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居建筑空间格局的更新设计研究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bblefan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现阶段,城乡发展不协调的矛盾日益显现,原有的村落城市化的方式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千村一面”。文章对石洞沟村落建筑的特征和现状进行研究,针对现阶段人们生活方式影响下的传统村落进行了更新改造方面的探讨,在对石洞沟村做了调研和材料的收集的基础上进行汇总和分析,从传统村落建筑空间格局的多方面入手探讨外部空间关系的和谐性。
  关键词: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石洞沟村;传统民居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的背景:传统村落建筑保护与更新的必要性
  傳统村落建筑的保护与更新是近年来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的热点,它不仅是一种中国传统聚落形式,也是容纳代表当地的风土文化和民俗的载体。保护传统村落,就是保护它所承载的文化,就保存了我们中国文明发展的成果。
  石洞沟村是高山镇的一个传统村落,村落总体格局保存完好,至今仍然延续了原有的街巷肌理、民居类型,对于保护、传承和研究豫中浅山丘陵地区聚落环境、建筑风格、民俗思想和社会文化等具有重要的实例研究价值。
  (二)研究对象及目的
  本文以河南省荥阳市高山镇石洞沟村传统民居建筑为调查研究对象,对村落的基本概况、民居建筑的形态特征以及村落的风俗习惯进行深入详细了解。同时,结合国内外优秀理论及实例,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再生问题的创新设计构想,对高山镇石洞沟村传统民居建筑具体的再生设计提出方向性指导建议,形成完整的研究过程。
  二、石洞沟村现状调查研究
  (一)基本概况
  1.地理环境
  高山镇隶属河南省荥阳市,该镇属典型的黄土丘陵地区,地势是西南高,东北低。此处三面环山,村庄坐落在谷底,村前一条叫澄川河的小河穿村而过,自古以来便是个文人雅士隐居和养老的风水宝地。石洞沟村的街巷空间受村庄选址、自然地形和建筑布局的影响,村内的巷道依山就势,沿建筑之间的院墙铺设,街巷的空间构成形态与山体、建筑形态密切结合,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
  2.历史沿革
  石洞沟村自有文字记载有600 多年历史,如今村里约75%是傅姓人。家谱记载,他们是傅姓始祖傅说之后,汜水傅岩里造版筑时,殷商武丁访贤,拜傅说为相并以地名赐姓。隋末,中原战乱,举族迁徙山西平阳府避难。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傅说后裔仲坤三人遵祖训回迁汜水傅岩里商相祠(现在石洞沟)。
  3.人口及社会经济情况
  石洞沟村现有 15个村民小组,586户人家,总人口2751人,其中外出人口约800人。其中,傅姓占85%以上,外姓大多也是傅氏姻亲。其中村庄建设用地面积为54.4公顷,总耕地面积2248亩,人均收入2900元,主要产业是种植业(玉米、小麦、油菜)。村民收入以外出打工为主。
  (二)石洞沟村传统建筑现状
  笔者在前期调研阶段在小组成员的配合帮助下对村落整体的建筑就建筑功能、建筑年代、建筑高度、建筑风貌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宅院布局主要为一进合院形式的建筑布局形式,仅有一座二进合院。石洞沟村是目前郑州境内发现的保存较为完整的传统村落,直观地展示了中原地区的村落格局、街道设置、民居类型和民风民俗,对于保存、挖掘、传承和利用民间聚落环境、建筑风格、民俗思想和社会意识具有重要实例研究价值。在对石洞沟村进行了现场调研并结合专业资料进行分析后,对村落现有的建筑进行了分类,即村落建筑年代、高度、质量,并根据所得数据进行了建筑现状分析。
  1.建筑年代
  根据建筑年代的调查结果可以判断该建筑的保护价值,大量具有悠久历史的建筑属于民居建筑,唯有一座具有代表性的公共建筑是商相祠,非常具有历史价值。石洞沟村中有22.3%的建筑为民国之前修建。建筑呈“条状三点分布”,村落古建筑多靠近古道边、河道边,建筑之间的距离比较紧凑。1949年之后的建筑多为公共建筑,例如工厂等。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建筑多为民居建筑。
  2.建筑高度
  村落建筑的天际线也是构成传统村落景观构成的一个组成部分,与村落整体建筑高度不协调的建筑对整体的风貌也有极大影响。村落中现存建筑多为低层民居建筑,大部分为一层和二层的民居建筑,近代建造的民居开始出现了二层以上的。
  3.建筑质量
  将村落范围内建筑质量分为三级,按良好、一般、较差来区分。建筑结构保存完好,无使用安全隐患的多为20世纪80年代以后修筑完成的建筑;建筑质量一般,外观有部分墙体剥落,但不妨碍使用的多为1949年以后所建建筑;建筑质量较差,具有较大使用安全隐患的建筑多为明清以及民国时期的民居建筑。
