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需要严格的把关,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十分复杂,在施工的过程中很可能因为一些因素导致结构出现裂缝。文章探讨了房屋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裂缝原因及防治技术。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裂缝原因;防治技术
钢筋混凝土对房屋建筑工程至关重要,但是因为钢筋混凝土的制作工艺难以掌握,所以必须要通过专业的技术人员来完成该工作。
一、房屋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一)钢筋混凝土材料质量。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浇筑、硬化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应力,如果对钢筋混凝土材料不进行全面的控制,当应力超出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强度时就会出现裂缝。主要的材料因素有:第一,水泥和集料中存在大量的泥沙、氯离子、硫酸根离子,这会导致钢筋混凝土强度不足,在脆弱的地方会出现裂。第二,水泥水化热过高,并且没有应用适合的外加剂,这会造成钢筋混凝土出现早强性裂缝。
(二)钢筋混凝土施工工艺。工艺是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如果钢筋混凝土施工工艺不能按规范进行,出现模板搭建不当、钢筋混凝土结构支撑不足、模板拆除过早、养护保温不力等问题,都会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
(三)钢筋混凝土施工温度。钢筋混凝土中水泥在水化和凝固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导热性能差,会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内部产生温度与热量的积累,进而出现钢筋混凝土结构内部的应力与形变趋势,如果这种趋势超出钢筋混凝土结构强度时就会出现裂缝。
(四)钢筋混凝土湿度。钢筋混凝土在硬化的过程中会出现水分蒸发,如果不及时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养护处理,则会产生干缩的趋势,在水分流失严重的情况下,钢筋混凝土结构表面会产生干缩裂缝,不但影响钢筋混凝土表面质量,也会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强度。
(五)钢筋混凝土提前受荷。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没有形成设计的强度而过早负荷会产生钢筋混凝土结构内部的变形,甚至会出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这不但会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后续施工,而且也会直接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强度。
二、房屋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
(一)科学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避免出现较大集中应力的现象,如因特殊原因,则需要采取相应措施。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过程中需进行抗裂验算,并将结果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钢筋品种、规格、数量的改变、代用应重新进行抗裂验算。钢筋的位置需合适,钢筋间距过大,保护层过大或过小都可能引起裂缝。容易开裂和结构的薄弱处,应设计相应的处理办法。减少地基的均匀沉降,采用控制建筑的长高比,调整基础的埋置深度等,来调整地基的不均匀变形。伸缩缝间距设计合理,对体形复杂、地基不均匀沉降值大的建筑物应更加严谨,并可与其他结合缝共同使用。
(二)控制钢筋混凝土材料质量。在混凝土强度等级既定条件下,搅拌站根据混凝土级配国家行业标准及当地的条件进行优选,尽可能降低水泥用量,降低水灰比,降低含砂率,增加细度模数,在混凝土中适当加入降低水化热的外加剂,提高和易性降低碱骨料反应等。应开展各种材料及级配,收缩性能的实验。对于混凝土的出罐坍落度及现场坍落度应进行严格的试验和施工时的控制不宜产生坍落度越大越方便的误导。
(三)控制钢筋混凝土的配合比。为了防止钢筋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应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具体的措施如下:要严格控制集料级配和含泥量,掺加适量的矿物掺合料,选择恰当的水灰比,并且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原则下尽可能的减少混凝土中水泥用量;可加入早强剂、缓凝剂、速凝劑、引气剂、减水剂等外加剂,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夏天高温天气拌合混凝土时可用冰水将碎石冷却以降低温度;浇筑厚大体积混凝土时,应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配制高强度混凝土,应选用硅酸盐水泥。
