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护理父母假”VS “禁啃老”
“护理父母假”
2017年1月22日,备受各方关注的《福建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经该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于今年3月1日起施行。条例规定独生子女的父母年满六十周岁,患病住院治疗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支持其子女进行护理照料,并给予每年累计不超过十天的护理时间,护理期间工资福利待遇不变。
老有善养,亲情才是最好的陪伴。福建以地方立法的形式,为老年人权益构筑起“不离亲”“不离家”“不离群”的养老底线,令人感怀,让人温暖。其间,独生子女“护理父母假”,更在网上赢得无数点赞。
立法“禁啃老”
《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对“啃老族”,草案中也进行了约束: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或其他亲属要求老年人给予其经济资助的,老年人有权拒绝。
调查发现,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现象,30%左右的成年子女基本靠父母供养,父母的支持和帮助依然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人们把这种社会现象称之为“啃老”。针对“啃老”现象,社会学专家景天魁曾表示,“应激励啃老族自立自强,但改变现状需要几十年的努力。”
【对比解读】
“护理父母假”新规与立法禁止啃老,之所以令人期待,是因为它不仅是倡议或鼓呼,在“法治中国”语境下,更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层级高,二是罚责明。遗憾的是,现实往往偏离了良法的初心。家是盔甲,亦是软肋。父母是大港湾,亦是东流水。愿“护理父母假”与禁止啃老法能在现实生活中生根发芽,更愿类似的地方立法创意,成为呵护老年人权益、维系亲情纽带的给力之举。
“捡到钱”VS“照常开课”
假装捡到老人工资
有人丢了辛苦钱,好心人凑钱假装捡到送还,这种影视剧中才会出现的场景,在滨州无棣真实上演了。前段时间,70岁的环卫工人程延新在回家路上丢失了三个月的工资3360元。好心市民把这件事转发到朋友圈,迅速引发了网友关注,有网友甚至自己凑好钱后,假装捡到了老人的工资,“送还”老人。
在这个寒冬,这无疑是一则暖新闻,瞬间击中许多人柔软的心。3360元,在一些人眼中,或许就是一套靓衫或一顿大餐的钱,但对一位70岁的老环卫工人来说,就是3个月的起早贪黑、风吹日晒、辛勤劳作,这笔钱的分量可想而知。
3360元钱,于万能的朋友圈,是小菜一碟,滨州无棣网友之善,不仅在于为环卫工人凑钱,更在于假装拾金不昧,用“归还”的方式进行捐助,让老人收得心安理得。
“照常开课”:更高境界的善
某年冬天某城市连续暴雪,许多单位和商家因此歇业,但公立小学却依旧照常开课。一位家长对此很不理解,忍不住给校长打电话。校长的回答令她大感意外:“正如您所知,不少穷人家庭冬天甚至用不起暖气,把那些孩子接到学校来上学,他们不仅能拥有一整天的温暖,还能在学校里享受到免费的营养午餐!”那位家长接着问:“那么,为什么不只接贫穷人家的小孩去学校呢?”校长说:“施恩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保持人的尊严。我们不能在帮助那些贫穷孩子的同时,践踏他们的自尊!”
