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形成性考核是对学员课程学习的阶段性考核,是当前形成性教学评价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针对形成性考核规范的问题展开讨论,提出形成性考核规范措施,强调以形成性考核规范制约形成性考核。
关键词: 专业课程 形成性考核规范 主要问题 对策
形成性考核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定期或者不定期对学员课程学习过程的状况进行考核和评价,并将考察和评价的结果作为评定学员课程学业成绩依据的过程。随着专业课程形成性考核的深入,大多数教员反映,士官学员学习状态比未实施形成性考核之前好,学员平常表现积极,踊跃回答问题、主动训练科目的现象突出,这些都说明形成性考核切实能够大大促进教和学的反馈,促进学习目标的实现。然而专业课程在形成性考核过程中,由于一些不规范问题的出现,导致形成性考核难以发挥应有的功能,实际效果不太理想。
一、当前出现的主要问题
(一)考核内容设计不合理
形成性考核内容一般包含平时作业、科目训练、课堂表现、实践操作等。有些专业课程形成性考核内容设计简单,有的没有根据专业课程特点制定,有的是相互照搬,模式方法不加修改地硬性套用,这种套用有时会导致有些课程考核具体实施起来较困难。比如,有的专业课程设计过多的操作科目考核,但具体实施时,学员没有时间训练,教员没有合适的时间安排考核,考核可能被拖延,或者有的只能作罷。有时会因为过多的考核,使学员产生逆反心理,训练上不重视,考核上应付了事。有的专业课程,教员设计过于难的“大项目”考核,难度大考核时间可能耗时较长,使得很多学员在规定的考核时间内完成不了。另外,有的专业课程考核内容设计过于形式化,比如一些训练项目中的“自评”,根据一些教员反映,在自评中,学员往往不会切合实际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实际评判,一般都会给自己打很高的分数。这项考核内容一般流于形式,没有较大的成绩评定意义和参考价值。
(二)考核的实施方法存在随意性
一般来说,专业课程中涉及的形成性考核的项目比较多,每项具体的实施办法却没有具体的规定,因此,教员无论是对课堂提问还是对平时作业,都没有可参考的评定方法和打分标准,有的教员按成绩等级评判,有的给出“印象”分。专业课程大多有操作科目考核,但操作科目设置之后,具体的操作考核时间、地点、组织方法等都无具体说明,实施过程随意性较强,可能会出现部分完成考核、部分不能完成考核的情况;也可能出现后续的考核不能及时进行的情况,这些都会使得整体形成性考核达不到该课程预期的考核要求;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明确每次考核的实施办法,就不能确保最终形成性考核成绩的完整体现。
(三)考核管理落实不力
一是各考核项目成绩记录混乱。目前,形成性考核大多由任课教员负责实施,由于形成性考核项目较多,有时有些教员会安排学员骨干进行记录;有些教员对考核成绩缺乏规整,记录成绩时根据印象打分。并且,有时任课教员会同情、照顾某些学员,使得有些学员的成绩很高,不切实际。二是部分考核项目流于形式。比如,在一些操作项目考核中,部分教员为了节省时间,简单操作几下就给出评定成绩。有些教员为了省时省力,作业布置过于简单。如果为了考核而考核,为了完成任务,给出不切实际的成绩,那么这些成绩在形成性考核中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二、原因分析
(一)部分教员不够重视
由于形成性考核工作的不完善和不成熟性,教员没有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意义,没有对形成性考核进行全面实施或正确考核。比如,在平时作业方面,由于每门课程授课教员都要布置几次不同形式的作业,每份作业都要评阅,教员工作量大幅增加,导致有些授课教员没有按要求进行认真批改,作业上只有学员的得分,没有任何批语。有的仅用“大作业”成绩替代形成性考核成绩,使形成性考核内容缩水、成绩缺乏可信度和含金量。有的教员对形成性考核的各项指标随意更改,或在进行形成性考核时随意对各项指标给分,成绩不能反映学员的实际情况。由于部分教员对形成性考核缺乏认识和指导思想不明确,造成措施方法不得力,形成性考核落实不到位,使形成性考核流于形式,同时也对学员转变教育观念、改进学习方法、认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等方面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
(二)课程考核制度不够健全
课程考核方式方法还有待完善。由于形成性考核是近几年逐步推进的考试模式,专业课程特点区别较大,要求不同,考核方式方法有时也不同。部分教员没有针对具体课程特点的形成性考核方法参照实施。在形成性考核实施中,往往只能自行安排一些项目的考核,随意性较强。虽基本能完成形成性考核任务要求,但是形成性考核成绩的有效性大打折扣。有的课程在实施形成性考核中,学员不重视,认为形成性考核成绩是通过终结性考核难度的调剂品。
