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通过实施免费婚检一站式服务模式,对服务对象检出的疾病情况进行分析,提高人们自觉参加婚前保健的意识,提高婚检率。方法按四川省《婚前医学检查表》 对2010年3月~2011年9月参加免费婚检的12449人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婚检率58.33%,检出各类疾病2478人,总患病率19.91%,其中生殖系统最高1281人,占10.29%,指定传染病714人,占5.74%。 结论应加强婚前医学检查的必要性宣传,提高婚检率,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和遗传性疾病避免缺陷儿的发生。婚前医学检查对出生人口素质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婚前保健婚检率患病率出生人口素质
中图分类号:R16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2-0063-02
婚检保健工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婚前保健自其产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提高人口素质、保证人口质量的有益措施,也是预防出生缺陷的第一道防线[1]。2003年10月新的《婚姻登记条例》正式实施,将强制婚检改为自愿婚检,接受婚前医学检查的人数急剧下降,使我区的婚检率在2004~2009年几乎为零,2009年12月1日按区政府的要求,我区正式开展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工作,全区在12月到2010年3月结婚4000余对,男性婚检13人,女性15人,婚检率仅0.34%,出生缺陷的发生率由2003年的7.2‰上升至2009年的11.52‰,2010年至13.99‰,严重影响出生人口的素质,为了遏制婚检率下降和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在区委、区政府、卫生局及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民政婚姻登记中心与我院婚前医学体检合力实现了“免费婚前医学保健+婚姻登记一站式的服务”模式,方便了准备结婚的广大群众办理结婚登记和医学体检的同步进行,优化了一体化的服务流程,有效地促进了婚检率的提高。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全部资料来源于我区2010年3月~2011年9月的10671对前来登记结婚的新婚夫妇,婚前医学检查男性6246人,女性6203人,完整的医学体检表10252 份。
方法
按照《四川省婚前医学检查表》对我区的12449受检者进行体格检查,内容包括:全身一般检查 、胸片、常规化验(血尿常规、白带常规),肝功及乙肝表面抗原(HBsAg)、梅毒;艾滋病等。根据检查结果按规定的统一标准做出可以结婚、暂缓结婚、不宜结婚生育、禁止结婚的婚检结论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2结果
2.1 检出疾病的构成比
12449人中,男6246人,女6203人。检出各类疾病2478例,检出率为19.91%。检出疾病的构成比以生殖系统疾病为最高,其次是指定传染病、内科病、其他疾病和遗传病,见表1。
2.2影响婚育疾病
婚检中没有直系血亲及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婚配,也没有重度智力低下婚配者,查出可以结婚12379人,不能生育3例,占0.48%(先天小睾丸)。暂缓结婚74 例,占0.59 %,其中梅毒抗体阳性51例,艾滋病HIV阳性8例;淋病、尖锐湿疣3例,重度宫颈糜烂18例。未检出限制生育性别的病例。
2.3 婚检率
2009年12月~2011年9月参加婚姻登记10671对夫妇,参加婚前保健12499人,婚检率为58.33%,初婚婚检率89.23%。
3讨论
3.1 婚检实施的重要性
本文资料显示,有19.91%的未婚青年患有各种疾病或缺陷,与资料[2]的结果相近,提示婚检的实施使有关疾病在婚前得以诊治,可防止许多疾病在夫妻间的传染并扩大化,也减少了先天性疾病残儿的出生。有利于男女双方身心健康和婚后家庭幸福,提高人口素质。
3.2 开展婚育知识宣教的重要性
本资料显示,检出疾病中以生殖系统疾病为最高,检出率10.29%,在所有检出疾病中占51.69%;高于文献报道[3] 。其次是指定传染病,检出率5.74%,在所有检出疾病中占28.81%,低于文献报道[3]。这两类疾病主要是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性病和肝炎。分析其原因,与一些人医学知识贫乏、保健意识淡薄、性行为不检点,患了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性病和肝炎后又讳疾忌医等因素有关。
由于人民群众对婚前保健意义的认识还不够,自愿接受婚前保健的意识还较差,虽然我院实现了“免费婚前医学保健+婚姻登记一站式的服务”模式,但婚检率仍为58.33%,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做好引导营造优生优育的氛围,不断提高群众的婚前检查的意识,形成自愿参与婚前保健,提高婚前检查率,保障出生人口的优质健康。
婚检不仅是个人事件,也是一项公共卫生工作,建议政府将其纳入公共卫生服務,把婚检率作为各级政府计生部门的年终目标考核任务之一,以便各级政府部门关心和督促准备结婚的男女参加婚检,促进婚检工作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闫敏辉.婚前医学检查与优生[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4,(S1):165.
