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迷的“朋友圈”

来源 :职业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上是打招呼的内容你已经添加了话剧迷,现在可以开始聊天了如果陌生人主动添加你为朋友,请谨慎核实对方身份
  你是朋友中的奇葩剧迷吗?
  我有一些话剧迷朋友,一些昆曲迷朋友,大家看的东西稍有重合,但基本不同。我可不是奇葩,话剧看得多了以后比较挑剔,不会来者不拒。咱们老剧迷差不多都这样,买票进场看到没有诚意的演出,不仅对不起钱,还会特别不舒服。
  剧迷朋友圈就是有了好剧一起分享,偶尔遇到名不副实的剧目,及时通知其他剧友不要浪费时间去看。
  你和朋友看完演出,都会讨论什么呢?
  基本都是围绕演出讨论,延伸到文本分析,最后到业内现状。讨论是观剧的乐趣之一,不同的人,对于戏剧的共鸣点是不一样的。特别好的戏,也会写剧评哦~
  我更钟情于话剧,《水面之下》是我个人认可的小剧场启蒙剧目,记得当晚坐在第一排最好的位置。这一次喜欢上了徐小明导演的话剧,后面每逢他的戏必看,也因此喜欢上了优秀的小剧场话剧,与大剧场相比,更有感染力和互动感。
  在我看过的所有剧目中,感受最深刻的要数2011年11月的昆曲折子戏《西厢记·游殿》了。那是我第一次看石小梅老师的现场演出,在此之前甚至不知道他是男是女。这出戏是《西厢记》里面的一折,讲的是张生初入普济寺挂单,在法聪小和尚陪同下,巧遇崔莺莺的情节。看完以后我的整个观赏标准提高了很多。
  每场演出结束演员谢幕时,你的心里通常在想什么啊?
  如果很无聊的演出,就想赶紧走。如果是很棒的节目,那就赶紧叫好,多鼓一会掌,希望让他们听到观众的支持。如果是超棒的演出,那,能去后台吗?一定要当面告诉他们这戏有多棒!如果是大熊猫的演出,真的就怅然若失了。看一场少一场。现场的魅力是录像所不能取代的。
  可是这个时代最好的演员在不断减少,没有时间、汗水和诚意的累积,是无法真正取悦挑剔的观众的。
  所有的剧目都是相通的,看书和剧本能伸展到其改编的现场演出,早年熟悉文本《西厢记》和《牡丹亭》,第一次听昆曲只有亲切,本就带着文字香气的美妙词句吟唱出来,听的人都要口齿生香了;听完昆曲能延伸到京剧,听完《桃花扇》里李香君的“骂宴”,顺势就回去搜王珮瑜的《击鼓骂曹》;看现代舞剧能延伸到古典芭蕾,《春之祭》的震撼让人出门就想去买《天鹅湖》。人的视野是一点一点被打开的。
  你从哪里得到舞台剧上演的信息呢?
  豆瓣小组,朋友圈,爱好者们的微信群,大麦等售票网站。每隔一段时间会主动刷一下豆瓣小组和售票网站,看一下近几个月的演出排期。
  剧院官网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圈子里面口碑信息才是最重要、靠谱的信息来源。
  价格是制衡剧目选择的很大因素。昆曲而言,影响不大,除了大师版《牡丹亭》的天价票以外,戏曲类的票价都在500元以下,可以从容选择最好位置。小剧场的话剧影响也不大,即使再贵再便宜,满场300个左右的位置,都不会有太大影响。大剧场就相差很大,价格和座位挂钩特别厉害,不好位置带来的较差体验,跳戏、出戏,根本没办法好好看完整场演出。所以我是个“不好位置会死星人”。如果太贵的票,宁愿不看,也不要买不好位置。
  确实如此。北京剧场多,剧团多,演出多。数量上来了,奇奇怪怪的剧团和为了赚钱的演出就会频频出现。为了避免被坑,一定要看好剧目内容和演员。
  我说了这么多昆曲,舞台剧中,你最喜欢哪种类型?
  我对话剧情有独钟,能在剧场里放松自己的同时得到真实的艺术享受。要深究喜欢舞台剧的原因,除了它是不可复制的演出以外,演员的魅力会毫无保留地呈现在舞台上。好和坏,都被极致地放大了。好的极致,是一种不能复制的美的享受;好的演出,看完以后如同喝了一壶酣畅淋漓的美酒,浑身都通透了。
  你会做一些特殊的事情记录自己看过的舞台剧吗?我留存票根的事,被不少哥们吐槽。
  票根都会留下,顺手做书签。海报和好看的明信片也会留下来。攒得多了,也不知道怎么处理,有满满一盒。
  你会对同样喜爱舞台剧的剧迷说些什么?我要转告我的朋友们。
  咱们一起看戏吧。
  给我看看你的成果照片啊?