(四)注意混凝土构件的运输过程。在进行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吊装时,吊装点的设计应尽量合理,横向加固应牢靠,并设置牵引所;在运输混凝土构件的过程中,应做牢固捆绑,避免由于吊装过程或运输过程的晃动或者碰撞导致混凝土构件出现裂缝。
(五)施工工艺。利用施工工艺措施控制温度应力,在混凝土浇筑时要控制好浇筑层厚度和浇筑的速度以便于散热。在浇注时,可采用分层分段施工的方法,降低单位浇筑体积,扩大散热面积,利用浇筑面来散热。可在混凝土拌合物拌合用水中加入部分碎冰,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好入模温度和坍落度。还可采用人工导热,预埋冷却水管用循环水降低混凝土温度。
浇筑混凝土前应对钢筋上的油渍、泥浆等污物和氧化铁皮进行清除,以免影响粘结力。钢筋的位置、规格和保护层厚度要符合设计的要求。模板及支架结构应简单,制造与装拆方便,并且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模板安装的位置要准确、牢固,在施工中应避免变形。混凝土运输、浇筑的全部时间应在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内完成。混凝土振捣操作应合理,过分地振捣对混凝土的均匀性有害,但振捣不足又不能保证混凝土应有的密实度,要恰到好处,以使得混凝土表面现出浮浆、不再出现气泡并不再沉落为准。
(六)混凝土养护。施工单位应在混凝土浇注前作详细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对现场是否具备浇筑条件进行严格检查,发现问题需整改后再进行浇筑施工,浇筑前注意气象条件是否对浇筑有影响,包括气温、湿度、降雨、风速等,是否需要做出相应措施。各方管理部门组成混凝土浇筑领导小组,对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养护进行全程监控,严格执行施工技术方案及相关规范要求。保温养护时间应当不低于半个月,重大工程不低于一个月,混凝土浇筑过程宜有取信息化施工,利用必要的监测手段跟踪测试,控制养护条件。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工程规模的扩大,施工中混凝土的出现呈现出逐步增多的趋势,为了避免混凝土产生裂缝,需要不断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来确保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海婷.浅谈钢筋混凝土裂缝问题[J].河南建材,2013(06).
[2] 杨丽.浅析高层建筑地下室混凝土裂缝原因及防治[J].江西建材,2015(08).
[3] 李鸿鹏.工民建混凝土质量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5).
作者简介:赵永宁,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北京分公司。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裂缝原因;防治技术
钢筋混凝土对房屋建筑工程至关重要,但是因为钢筋混凝土的制作工艺难以掌握,所以必须要通过专业的技术人员来完成该工作。
一、房屋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一)钢筋混凝土材料质量。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浇筑、硬化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应力,如果对钢筋混凝土材料不进行全面的控制,当应力超出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强度时就会出现裂缝。主要的材料因素有:第一,水泥和集料中存在大量的泥沙、氯离子、硫酸根离子,这会导致钢筋混凝土强度不足,在脆弱的地方会出现裂。第二,水泥水化热过高,并且没有应用适合的外加剂,这会造成钢筋混凝土出现早强性裂缝。
(二)钢筋混凝土施工工艺。工艺是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如果钢筋混凝土施工工艺不能按规范进行,出现模板搭建不当、钢筋混凝土结构支撑不足、模板拆除过早、养护保温不力等问题,都会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
(三)钢筋混凝土施工温度。钢筋混凝土中水泥在水化和凝固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导热性能差,会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内部产生温度与热量的积累,进而出现钢筋混凝土结构内部的应力与形变趋势,如果这种趋势超出钢筋混凝土结构强度时就会出现裂缝。
(四)钢筋混凝土湿度。钢筋混凝土在硬化的过程中会出现水分蒸发,如果不及时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养护处理,则会产生干缩的趋势,在水分流失严重的情况下,钢筋混凝土结构表面会产生干缩裂缝,不但影响钢筋混凝土表面质量,也会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强度。
(五)钢筋混凝土提前受荷。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没有形成设计的强度而过早负荷会产生钢筋混凝土结构内部的变形,甚至会出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这不但会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后续施工,而且也会直接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强度。
