了问题的结点。有不少课,教师就是把教材和"教参"所提出的目标、要求照搬到黑板上或投影幕上,那该怎样来评价这堂课的教学目标、要求呢?教学目标、要求的恰当,是八字是最为主要的。它首先要看,确定的目标、要求,是否学会所教的这个班的学生的实际。
每个学生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每个阶段的学生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学生的今天和明天也是不一样的,怎么能用划一的内容来要求所有的学生呢?教材、“教参”上的目标、要求,是一般的目标、要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情况加以调整,或降低难度,或设计坡度,或扩大容量,或有所变换。其次,教学目标、要求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调整。因此,教学目标要求的恰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看在教学的过程中促使学生达成目标的措施、手段是否恰当,是否有效。而并不只是看教材目标、要求本身是否恰当,没有动态的评价,教学目标,要求就变成了没有生命力的东西,自然也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2.对教学内容的再认识
以往对教学内容的评价,主要看教材中所规定的语文知识是否落实,对课文的理解是否正确,分析是否到位,教学的容量是否适切。这一些,当然是评价的主要方面。但是,通过前面对教学目标、要求的阐述可知,学生的情况是不同的,因此,教学内容也决不可能是划一的,教师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重新处理教材,要根据教学目标来进行必要的取舍。
学生到学校来学习语文,当然要遵循必要的规范,要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但是,我们也要清楚地意识到,现在我们在教材中要求学生学习、掌握的基础知识,其实不一定真正是语文教学的基础知识,有许多都是汉语语言学的知识,学生并不是首先要掌握这些知识,才能学习语文的,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对语文的基础知识也注重新认识,过多、过细、过繁的语言知识,例如语法知识、文章学知识,尤其是那些知识要领应该大胆舍弃。我们经强调的是语言的运用,而不是让学生去背知识要领教师在组织教学的时候,应该对教材可涉及的语言知识重新处理,力求避免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而应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掌握语言运用的规范,有些知识,只要让学生有所了解就够了。教学评价中,对语文知识是否落实,就是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怎样来处理语文知识的,怎样依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促使学生掌握语言规范,从而较好地运用语言。
3.关于教学结构
过去我们理解的教学结构,主要指教学流程,即各个环节的设计,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衔接,于是就有了五步法、六步法、七步法、八步法等教学结构。其实真正意义的教学结构,是一个纵横交错的结构。所谓的横向结构法的是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流程、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内容的相互联系,即所确定的教学流程,要兼顾到各项内容;所谓的纵向结构,就是教学环节的相互联系,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流程。一个完整的教学结构,自然应包括学生的预习、导入、讲解或讨论、作业布置、小结等各个环节,也就是主题的呈现、主题的展开、主题的完成。过去评价教学结构,主要看时间的控制是否恰当、教学计划是否如期完成、教学环节设计是否合理、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是否自然等,这些内容,应当依然是评价的重要方面,但是,光看这些内容似还不足以真正能体现教学结构对于课堂教学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以下几个方面作进一步的说明。
3.1 教学结构的设计和实施是否注意到了学生的实际
从课程理论来说,有理想课程、所教课程、所学课程等不同的课程意义,教学结构上同样如此,有教师设计的结构和实施的教学结构的区别。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教学设计是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的一种假设,也就是根据大纲、教材、学生的要求来确定一堂课的教学计划、教学环节作必要的高速这也就是"两种结构"的不同点。不同班级的学生,必然会有所差异的,学生的今日与明日,也会有差异,这一些,前面已作过阐述,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中不可能完全按照教学设计的思路来进行。
4.关于教学策略
对于教学策略,有不同的理解。有人把教学策略看作是教学模式,有人把教学策略看作是教学过程中的方法、手段,或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这里所说的教学策略,更倾向于后一种说法。
4.1 怎样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有其不可测的方面,例如,也许学生对这一些课有兴趣,但对整体的语文学习没有多大的兴趣;有的学生对某些内容兴趣,对其他内容就不感兴趣。从教学策略的角度来说,应该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保持这一兴趣。这就要研究怎样的教学才能激发和保持学生兴趣。
4.2 有效地指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发展
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不仅是通过“学得”,还通过“习得”。“习得”途径是多条的,而学生的课外阅读与对生活的关注,是其中的主要途径。因此,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理解一篇课文、一篇作文的内容,还应有意识地结合学生所知内容。向课外发展。
1.对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的再认识
对语文教学目标、要求,我们过去的表述归纳为八个字:明确、集中、恰当、公开。以往的教学评价,也基本以此为标准。应该说,提出这八个字,对规范教师的课堂教师,使语文教学由无序向有序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到欣喜地看到,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依此来确定目标,大多学生对今天这堂课要学习哪些知识、形成哪些能力、养成哪些习惯、掌握哪些方法、培养哪些情况都心中有数。
