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脊推动物是脊索动物门中的一个亚门,它的种类繁多,构造进步,和人类关系密切,因此,引起人们重视。所以本文将就鱼类进化历程及其模糊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脊椎动物;鱼类进化;糊糊问题
脊椎动物,是动物界中种类最繁多、构造最进步、和人类关系最密切的类群,对它们的研究历来为人们所重视。所以,本文就鱼类进化历程进行了分析和思考,希望可以对生物进化论的发展有所帮助。
一、鱼类进化历程概述
鱼类是什么时候出现的?由什么动物进化而来的?又是怎样进化成现在的样子的?大多数学者认为:鱼类是由原始有头类开始进化而来的。原始有头类又进化成两支:一支是无颌类甲胄鱼,另一支是原始的有颌类棘鱼类;志留纪时,棘鱼类进化为盾皮鱼;到泥盆纪后期,盾皮鱼逐渐走向衰落和绝灭,硬骨鱼和软骨鱼类应运而生。即:
(一)原始有头类
原始有头类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有哪些特点?这些问题上没有明确的回答,但可以肯定的是:
1、到今天,我们已发现了大量的鱼类化石,其中最早的是中奥陶纪(距今约4. 5亿年)的棘鱼类类化石,但它并不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棘鱼。因为生物进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原始无头类到原始有头类需要极其漫长的一段时间。
2、原始有头类虽然具有脊椎动物的一些特征,但是它的种类较少,数量较少,等级较低,并且适应力环境的能力较差。
(二)无颌类甲胄鱼
奥陶纪初期,甲胃鱼类开始出现,到志留纪(距今约四亿年前)、泥盆纪(距今曰三亿六千万年前)时期,甲胄鱼类进入鼎盛时期,但随着泥盆纪结束,甲胄鱼类基本绝灭了,只有寄生生活的圆口类(盲鳗、七鳃鳗)存活至今。
(三)盾皮鱼类
志留纪晚期(距今约四亿年前),盾皮鱼类开始出现,到泥盆纪时发展到顶峰,泥盆纪(距今约三亿六千万年前)后基本灭绝,只有极少数活到石炭纪(距今约三亿年前)。没有现生生物代表。盾皮鱼类最大的特点是拥有两对偶鳍。甲胃鱼类虽然进化出了胸鳍,但它并未进化出腹鳍。胸鳍、腹鳍后来进化成四足动物的前肢和后肢。
(四)硬骨鱼鱼类和软骨鱼类
目前已知最早的硬骨鱼鱼类和软骨鱼类的化石都发现于泥盆纪,并存活到现在。有学者认为,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是不同的支系:软骨鱼类很可能是盾皮鱼类的亲戚,而硬骨鱼类则可能是棘鱼类的亲戚。
1、软骨鱼类
泥盆纪时期,软骨鱼类开始出现,其代表物种是泥盆纪中期(距今三亿八千万年前)的裂口鳌。现存的软骨鱼类大致可分为身体纺锤形的鳖类和体躯宽扁的鳃红类两类。
2、硬骨鱼类
泥盆纪时期,硬骨鱼类开始出现,是水生生物中最成功的脊椎动物。很久以前,它就分化成两大支:刺鳍类与内鼻类。刺鳍类是现存鱼类的主体,内鼻类的现存种类不多,但是它和四足动物的起源有关联。
(1)刺鳍类
从古至今,刺鳍类从古老类型进化为现代类型,大致经过了从软骨硬鳞类到全骨类,再到真骨类的三个进化阶段。例如,刺鳍类经历从软骨硬鳞类到全骨类的进化后,厚实的斜方硬鳞演变成薄薄的圆鳞。
(2)内鼻类
内鼻类可以分为两大支:肺鱼和总鳍鱼。其中,总鳍鱼是陆生四足类的祖先或者是其近亲。第一,总鳍鱼类出现年代久远;第二,扇鳍鱼类(总鳍鱼类中的一种),它的牙齿构造与迷齿类(两栖动物中的一种)的牙齿构造很相似。1942年,瑞典学者发表了扇鳍鱼类的吻部构造,阐明了它和两栖动物的相像之处,此后,扇鳍鱼类是陆生四足动物祖先的说法得到大多数人认同。
二、鱼类进化中的模糊问题
在整个进化过程中,现存鱼类的九成以上都是由辐鳍鱼通过辐射方式进化而来的。鱼类是现存脊椎动物中,种类最丰富、数量最庞大的类群。但是和陆地、空中相比,水域在温度、自然气候等方面的变化要小得多,既然如此,为什么会进化成拥有24000多种种类的庞大类群呢?我个人认为大致有如下几个原因:
1、鱼类本身存在一定的基因突变率;
