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公益活动长效运转的运营之道

来源 :新媒体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cool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从滨海广播“听众公益林”种植活动十年坚守经验,谈媒体公益活动长效运转的运营之道。
  关键词  公益环保;公益植树;媒体责任;策划经验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10-0097-02
  天津滨海广播在2009年3月,组织策划了第一次公益植树活动,倡导听众参与环保,为绿色环保做贡献。活动邀请了100名听众,种下了第一片听众公益林。由此,滨海广播公益植树活动拉开帷幕,连续举办了11年。媒体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推动公益活动向丰富性和多样化发展。十年间,滨海广播是如何做到将一项公益活动做到常态化、品牌化呢。有哪些长效运行的经验?
  1  “公益植树”如何做到十年长效发展
  1.1  “玩法”变
  同一主题活动,如果想长效进行下去,换着花样“玩”是必不可少的。现代社会,丰富多样的活动一波波推陈出新,人们保持新鲜感的时间越来越短,而且活动是很容易被效仿的。在这种情况下,“换着姿势做好创意”是同一主题活动长效运行下去的保证。对于媒体,创意的最直接来源可以是跟着新闻热点、社会热点,注意新闻性和及时性;还可以挖掘故事,用不同的故事撬动新的关注点;还可以针对不同的受众进行细分化地策划组织。
  梳理滨海广播组织的公益植树活动,十年间都是在不停更换主题。
  2009年,第一次公益植树活动的切入点为:树木对吸收碳排放的意义。因为那段时间,改善环境是受众的关注点,而植树就是个人能够身体力行做到,因此活动一经推出,受众反应强烈。
  2011年,结合了中新天津生态城的建设。中新天津生态城是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合作的重大项目。2008年9月,生态城开工奠基。到2010年,生态城初具规模。生态城长什么样?如何体现出生态环保理念?于是,这一年植树选址在中新生态城,植树结合生态城参观,让受众对中新生态城有了直观印象,反应热烈。
  2013年,第五片听众公益林选在了塘沽海洋高新区。这里是天津滨海高新区“一区四园”组成部分,是全国唯一以发展海洋产业为主的国家级高新区。“听众公益林”所描绘的绿色版图再次丰富。
  2014年,植树活动和现代设施农业结合,组织听众去采摘草莓。新的内容又让受众有了新意,听众持续保持了热情。
  2015年,恰逢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刚刚获批建设,公益林成为了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绿化带中的一部分。到自贸区去看一看,看看坐落在自贸区内的空客A320天津总装线厂,植树+工业游成为那一年的活动主题。
  滨海广播在2007年举办了“绿色滨海挑战行动”。活动真人秀的方式,通过征集项目、海选领队的方式,成功筛选并实施了五项与环保有关的挑战项目。当年就是这个活动开启滨海广播的环保公益活动之门。在2017年,“绿色滨海挑战行动”10周年之际,结合植树活动,特意在现场安排了十年公益活动回顾展,制作了回顾了滨海广播与听众共同为大自然做贡献的视频短片《十年之间的改变》。
  2018年,植树活动来到第十年。见证公益活动十年,为自己留下一份希望和心愿,是很多人在这一年特意要做的。因此,早早就有人预定了那一年的植树活动名额,种下爱情树、亲情树是这一年活动的亮点。
  从实际案例看出,主题的适时更换贴合了受众关注点的变化,“老瓶装了新酒”,让受众“常喝常新”,形成了长效品牌优势。
  1.2  活动“做加法”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是受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主线一旦确定后,就可以设计其他附加活动,让活动丰满,以此增加吸引力。濱海广播的公益活动就是在做“加法”。
  1)附加参观、旅游,不同的参观旅游体验,让活动始终保持新鲜度。2009年,参观天津港博物馆、天津港集装箱码头;2012年,参观基辅号航母;2015年,参加工业游;2018年,蓟州区梨木台景区游览;2019年,蓟州区盘山风景区游览。
