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自己亲身经历的中美两种不同教育模式,从知识与能力的选择、单向与互动的选择、学习与实践的选择三方面,分析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差异性,从而反思教育对人的知识、能力和态度的改善。
【关键词】中美教育 体验感悟 教育理念
【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8-0047-02
笔者怀着对大学的憧憬,来到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学习工商管理专业。两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有幸获得赴美交流学习(1+2+1项目),来到美国印地安纳州,就读于鲍尔州立大学(Ball State University)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作为一名交流生,两年在美的学习体验与经历,使自己对中美教育方式与理念所存在的异同,有一些感性的认识。
一、知识与能力的选择
在中国,注重知识的学习和信仰的培养。评判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往往是以所掌握的知识水平作为重要标准,所以非常重视期末考试。在课程选择上,各个学科、所有专业的必修课是“马列”。
在美国,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改善。思维能力体现在“做的能力”、“讲的能力”和“写的能力”上。演讲和写作课程是各个学科、所有专业的必修课,且在“讲”和“写”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去“做”。
“做的能力”:我留学第一次完成的“作业”就是“做”出来的。首先,确立研究主题。我当时选择的主题是“美国家庭是否愿意接纳外国留学生组成友好家庭”;其次,确定设计方案(包括目的、要求、步骤、主要内容、最终目标);然后,根据设计方案进行执行与实施(如编写问卷、采访与采集数据);再次,归纳总结。每个学生要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演讲。老师根据你进行的整个情况进行评价。这种学习方法,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训练很有帮助。
“讲的能力”:演讲课主要从三方面训练学生:一是学习演讲的基本框架,演讲稿的理论构架,演讲的开头和结尾。如,演讲“开头”有四种类型:attention getter (吸引观众注意力),establishing credibility (建立权威),justification statement (理由声明),and preview (预览)。“结尾”包括两个部分:review (回顾主要点),closing statement(结尾句)。二是演讲类型,如informative speech(信息型演讲)、persuasive speech(劝说性演讲)、entertaining speech(愉悦型演讲)。三是学习PPT的制作,包括选择PPT模板、图片加工、字体处理等。美国大学不仅开设专门的演讲课,而且在专业课的学习中,学生也得时常进行个人或小组形式的演讲。每学期每门专业课至少有一次正式演讲。
“写的能力”:写作课分为两门,一门是rhetoric and writing(修辞和写作),主要学习写作中的一些修辞问题,如英语系国家的一些语言习惯,包括美国人的一些写作习惯;另一门是composition research(写作研究),主要学习文章结构模式和运用论据支撑论点等基础理论。课程结束后须参与写作课的考试,每个学生只有两次机会,如果两次考试都不能通过,那么学生得另外上一门写作课。如果这门写作课也未能顺利通过,学生将不能毕业。同时,在专业课的学习中,很多教授也要求学生写文章,如term paper(学期报告),group project(小组项目)等。在我上business communication(管理沟通)课程时,我们小组对题给出的建议和方案就长达30页。
学习不仅意味着知识的学习,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态度的转变。马克思曾经讲过一个故事:以前有一个知识分子,搭乘渔夫的小船过河。上船后,他就问船夫:“你懂文学吗?”“不懂。”又问:“你懂数学吗?”“不懂。”“那生活还有意义吗?”当小船行进至河中时,一阵狂风把小船打翻。船夫问他:“你会游泳吗?”“不会。”由此可见,对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能促进做的能力、讲的能力和写的能力,同时,这三种能力的不断提升,又反过来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
二、单向与互动的选择
在中国,大学生接受的更多的是讲授课式的教学方式。通常整堂课都是由老师一个人讲授,或许有老师提问题,学生就感到莫大的幸福。并且教授与学生课下和学生辅导与交流的机会很少,学生的疑问不能即时得到解决。教授非常注重知识的传授、知识的体系、基础的理论,而不太注重学生的接受情况。