二、房屋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
(一)科学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避免出现较大集中应力的现象,如因特殊原因,则需要采取相应措施。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过程中需进行抗裂验算,并将结果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钢筋品种、规格、数量的改变、代用应重新进行抗裂验算。钢筋的位置需合适,钢筋间距过大,保护层过大或过小都可能引起裂缝。容易开裂和结构的薄弱处,应设计相应的处理办法。减少地基的均匀沉降,采用控制建筑的长高比,调整基础的埋置深度等,来调整地基的不均匀变形。伸缩缝间距设计合理,对体形复杂、地基不均匀沉降值大的建筑物应更加严谨,并可与其他结合缝共同使用。
(二)控制钢筋混凝土材料质量。在混凝土强度等级既定条件下,搅拌站根据混凝土级配国家行业标准及当地的条件进行优选,尽可能降低水泥用量,降低水灰比,降低含砂率,增加细度模数,在混凝土中适当加入降低水化热的外加剂,提高和易性降低碱骨料反应等。应开展各种材料及级配,收缩性能的实验。对于混凝土的出罐坍落度及现场坍落度应进行严格的试验和施工时的控制不宜产生坍落度越大越方便的误导。
(三)控制钢筋混凝土的配合比。为了防止钢筋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应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具体的措施如下:要严格控制集料级配和含泥量,掺加适量的矿物掺合料,选择恰当的水灰比,并且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原则下尽可能的减少混凝土中水泥用量;可加入早强剂、缓凝剂、速凝劑、引气剂、减水剂等外加剂,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夏天高温天气拌合混凝土时可用冰水将碎石冷却以降低温度;浇筑厚大体积混凝土时,应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配制高强度混凝土,应选用硅酸盐水泥。
(四)注意混凝土构件的运输过程。在进行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吊装时,吊装点的设计应尽量合理,横向加固应牢靠,并设置牵引所;在运输混凝土构件的过程中,应做牢固捆绑,避免由于吊装过程或运输过程的晃动或者碰撞导致混凝土构件出现裂缝。
(五)施工工艺。利用施工工艺措施控制温度应力,在混凝土浇筑时要控制好浇筑层厚度和浇筑的速度以便于散热。在浇注时,可采用分层分段施工的方法,降低单位浇筑体积,扩大散热面积,利用浇筑面来散热。可在混凝土拌合物拌合用水中加入部分碎冰,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好入模温度和坍落度。还可采用人工导热,预埋冷却水管用循环水降低混凝土温度。
浇筑混凝土前应对钢筋上的油渍、泥浆等污物和氧化铁皮进行清除,以免影响粘结力。钢筋的位置、规格和保护层厚度要符合设计的要求。模板及支架结构应简单,制造与装拆方便,并且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模板安装的位置要准确、牢固,在施工中应避免变形。混凝土运输、浇筑的全部时间应在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内完成。混凝土振捣操作应合理,过分地振捣对混凝土的均匀性有害,但振捣不足又不能保证混凝土应有的密实度,要恰到好处,以使得混凝土表面现出浮浆、不再出现气泡并不再沉落为准。
(六)混凝土养护。施工单位应在混凝土浇注前作详细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对现场是否具备浇筑条件进行严格检查,发现问题需整改后再进行浇筑施工,浇筑前注意气象条件是否对浇筑有影响,包括气温、湿度、降雨、风速等,是否需要做出相应措施。各方管理部门组成混凝土浇筑领导小组,对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养护进行全程监控,严格执行施工技术方案及相关规范要求。保温养护时间应当不低于半个月,重大工程不低于一个月,混凝土浇筑过程宜有取信息化施工,利用必要的监测手段跟踪测试,控制养护条件。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工程规模的扩大,施工中混凝土的出现呈现出逐步增多的趋势,为了避免混凝土产生裂缝,需要不断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来确保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海婷.浅谈钢筋混凝土裂缝问题[J].河南建材,2013(06).
[2] 杨丽.浅析高层建筑地下室混凝土裂缝原因及防治[J].江西建材,2015(08).
[3] 李鸿鹏.工民建混凝土质量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5).
作者简介:赵永宁,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北京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