  你看我的~
其他文献
一部经典舞台剧作品总是经久不衰,一演就是若干年,而每年新作品却也层出不穷,焕发着新的生命力。虽然新作品能否成为经典还有待时间考验,但先声者与后来者总能相得益彰、各自精彩。  《夏洛特烦恼》  上榜理由:温暖京城一整年  2015年这个秋天,电影《夏洛特烦恼》的火爆也让更多观众了解到,这部电影其实是由《开心麻花》2015贺岁舞台剧《夏洛特烦恼》改编而成。这部舞台剧也被称为“温暖北京城一整年的舞台剧”
期刊
和话剧导演孙家一的谈话过程异常轻松,一口京腔的他谈到小剧场话剧便开启了“嘴炮”模式,偶尔带出一些俗话甚至粗话,让听者只觉得形象逗趣。这种接地气的风格,在他的话剧作品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自2011年12月剧团成立后,互动喜剧《别跟我来这套》系列至今已有7部作品,公演数百场,老孙既是总导演也是编剧。这位北大法律系毕业的80后导演,带着几个80后的演员,演绎着80后年轻一代的家长里短、一地鸡毛。观众哈
期刊
娱乐圈不只在屏幕上为我们造梦,还会时不时制造出一些真人版“麻雀变凤凰”的故事来满足每一个平凡人的梦想,比如柳岩。当年,为了挣一万块奖金给妈妈治病,这个小护士报名去参加选秀,成绩并不出色,但也算获得了娱乐圈的入场券。此后她跌跌撞撞地来到了北京,在一次次被击倒又爬起的过程中化蛹为蝶,不仅女神光环加身,更收获了丰富精彩的人生。她给每个邻家女孩儿都树立了一个榜样:哪怕你毫无背景,不够美丽,但只要你有坚持不
期刊
我们心中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流传到西方后像是失焦的照片,在大多数西方人眼中,中国戏剧仅仅是一张张脸谱;由于版权、翻译等问题的阻碍,国内话剧舞台上极少出现西方的经典剧作品,国人缺少一条了解西方舞台剧的途径。而张南在无意中成为了一座承载着东西方戏剧文化交流的桥。作为全美知名的女子文理学院Smith College的戏剧系讲师,她把中国的传统戏剧融进了课程中;作为话剧导演,她坚持着把西方经典作品搬上
期刊
1920年8月,降生了一位中国歌坛巨星。直到今天,很多歌手仍乐此不疲地翻唱她的歌曲,她就是中国最早的两栖明星——周璇。今年8月,正是这位巨星诞辰九十六周年。  在审视周璇的生命历程时,总有一种无名的漂浮之感,突然就不知该怎样去解读人生了。周璇是二十世纪艺坛的一个天才,她和几乎所有的天才一样,她的性格,她的故事都萦系着疑点和谜团。  她的歌声甜美嘹亮到可以洞穿时代,她的影像鲜活明媚得甚至不受当时笨拙
期刊
我们坐在观众席上,欣赏着一场场精彩绝伦的演出,我们看到的只有台前飚演技的演员们。或许在进场前,偶尔会了解一下制片人和导演;或许演出后,能去后台称赞演员;但没有幕后那些同样努力却不露面的人们,演出便不复存在。事实上,他们都在舞台上。  道具师  道具制作者。道具有租有制作,道具师负责舞台上所有穿的戴的拿的用的,没有道具演员只能空比划。  导演  把剧本文字搬上舞台的灵魂人物,一人分饰三角。导演是团队
期刊
孙东旭的作品分为三部分:油画、雕塑、艺术人偶,内容大都是卡通女孩子的形象。油画和雕塑作品见证了她毕业后从迷惘质疑走向平和坚强。艺术人偶则是经历了十年的精雕细琢,于2014年正式发售。  Elfish Baby,自己内心的守护精灵  孙东旭2008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壁画系。她最初尝试使用卡通形象就是在毕业创作中,而广美壁画系是以漆画、陶艺、水墨、岩彩为主的传统绘画教学,所以,她做出了两个决定:坚持
期刊
何谓古着?它的最大魅力在于不可复刻的美。旧物身上的痕迹和经典元素,穿越万千光阴,沉淀下来,只等再次闪耀世间。尤其限量版古着,它流行于某一个时期,在时间的长河里,几次辗转,承载着无法言说的历史;它早已超越二手衣的概念,无论面料、细节剪裁乃至用途,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有着特殊的魅力与价值。  某种程度上,了解古着,拥有古着,是具有品位的一种象征。而古着的特殊性,注定了会买古着的人,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
期刊
Vintage是“博物馆”和“独一无二”的存在,我们穿着的是历史,不是旧衣服。  CR:古着文化历史起源是怎样的?  古着,在英文里不是Old Clothes,也不是Secondhand Clothing,而是Vintage Clothes。这一概念最早出自日本,指那些超过30年历史、具备所属年代特征、仍然具备审美价值的旧衣物。Vintage又是来自于酿酒的一个专有名词,特指经过30年后的陈酿(最
期刊
上世纪90年代,宁静是那个年代里耀眼的美女,她的美极具个性,充满着狂野与魅惑,与任何人都无相似之处。在那个电影作品少而精的年代,女演员的数量屈指可数,宁静的自成一派也是必然。尽管后来她因结婚生子,逐渐从大银屏淡出,但她的独特又很难让人忘记。  早年宁静的影迷,形容她最多的是“美”而非“漂亮”,是能够震慑人心的那种,美得张扬、霸道。多年后,很多人唏嘘,宁静这些年几乎就没怎么变过,像是从上个世纪穿越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