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职业教育课程已进入新一轮的改革高潮,其中必然涉及到德育课程改革。面对德育教育的种种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最为重要的是德育课程改革。只有基于我们对原有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探索,才可能建构中国特有的职业教育德育课程模式。文章拟就德育课程改革谈了传统德育课程中存在几点不足及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德育 课改 课程模式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培养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进行德育课程改革及教学改革,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革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的现状
德育位于教育之首,对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起着导向和保障作用。德育课程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内容,处于中心地位,集中体现着一定时期教育教学的整体目标。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和课程改革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成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素质劳动者上起着重大作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的现状有以下特点:
1.1 重知性德育轻生活德育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在内容上大多偏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没有“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生活性、综合性、开放性不足,紧紧局限于知识性的理论说教和抽象思维,常常为缺乏社会生活的依托和确证而流于虚空、形式、无效,也常常为难以帮助学生解释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与困惑而被视为:假、大、空。即使有的學校编定了自己的本土性的校本教材,内容涉及了生活德育,关注了学生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可仍然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因此为了真正实现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教育目标,当前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要由知性德育向生活德育回归。
1.2 重政治教育轻职业道德教育
各类教育没有离开政治课的开设,当然这是国家政治教育的需要。可是在具体实施中,传统德育中政治知识过度膨胀,非政治知识被弱化,甚至德育课程几乎被政治课程替代。现有的职业学校德育课程的主题和内容也大多缺乏鲜明的时代气息,远离职业教育的校情和学情。职业教育所特有的职业素质教育、创业教育、专业思想教育不能很好的体现。
1.3 德育教材利于“教”不利于“学”
当前学校德育课程教材的编写等多强调知识性和传授性,有利于教师教的考虑太多,而如何有利于学生学得考虑太少。书本理论性、系统性较强。部分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可避免的陈旧。知识过多,难度偏高。德育教学难以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切实体现师生互动关系。
1.4 重理轻情,情理不融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随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确立,情感在促进学生对德育思想的接受、感悟和掌握方面的重要性得到普遍关注,知情交融已成为课程建构的普遍要求。可是当前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虽然一直强调道德教育既要“晓之以理”,又要“动之以情”,但是在情与理之间关系的具体研究和实践中,往往重理轻情,出现情理不融。
1.5 课程开设缺乏时代性
不少学校开设的课程局限于传统框架,不能根据当今信息化、网络化的特征和学生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能力强的实际改变形式,不能合理利用和有目的的进行德育引导。
1.6 德育课程评价单一
当前职业学校对学生的评价大多是比较单一,纯粹由校方结合学生的在校表现和量化考核给出定性概述。学生在校表现也都参考成绩、体育以及遵规守纪方面,评价单一。
2.德育课程改革措施
2.1 注重生活德育,体现学生主体性地位
德育的一种功能就是促进学生成长中的社会化程度。良好的从业者、创业者必须具备独立自主意识,德育在培养学生这种主体意识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所以要从传统德育中教师权威至上、以课本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变,注重学生的自身生活、实践活动和个体经验,克服学生在课堂中被动、"奴隶"状态。营造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发展为主线的德育体系。这样学生在德育生活中能根据自己的愿望进行正确的选择,把道德纳入自己的认知体系中,使德育能够真正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因此确定学生德育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健康的社会化和良好职业道德的形成,是德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2.2 整合各种德育课程,发挥潜在课程作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坚决采取措施,改革课程设置,为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条件。德育课程除了重视传统的正式课程外,还必须充分发挥非正式的潜在课程,包括学校的制度,校园环境文化的塑造、师生交往等隐性课程和学生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文体活动、课外活动等实践活动课程。德育课程还要与其他专业课、文化课结合,把德育课程贯穿到所学课程中,不仅在内容选材上强调德育,而且在教学方法、课堂组织形式上都要贯彻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目标。