在美国,学生接受的是互动参与的教育模式。在课前,学生可以与教授交流,譬如教科书的购买、如何预习等;在课堂中,学生可以随时进行提问,教授会耐心解答学生的任何疑问。作为一名交换学生,受中国教育的影响,认为上课打断老师的讲话是不礼貌的。于是,刚开始在美国学习时,从不举手提问,往往选择课下与老师交流。有一次,我在课下问教授一个问题,教授在耐心解答了我的疑问后说:“要是这个问题在课上提出会更好,因为这个问题会是许多学生的疑问”;在课后,美国教授与学生课下交流的机会很多。在每门课开课时,教授通常会留下邮箱地址与office hours(办公时间),学生可以通过发邮件的方式与老师进行提问与交流,也可以在教授的office hours办公室进行交流。甚至,教授还会为学生演讲进行录像,以帮助学生能更好地了解自己。
为了做好教学的互动参与,在美国一个班的学生一般在35人左右小班教学(中国往往都上百人)。常常教授还将学生分为若干组(5人左右),进行课堂游戏和讨论。教授会指导学生如何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对每组的讨论和全班的讨论进行分析、总结。小班教学的授课方式增大了整个班级的互动性,学生可以在这种讨论与互动的环境下进行相互交流与学习。
在美国,学习与考试是一种真正的互动,考试是检测学习的手段,最终目的是促进学习。在中国注重学习的结果,每学期每门功课就一次期末考试。规则决定结果,学生就会采取投机方式——突击复习应考;在美国注重学习的过程,每学期每门课有4~6次的tests(考试)。有时还会每个单元(一般一周左右)进行quiz(课堂测验)。虽然quiz的分数较test偏低,但这样能促使学生掌握好每一个知识点与细节,不断积累。在美国学生的考试压力呈均匀分布,注重平时的积累和思考,投机的学习方式在美国是不可行的。所以,自己也非常注重平时的学习积累、不断努力。两年的留学也获得了较好的回报,GPA3.87,4次入选Dean’s List(优秀学生名单),获商学院营销和管理系2011~2012学年度“Top Scholars”(顶尖学者)。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哈佛大学前任校长陆登庭讲:哈佛大学给予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尔文讲:世界上最有价值的知识就是关于方法的知识。避开问题的最佳途径,便是运用方法将它解决掉。美国教育更注重学习的过程,一种学习方法的传授。
三、学习与实践的选择
在中国,大学的学习较偏重于基础理论、知识体系学习,学科逻辑体系等,更多的演绎知识的结构、理论的体系。强调打好理论基础,而往往忽略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遵循从感性到理性,先行而后知,而追求的却是先知而后行,非常强调理论的价值意义。
在美国大学的学习,注重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美国学习的会计课程中,书上强调如何具体编写会计报表,教授在课上也会指导学生编写会计报表。在学习销售课程时,老师会专门讲授如何与客户进行交流与沟通。并且用role play(角色扮演)进行练习,即模拟销售人员与客户之间的谈话。这样的实践学习,有利于学生尽早适应工作环境。
美国大学一年三学期:spring semester(春季学期1~5月),summer sessions(暑假学期5~8月),fall semester(秋季学期8~12月)。暑假期间是否安排学习是自由选择。中国学生为了尽早完成学业,并且父母会为子女支付学费,所以一般都会选择暑假继续上课。而美国学生更多的是自己支付学费,所以一般选择暑期“打工”。一方面可用自己赚得的工资交学费,另一方面有助于自己积累一些工作经验,增加一些社会阅历。
这两年假期的安排,我采取了折中的办法。一是增加对美国文化、经济、社会的了解。在假期中,曾到纽约、华盛顿、波士顿、芝加哥、加州、洛杉矶、旧金山等城市旅游;在一个小春假,有幸当上了一名志愿者,参与2011年4月阿拉巴马州龙卷风后为期一周的重建工作,较深入地了解美国人的一些生活状况。另外,还帮助教授辅导两位美国学生学习中文,通过与他们的接触、交往,更多地去了解美国文化。在美留学伊始,建立了自己的“友好家庭”。他们一家共四口人,夫妻和2个女儿,大女4岁,小女1岁。在和他们的交流中,我发现美国的孩子从小就很独立。有一次,我和他们一家外出郊游,下车时我试图帮小女,但被她婉言谢绝了,示意自己能行。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二是借回国期间,参与了一些与本专业相关的实习。如在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投资银行部(投行业务),华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新南路证券营业部(证券会计业务)和重庆市笃信会计师事务所(社会会计业务);三是在留学期间,加强了一些基础理论研究,并形成学术论文公开发表,如《现代领导的概率理念》“领导科学”2012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管理科学”第5期全文转载)、《现代领导应掌握的博弈理念》“领导科学”2010年第5期、《政府与市场的利益博弈分析》“理论探讨”2009年6期,并且参与了《我国政府公共决策利益博弈的路径和机制研究》200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NO.09XZZ011,2012.5.21已结项,5/9)的研究工作。
