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中主要叙述了陶渊明的这个理想社会与别人的理想社会的不同点,陶渊明的理想社会的本质亦即它比别人的理想社会更有感染力与魅力的原因。
关键词:桃花源;人类童年生活;集体无意识;原型
我们看《桃花源记》就能看到它里面有关现实世界的叙述只有一两句,而其他所有部分都叙述了世外桃源的理想世界与找到它的过程。而正是在渔人找到这世外桃源的过程中,实际上陶渊明也突破了世人狭隘的单一的一元世界的牢笼而冲进了视思广阔的自由的理想的二元世界。在这种发明中人们不再需要受苦于迷糊朦胧的自然本能冲动,在视野开阔中秩序分明地得到灵魂的安顿,心灵的寂静与批评现实是非的明亮的参照系。虽然这种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的二元世界模式早已有之,但如果在自己的心灵深处没有得到深刻理解的自觉性,那么以往的那些学说也对自己来说就等于不存在。陶淵明在现实世界的苦苦追寻中找到了这个构思的理想世界是个伟大的发现。理想世界的发明与创造是个不简单的活,需要智慧,不然像草露一样稍有不慎已然破坏了它的理想性与美。在这样的理想世界的创造中最有智慧的应是陶渊明。他的理想世界与别人的比起来有四大优点:第一是距离。第二是情感。第三是形象。第四是对比。文中所说“先世避秦世乱…来此绝境…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我们就能知道虽然这里讲的是陶渊明的理想社会,而这理想社会与现实社会是隔山相望,不仅是地理上的近,又从秦开始分支,所以时间上近。还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衣著如外人”语言相通等而生活方式上近。正因为跟现实生活如此的近,所以像唾手可得似地对我们产生极大的诱惑力。老子的“小国寡民…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比起桃花源有两点缺陷。第一,桃花源有地理上的相近性,从现实到理想像渔人似的乘舟可以到达。而老子只有时间上的关系。现实在此刻,理想在流逝了的过去。第二,桃花源里现实与理想社会在此刻共存着,所以到理想不需要破坏和改造现实,而老子那里现在正在使用的标志着文明的舟舆、甲兵、什伯人之器等靠艰难的意志来不使用才能达到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的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的所谓的理想社会。这样产生的一个问题是这理想社会的可行性到底可信不可信?这样一个有点文学性甚至有点宗教性的理想社会没有可信度对于它的影响力与魅力来说是致命的。因而距离也是离我们远的。
第二,情感方面,桃花源是“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憇……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怡然有余乐”这样的人们相依为命,感同身受,同甘共苦感情相互通达。而老子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样的“人民从生到死,互相不往来”的情感。现在的我们很难认同有着这种情感的社会是个大家都从心底盼望着的理想的社会,所以比起陶渊明,这种社会对我们的吸引力与影响很小。在第三个形象性方面也是老子比陶渊明要差,老子这里没有写的具体生活的形象,而陶渊明虽然也简陋,但基本上写到了它的重要的概貌。比如,孔子也有理想社会,但是他心里的尧舜禹的古代的理想的黄金社会是个没有半点形象的抽象存在物,所以作为立论的话语,有其对当时(孔子时代)的社会在行为与道德方面有其范导作用的有用性,但因为没有形象,所以对我们的批判现实的参照系的作用与作为理想的强大的吸引力是没有多少的。在对比方面,孔子是没有多少对比作用的,因为理想社会太过抽象。而老子是纵向的时间性对比,而且过去也没有多少形象性(按一般来讲,过去或童年也是很模糊的),所以在读者心里引起的对比后的距离差很小或模糊不清。陶渊明是共时性的横向对比,而且对比两方都有形象上一定程度的完整性,同时两个都是现在的,所以在我们心里引起的比差的落差很大,对我们造成轰动。“此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我认为这一渔人行踪的巧妙的情节安排是陶渊明与以往一切浪漫主义复古运动者的最大的不同点与成功处。通过这一情节才把桃花源不同于以往的极强的现实的可行性等上述的一切优点凸显出来。这一情节是《桃花源记》的关键。