2.3 提炼德育教材,激活学生自身的德育资源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明确提出:“德育课教学应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注重实践”。所以德育课教师要转变以书本知识为范式的观念,摆脱传统教材的局限性,以人为本,提炼德育知识,融进德育成果,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在传统教材的基础上,让德育课突出职业特色、反映地方风貌,如本校毕业生就业的典型案例、本地区就业形势等内容,提炼的内容要跟上学生思想需要,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实际,以求达到实效。与此同时,可以开设道德实践课,因为道德的形成离不开个人和社会实践。不过对教材的提炼要符合科学原理,因为教学的科学性是德育课的要求。同时,在课堂上要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讨论中,让学生补充自己内容,提出自己的想法,给出自己的见解。通过教师的提炼,学生个体经验的介入,道德问题才能被体察和觉悟。有好的情境,老师教的才顺心,学生学的才乐意,德育教育效果才好。
2.4 设置“情”的台阶,实现德育内容的内化
德育课教学除了要解决“知”与“不知”,还要解决“信”与“不信”,由“知”转化为“行”的矛盾,因此在完成教材规定的知识传授任务的同时,还应注重学生情感的积累和情感能力的培养,发挥道德情感在知、情、意、行中的作用,使师生互动起来。德育最大的困难不是认知过程,而在认知后情感上的认同,如果忽视这一点,德育工作只能是空洞和无效的。前苏联教育家斯卡特金认为,未经过人的积极情感强化和加温的知识使人变的冷漠,由于它不能拨动人的心弦,很快就会被遗忘。因此在德育工作中,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醒悟和情感体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他们的人格,让德育成为他们的一种需要。现代心理学证明,只有建立在自觉接受和情感认同基础上的道德素养,才是比较全面和稳固的。
2.5 转变德育观念,实现德育课程与信息化相结合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在信息时代,人们能非常便捷地获得各种信息。因特网所传递的信息在新颖性、趣味性和刺激性等方面远远超过了目前的课堂教学。因此德育课程教学要重视加强信息道德教育,要利用网络文化信息量大、传递速度快、图文并茂的特点,将世界观、人生观、职业观、创业观等内容输入校园网络,改变德育教育的呆板、硬灌输的模式,使学生明确任何人都有责任、有理智、适度地使用信息技术和资源,以增强德育的及时性、实效性。
2.6 以人为本,建立开放性的评价标准
“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通过因材施教的培养,给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现自我的机会,通过过程和结果考核看学生的成长变化。多元评价就是“鼓励社会各界、家长和学生以适当方式参与对课程的评价”,职业学校的学生素质只有得到用人单位、学生与家长的认可,才有实际意义。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是多方面的,而社会各方面又都制约和影响职业教育的评价,因此,教育必须坚持开放性评价。
总之,德育课程进行改革,不是对原有课程全盘否定,而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有效地开拓和整合,使德育教育更有实效性,德育教育效果达到最大化。
【关键词】 德育 课改 课程模式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培养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进行德育课程改革及教学改革,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革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的现状
德育位于教育之首,对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起着导向和保障作用。德育课程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内容,处于中心地位,集中体现着一定时期教育教学的整体目标。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和课程改革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成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素质劳动者上起着重大作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的现状有以下特点:
1.1 重知性德育轻生活德育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在内容上大多偏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没有“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生活性、综合性、开放性不足,紧紧局限于知识性的理论说教和抽象思维,常常为缺乏社会生活的依托和确证而流于虚空、形式、无效,也常常为难以帮助学生解释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与困惑而被视为:假、大、空。即使有的學校编定了自己的本土性的校本教材,内容涉及了生活德育,关注了学生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可仍然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因此为了真正实现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教育目标,当前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要由知性德育向生活德育回归。
1.2 重政治教育轻职业道德教育
各类教育没有离开政治课的开设,当然这是国家政治教育的需要。可是在具体实施中,传统德育中政治知识过度膨胀,非政治知识被弱化,甚至德育课程几乎被政治课程替代。现有的职业学校德育课程的主题和内容也大多缺乏鲜明的时代气息,远离职业教育的校情和学情。职业教育所特有的职业素质教育、创业教育、专业思想教育不能很好的体现。
1.3 德育教材利于“教”不利于“学”