  2)附加评选、获得旅游大奖。2016年,植树活动过后,推出“环保公益之星”评选活动,将听众植树的照片以及环保公益宣言,进行网络化多媒体展示、评选,票选出“最具人气奖”的环保宣言,送出“踏春旅游大奖”。
  3)附加公益证书,为公益活动“加持”。2013年,天津市容园林部门对于听众这种自发的公益绿化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那一年,天津市容园林部门为每一位参与者颁发了“园林绿化志愿者”公益勋章。2019年,活动为每一位参与的小朋友,准备了一张“环保公益证书”,以鼓励小朋友们从小践行环保,参与绿色环保的公益之心。
  4)附加网络种树。2013年,联合腾讯微博推出微博话题#为爱种树#,并开设网络植树,累计种植4万株“网络爱心树”。同时,活动中会根据线路设计,带听众到前一年种树的地方看看,给小树培土、浇水,增加听众与公益林的联系,使活动增加延续性。
  1.3  活动“做减法”
  “公益植树”活动对于滨海广播形成了一个品牌,几年下来,活动很多流程设计中可以做“减法”。比方说,互联网让报名更加便捷。面对面的报名方式,需要参与者额外增加活动参与时间,过程复杂了,使公益冲动不能在短的时间内转化为真正的公益行动,导致积极性减弱甚至消退。因此,参与的便捷性对于广播公益活动来说至关重要。微信直接报名正好可以弥补这种不足。相对成熟的策划方案,可以将部分活动执行外包给旅行社执行,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广播电台人员的人力成本,同时可以获得相对专业化的服务外包体验。
  规模效应可以带来运行成本的减少,活动的长效运行也同样如此,经过长效摸索出的运行经验,已经可以让活动从前期策划到后期执行做“减法”,以集约化的模式生产。   2  活動长效运行可借鉴经验及策划策略
  1)持续保持品质:公益活动要想做成品牌,就要有持之以恒的信心和坚持不懈的动力,最好在相对固定的时间来运行。相对固定的时间点运行对于受众参与具有可预判性,可控性。
  2)媒体在公益环保活动中的倡导作用。媒体的各类公益活动都应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唱响主旋律,配合主流意识形态宣传要求。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不可将公益活动标签化、玩噱头,或是掺杂过多的商业色彩,这些都无益于媒体的影响力。
  3)获得资源上的支持。活动形成品牌后,其影响力自然增加,这个时候就可以寻求外部空间的合作,通过搭建资源共享平台、资源置换、商业合作的模式进行运行。滨海广播长期与天津市各级园林部门保持密切合作,因此每年在植树地点的选择上,园林部门能提供场地及苗木上的支持。而每年附加的参观游览活动,也是给予各合作单位的赞助,使得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利用好外部资源优势,搭建资源合作平台是媒体运行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4)延长活动线,增加影响力。活动前期有宣传,中间有报道,后期还要做好服务。后期的报道和服务切不可忽视。后续服务可以增强参与者的体验好感,让受众与你增加黏性,形成长效关注。第二对于未参加的人增加一种期盼。
  3  公益活动对媒体的作用
  对于主流媒体而言,组织公益活动不仅是媒体自身的要求,也是媒体责任的体现。尤其是对于广播而言,广播的优点是伴随性强、可听性强,但是广播的弱点则是看不见、摸不着,认知困难,不容易形成鲜明的印象和风格,而广播线下活动很好地弥补了广播的不足。它可以让听众通过参与互动了解你的主持人、了解广播定位。公益活动就是很好的切入点,为广播媒体赢得美誉度和知名度。一个品牌化、内容丰富、参与度高的公益活动可以为媒体树立形象;弘扬社会核心价值观;进行商业合作,带动广告收益;拓展广播产业链,增加影响力。
  因此,广播公益活动在找好一个切入点后,要持续下去,坚持做好,通过各种“变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李雯.广播公益活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以“988守望大山行动·一米彩虹计划”为例[J].中国广播,2017(12):5-7.
  [2]周宇红.以公益活动提升媒体影响力[J].记者摇篮,2013(3):25-26.
  [3]宋康.媒体公益慈善活动策划探析——以厦门广播媒体的公益慈善活动为例[J].东南传播,2008(7):154-155.