但无论这一“先世避秦世乱…来此绝境” “一渔人在不意中找到”等情节有多么大现实感与可信性,但终归还是虚构的,幻想的。在现实中无论有无其原型。按其本质来说,陶渊明的这个桃花源的理想社会是这样的:“在社会制度与性质上,是与阶级社会‘异源’的无阶级社会;在政治上,无皇帝年号的‘纪历志’,否定了君权的政治压迫;在经济上,‘靡王税’,否定了封建剥削;在思想形态上,否定了猾黠巧诈的‘智慧’与尔虞我诈;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上,主张相互激励而‘肆农耕’,人人劳动”这种无阶级,无皇帝,靡王税,靡巧诈的人人劳动的桃花源的理想社会并不在渔人“缘溪行”能够找到的渔人当时的社会或后来的社会中,而是在过去,在人类的童年时代。渔人找到是陶渊明的想象,而太守与刘子骥找不到是必然的,因为它需要的不是洞口而是时光机。而且桃花源也不是纯粹的过去社会,它还经过了一定的艺术加工与理想化。加进了虚构与文学性。虽然在过去社会中有桃花源的所有美好的成分,但也有桃花源中没有提及或不存在的战争,杀戮,罪孽与死亡等众多负面的成分。而这里主要是过去社会中零散地存在着的现实美的成分经过形象思维的艺术加工的典型化而变成艺术美了。“作为可感知的具体形象的现实美毕竟还是低级的、原始的、粗糙的东西,那么,作为艺术美的形象究竟怎样使它变得集中、强烈而更真实起来呢?这就是通过典型化的手段。”它(桃花源)是有着坚实的过去的根,过去社会基本上跟它相像,但又不完全是过去的还原。它是一种“继承远古以来的先贤们设计与想象的积极成果”这样它是既带着整个人类的童年生活的记忆,又带着整个人类在童年时代漫漫长夜中一直向往着的某种深层积淀着的愿望。“宗教活动依靠的主要不是明确的概念或系统的学说,而是意象、象征、习惯、仪式和神话。它是情绪的和经验的,因而能使自己与人类主体的最深处的种种无意识之根纠缠在一起” “诗不应该吸引读者的心智:一首诗实际上意味些什么其实是无关紧要的……诗却以更为具体和更加无意识的方式悄然影响读者……方法是发展出一种会与‘神经直接交流的感觉性语言’。他必须选择‘带有伸向最深层的恐惧和欲望的网状须根’的字词,亦即那些充满暗示性的扑朔迷离的意象,它们可以渗入那些‘原始的’层次,那些在其之上一切男女都体验着同样东西的层次。…集体无意识之中。”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说,这种对理想性社会的模糊设计与向往是整个人类童年的漫长的时间过程中一直持续存在而慢慢地集体无意识化而所有后来人类子孙的最深的记忆与心灵深处一直保存着,而且它(理想性社会)所基于产生的人类童年的真实生活原型本身也是我们共同祖先的经常性的生活内容而基本上美好地(就像老人回忆童年一样基本上是美好的)寄存于我们所有人的集体无意识之中。在后来的重温中对我们来说不仅过去祖先的美好的理想社会本身会是美的,而且本来不这么美的祖先的现实生活本身也会变为美。
所以如果我们运用某些深刻的技巧去能够调动或撼动此刻已经我们所遗忘或压抑,封存着的心灵最深处的恐惧与欲望性的上面那些集体无意识,去符合那些极难察觉与把握的极原始的原型,那么我们就像长着某种“伸向最深层的恐惧和欲望的网状的须根”似的,必定会对“在其之上的一切男女”产生像魔法一样,在他们身上触及与复活他们的集体无意识与原型的作用,让他们的理性的意志完全失去控制,成为我们可以随意摆布的傀儡。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之所以成功,在后来的社会历史中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是因为在某种程度上它表达着人类共同所拥有的向往或期望。在某种程度上它比别的所有设计更贴近和符合“在其之上一切男女”的集体无意识与原型。并不是它表达出了什么罕见的理性的思想或极大的社会功用性,而是它作为一个整体意象与象征,在默默的悄然中撼动着人类集体心灵的深层的习惯与惯性。它在作者的不经意的深思冥想中非常巧合地暗合着人类的心理形状或心理模型、模式。这应该是它的艺术感染力与魅力的最深层的原因吧!
