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的教学,简单地说就是在课堂上能较好地实现三个方面的目标:即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愉悦情感.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有效地实现这三方面的目标,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看法和体会.
一、教学方法的优化与有效组合
首先,有效的教学需要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实现.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多种教学方法被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如讲授法、自学辅导法、讨论法和探究法等.
讲授法指直接向学生传递知识,避免了认识过程中许多不必要的曲折困难,提高了教学效率,但这种被动获得知识,不仅使学生对知识本身掌握不牢固,而且产生依赖和期待心理,从而抑制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自学辅导法能够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主体意识,但所学的东西往往没有系统性,零散而不全面.
讨论法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刺激思维、集思广益,但效率较低,容易偏离主题.
探究性学习作为新课改提倡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及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但不适合对陈述性的知识进行探究,同时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觉性要求较高.还有一个问题是:学生的探究过程比较费时,往往难于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考虑教学内容的特点,采取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化与有效组合,精心设计教案.
对于一些发现型的知识点,可采用探究式为主的教学方法.当然,我们所说的探究也不一定是通过实验来进行,生物实验操作不仅费时,而且有些实验在时间和实际教学条件方面来说是无法在课堂上完成的,因此,课堂上的探究往往是还原科学的思维过程,达到提高学生科学的探究思维的目的.
其次,有效的教学方法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
例如,关于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的学习,我们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先让学生观察用同位素标记的大肠杆菌的亲代和第一、二代提取DNA离心后所处的位置的实验,然后让学生通过画简图来表示出DNA的半保留复制过程.二是假设DNA是半保留复制,先让学生画出同位素标记亲代及第一、二代DNA半保留的复制图,然后,展示实验结果以证实假设.第一种方法采用的是分析归纳的思路,适合于能力较强的学生.第二种方法采用的是假设演绎的思路,适合于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两种方法都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对学生能力的发展各有侧重,我们很难说这两种方法谁优谁劣,但针对具体情况却有合适与否之分.
二、构建生物模型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
学习心理学有这样的调查结果,在教学过程中只听的效率为13%,只看的效率为18%,而亲自动手操作的效率最高.
例如,对于细胞亚显微结构的学习,笔者在高一的两个平行班里做过这样的实验:在相同的时间里,一个班要求画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另一个班则分小组用橡皮泥制作动、植物细胞的模型.然后用同一份试题进行考查,结果发现制作细胞模型的班级得分率明显高于画细胞结构的班级.让学生动手制作模型是对知识应用、演绎的过程,学生是在理解层次上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再演绎出来,把抽象、微观的知识进行具体化和宏观化,立体性地把握知识的全貌,有利于培养、提升学生自身的建模能力及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同时,通过制作模型也可以把学生存在的一些知识误解表现出来,并能及时得到纠正.而画图对一部分学生来说只对着书上的图进行一次简单的模仿,并没有真正理解细胞的结构特别是细胞的立体结构.
三、合理使用多媒体,提高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多媒体集视、听、图及动画于一体,能全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多媒体能更直观、形象及动态地把一些语言和板书难于表达的知识表现出来,对落实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积极的作用,如蛋白质的合成和分泌过程、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细胞分裂的动态过程,蛋白质转录和翻译等.运用多媒体使这些生理过程变得直观明了,减少学生认识过程中不必要的曲折,提高课堂效率.但必须要把握好使用的时机,如果我们一开始就把这些动画展示出来,学生就会失去抽象思维和对知识的探究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提高生物学素养是不利的.笔者认为,展示这些动画的最佳时机应该是在学生了解了知识点之后,作为知识小结时进行展示,这样才有利于把学生头脑中片面、独立的知识连贯起来.
总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教育工作者永恒的探索主题,面对新课改,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善于总结,从而不断地推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看法和体会.
一、教学方法的优化与有效组合
首先,有效的教学需要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实现.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多种教学方法被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如讲授法、自学辅导法、讨论法和探究法等.
讲授法指直接向学生传递知识,避免了认识过程中许多不必要的曲折困难,提高了教学效率,但这种被动获得知识,不仅使学生对知识本身掌握不牢固,而且产生依赖和期待心理,从而抑制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自学辅导法能够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主体意识,但所学的东西往往没有系统性,零散而不全面.
讨论法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刺激思维、集思广益,但效率较低,容易偏离主题.
探究性学习作为新课改提倡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及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但不适合对陈述性的知识进行探究,同时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觉性要求较高.还有一个问题是:学生的探究过程比较费时,往往难于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考虑教学内容的特点,采取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化与有效组合,精心设计教案.
对于一些发现型的知识点,可采用探究式为主的教学方法.当然,我们所说的探究也不一定是通过实验来进行,生物实验操作不仅费时,而且有些实验在时间和实际教学条件方面来说是无法在课堂上完成的,因此,课堂上的探究往往是还原科学的思维过程,达到提高学生科学的探究思维的目的.
其次,有效的教学方法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
例如,关于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的学习,我们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先让学生观察用同位素标记的大肠杆菌的亲代和第一、二代提取DNA离心后所处的位置的实验,然后让学生通过画简图来表示出DNA的半保留复制过程.二是假设DNA是半保留复制,先让学生画出同位素标记亲代及第一、二代DNA半保留的复制图,然后,展示实验结果以证实假设.第一种方法采用的是分析归纳的思路,适合于能力较强的学生.第二种方法采用的是假设演绎的思路,适合于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两种方法都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对学生能力的发展各有侧重,我们很难说这两种方法谁优谁劣,但针对具体情况却有合适与否之分.
二、构建生物模型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
学习心理学有这样的调查结果,在教学过程中只听的效率为13%,只看的效率为18%,而亲自动手操作的效率最高.
例如,对于细胞亚显微结构的学习,笔者在高一的两个平行班里做过这样的实验:在相同的时间里,一个班要求画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另一个班则分小组用橡皮泥制作动、植物细胞的模型.然后用同一份试题进行考查,结果发现制作细胞模型的班级得分率明显高于画细胞结构的班级.让学生动手制作模型是对知识应用、演绎的过程,学生是在理解层次上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再演绎出来,把抽象、微观的知识进行具体化和宏观化,立体性地把握知识的全貌,有利于培养、提升学生自身的建模能力及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同时,通过制作模型也可以把学生存在的一些知识误解表现出来,并能及时得到纠正.而画图对一部分学生来说只对着书上的图进行一次简单的模仿,并没有真正理解细胞的结构特别是细胞的立体结构.
三、合理使用多媒体,提高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多媒体集视、听、图及动画于一体,能全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多媒体能更直观、形象及动态地把一些语言和板书难于表达的知识表现出来,对落实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积极的作用,如蛋白质的合成和分泌过程、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细胞分裂的动态过程,蛋白质转录和翻译等.运用多媒体使这些生理过程变得直观明了,减少学生认识过程中不必要的曲折,提高课堂效率.但必须要把握好使用的时机,如果我们一开始就把这些动画展示出来,学生就会失去抽象思维和对知识的探究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提高生物学素养是不利的.笔者认为,展示这些动画的最佳时机应该是在学生了解了知识点之后,作为知识小结时进行展示,这样才有利于把学生头脑中片面、独立的知识连贯起来.
总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教育工作者永恒的探索主题,面对新课改,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善于总结,从而不断地推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