马克思曾说过: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掌握理论的人比只有经验的人更聪明,但不一定比只有经验的人更容易成功。因此,仅仅掌握理论是远远不够的,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关键词】中美教育 体验感悟 教育理念
【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8-0047-02
笔者怀着对大学的憧憬,来到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学习工商管理专业。两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有幸获得赴美交流学习(1+2+1项目),来到美国印地安纳州,就读于鲍尔州立大学(Ball State University)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作为一名交流生,两年在美的学习体验与经历,使自己对中美教育方式与理念所存在的异同,有一些感性的认识。
一、知识与能力的选择
在中国,注重知识的学习和信仰的培养。评判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往往是以所掌握的知识水平作为重要标准,所以非常重视期末考试。在课程选择上,各个学科、所有专业的必修课是“马列”。
在美国,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改善。思维能力体现在“做的能力”、“讲的能力”和“写的能力”上。演讲和写作课程是各个学科、所有专业的必修课,且在“讲”和“写”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去“做”。
“做的能力”:我留学第一次完成的“作业”就是“做”出来的。首先,确立研究主题。我当时选择的主题是“美国家庭是否愿意接纳外国留学生组成友好家庭”;其次,确定设计方案(包括目的、要求、步骤、主要内容、最终目标);然后,根据设计方案进行执行与实施(如编写问卷、采访与采集数据);再次,归纳总结。每个学生要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演讲。老师根据你进行的整个情况进行评价。这种学习方法,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训练很有帮助。
“讲的能力”:演讲课主要从三方面训练学生:一是学习演讲的基本框架,演讲稿的理论构架,演讲的开头和结尾。如,演讲“开头”有四种类型:attention getter (吸引观众注意力),establishing credibility (建立权威),justification statement (理由声明),and preview (预览)。“结尾”包括两个部分:review (回顾主要点),closing statement(结尾句)。二是演讲类型,如informative speech(信息型演讲)、persuasive speech(劝说性演讲)、entertaining speech(愉悦型演讲)。三是学习PPT的制作,包括选择PPT模板、图片加工、字体处理等。美国大学不仅开设专门的演讲课,而且在专业课的学习中,学生也得时常进行个人或小组形式的演讲。每学期每门专业课至少有一次正式演讲。
“写的能力”:写作课分为两门,一门是rhetoric and writing(修辞和写作),主要学习写作中的一些修辞问题,如英语系国家的一些语言习惯,包括美国人的一些写作习惯;另一门是composition research(写作研究),主要学习文章结构模式和运用论据支撑论点等基础理论。课程结束后须参与写作课的考试,每个学生只有两次机会,如果两次考试都不能通过,那么学生得另外上一门写作课。如果这门写作课也未能顺利通过,学生将不能毕业。同时,在专业课的学习中,很多教授也要求学生写文章,如term paper(学期报告),group project(小组项目)等。在我上business communication(管理沟通)课程时,我们小组对题给出的建议和方案就长达30页。
学习不仅意味着知识的学习,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态度的转变。马克思曾经讲过一个故事:以前有一个知识分子,搭乘渔夫的小船过河。上船后,他就问船夫:“你懂文学吗?”“不懂。”又问:“你懂数学吗?”“不懂。”“那生活还有意义吗?”当小船行进至河中时,一阵狂风把小船打翻。船夫问他:“你会游泳吗?”“不会。”由此可见,对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能促进做的能力、讲的能力和写的能力,同时,这三种能力的不断提升,又反过来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
二、单向与互动的选择
在中国,大学生接受的更多的是讲授课式的教学方式。通常整堂课都是由老师一个人讲授,或许有老师提问题,学生就感到莫大的幸福。并且教授与学生课下和学生辅导与交流的机会很少,学生的疑问不能即时得到解决。教授非常注重知识的传授、知识的体系、基础的理论,而不太注重学生的接受情况。
在美国,学生接受的是互动参与的教育模式。在课前,学生可以与教授交流,譬如教科书的购买、如何预习等;在课堂中,学生可以随时进行提问,教授会耐心解答学生的任何疑问。作为一名交换学生,受中国教育的影响,认为上课打断老师的讲话是不礼貌的。于是,刚开始在美国学习时,从不举手提问,往往选择课下与老师交流。有一次,我在课下问教授一个问题,教授在耐心解答了我的疑问后说:“要是这个问题在课上提出会更好,因为这个问题会是许多学生的疑问”;在课后,美国教授与学生课下交流的机会很多。在每门课开课时,教授通常会留下邮箱地址与office hours(办公时间),学生可以通过发邮件的方式与老师进行提问与交流,也可以在教授的office hours办公室进行交流。甚至,教授还会为学生演讲进行录像,以帮助学生能更好地了解自己。