目前的语文教学,自然仍要重视这八个字,但是,不能只注重形式,而应看实质。因此,怎样来理解明确、集中、恰当、公开,就成了问题的结点。有不少课,教师就是把教材和"教参"所提出的目标、要求照搬到黑板上或投影幕上,那该怎样来评价这堂课的教学目标、要求呢?教学目标、要求的恰当,是八字是最为主要的。它首先要看,确定的目标、要求,是否学会所教的这个班的学生的实际。
每个学生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每个阶段的学生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学生的今天和明天也是不一样的,怎么能用划一的内容来要求所有的学生呢?教材、“教参”上的目标、要求,是一般的目标、要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情况加以调整,或降低难度,或设计坡度,或扩大容量,或有所变换。其次,教学目标、要求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调整。因此,教学目标要求的恰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看在教学的过程中促使学生达成目标的措施、手段是否恰当,是否有效。而并不只是看教材目标、要求本身是否恰当,没有动态的评价,教学目标,要求就变成了没有生命力的东西,自然也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2.对教学内容的再认识
以往对教学内容的评价,主要看教材中所规定的语文知识是否落实,对课文的理解是否正确,分析是否到位,教学的容量是否适切。这一些,当然是评价的主要方面。但是,通过前面对教学目标、要求的阐述可知,学生的情况是不同的,因此,教学内容也决不可能是划一的,教师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重新处理教材,要根据教学目标来进行必要的取舍。
学生到学校来学习语文,当然要遵循必要的规范,要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但是,我们也要清楚地意识到,现在我们在教材中要求学生学习、掌握的基础知识,其实不一定真正是语文教学的基础知识,有许多都是汉语语言学的知识,学生并不是首先要掌握这些知识,才能学习语文的,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对语文的基础知识也注重新认识,过多、过细、过繁的语言知识,例如语法知识、文章学知识,尤其是那些知识要领应该大胆舍弃。我们经强调的是语言的运用,而不是让学生去背知识要领教师在组织教学的时候,应该对教材可涉及的语言知识重新处理,力求避免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而应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掌握语言运用的规范,有些知识,只要让学生有所了解就够了。教学评价中,对语文知识是否落实,就是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怎样来处理语文知识的,怎样依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促使学生掌握语言规范,从而较好地运用语言。
3.关于教学结构
过去我们理解的教学结构,主要指教学流程,即各个环节的设计,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衔接,于是就有了五步法、六步法、七步法、八步法等教学结构。其实真正意义的教学结构,是一个纵横交错的结构。所谓的横向结构法的是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流程、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内容的相互联系,即所确定的教学流程,要兼顾到各项内容;所谓的纵向结构,就是教学环节的相互联系,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流程。一个完整的教学结构,自然应包括学生的预习、导入、讲解或讨论、作业布置、小结等各个环节,也就是主题的呈现、主题的展开、主题的完成。过去评价教学结构,主要看时间的控制是否恰当、教学计划是否如期完成、教学环节设计是否合理、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是否自然等,这些内容,应当依然是评价的重要方面,但是,光看这些内容似还不足以真正能体现教学结构对于课堂教学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以下几个方面作进一步的说明。
3.1 教学结构的设计和实施是否注意到了学生的实际
从课程理论来说,有理想课程、所教课程、所学课程等不同的课程意义,教学结构上同样如此,有教师设计的结构和实施的教学结构的区别。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教学设计是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的一种假设,也就是根据大纲、教材、学生的要求来确定一堂课的教学计划、教学环节作必要的高速这也就是"两种结构"的不同点。不同班级的学生,必然会有所差异的,学生的今日与明日,也会有差异,这一些,前面已作过阐述,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中不可能完全按照教学设计的思路来进行。
4.关于教学策略
对于教学策略,有不同的理解。有人把教学策略看作是教学模式,有人把教学策略看作是教学过程中的方法、手段,或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这里所说的教学策略,更倾向于后一种说法。
4.1 怎样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有其不可测的方面,例如,也许学生对这一些课有兴趣,但对整体的语文学习没有多大的兴趣;有的学生对某些内容兴趣,对其他内容就不感兴趣。从教学策略的角度来说,应该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保持这一兴趣。这就要研究怎样的教学才能激发和保持学生兴趣。
4.2 有效地指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发展
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不仅是通过“学得”,还通过“习得”。“习得”途径是多条的,而学生的课外阅读与对生活的关注,是其中的主要途径。因此,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理解一篇课文、一篇作文的内容,还应有意识地结合学生所知内容。向课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