参考文献
[1]. 魏正申.陶渊明集译注[M].文津出版社,1994.5;369
[2] .李泽厚.美学旧作集[M].天津社会科学院,2002.5;34
[3] 陈鼓应.老子近注今译[M].商务印书馆出版,2003.12;345
(西藏大学文学院 西藏 拉萨 850000)
关键词:桃花源;人类童年生活;集体无意识;原型
我们看《桃花源记》就能看到它里面有关现实世界的叙述只有一两句,而其他所有部分都叙述了世外桃源的理想世界与找到它的过程。而正是在渔人找到这世外桃源的过程中,实际上陶渊明也突破了世人狭隘的单一的一元世界的牢笼而冲进了视思广阔的自由的理想的二元世界。在这种发明中人们不再需要受苦于迷糊朦胧的自然本能冲动,在视野开阔中秩序分明地得到灵魂的安顿,心灵的寂静与批评现实是非的明亮的参照系。虽然这种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的二元世界模式早已有之,但如果在自己的心灵深处没有得到深刻理解的自觉性,那么以往的那些学说也对自己来说就等于不存在。陶淵明在现实世界的苦苦追寻中找到了这个构思的理想世界是个伟大的发现。理想世界的发明与创造是个不简单的活,需要智慧,不然像草露一样稍有不慎已然破坏了它的理想性与美。在这样的理想世界的创造中最有智慧的应是陶渊明。他的理想世界与别人的比起来有四大优点:第一是距离。第二是情感。第三是形象。第四是对比。文中所说“先世避秦世乱…来此绝境…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我们就能知道虽然这里讲的是陶渊明的理想社会,而这理想社会与现实社会是隔山相望,不仅是地理上的近,又从秦开始分支,所以时间上近。还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衣著如外人”语言相通等而生活方式上近。正因为跟现实生活如此的近,所以像唾手可得似地对我们产生极大的诱惑力。老子的“小国寡民…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比起桃花源有两点缺陷。第一,桃花源有地理上的相近性,从现实到理想像渔人似的乘舟可以到达。而老子只有时间上的关系。现实在此刻,理想在流逝了的过去。第二,桃花源里现实与理想社会在此刻共存着,所以到理想不需要破坏和改造现实,而老子那里现在正在使用的标志着文明的舟舆、甲兵、什伯人之器等靠艰难的意志来不使用才能达到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的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的所谓的理想社会。这样产生的一个问题是这理想社会的可行性到底可信不可信?这样一个有点文学性甚至有点宗教性的理想社会没有可信度对于它的影响力与魅力来说是致命的。因而距离也是离我们远的。
第二,情感方面,桃花源是“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憇……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怡然有余乐”这样的人们相依为命,感同身受,同甘共苦感情相互通达。而老子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样的“人民从生到死,互相不往来”的情感。现在的我们很难认同有着这种情感的社会是个大家都从心底盼望着的理想的社会,所以比起陶渊明,这种社会对我们的吸引力与影响很小。在第三个形象性方面也是老子比陶渊明要差,老子这里没有写的具体生活的形象,而陶渊明虽然也简陋,但基本上写到了它的重要的概貌。比如,孔子也有理想社会,但是他心里的尧舜禹的古代的理想的黄金社会是个没有半点形象的抽象存在物,所以作为立论的话语,有其对当时(孔子时代)的社会在行为与道德方面有其范导作用的有用性,但因为没有形象,所以对我们的批判现实的参照系的作用与作为理想的强大的吸引力是没有多少的。在对比方面,孔子是没有多少对比作用的,因为理想社会太过抽象。而老子是纵向的时间性对比,而且过去也没有多少形象性(按一般来讲,过去或童年也是很模糊的),所以在读者心里引起的对比后的距离差很小或模糊不清。陶渊明是共时性的横向对比,而且对比两方都有形象上一定程度的完整性,同时两个都是现在的,所以在我们心里引起的比差的落差很大,对我们造成轰动。“此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我认为这一渔人行踪的巧妙的情节安排是陶渊明与以往一切浪漫主义复古运动者的最大的不同点与成功处。通过这一情节才把桃花源不同于以往的极强的现实的可行性等上述的一切优点凸显出来。这一情节是《桃花源记》的关键。
