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俗称粘巴病或懒汉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布鲁氏菌属分6个种19个生物型,我国目前分离到5个种15个生物型,其中羊种致病力最强。家畜临床症状不明显,极少死亡,主要侵害生殖器官,公畜发生睾丸炎、妊娠母畜发生早产、流产或不育;人则表现不定期发热、多汗、睾丸炎、关节炎、肝、脾肿大等症状。本病流行很广,几乎遍及世界各地,我国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宁夏、陕西、山西等牧区或半农半牧区,给畜牧业发展和人类的健康带来严重危害。作者总结多年布病防控工作经验,将布病防控工作体会总结成文,供参考。
关键词:牲畜;布鲁氏菌病;防控
中图分类号: S851.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05.041
我省布病现状:我省畜间最早病例出现在白城种羊场,上世纪50~70年代,为家畜布病高发期,到80年代布病发病情况基本得到了控制,但90年代末开始,牲畜布病发病数逐年上升,2009年再次到达了一个高发期。2009年为了做好布病防控工作,国家将吉林省列入了布病区域化综合防控试点省,布病防控工作得到了国家、省、市、县的空前重视,布病阳性率上升的势头得到了遏制。但近几年,由于牛羊肉价格上涨,农民养殖积极性高,调运频繁, 布病防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发病畜主要分布在白城、松原、长春、四平等地,辽源、吉林、通化等地也时有零星散在发生。
笔者通过多年布病防控工作经历,将布病防控工作体会总结为严把五关,仅供各位同行和养殖户参考。
1 严格把好引进关
防控布病,严格把好引进关是关键。病畜、带菌畜是主要传染源,通过发生布病后追踪溯源发现,80%~90%的病例是由引进传染源感染的,所以不能在布病疫区引进牛羊,引进的牛羊要做到100%检疫,隔离14天后方可混群饲养,杜绝人为引进传染源。
2 认真落实免疫关
在布病的高发区及受威胁区每年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对健康牛羊进行一次全面免疫,提高机体免疫力,抵御疫病侵袭。笔者认为现在使用的S2株活疫苗牛的免疫期24个月,羊免疫期36个月,但仍需每年进行一次免疫。据资料查证,连续使用该疫苗,不会导致血清学持续阳性。
3 严格把好种公畜关
农村养殖户有互换种公羊的习惯,而且不检疫、不隔离,配种期直接本交,常常出现一只种公羊感染一群或几群羊的案例。感染布病种公畜的分泌物、精液中含有大量的布鲁氏杆菌,通过交配直接传染母畜。调查发现,通过配种感染布病的病畜约占30%左右,因此,建议养殖户在开展配种前一定要对种畜进行布病检疫。
4 坚持定期检疫关
我省对布病高发区的防控原则是“免、检、杀、消、管、宣”的六字方针。定期检疫,养殖户可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确定布病阳性畜和疑似畜,检出的阳性畜和疑似畜一定要按规定做扑杀淘汰处理,绝不能再饲养繁殖,防止传染其他人畜。这样坚持下来,能确保一个清净的群体和养殖环境。
5 做好个人防护关
人可以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黏膜感染布病。布鲁氏杆菌对日光照、消毒药及热敏感,一般消毒药都有效,湿热80℃、6分钟即可将该菌杀灭,所以为了防止人感染布病,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好个人防护:一是在牛羊生产接产时一定要戴手套和口罩,穿工作服,接产后一定要用肥皂水或消毒液将手、手臂消毒清洗干净,接产时所穿衣物要及时清洗、消毒;二是定期对圈舍及牲畜活动场所进行消毒,将粪便清理后堆积发酵处理。圈舍清扫时一定要戴手套和口罩,穿工作服;三是不生食牛羊肉,不喝生奶,生奶一定要煮好灭菌之后才能喝,牛羊肉煮熟煮透再食用。
布病作为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不仅感染动物,而且也危害畜牧业从业者的身体健康。布病的感染人群主要为饲养员、放牧员、接产员、屠宰工、皮张收购者,因此,牲畜布病的防控工作坚持“综合治理,科学防治,狠抓落实,讲究实效”的原则,采取“疫情监测,检疫监管,淘汰阳性,净化种畜”的技术措施,使牲畜布病疫情一直保持在稳定控制状态。不仅要做到严引进,勤检测,常消毒,而且要提高从业者防护意识和工作技能,控制牲畜布病发生,减少人员感染,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参考文献
[1]王功民,池丽娟,马世春,苏增华,陈泳,杨林.我国畜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特点及原因分析[J].中国动物检疫,2010,(07).
[2]尚德秋.布鲁氏菌病再度肆虐及其原因[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1,(01).
[3]司瑞,徐志凯.布鲁氏菌病国内研究进展[J].地方病通报,2006,(05).
[4]布合丽切木·依干巴地,阿依古丽·纳扎尔汗.布鲁氏杆菌病的危害及其防治[J].草食家畜,2007,(03).
[5]邢进,王金锋,赵宝华.布鲁菌病及其诊断方法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9,(03).
[6]尚德秋.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研究现况[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8,(02).
[7]梁琴.家畜布鲁氏菌病的防治[J].当代畜禽养殖业,2003,(11).
[8]刘兆春.布鲁氏菌病的临床诊断与防制[J].现代畜牧兽医,2005,(05).
[9]孙革峰,季淑妍,周传军.有效防制布鲁氏菌病的思考[J].养殖技术顾问,2007,(07).