【对比解读】
“大爱无形,大音希声。”一个人行善,除了有心、有力,还要有法——懂得如何将善事办好。这要求我们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将心比心,考虑受助者感受;小心翼翼,维护受助者尊严,降低受助行为给受助者带来的羞辱感与挫败感,尤其避免将善行变成让人难以下咽的嗟来之食。为善而不忘谦卑,才能不忘善的初心,成全别人的同时,成全自己。
《相思》VS《孤芳不自赏》
2017年第一部刷屏的中国风短片
2017年第一天,一部短片《相思》,悄悄爬上了网络热搜。短片根据清朝时期,嘉定名士王初桐与六娘真实的爱情故事改编。画面古朴细腻,色调清淡素雅,意境唯美深邃,情感含蓄绵长。脍炙人口的王维诗句,作为引子和意象贯穿全片。几天之内,点击量就突破了5000万,豆瓣评分8.5。
这是一部纯手绘的动画,每一帧画面都透着浓浓中国风。服装、造型、场景、物件,都尽量做到有史可据,甚至连最重要的编剧工作都交给了对嘉定民俗文化有研究的历史学家李夏恩。除去情节的返璞归真,短片在细节的处理上,也是十分细致。少年初桐手里拿着红豆细看时,黑眼珠上有豆大的红色倒影。听说六娘订亲,初桐急忙跑往六娘家后门,却撞在了梨车上,而梨,即为离。六娘坐在花轿里,掉下一滴眼泪,落在嫁衣上,留下一个暗色水渍,乍看根本看不出来……这些意象和细节,抓住了古风的精髓。其中满满的诚意,令人肃然起敬。
“抠像”演戏的《孤芳不自赏》
《孤芳不自赏》开播时,制片方曾打出“良心好剧”的宣传语。因为该剧男主角钟汉良和女主角杨颖的高人气,不少观众都抱有很高期待,不过,质疑声很快出现。有眼尖的观众指出,钟汉良和杨颖只拍近景和特写,两人同框出现的镜头少之又少。有人统计,以第四、五、六集为例,男女主角共同出现在画面里的镜头,一共只有8个左右,时长大约在10分钟,而在剩下的本应该同框的画面里,大量出现“抠像”情况……该片在湖南卫视开播仅一周,即遭遇口碑滑铁卢:豆瓣评分从一开始的8.2分骤跌至4.1分,超过六成观众给出1分差评。
制作方粗糙的后期“抠像”合成技术,不仅无法让观众入戏,更让人感觉被欺骗。该剧制片方对为何抠像、主演档期等问题进行了说明,但避重就轻、隔靴搔痒式的回答并沒有平息争议,反而引起了更大的质疑。
【对比解读】
影视行业从业者,除了前期做好剧本和人物的功课,最为重要的就是职业态度和敬业精神。频繁使用绿幕、抠图、滥用配音的现象层出不穷,在“劣币驱逐良币”的环境下,匠心独具、精益求精的作品反而越来越稀缺,这一原本正常的行为反而被表扬,可怕的是,很多时候这一敬业群体还无戏可拍,让人感到悲哀。《相思》制作团队给同行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用更多的工匠精神,好好打磨作品,中国影视才有明天。
“护理父母假”
2017年1月22日,备受各方关注的《福建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经该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于今年3月1日起施行。条例规定独生子女的父母年满六十周岁,患病住院治疗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支持其子女进行护理照料,并给予每年累计不超过十天的护理时间,护理期间工资福利待遇不变。
老有善养,亲情才是最好的陪伴。福建以地方立法的形式,为老年人权益构筑起“不离亲”“不离家”“不离群”的养老底线,令人感怀,让人温暖。其间,独生子女“护理父母假”,更在网上赢得无数点赞。
立法“禁啃老”
《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对“啃老族”,草案中也进行了约束: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或其他亲属要求老年人给予其经济资助的,老年人有权拒绝。
调查发现,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现象,30%左右的成年子女基本靠父母供养,父母的支持和帮助依然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人们把这种社会现象称之为“啃老”。针对“啃老”现象,社会学专家景天魁曾表示,“应激励啃老族自立自强,但改变现状需要几十年的努力。”
【对比解读】
“护理父母假”新规与立法禁止啃老,之所以令人期待,是因为它不仅是倡议或鼓呼,在“法治中国”语境下,更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层级高,二是罚责明。遗憾的是,现实往往偏离了良法的初心。家是盔甲,亦是软肋。父母是大港湾,亦是东流水。愿“护理父母假”与禁止啃老法能在现实生活中生根发芽,更愿类似的地方立法创意,成为呵护老年人权益、维系亲情纽带的给力之举。
“捡到钱”VS“照常开课”
假装捡到老人工资
有人丢了辛苦钱,好心人凑钱假装捡到送还,这种影视剧中才会出现的场景,在滨州无棣真实上演了。前段时间,70岁的环卫工人程延新在回家路上丢失了三个月的工资3360元。好心市民把这件事转发到朋友圈,迅速引发了网友关注,有网友甚至自己凑好钱后,假装捡到了老人的工资,“送还”老人。
在这个寒冬,这无疑是一则暖新闻,瞬间击中许多人柔软的心。3360元,在一些人眼中,或许就是一套靓衫或一顿大餐的钱,但对一位70岁的老环卫工人来说,就是3个月的起早贪黑、风吹日晒、辛勤劳作,这笔钱的分量可想而知。
3360元钱,于万能的朋友圈,是小菜一碟,滨州无棣网友之善,不仅在于为环卫工人凑钱,更在于假装拾金不昧,用“归还”的方式进行捐助,让老人收得心安理得。
“照常开课”:更高境界的善
某年冬天某城市连续暴雪,许多单位和商家因此歇业,但公立小学却依旧照常开课。一位家长对此很不理解,忍不住给校长打电话。校长的回答令她大感意外:“正如您所知,不少穷人家庭冬天甚至用不起暖气,把那些孩子接到学校来上学,他们不仅能拥有一整天的温暖,还能在学校里享受到免费的营养午餐!”那位家长接着问:“那么,为什么不只接贫穷人家的小孩去学校呢?”校长说:“施恩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保持人的尊严。我们不能在帮助那些贫穷孩子的同时,践踏他们的自尊!”