  [4]王佳.安徽传统媒体公益传播研究——以三大公益品牌为例[D].合肥:安徽大学,2014.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信息呈现形式的不断更新,2012年出现的短视频迅速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和消费信息的重要形式。2016年正式上线的“梨视频”专注于做年轻人的资讯短视频平台,且逐渐形成了独具自身特色的内容生产和运营模式。文章将“梨视频”作为研究个案,分别从内容的采集、编辑、分发三个方面对其内容运营的特色进行剖析,并试图指出其未来发展趋势,以期助推资讯类短视频内容运营的特色化发展。 
期刊
摘 要 Vlog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形态,当前发展势头方兴未艾。两会报道期间,众多媒体开始尝试运用Vlog形式进行报道,新鲜而活泼的方式与严肃的政治议题相结合,让两会的报道呈现出更多面,但是Vlog在新闻报道中也有明显的局限性,这种形式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文章以两会期间新闻记者使用Vlog进行新闻报道为切入点,探究此种形式在新闻报道中的优点和局限性,为Vlog在新闻报道中的实际运用
期刊
摘 要 作为一种古老而普遍存在的交往方式,从早期的“游戏说”行为到现今的“第九艺术”,进入电子化阶段一直到网络时代的全民游戏时代,网络游戏的媒介特性日益显著,借助于符号学理论,能够较为清晰探索其规则与反规则的特性;作为信息载体,其中心化的传播特质尤为明显,但介于网络时代,其互动性较强的去中心化特质也凸显出来;在规则与符号之间的流动的维度调控也成为网络游戏媒介重要特征之一,从而影响玩家的游戏意识与现
期刊
摘 要 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我国壮族主要聚居地,每年在“三月三”壮族文化节会举行多样的活动。在新媒体语境下“三月三”壮族文化节的传播面临着传播渠道单一、文化氛围有待提升、建设力度需要加强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应加大“三月三”文化节广告宣传力度,利用新媒体推广“三月三”文化节,加大“三月三”文化节创新开发力度。  关键词 “三月三”;传播策略;广告宣传;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
期刊
摘 要 网红向粉丝推荐产品、服务的过程就是口碑传播的过程。随着网红产业链的逐渐成熟完善,网红的团队运营日趋专业,其营销策略不断优化。文章基于安迪·赛诺威兹提出的口碑营销5T模型,对“口红一哥”李佳琦的网络口碑营销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 网红;网络口碑营销;5T模型;李佳琦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10-0056-03  网红经济的商业
期刊
摘 要 随着电子技术和网络科技的发展,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式微,基于移动设备的新媒体逐渐成为台湾民众主要的信息来源。新媒体相比于传统媒体有着准入门槛低、制作方便、即时发布、互动性强等特点。文章以“首届海峡两岸网络新媒体大陆行”为例,浅谈如何发挥发挥新媒体传播优势,做好对台宣传,为台湾民众打开了解大陆的窗口。  关键词 新媒体;首届海峡两岸网络新媒体大陆行;对台宣传  中图分类号 G2 文
期刊
摘 要 喜马拉雅FM与得到作为移动互联网付费音频课程付费转型上岸的成功案例,让知识付费、内容付费行业出现新的转机。喜马拉雅FM所言“听,见真知”,得到App所宣“知识就在得到”,都在强调认知与学习的效果。本文试图从声音、工作记忆、认知负荷的角度来探究用户在移动互联网音频课程的伴随性使用场景下的认知和学习机制,提出这类课程的认知与学习机制具有:1)声音诱发学习积极情绪;2)听觉通道信息获取易于视觉通
期刊
摘 要 Vlog作为一种新型视频形式在国内异军突起,它自身特有的传播属性引得广告主争相将其作为广告投放渠道,Vlog广告一时成为商业风口。文章以哔哩哔哩平台的热门Vlog为例,分析了Vlog广告的发展现状,具体探索了Vlog广告的优缺点,同时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为促进未来Vlog广告健康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 Vlog;广告特点;内容生产;受众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 新媒体时代影像的跨文化传播正在崛起并成为常态,“互联网+影视艺术”模式中的微电影产业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地区发展亟需寻找地方文化与特色经济的契合点,探求价值嬗变过程中区域经济与文化传承的多维度联合振兴。  关键词 微电影;文化;经济;融合  中图分类号 J9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08-0008-02  微电影是中国当代电影重要的组成部分。自其
期刊
摘 要 法国作为最早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由于其媒体的意识形态偏见和报道的不客观,法国民众对中国的了解片面且多有成见。要实现对法国实施精准传播策略,应在对法国舆情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主动设置议题回应法国舆论关切,通过小故事小切口讲好中国发展故事,要借嘴说话、借筒传声,要做到客觀且平衡。在融媒体环境下,对法国精准传播要守正创新,根据用户画像推送内容、以效果为导向制作融媒体产品并与传统传播方式形成联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