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小学生语文作业作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优化家庭作业的设计,使之融情境性,趣味性,实践性于一体,从而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张扬学生的鲜活个性,让语文作业大放异彩。
[关键词]新课程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方法与策略
作业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既能使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又能发展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性能力。实施新课程以来,我试图去研究更为轻松新颖的作业,以此减轻老师和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又能很好地落实教学目标。以下就是我几年来进行语文作业设计改革的一些心得,今天提出来,供广大同仁参考与研讨。
一、要重视语文作业质量
针对语文作业种类繁多的问题,首先要对作出归类分析,然后再精选内容。例如抄写训练,每个字词只要求两遍,要求背诵课文抄一遍,很多人问:那么少的量,学生能记住吗?其实,学生能记住与否,跟他写多少遍的关系不大,有的同学记忆力好,或记忆的方法好,或许在上课时就记住了,再抄5遍10遍只会增长厌烦心理,真是重复浪费资源,就是个别记忆力差的同学,老师也重点是给予方法的指导。与其逼迫学生学机械训练,还不如“化敌为友”,精选精炼。学生写的精心、老师批的细心、指导及时效果好,同时还能增进向师性。
二、要重视语文作业中的创设情境
通过几年的实践,笔者越来越相信:以新课程为依据,设计新型有趣的家庭作业形式,才能发挥学生作业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也才使语文作业真正焕发生命的色彩!
1、再现文本情境——-作业的趣味性。“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教师应领着孩子步入语文园林,才能让学生去感受其中姹紫嫣红、桃红柳绿的美。而如何让学生深入语文学习呢?情感应该是最关键的因素。作为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文本,设计一些情境型的家庭作业,引导儿童从感受美的乐趣中更好地感知教材。例如:第六册教材中的《荷花》,文中尽情描绘了荷花不同形状、不同姿势的美。教学后,我让学生用笔把荷花的美丽画出来,他们饶有兴致地挥毫泼墨,荷花含苞欲放、悄然绽放、昂首怒放的各种形态在他们笔下栩栩如生。如此一来,不仅使学生更深刻地感悟了文本,更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想象力,拓展了他们的创新思维空间,背起这篇美文也更得心应手了。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创设相关情境——-作业的拓展性。当代著名诗人郭沫若写过这样一句诗:“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均任翕张。”可见,积累对于表达意义重大。针对目前小学生积累明显不足,入不敷出的矛盾,《语文课程标准》为我们指出了一条出路,要求没各学段都要诵读一定量的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在语文教学中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课前布置阅读。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教材内容,向学生推荐主题相关的内容,如在教学《一束鲜花》前,指导学生读有关介绍周总理的书籍、文章,这样,不仅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培养了学生多方面获取信息的能力,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从而激起他们更大的课外阅读热情。二是课后推荐读物。即引导学生把课内所学之法及时应用到课外阅读中,以求“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如教学了《南京长江大桥》后,推荐学生阅读《赵州桥》、《中外名桥》等,让感兴趣的同学去收集古代的、现代的、中国的、外国的名桥图片、资料等,并可以此为契机,让学生说说了解到的中外名胜古迹。在收集资料和交流汇报中,即拓宽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增长了他们的见识,又培养了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3、创设生活情境——作业的实践性。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因此,经常设计实践型的作业是适应时代需要,符合新课标要求的。一是体验生活型。生活是学生学习的广阔天地,课外实践活动即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又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如春暖花开时,带学生到野外踏青,让孩子在暖洋洋的春风吹拂下,在阵阵的油菜花香中,采野花,摘野果,甚至吟诗作画;在天高云淡的金秋,让学生到菊花怒放的公园赏菊,去硕果累累的果园参观,帮助劳动,从中体验劳动的辛苦并学习书上学不到的知识。二是实践观察型。如教学《青蛙的眼睛》一文,我布置作业,请生观察:①青蛙眼睛的样子,②捕捉飞虫的动作,③面对你提供的静止食物的反应。并与课文中的描写相比较,写下自己的观察所得。
三、要重视语文作业的层次性
老师留作业最头疼的是学生能否完成作业的问题,遇上有不写作业的人是老师最易动怒,是学生最易恨老师的时候了,而不写作业的学生归结原因大致有这么几种:一是学有余力的同学,认为重复的作业很枯燥的;二是学习不太好的同学可能有很多题不会做;三是一些个性懒惰的同学看到作业多就产生畏难情绪。所以,没有层次性的作业会让部分同学不爱写作业。
针对这个问题,我每次留作业都分为两种:一种是A作业,为难度较大的,如写些心得感想或编排课本剧等。B作业则是掌握基础知识及加深印象的作业,如多读一遍课文,抄写一段优美段等。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各得其乐,不交作业的人慢慢就少了。
总之,家庭作业要融情境性、趣味性、实践性为一体,同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承受能力分层对待,这样的作业,不但激发了学生浓厚的作业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想象、观察等诸方面的能力,使学生的训练从“单一”走向“综合”,也使“减轻负担提高能力”落到了实处。
[关键词]新课程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方法与策略
作业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既能使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又能发展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性能力。实施新课程以来,我试图去研究更为轻松新颖的作业,以此减轻老师和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又能很好地落实教学目标。以下就是我几年来进行语文作业设计改革的一些心得,今天提出来,供广大同仁参考与研讨。
一、要重视语文作业质量
针对语文作业种类繁多的问题,首先要对作出归类分析,然后再精选内容。例如抄写训练,每个字词只要求两遍,要求背诵课文抄一遍,很多人问:那么少的量,学生能记住吗?其实,学生能记住与否,跟他写多少遍的关系不大,有的同学记忆力好,或记忆的方法好,或许在上课时就记住了,再抄5遍10遍只会增长厌烦心理,真是重复浪费资源,就是个别记忆力差的同学,老师也重点是给予方法的指导。与其逼迫学生学机械训练,还不如“化敌为友”,精选精炼。学生写的精心、老师批的细心、指导及时效果好,同时还能增进向师性。
二、要重视语文作业中的创设情境
通过几年的实践,笔者越来越相信:以新课程为依据,设计新型有趣的家庭作业形式,才能发挥学生作业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也才使语文作业真正焕发生命的色彩!