【对比解读】
“大爱无形,大音希声。”一个人行善,除了有心、有力,还要有法——懂得如何将善事办好。这要求我们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将心比心,考虑受助者感受;小心翼翼,维护受助者尊严,降低受助行为给受助者带来的羞辱感与挫败感,尤其避免将善行变成让人难以下咽的嗟来之食。为善而不忘谦卑,才能不忘善的初心,成全别人的同时,成全自己。
《相思》VS《孤芳不自赏》
2017年第一部刷屏的中国风短片
2017年第一天,一部短片《相思》,悄悄爬上了网络热搜。短片根据清朝时期,嘉定名士王初桐与六娘真实的爱情故事改编。画面古朴细腻,色调清淡素雅,意境唯美深邃,情感含蓄绵长。脍炙人口的王维诗句,作为引子和意象贯穿全片。几天之内,点击量就突破了5000万,豆瓣评分8.5。
这是一部纯手绘的动画,每一帧画面都透着浓浓中国风。服装、造型、场景、物件,都尽量做到有史可据,甚至连最重要的编剧工作都交给了对嘉定民俗文化有研究的历史学家李夏恩。除去情节的返璞归真,短片在细节的处理上,也是十分细致。少年初桐手里拿着红豆细看时,黑眼珠上有豆大的红色倒影。听说六娘订亲,初桐急忙跑往六娘家后门,却撞在了梨车上,而梨,即为离。六娘坐在花轿里,掉下一滴眼泪,落在嫁衣上,留下一个暗色水渍,乍看根本看不出来……这些意象和细节,抓住了古风的精髓。其中满满的诚意,令人肃然起敬。
“抠像”演戏的《孤芳不自赏》
《孤芳不自赏》开播时,制片方曾打出“良心好剧”的宣传语。因为该剧男主角钟汉良和女主角杨颖的高人气,不少观众都抱有很高期待,不过,质疑声很快出现。有眼尖的观众指出,钟汉良和杨颖只拍近景和特写,两人同框出现的镜头少之又少。有人统计,以第四、五、六集为例,男女主角共同出现在画面里的镜头,一共只有8个左右,时长大约在10分钟,而在剩下的本应该同框的画面里,大量出现“抠像”情况……该片在湖南卫视开播仅一周,即遭遇口碑滑铁卢:豆瓣评分从一开始的8.2分骤跌至4.1分,超过六成观众给出1分差评。
制作方粗糙的后期“抠像”合成技术,不仅无法让观众入戏,更让人感觉被欺骗。该剧制片方对为何抠像、主演档期等问题进行了说明,但避重就轻、隔靴搔痒式的回答并沒有平息争议,反而引起了更大的质疑。
【对比解读】
影视行业从业者,除了前期做好剧本和人物的功课,最为重要的就是职业态度和敬业精神。频繁使用绿幕、抠图、滥用配音的现象层出不穷,在“劣币驱逐良币”的环境下,匠心独具、精益求精的作品反而越来越稀缺,这一原本正常的行为反而被表扬,可怕的是,很多时候这一敬业群体还无戏可拍,让人感到悲哀。《相思》制作团队给同行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用更多的工匠精神,好好打磨作品,中国影视才有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