2、当时的海洋中有丰富的食物资源、适宜的温度条件,这些都为辐鳍鱼的大量繁殖提供了有利的生存条件。繁殖的后代多,就会不可避免的出现多种变异情况,而变异情况一旦增多,再加之自然选择,就会引起生物分化式进化,这一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已被证实;
3、当时海洋中的脊椎动物比较少,生存竞争相对较小,且天敌较少,因此更适合鱼类的分化与发展;
4、不同水域的生存环境不同。如:不同纬度的水域在温度、光照以及水中营养物的含量等方面存在差异;即使是同一纬度,也存在这种差异,如浅海区和深海区在温度、光照等方面存在差异。不同的水域,适宜不同的鱼生存,这又为鱼类的分化式进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5、一些鱼类的洄游行为也会导致这一情况的出现。一些鱼类存在诸如生殖洄游、越冬洄游等行为,因此,同一种类的鱼拥有不同的生活环境,这又为鱼类的进化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是极其复杂的。昨日不能重现,相关化石形成与发现存在一定的困难,加之人类的研究水平有限,所以不可避免的存在模糊性。我们应积极发现模糊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法。(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古生物学院)
参考文献:
[1]阎锡海.生物进化中的模糊问题初探[J].化石,1995.
[2]刘后一等.生物是怎样进化的[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2.
[3]彭奕欣等.进化生物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7.
[4]沈银柱.进化生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5]张昀.生物进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6]阎锡海,罗茂春.脊椎动物进化中的模糊问题思考.
[7]叶祥奎.脊椎动物的进化.
关键词:脊椎动物;鱼类进化;糊糊问题
脊椎动物,是动物界中种类最繁多、构造最进步、和人类关系最密切的类群,对它们的研究历来为人们所重视。所以,本文就鱼类进化历程进行了分析和思考,希望可以对生物进化论的发展有所帮助。
一、鱼类进化历程概述
鱼类是什么时候出现的?由什么动物进化而来的?又是怎样进化成现在的样子的?大多数学者认为:鱼类是由原始有头类开始进化而来的。原始有头类又进化成两支:一支是无颌类甲胄鱼,另一支是原始的有颌类棘鱼类;志留纪时,棘鱼类进化为盾皮鱼;到泥盆纪后期,盾皮鱼逐渐走向衰落和绝灭,硬骨鱼和软骨鱼类应运而生。即:
(一)原始有头类
原始有头类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有哪些特点?这些问题上没有明确的回答,但可以肯定的是:
1、到今天,我们已发现了大量的鱼类化石,其中最早的是中奥陶纪(距今约4. 5亿年)的棘鱼类类化石,但它并不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棘鱼。因为生物进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原始无头类到原始有头类需要极其漫长的一段时间。
2、原始有头类虽然具有脊椎动物的一些特征,但是它的种类较少,数量较少,等级较低,并且适应力环境的能力较差。
(二)无颌类甲胄鱼
奥陶纪初期,甲胃鱼类开始出现,到志留纪(距今约四亿年前)、泥盆纪(距今曰三亿六千万年前)时期,甲胄鱼类进入鼎盛时期,但随着泥盆纪结束,甲胄鱼类基本绝灭了,只有寄生生活的圆口类(盲鳗、七鳃鳗)存活至今。
(三)盾皮鱼类
志留纪晚期(距今约四亿年前),盾皮鱼类开始出现,到泥盆纪时发展到顶峰,泥盆纪(距今约三亿六千万年前)后基本灭绝,只有极少数活到石炭纪(距今约三亿年前)。没有现生生物代表。盾皮鱼类最大的特点是拥有两对偶鳍。甲胃鱼类虽然进化出了胸鳍,但它并未进化出腹鳍。胸鳍、腹鳍后来进化成四足动物的前肢和后肢。