为了做好教学的互动参与,在美国一个班的学生一般在35人左右小班教学(中国往往都上百人)。常常教授还将学生分为若干组(5人左右),进行课堂游戏和讨论。教授会指导学生如何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对每组的讨论和全班的讨论进行分析、总结。小班教学的授课方式增大了整个班级的互动性,学生可以在这种讨论与互动的环境下进行相互交流与学习。
在美国,学习与考试是一种真正的互动,考试是检测学习的手段,最终目的是促进学习。在中国注重学习的结果,每学期每门功课就一次期末考试。规则决定结果,学生就会采取投机方式——突击复习应考;在美国注重学习的过程,每学期每门课有4~6次的tests(考试)。有时还会每个单元(一般一周左右)进行quiz(课堂测验)。虽然quiz的分数较test偏低,但这样能促使学生掌握好每一个知识点与细节,不断积累。在美国学生的考试压力呈均匀分布,注重平时的积累和思考,投机的学习方式在美国是不可行的。所以,自己也非常注重平时的学习积累、不断努力。两年的留学也获得了较好的回报,GPA3.87,4次入选Dean’s List(优秀学生名单),获商学院营销和管理系2011~2012学年度“Top Scholars”(顶尖学者)。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哈佛大学前任校长陆登庭讲:哈佛大学给予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尔文讲:世界上最有价值的知识就是关于方法的知识。避开问题的最佳途径,便是运用方法将它解决掉。美国教育更注重学习的过程,一种学习方法的传授。
三、学习与实践的选择
在中国,大学的学习较偏重于基础理论、知识体系学习,学科逻辑体系等,更多的演绎知识的结构、理论的体系。强调打好理论基础,而往往忽略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遵循从感性到理性,先行而后知,而追求的却是先知而后行,非常强调理论的价值意义。
在美国大学的学习,注重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美国学习的会计课程中,书上强调如何具体编写会计报表,教授在课上也会指导学生编写会计报表。在学习销售课程时,老师会专门讲授如何与客户进行交流与沟通。并且用role play(角色扮演)进行练习,即模拟销售人员与客户之间的谈话。这样的实践学习,有利于学生尽早适应工作环境。
美国大学一年三学期:spring semester(春季学期1~5月),summer sessions(暑假学期5~8月),fall semester(秋季学期8~12月)。暑假期间是否安排学习是自由选择。中国学生为了尽早完成学业,并且父母会为子女支付学费,所以一般都会选择暑假继续上课。而美国学生更多的是自己支付学费,所以一般选择暑期“打工”。一方面可用自己赚得的工资交学费,另一方面有助于自己积累一些工作经验,增加一些社会阅历。
这两年假期的安排,我采取了折中的办法。一是增加对美国文化、经济、社会的了解。在假期中,曾到纽约、华盛顿、波士顿、芝加哥、加州、洛杉矶、旧金山等城市旅游;在一个小春假,有幸当上了一名志愿者,参与2011年4月阿拉巴马州龙卷风后为期一周的重建工作,较深入地了解美国人的一些生活状况。另外,还帮助教授辅导两位美国学生学习中文,通过与他们的接触、交往,更多地去了解美国文化。在美留学伊始,建立了自己的“友好家庭”。他们一家共四口人,夫妻和2个女儿,大女4岁,小女1岁。在和他们的交流中,我发现美国的孩子从小就很独立。有一次,我和他们一家外出郊游,下车时我试图帮小女,但被她婉言谢绝了,示意自己能行。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二是借回国期间,参与了一些与本专业相关的实习。如在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投资银行部(投行业务),华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新南路证券营业部(证券会计业务)和重庆市笃信会计师事务所(社会会计业务);三是在留学期间,加强了一些基础理论研究,并形成学术论文公开发表,如《现代领导的概率理念》“领导科学”2012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管理科学”第5期全文转载)、《现代领导应掌握的博弈理念》“领导科学”2010年第5期、《政府与市场的利益博弈分析》“理论探讨”2009年6期,并且参与了《我国政府公共决策利益博弈的路径和机制研究》200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NO.09XZZ011,2012.5.21已结项,5/9)的研究工作。
马克思曾说过: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掌握理论的人比只有经验的人更聪明,但不一定比只有经验的人更容易成功。因此,仅仅掌握理论是远远不够的,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