[2] 何小辉.1764例婚前医学检查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276~277.
[3] 石伟娟,周沙英.云和县实行免费婚前医学检查成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1):1474~1475.
[4] 廖志贤,陈世民,邓海明,等.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提高婚检率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1):3208~3209.
关键词:婚前保健婚检率患病率出生人口素质
中图分类号:R16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2-0063-02
婚检保健工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婚前保健自其产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提高人口素质、保证人口质量的有益措施,也是预防出生缺陷的第一道防线[1]。2003年10月新的《婚姻登记条例》正式实施,将强制婚检改为自愿婚检,接受婚前医学检查的人数急剧下降,使我区的婚检率在2004~2009年几乎为零,2009年12月1日按区政府的要求,我区正式开展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工作,全区在12月到2010年3月结婚4000余对,男性婚检13人,女性15人,婚检率仅0.34%,出生缺陷的发生率由2003年的7.2‰上升至2009年的11.52‰,2010年至13.99‰,严重影响出生人口的素质,为了遏制婚检率下降和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在区委、区政府、卫生局及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民政婚姻登记中心与我院婚前医学体检合力实现了“免费婚前医学保健+婚姻登记一站式的服务”模式,方便了准备结婚的广大群众办理结婚登记和医学体检的同步进行,优化了一体化的服务流程,有效地促进了婚检率的提高。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全部资料来源于我区2010年3月~2011年9月的10671对前来登记结婚的新婚夫妇,婚前医学检查男性6246人,女性6203人,完整的医学体检表10252 份。
方法
按照《四川省婚前医学检查表》对我区的12449受检者进行体格检查,内容包括:全身一般检查 、胸片、常规化验(血尿常规、白带常规),肝功及乙肝表面抗原(HBsAg)、梅毒;艾滋病等。根据检查结果按规定的统一标准做出可以结婚、暂缓结婚、不宜结婚生育、禁止结婚的婚检结论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2结果
2.1 检出疾病的构成比
12449人中,男6246人,女6203人。检出各类疾病2478例,检出率为19.91%。检出疾病的构成比以生殖系统疾病为最高,其次是指定传染病、内科病、其他疾病和遗传病,见表1。
2.2影响婚育疾病
婚检中没有直系血亲及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婚配,也没有重度智力低下婚配者,查出可以结婚12379人,不能生育3例,占0.48%(先天小睾丸)。暂缓结婚74 例,占0.59 %,其中梅毒抗体阳性51例,艾滋病HIV阳性8例;淋病、尖锐湿疣3例,重度宫颈糜烂18例。未检出限制生育性别的病例。
2.3 婚检率
2009年12月~2011年9月参加婚姻登记10671对夫妇,参加婚前保健12499人,婚检率为58.33%,初婚婚检率89.23%。
3讨论
3.1 婚检实施的重要性
本文资料显示,有19.91%的未婚青年患有各种疾病或缺陷,与资料[2]的结果相近,提示婚检的实施使有关疾病在婚前得以诊治,可防止许多疾病在夫妻间的传染并扩大化,也减少了先天性疾病残儿的出生。有利于男女双方身心健康和婚后家庭幸福,提高人口素质。
3.2 开展婚育知识宣教的重要性
本资料显示,检出疾病中以生殖系统疾病为最高,检出率10.29%,在所有检出疾病中占51.69%;高于文献报道[3] 。其次是指定传染病,检出率5.74%,在所有检出疾病中占28.81%,低于文献报道[3]。这两类疾病主要是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性病和肝炎。分析其原因,与一些人医学知识贫乏、保健意识淡薄、性行为不检点,患了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性病和肝炎后又讳疾忌医等因素有关。
由于人民群众对婚前保健意义的认识还不够,自愿接受婚前保健的意识还较差,虽然我院实现了“免费婚前医学保健+婚姻登记一站式的服务”模式,但婚检率仍为58.33%,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做好引导营造优生优育的氛围,不断提高群众的婚前检查的意识,形成自愿参与婚前保健,提高婚前检查率,保障出生人口的优质健康。
婚检不仅是个人事件,也是一项公共卫生工作,建议政府将其纳入公共卫生服務,把婚检率作为各级政府计生部门的年终目标考核任务之一,以便各级政府部门关心和督促准备结婚的男女参加婚检,促进婚检工作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闫敏辉.婚前医学检查与优生[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4,(S1):165.
[2] 何小辉.1764例婚前医学检查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276~277.
[3] 石伟娟,周沙英.云和县实行免费婚前医学检查成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1):1474~1475.
[4] 廖志贤,陈世民,邓海明,等.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提高婚检率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1):3208~3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