  三、近代石洞沟村民居建筑更新中存在的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村落发展建设过程中,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相比之下,村落的现有发展状况无法适应现代城市的发展,传统村落居民缺乏对传统村落保护价值的认识,居民放弃原先居住的古宅并在新建和改建过程中采用了大量的现代建筑材料,布局缺乏统一规划,部分新建建筑与周边传统建筑不相协调,严重破坏了村落原有的风貌。
  (一)村落原有肌理被破坏
  现阶段村落民居建筑处于一种居民自由拆建维护的状态,使传统民居的形象乃至整个村落的风貌受到较为严重的破坏。居民移居新房,传统旧民居大多被闲置,传统石洞沟村的古民居在长期的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多数已呈现破败迹象。
  (二)建筑形态变化
  自20世纪80年代石洞沟村的新建民居如雨后春笋般林立,穿插在原有的传统民居之间,使得建筑形态杂乱,严重影响了传统村落风貌。传统建筑形态破坏主要表现在建筑外形从原先的瓦房矮房到洋房多层的演变,以及民居建筑之间的空间关系从“传统的带有群体价值取向的整体水平式”的形态向“以个体价值取向为主的片段垂直式”的形态转变。建筑材料也从卵石与土坯混合砌筑的墙体结构形式向钢筋水泥、瓷砖等逐步升级。同时民居建筑尺度越来越大,破坏了传统村落的原始风貌,阻隔了景观视线的通畅性,容易使得邻里之间关系走向冷漠。   (三)建造水平低下
  由于相关职能部门对传统村落民居建设多停留在宅基地的管理上,对民居整体的设计缺乏直接有效的引导,加之建造村落民居的自主性和自助性特点,村落居民对其民居的建造停留在“门面”上,室内空间的功能较为混乱,大量空间被闲置浪费,其建造水平远远不能满足新农村发展建设的要求。
  四、石洞沟村建筑空間格局更新策略
  综合上述所涉及问题,在石洞沟村建筑空间格局的更新中,笔者将着重从村落肌理、街道尺度、天际线与居住建筑有联系性的外部空间等方面,从村落整体入手进行把控,使新建民居在满足新时代需求的基础上与传统民居风貌相协调。
  (一)村落肌理
  新的建筑空间规划应在石洞沟村原始底图上进行,从而既传承了传统肌理又为有机更新的“微循环”改造模式提供了方便。根据前期调研分析的数据将现有质量较好的古建筑群落保留下来,并做了重点群落(林门古建筑等)的整体更新,如恢复古建筑群传统空间格局,整治部分不协调的风貌外立面等。以村中保留完好的院落肌理为蓝本,通过梳理这些典型的院落形式的平面肌理布局(前屋后窑、二进院、四合院、三合院),从而设计传统村落中其他不符合原始肌理的院落。
  (二)街道尺度
  从目前石洞沟村被列为传统村落的现状出发,以旅游为主题对其进行保护和开发。就未来发展态势来看,汽车作为现代生活中重要的代步工具,会越来越多地走入村落。然而石洞沟村现有道路宽度最多达4m,只适应人们步行和以人力车为主的出行方式。在石洞沟村的民居建筑更新中,根据建筑专业标准规范,住宅小区双车道的路面宽度不应小于6m,宅前路的路面宽度不应小于2.5m。根据《外部空间设计》一书中的研究,当街道宽与建筑檐口高大于1m小于2m时,空间感较为舒适。在传统村落街道设计中,一般取的值在1m和2m之间,道路营造一种“通而不旷”“畅而不散”的小气候。因此,街道原始传统宽度以及街道两侧民居建筑高度之间的比例关系在更新中都应保持,不要轻易拓宽改变。
  (三)天际线
  古人在日常生活中提倡一种因地制宜的传统规划理念,使得中国大部分传统村落的建筑群落都是融于自然的,天际线形式也是溶于自然的一种主导因素,建筑群落的整体高度要与山体轮廓或水体走向相一致。石洞沟村的建筑群落天际线是以蝎子山为背景的空间结构,趋于平缓,石洞沟村的传统民居多为二层或以下建筑,故新建建筑应当服从原有统一高度,使村落整体建筑天际线以山为背景形成协调的层次。
  五、结语
  在传统村落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随着城镇化的迅速蔓延,造成传统民居被破坏甚至面临消亡的后果;另一方面,随着农村居民生活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传统居住建筑正被村民遗弃,古村落的风貌也受到破坏。传统民居亟待专业研究领域的指导抢修,我们必须对其进行保护及更新。保护传统民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促进村落居民对其村落的地形地貌、山川湖泊等自然因素,对村域传统资源、格局风貌、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筑符号等人文环境因素,对村落生活习惯、当地民俗等社会环境因素产生自发的认同感。第二,新增的民居建筑必须考虑从传统元素(如空间形式、比例尺度、结构材料、色彩装饰等)中寻找精髓,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将其转化为自身可用的一部分。第三,建筑师应当在民居建筑的发展中扮演重要的引导角色,引导村民挖掘传统民居建筑中的优秀元素,引导村民将优秀元素在新建民居中灵活使用。
  参考文献:
  [1]卢真真.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民族主义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
  [2]周建明.中国传统村落[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3]胡燕,陈晟,曹玮,等.传统村落的概念和文化内涵[J].城市发展研究,2014(1).