1、再现文本情境——-作业的趣味性。“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教师应领着孩子步入语文园林,才能让学生去感受其中姹紫嫣红、桃红柳绿的美。而如何让学生深入语文学习呢?情感应该是最关键的因素。作为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文本,设计一些情境型的家庭作业,引导儿童从感受美的乐趣中更好地感知教材。例如:第六册教材中的《荷花》,文中尽情描绘了荷花不同形状、不同姿势的美。教学后,我让学生用笔把荷花的美丽画出来,他们饶有兴致地挥毫泼墨,荷花含苞欲放、悄然绽放、昂首怒放的各种形态在他们笔下栩栩如生。如此一来,不仅使学生更深刻地感悟了文本,更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想象力,拓展了他们的创新思维空间,背起这篇美文也更得心应手了。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创设相关情境——-作业的拓展性。当代著名诗人郭沫若写过这样一句诗:“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均任翕张。”可见,积累对于表达意义重大。针对目前小学生积累明显不足,入不敷出的矛盾,《语文课程标准》为我们指出了一条出路,要求没各学段都要诵读一定量的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在语文教学中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课前布置阅读。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教材内容,向学生推荐主题相关的内容,如在教学《一束鲜花》前,指导学生读有关介绍周总理的书籍、文章,这样,不仅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培养了学生多方面获取信息的能力,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从而激起他们更大的课外阅读热情。二是课后推荐读物。即引导学生把课内所学之法及时应用到课外阅读中,以求“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如教学了《南京长江大桥》后,推荐学生阅读《赵州桥》、《中外名桥》等,让感兴趣的同学去收集古代的、现代的、中国的、外国的名桥图片、资料等,并可以此为契机,让学生说说了解到的中外名胜古迹。在收集资料和交流汇报中,即拓宽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增长了他们的见识,又培养了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3、创设生活情境——作业的实践性。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因此,经常设计实践型的作业是适应时代需要,符合新课标要求的。一是体验生活型。生活是学生学习的广阔天地,课外实践活动即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又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如春暖花开时,带学生到野外踏青,让孩子在暖洋洋的春风吹拂下,在阵阵的油菜花香中,采野花,摘野果,甚至吟诗作画;在天高云淡的金秋,让学生到菊花怒放的公园赏菊,去硕果累累的果园参观,帮助劳动,从中体验劳动的辛苦并学习书上学不到的知识。二是实践观察型。如教学《青蛙的眼睛》一文,我布置作业,请生观察:①青蛙眼睛的样子,②捕捉飞虫的动作,③面对你提供的静止食物的反应。并与课文中的描写相比较,写下自己的观察所得。
三、要重视语文作业的层次性
老师留作业最头疼的是学生能否完成作业的问题,遇上有不写作业的人是老师最易动怒,是学生最易恨老师的时候了,而不写作业的学生归结原因大致有这么几种:一是学有余力的同学,认为重复的作业很枯燥的;二是学习不太好的同学可能有很多题不会做;三是一些个性懒惰的同学看到作业多就产生畏难情绪。所以,没有层次性的作业会让部分同学不爱写作业。
针对这个问题,我每次留作业都分为两种:一种是A作业,为难度较大的,如写些心得感想或编排课本剧等。B作业则是掌握基础知识及加深印象的作业,如多读一遍课文,抄写一段优美段等。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各得其乐,不交作业的人慢慢就少了。
总之,家庭作业要融情境性、趣味性、实践性为一体,同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承受能力分层对待,这样的作业,不但激发了学生浓厚的作业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想象、观察等诸方面的能力,使学生的训练从“单一”走向“综合”,也使“减轻负担提高能力”落到了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