但无论这一“先世避秦世乱…来此绝境” “一渔人在不意中找到”等情节有多么大现实感与可信性,但终归还是虚构的,幻想的。在现实中无论有无其原型。按其本质来说,陶渊明的这个桃花源的理想社会是这样的:“在社会制度与性质上,是与阶级社会‘异源’的无阶级社会;在政治上,无皇帝年号的‘纪历志’,否定了君权的政治压迫;在经济上,‘靡王税’,否定了封建剥削;在思想形态上,否定了猾黠巧诈的‘智慧’与尔虞我诈;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上,主张相互激励而‘肆农耕’,人人劳动”这种无阶级,无皇帝,靡王税,靡巧诈的人人劳动的桃花源的理想社会并不在渔人“缘溪行”能够找到的渔人当时的社会或后来的社会中,而是在过去,在人类的童年时代。渔人找到是陶渊明的想象,而太守与刘子骥找不到是必然的,因为它需要的不是洞口而是时光机。而且桃花源也不是纯粹的过去社会,它还经过了一定的艺术加工与理想化。加进了虚构与文学性。虽然在过去社会中有桃花源的所有美好的成分,但也有桃花源中没有提及或不存在的战争,杀戮,罪孽与死亡等众多负面的成分。而这里主要是过去社会中零散地存在着的现实美的成分经过形象思维的艺术加工的典型化而变成艺术美了。“作为可感知的具体形象的现实美毕竟还是低级的、原始的、粗糙的东西,那么,作为艺术美的形象究竟怎样使它变得集中、强烈而更真实起来呢?这就是通过典型化的手段。”它(桃花源)是有着坚实的过去的根,过去社会基本上跟它相像,但又不完全是过去的还原。它是一种“继承远古以来的先贤们设计与想象的积极成果”这样它是既带着整个人类的童年生活的记忆,又带着整个人类在童年时代漫漫长夜中一直向往着的某种深层积淀着的愿望。“宗教活动依靠的主要不是明确的概念或系统的学说,而是意象、象征、习惯、仪式和神话。它是情绪的和经验的,因而能使自己与人类主体的最深处的种种无意识之根纠缠在一起” “诗不应该吸引读者的心智:一首诗实际上意味些什么其实是无关紧要的……诗却以更为具体和更加无意识的方式悄然影响读者……方法是发展出一种会与‘神经直接交流的感觉性语言’。他必须选择‘带有伸向最深层的恐惧和欲望的网状须根’的字词,亦即那些充满暗示性的扑朔迷离的意象,它们可以渗入那些‘原始的’层次,那些在其之上一切男女都体验着同样东西的层次。…集体无意识之中。”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说,这种对理想性社会的模糊设计与向往是整个人类童年的漫长的时间过程中一直持续存在而慢慢地集体无意识化而所有后来人类子孙的最深的记忆与心灵深处一直保存着,而且它(理想性社会)所基于产生的人类童年的真实生活原型本身也是我们共同祖先的经常性的生活内容而基本上美好地(就像老人回忆童年一样基本上是美好的)寄存于我们所有人的集体无意识之中。在后来的重温中对我们来说不仅过去祖先的美好的理想社会本身会是美的,而且本来不这么美的祖先的现实生活本身也会变为美。
所以如果我们运用某些深刻的技巧去能够调动或撼动此刻已经我们所遗忘或压抑,封存着的心灵最深处的恐惧与欲望性的上面那些集体无意识,去符合那些极难察觉与把握的极原始的原型,那么我们就像长着某种“伸向最深层的恐惧和欲望的网状的须根”似的,必定会对“在其之上的一切男女”产生像魔法一样,在他们身上触及与复活他们的集体无意识与原型的作用,让他们的理性的意志完全失去控制,成为我们可以随意摆布的傀儡。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之所以成功,在后来的社会历史中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是因为在某种程度上它表达着人类共同所拥有的向往或期望。在某种程度上它比别的所有设计更贴近和符合“在其之上一切男女”的集体无意识与原型。并不是它表达出了什么罕见的理性的思想或极大的社会功用性,而是它作为一个整体意象与象征,在默默的悄然中撼动着人类集体心灵的深层的习惯与惯性。它在作者的不经意的深思冥想中非常巧合地暗合着人类的心理形状或心理模型、模式。这应该是它的艺术感染力与魅力的最深层的原因吧!
参考文献
[1]. 魏正申.陶渊明集译注[M].文津出版社,1994.5;369
[2] .李泽厚.美学旧作集[M].天津社会科学院,2002.5;34
[3] 陈鼓应.老子近注今译[M].商务印书馆出版,2003.12;345
(西藏大学文学院 西藏 拉萨 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