考核数据管理不到位。因为形成性考核成绩会影响最终考核成绩,大多数学员还是比较重视自己的平时成绩的,只是有些成绩管理过于松散,使得平常出现学员给教员要成绩的现象,或是有的教员没有实际考核就随意给出成绩。形成性考核应是一个以不断反馈调整或升华教学的有力途径,形成性考核成绩若失去意义,就不能对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反馈信息,不利于教,也不利于学。
三、改进措施
(一)规范形成性考核的内容设计
专业课程是为学员岗位任职打下基础,各专业课程在专业技能的培养中相辅相成,内容及其特点不同,其形成性考核的内容设计也应不同。形成性考核内容设计一般应围绕人才培养要求制定,使考核内容跟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相匹配,不超出教学大纲要求,又贴合课程特点,切实促进学员重视形成性考核,正确认识形成性考核,使形成性考核利于学员自身查找问题、解决问题,逐步满足教学目标要求。
首先,从专业课程特点出发把握方向。比如,《火炮结构原理》这门课,该课程侧重理论,为了达到形成性考核教学要求,在内容设计上也侧重理论考核,根据每个阶段的任务要求,设计一些切合教学内容的理论作业,根据百分制打分。再比如《加榴炮构造与维修》课程,该课程侧重于操作训练,在形成性考核中应设计适量、难度适中的操作考核内容,根据评定记录表记录操作成绩及过程情况。
其次,以专业课程教学目标出发找准内容。每门课程内容量都比较大,考核中要有所选择。另外,形成性考核不可能每堂课都进行,合理有效的选择是加强教学反馈、满足教学目标的必要环节。
(二)规范考核实施过程
形成性考核过程中内容设计得很好,但如果缺乏规范的考核实施过程,考核功能就得不到很好地实现,形成性考核就是一句空话。形成性考核的每一次考核都应预先设定好形成性考核内容,制定出合理可行的考核方法、打分机制等组织实施过程方案。考核实施过程可由任课教员单独组织,也可由教研室整体组织实施。另外,本着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设置形式多样的考核活动,但应有系统地组织实施办法,针对不同考核内容,实际不同规范标准。根据预设的形成性考核流程严密组织及实施,避免不规范操作带来的负面影响,确保形成性考核成绩的有效性。
(三)规范形成性考核成绩管理
一般来说,形成性考核过程中的成绩能基本反映当前学员的学习情况及教员的教授情况,是教和学的“晴雨表”,相互促进发展才是目的。然而,有些形成性考核过程中的考核成绩不被重视,出现随意性强、流于形式的考核,使部分教员不能很好地掌握当前班级实际情况,教和学沟通反馈渠道少了。事实证明,需要有一套系统的形成性考核成绩管理规范,督促形成性考核的有效实施。比如,有的教研室采用建立形成性考核成绩量化管理系统的方法,把各课程形成性考核的平时成绩及时录入系统,由教研室统一管理,每次考核的成绩原件由教研室统一规整,交予专人负责,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形成性考核成绩的规范管理问题。
关键词: 专业课程 形成性考核规范 主要问题 对策
形成性考核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定期或者不定期对学员课程学习过程的状况进行考核和评价,并将考察和评价的结果作为评定学员课程学业成绩依据的过程。随着专业课程形成性考核的深入,大多数教员反映,士官学员学习状态比未实施形成性考核之前好,学员平常表现积极,踊跃回答问题、主动训练科目的现象突出,这些都说明形成性考核切实能够大大促进教和学的反馈,促进学习目标的实现。然而专业课程在形成性考核过程中,由于一些不规范问题的出现,导致形成性考核难以发挥应有的功能,实际效果不太理想。
一、当前出现的主要问题
(一)考核内容设计不合理
形成性考核内容一般包含平时作业、科目训练、课堂表现、实践操作等。有些专业课程形成性考核内容设计简单,有的没有根据专业课程特点制定,有的是相互照搬,模式方法不加修改地硬性套用,这种套用有时会导致有些课程考核具体实施起来较困难。比如,有的专业课程设计过多的操作科目考核,但具体实施时,学员没有时间训练,教员没有合适的时间安排考核,考核可能被拖延,或者有的只能作罷。有时会因为过多的考核,使学员产生逆反心理,训练上不重视,考核上应付了事。有的专业课程,教员设计过于难的“大项目”考核,难度大考核时间可能耗时较长,使得很多学员在规定的考核时间内完成不了。另外,有的专业课程考核内容设计过于形式化,比如一些训练项目中的“自评”,根据一些教员反映,在自评中,学员往往不会切合实际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实际评判,一般都会给自己打很高的分数。这项考核内容一般流于形式,没有较大的成绩评定意义和参考价值。
(二)考核的实施方法存在随意性
一般来说,专业课程中涉及的形成性考核的项目比较多,每项具体的实施办法却没有具体的规定,因此,教员无论是对课堂提问还是对平时作业,都没有可参考的评定方法和打分标准,有的教员按成绩等级评判,有的给出“印象”分。专业课程大多有操作科目考核,但操作科目设置之后,具体的操作考核时间、地点、组织方法等都无具体说明,实施过程随意性较强,可能会出现部分完成考核、部分不能完成考核的情况;也可能出现后续的考核不能及时进行的情况,这些都会使得整体形成性考核达不到该课程预期的考核要求;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明确每次考核的实施办法,就不能确保最终形成性考核成绩的完整体现。
(三)考核管理落实不力