  [4]陈小红.传统聚落型古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以温州苍坡古村为例[D].广西师范大学,2014.
  [5]骆中钊,王学军,周彦.新农村住宅设计与营造[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
   郑州轻工业大学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   王景丹,南華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期刊
摘 要:中世纪的艺术表现在建筑方面是各种形式的大教堂。其中,以中世纪艺术高峰与末期盛行的哥特式建筑为典型之一,它由罗曼式建筑发展而来,为文艺复兴建筑所继承。在哥特式建筑中,彩色的玻璃花窗成为一道独特风景,哥特式教堂台廊、楼廊的取消与侧廊窗面积的增加,使教堂大面积采用排窗,而彩色的玻璃花窗赋予了教堂光线与色彩,使教堂内部充满了神圣和光幻。智慧的工匠以彩色玻璃镶嵌出一幅幅画作,新的艺术形式绽放在哥特式
期刊
摘 要:文章从生态发展视角出发,分析大运河常州段历史文化街区开发与常州城市文化建设现状,以青果巷街区为例,通过ASEB栅格分析方法探究大运河常州段历史文化街区旅游的优势劣势,阐述了常州城市文化建设的生态文明建设的两大亮点,提出大运河常州段历史文化街区开发与常州城市文化建设的融合路径。  关键词:生态发展;大运河常州段;历史文化街区;常州;城市文化建设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不断进步,城市化成为城市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内容,人们在这种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交流逐渐减少,传统的公共空间已经很难满足城市的需求。因此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我们要更加注重营造高质量的公共空间,以人居环境为基础,营造出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空间,满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城市永续发展。文章以郑州东风渠绿化带为例,对城市公共空间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本着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分析城市
期刊
摘 要:文章以学科竞赛为研究视角,探索超出课本范围的综合实力的较量模式,以设计学科为例,结合学校“一院一赛一活动”背景,从学科建设与发展、青年教师的教学成果转换、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的多角度系统研究学科竞赛对于学生成才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深入论证学科竞赛背景中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激励在校大学生积极参与设计实践,展现个人才能,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学科竞赛;创新人才;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
期刊
摘 要:公共艺术自其诞生之初就与城市文化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公共艺术是一种以人为本,利用城市内的公共空间,通过对城市空间结构、造型以及空间的重新设计来表达的,面向所有市民公众的文化艺术。因此,公共艺术的本质是社会性的。公共艺术的概念虽是在现代的产物但自古至今公共艺术在社会上一直发挥着作用。随着社会城市的发展,公共艺术也越来越多地在发达国家和发达城市开始适用,改善着城市的审美面貌,调节着高墙之下的
期刊
摘 要:现今,探索人文精神、挖掘文化内涵正成为本土建筑师在设计时的重要着力点之一。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居住环境,一直从不同方面或深或浅地影响着当代人居环境的设计和建设,如建筑中造型的象征意义、造型构成的空间视觉效果、空间中的运行秩序等基本元素在环境中的运用。这既是一种文化上的传承,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沿袭。文章将针对当代人居环境对传统建筑中造型、空间、秩序这三大基本元素的利用与营造作为切入点,对传
期刊
摘 要:卷曲空间,这是作者的一个所谓定义,简而言之是一个被三面合围的陆地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我们所说的乡土建筑群落在多次战乱、政权更迭之中得以保护。并且在这样的环境之中,人们产生了和别的地方不同的观点,让这个地方得以生存、发展、繁荣,在古今都以留名。  关键词:卷曲空间;模数社会;丁村  [1.河北省高校百名优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编号:SLRC2017001;2.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HB1
期刊
摘 要:符号学这一门类自出现以来就得到了极大运用发展,在当代社会各个方面都得到了运用,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也可以看见符号学原理的痕迹。符号学在环境设计中的运用,影响着设计的表现性思维,符号学原理的发展使当前时代的环境设计元素更加科学准确,丰富了设计手法和表现形式,拓宽了其文化蕴含,更能引起人们的认同感。文章针对符号学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与发展做了相应的研究,对城市中的景观设计方法及表现形式进行实地考察,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的提高。 因此,在现代高等教育高校中的学校食堂,已经不仅仅只是为了满足提供学生餐饮的这一需求,而是要向着更加全面的、多态、集包容性及设计性于一体的高端学生餐饮空间发展。将设计和适用的原则完美协调,为学生提供了优雅舒适又不缺乏实用性的餐饮空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学生教师的审美要求会更高,对设计的观念也更加了解, 室内环境的设计也会是当代大学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