当前学校德育课程教材的编写等多强调知识性和传授性,有利于教师教的考虑太多,而如何有利于学生学得考虑太少。书本理论性、系统性较强。部分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可避免的陈旧。知识过多,难度偏高。德育教学难以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切实体现师生互动关系。
1.4 重理轻情,情理不融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随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确立,情感在促进学生对德育思想的接受、感悟和掌握方面的重要性得到普遍关注,知情交融已成为课程建构的普遍要求。可是当前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虽然一直强调道德教育既要“晓之以理”,又要“动之以情”,但是在情与理之间关系的具体研究和实践中,往往重理轻情,出现情理不融。
1.5 课程开设缺乏时代性
不少学校开设的课程局限于传统框架,不能根据当今信息化、网络化的特征和学生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能力强的实际改变形式,不能合理利用和有目的的进行德育引导。
1.6 德育课程评价单一
当前职业学校对学生的评价大多是比较单一,纯粹由校方结合学生的在校表现和量化考核给出定性概述。学生在校表现也都参考成绩、体育以及遵规守纪方面,评价单一。
2.德育课程改革措施
2.1 注重生活德育,体现学生主体性地位
德育的一种功能就是促进学生成长中的社会化程度。良好的从业者、创业者必须具备独立自主意识,德育在培养学生这种主体意识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所以要从传统德育中教师权威至上、以课本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变,注重学生的自身生活、实践活动和个体经验,克服学生在课堂中被动、"奴隶"状态。营造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发展为主线的德育体系。这样学生在德育生活中能根据自己的愿望进行正确的选择,把道德纳入自己的认知体系中,使德育能够真正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因此确定学生德育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健康的社会化和良好职业道德的形成,是德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2.2 整合各种德育课程,发挥潜在课程作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坚决采取措施,改革课程设置,为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条件。德育课程除了重视传统的正式课程外,还必须充分发挥非正式的潜在课程,包括学校的制度,校园环境文化的塑造、师生交往等隐性课程和学生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文体活动、课外活动等实践活动课程。德育课程还要与其他专业课、文化课结合,把德育课程贯穿到所学课程中,不仅在内容选材上强调德育,而且在教学方法、课堂组织形式上都要贯彻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目标。
2.3 提炼德育教材,激活学生自身的德育资源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明确提出:“德育课教学应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注重实践”。所以德育课教师要转变以书本知识为范式的观念,摆脱传统教材的局限性,以人为本,提炼德育知识,融进德育成果,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在传统教材的基础上,让德育课突出职业特色、反映地方风貌,如本校毕业生就业的典型案例、本地区就业形势等内容,提炼的内容要跟上学生思想需要,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实际,以求达到实效。与此同时,可以开设道德实践课,因为道德的形成离不开个人和社会实践。不过对教材的提炼要符合科学原理,因为教学的科学性是德育课的要求。同时,在课堂上要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讨论中,让学生补充自己内容,提出自己的想法,给出自己的见解。通过教师的提炼,学生个体经验的介入,道德问题才能被体察和觉悟。有好的情境,老师教的才顺心,学生学的才乐意,德育教育效果才好。
2.4 设置“情”的台阶,实现德育内容的内化
德育课教学除了要解决“知”与“不知”,还要解决“信”与“不信”,由“知”转化为“行”的矛盾,因此在完成教材规定的知识传授任务的同时,还应注重学生情感的积累和情感能力的培养,发挥道德情感在知、情、意、行中的作用,使师生互动起来。德育最大的困难不是认知过程,而在认知后情感上的认同,如果忽视这一点,德育工作只能是空洞和无效的。前苏联教育家斯卡特金认为,未经过人的积极情感强化和加温的知识使人变的冷漠,由于它不能拨动人的心弦,很快就会被遗忘。因此在德育工作中,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醒悟和情感体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他们的人格,让德育成为他们的一种需要。现代心理学证明,只有建立在自觉接受和情感认同基础上的道德素养,才是比较全面和稳固的。
2.5 转变德育观念,实现德育课程与信息化相结合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在信息时代,人们能非常便捷地获得各种信息。因特网所传递的信息在新颖性、趣味性和刺激性等方面远远超过了目前的课堂教学。因此德育课程教学要重视加强信息道德教育,要利用网络文化信息量大、传递速度快、图文并茂的特点,将世界观、人生观、职业观、创业观等内容输入校园网络,改变德育教育的呆板、硬灌输的模式,使学生明确任何人都有责任、有理智、适度地使用信息技术和资源,以增强德育的及时性、实效性。
2.6 以人为本,建立开放性的评价标准
“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通过因材施教的培养,给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现自我的机会,通过过程和结果考核看学生的成长变化。多元评价就是“鼓励社会各界、家长和学生以适当方式参与对课程的评价”,职业学校的学生素质只有得到用人单位、学生与家长的认可,才有实际意义。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是多方面的,而社会各方面又都制约和影响职业教育的评价,因此,教育必须坚持开放性评价。
总之,德育课程进行改革,不是对原有课程全盘否定,而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有效地开拓和整合,使德育教育更有实效性,德育教育效果达到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