一是各考核项目成绩记录混乱。目前,形成性考核大多由任课教员负责实施,由于形成性考核项目较多,有时有些教员会安排学员骨干进行记录;有些教员对考核成绩缺乏规整,记录成绩时根据印象打分。并且,有时任课教员会同情、照顾某些学员,使得有些学员的成绩很高,不切实际。二是部分考核项目流于形式。比如,在一些操作项目考核中,部分教员为了节省时间,简单操作几下就给出评定成绩。有些教员为了省时省力,作业布置过于简单。如果为了考核而考核,为了完成任务,给出不切实际的成绩,那么这些成绩在形成性考核中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二、原因分析
(一)部分教员不够重视
由于形成性考核工作的不完善和不成熟性,教员没有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意义,没有对形成性考核进行全面实施或正确考核。比如,在平时作业方面,由于每门课程授课教员都要布置几次不同形式的作业,每份作业都要评阅,教员工作量大幅增加,导致有些授课教员没有按要求进行认真批改,作业上只有学员的得分,没有任何批语。有的仅用“大作业”成绩替代形成性考核成绩,使形成性考核内容缩水、成绩缺乏可信度和含金量。有的教员对形成性考核的各项指标随意更改,或在进行形成性考核时随意对各项指标给分,成绩不能反映学员的实际情况。由于部分教员对形成性考核缺乏认识和指导思想不明确,造成措施方法不得力,形成性考核落实不到位,使形成性考核流于形式,同时也对学员转变教育观念、改进学习方法、认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等方面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
(二)课程考核制度不够健全
课程考核方式方法还有待完善。由于形成性考核是近几年逐步推进的考试模式,专业课程特点区别较大,要求不同,考核方式方法有时也不同。部分教员没有针对具体课程特点的形成性考核方法参照实施。在形成性考核实施中,往往只能自行安排一些项目的考核,随意性较强。虽基本能完成形成性考核任务要求,但是形成性考核成绩的有效性大打折扣。有的课程在实施形成性考核中,学员不重视,认为形成性考核成绩是通过终结性考核难度的调剂品。
考核数据管理不到位。因为形成性考核成绩会影响最终考核成绩,大多数学员还是比较重视自己的平时成绩的,只是有些成绩管理过于松散,使得平常出现学员给教员要成绩的现象,或是有的教员没有实际考核就随意给出成绩。形成性考核应是一个以不断反馈调整或升华教学的有力途径,形成性考核成绩若失去意义,就不能对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反馈信息,不利于教,也不利于学。
三、改进措施
(一)规范形成性考核的内容设计
专业课程是为学员岗位任职打下基础,各专业课程在专业技能的培养中相辅相成,内容及其特点不同,其形成性考核的内容设计也应不同。形成性考核内容设计一般应围绕人才培养要求制定,使考核内容跟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相匹配,不超出教学大纲要求,又贴合课程特点,切实促进学员重视形成性考核,正确认识形成性考核,使形成性考核利于学员自身查找问题、解决问题,逐步满足教学目标要求。
首先,从专业课程特点出发把握方向。比如,《火炮结构原理》这门课,该课程侧重理论,为了达到形成性考核教学要求,在内容设计上也侧重理论考核,根据每个阶段的任务要求,设计一些切合教学内容的理论作业,根据百分制打分。再比如《加榴炮构造与维修》课程,该课程侧重于操作训练,在形成性考核中应设计适量、难度适中的操作考核内容,根据评定记录表记录操作成绩及过程情况。
其次,以专业课程教学目标出发找准内容。每门课程内容量都比较大,考核中要有所选择。另外,形成性考核不可能每堂课都进行,合理有效的选择是加强教学反馈、满足教学目标的必要环节。
(二)规范考核实施过程
形成性考核过程中内容设计得很好,但如果缺乏规范的考核实施过程,考核功能就得不到很好地实现,形成性考核就是一句空话。形成性考核的每一次考核都应预先设定好形成性考核内容,制定出合理可行的考核方法、打分机制等组织实施过程方案。考核实施过程可由任课教员单独组织,也可由教研室整体组织实施。另外,本着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设置形式多样的考核活动,但应有系统地组织实施办法,针对不同考核内容,实际不同规范标准。根据预设的形成性考核流程严密组织及实施,避免不规范操作带来的负面影响,确保形成性考核成绩的有效性。
(三)规范形成性考核成绩管理
一般来说,形成性考核过程中的成绩能基本反映当前学员的学习情况及教员的教授情况,是教和学的“晴雨表”,相互促进发展才是目的。然而,有些形成性考核过程中的考核成绩不被重视,出现随意性强、流于形式的考核,使部分教员不能很好地掌握当前班级实际情况,教和学沟通反馈渠道少了。事实证明,需要有一套系统的形成性考核成绩管理规范,督促形成性考核的有效实施。比如,有的教研室采用建立形成性考核成绩量化管理系统的方法,把各课程形成性考核的平时成绩及时录入系统,由教研室统一管理,每次考核的成绩原件由教研室统一规整,交予专人负责,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形成性考核成绩的规范管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