[10]郑源强,吴岩,毕力夫.布鲁氏菌病检测、防控措施与疫苗研究进展[A].2011新型疫苗与抗体创制关键技术及质量控制研讨会论文集,2011.
作者简介:王立祥,中专学历,东辽县云顶镇畜牧兽医工作站,畜牧师,研究方向:畜牧兽医。
关键词:牲畜;布鲁氏菌病;防控
中图分类号: S851.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05.041
我省布病现状:我省畜间最早病例出现在白城种羊场,上世纪50~70年代,为家畜布病高发期,到80年代布病发病情况基本得到了控制,但90年代末开始,牲畜布病发病数逐年上升,2009年再次到达了一个高发期。2009年为了做好布病防控工作,国家将吉林省列入了布病区域化综合防控试点省,布病防控工作得到了国家、省、市、县的空前重视,布病阳性率上升的势头得到了遏制。但近几年,由于牛羊肉价格上涨,农民养殖积极性高,调运频繁, 布病防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发病畜主要分布在白城、松原、长春、四平等地,辽源、吉林、通化等地也时有零星散在发生。
笔者通过多年布病防控工作经历,将布病防控工作体会总结为严把五关,仅供各位同行和养殖户参考。
1 严格把好引进关
防控布病,严格把好引进关是关键。病畜、带菌畜是主要传染源,通过发生布病后追踪溯源发现,80%~90%的病例是由引进传染源感染的,所以不能在布病疫区引进牛羊,引进的牛羊要做到100%检疫,隔离14天后方可混群饲养,杜绝人为引进传染源。
2 认真落实免疫关
在布病的高发区及受威胁区每年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对健康牛羊进行一次全面免疫,提高机体免疫力,抵御疫病侵袭。笔者认为现在使用的S2株活疫苗牛的免疫期24个月,羊免疫期36个月,但仍需每年进行一次免疫。据资料查证,连续使用该疫苗,不会导致血清学持续阳性。
3 严格把好种公畜关
农村养殖户有互换种公羊的习惯,而且不检疫、不隔离,配种期直接本交,常常出现一只种公羊感染一群或几群羊的案例。感染布病种公畜的分泌物、精液中含有大量的布鲁氏杆菌,通过交配直接传染母畜。调查发现,通过配种感染布病的病畜约占30%左右,因此,建议养殖户在开展配种前一定要对种畜进行布病检疫。
4 坚持定期检疫关
我省对布病高发区的防控原则是“免、检、杀、消、管、宣”的六字方针。定期检疫,养殖户可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确定布病阳性畜和疑似畜,检出的阳性畜和疑似畜一定要按规定做扑杀淘汰处理,绝不能再饲养繁殖,防止传染其他人畜。这样坚持下来,能确保一个清净的群体和养殖环境。
5 做好个人防护关
人可以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黏膜感染布病。布鲁氏杆菌对日光照、消毒药及热敏感,一般消毒药都有效,湿热80℃、6分钟即可将该菌杀灭,所以为了防止人感染布病,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好个人防护:一是在牛羊生产接产时一定要戴手套和口罩,穿工作服,接产后一定要用肥皂水或消毒液将手、手臂消毒清洗干净,接产时所穿衣物要及时清洗、消毒;二是定期对圈舍及牲畜活动场所进行消毒,将粪便清理后堆积发酵处理。圈舍清扫时一定要戴手套和口罩,穿工作服;三是不生食牛羊肉,不喝生奶,生奶一定要煮好灭菌之后才能喝,牛羊肉煮熟煮透再食用。
布病作为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不仅感染动物,而且也危害畜牧业从业者的身体健康。布病的感染人群主要为饲养员、放牧员、接产员、屠宰工、皮张收购者,因此,牲畜布病的防控工作坚持“综合治理,科学防治,狠抓落实,讲究实效”的原则,采取“疫情监测,检疫监管,淘汰阳性,净化种畜”的技术措施,使牲畜布病疫情一直保持在稳定控制状态。不仅要做到严引进,勤检测,常消毒,而且要提高从业者防护意识和工作技能,控制牲畜布病发生,减少人员感染,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参考文献
[1]王功民,池丽娟,马世春,苏增华,陈泳,杨林.我国畜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特点及原因分析[J].中国动物检疫,2010,(07).
[2]尚德秋.布鲁氏菌病再度肆虐及其原因[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1,(01).
[3]司瑞,徐志凯.布鲁氏菌病国内研究进展[J].地方病通报,2006,(05).
[4]布合丽切木·依干巴地,阿依古丽·纳扎尔汗.布鲁氏杆菌病的危害及其防治[J].草食家畜,2007,(03).
[5]邢进,王金锋,赵宝华.布鲁菌病及其诊断方法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9,(03).
[6]尚德秋.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研究现况[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8,(02).
[7]梁琴.家畜布鲁氏菌病的防治[J].当代畜禽养殖业,2003,(11).
[8]刘兆春.布鲁氏菌病的临床诊断与防制[J].现代畜牧兽医,2005,(05).
[9]孙革峰,季淑妍,周传军.有效防制布鲁氏菌病的思考[J].养殖技术顾问,2007,(07).
[10]郑源强,吴岩,毕力夫.布鲁氏菌病检测、防控措施与疫苗研究进展[A].2011新型疫苗与抗体创制关键技术及质量控制研讨会论文集,2011.
作者简介:王立祥,中专学历,东辽县云顶镇畜牧兽医工作站,畜牧师,研究方向:畜牧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