(四)硬骨鱼鱼类和软骨鱼类
目前已知最早的硬骨鱼鱼类和软骨鱼类的化石都发现于泥盆纪,并存活到现在。有学者认为,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是不同的支系:软骨鱼类很可能是盾皮鱼类的亲戚,而硬骨鱼类则可能是棘鱼类的亲戚。
1、软骨鱼类
泥盆纪时期,软骨鱼类开始出现,其代表物种是泥盆纪中期(距今三亿八千万年前)的裂口鳌。现存的软骨鱼类大致可分为身体纺锤形的鳖类和体躯宽扁的鳃红类两类。
2、硬骨鱼类
泥盆纪时期,硬骨鱼类开始出现,是水生生物中最成功的脊椎动物。很久以前,它就分化成两大支:刺鳍类与内鼻类。刺鳍类是现存鱼类的主体,内鼻类的现存种类不多,但是它和四足动物的起源有关联。
(1)刺鳍类
从古至今,刺鳍类从古老类型进化为现代类型,大致经过了从软骨硬鳞类到全骨类,再到真骨类的三个进化阶段。例如,刺鳍类经历从软骨硬鳞类到全骨类的进化后,厚实的斜方硬鳞演变成薄薄的圆鳞。
(2)内鼻类
内鼻类可以分为两大支:肺鱼和总鳍鱼。其中,总鳍鱼是陆生四足类的祖先或者是其近亲。第一,总鳍鱼类出现年代久远;第二,扇鳍鱼类(总鳍鱼类中的一种),它的牙齿构造与迷齿类(两栖动物中的一种)的牙齿构造很相似。1942年,瑞典学者发表了扇鳍鱼类的吻部构造,阐明了它和两栖动物的相像之处,此后,扇鳍鱼类是陆生四足动物祖先的说法得到大多数人认同。
二、鱼类进化中的模糊问题
在整个进化过程中,现存鱼类的九成以上都是由辐鳍鱼通过辐射方式进化而来的。鱼类是现存脊椎动物中,种类最丰富、数量最庞大的类群。但是和陆地、空中相比,水域在温度、自然气候等方面的变化要小得多,既然如此,为什么会进化成拥有24000多种种类的庞大类群呢?我个人认为大致有如下几个原因:
1、鱼类本身存在一定的基因突变率;
2、当时的海洋中有丰富的食物资源、适宜的温度条件,这些都为辐鳍鱼的大量繁殖提供了有利的生存条件。繁殖的后代多,就会不可避免的出现多种变异情况,而变异情况一旦增多,再加之自然选择,就会引起生物分化式进化,这一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已被证实;
3、当时海洋中的脊椎动物比较少,生存竞争相对较小,且天敌较少,因此更适合鱼类的分化与发展;
4、不同水域的生存环境不同。如:不同纬度的水域在温度、光照以及水中营养物的含量等方面存在差异;即使是同一纬度,也存在这种差异,如浅海区和深海区在温度、光照等方面存在差异。不同的水域,适宜不同的鱼生存,这又为鱼类的分化式进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5、一些鱼类的洄游行为也会导致这一情况的出现。一些鱼类存在诸如生殖洄游、越冬洄游等行为,因此,同一种类的鱼拥有不同的生活环境,这又为鱼类的进化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是极其复杂的。昨日不能重现,相关化石形成与发现存在一定的困难,加之人类的研究水平有限,所以不可避免的存在模糊性。我们应积极发现模糊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法。(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古生物学院)
参考文献:
[1]阎锡海.生物进化中的模糊问题初探[J].化石,1995.
[2]刘后一等.生物是怎样进化的[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2.
[3]彭奕欣等.进化生物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7.
[4]沈银柱.进化生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5]张昀.生物进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6]阎锡海,罗茂春.脊椎动物进化中的模糊问题思考.
[7]叶祥奎.脊椎动物的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