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以来,广东共青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中央第三次新疆工作座谈会会议精神,按照团中央关于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和脱贫攻坚工作的任务要求,结合广东省委省政府对口支援西藏、新疆工作部署,大力推进对口支援新疆喀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三师、西藏林芝和四川甘孜工作,实施对口支援重点项目72个,整合投入资金资源4772万元,为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作出了积极贡献。
强化决战脱贫攻坚的职责使命,破除条块割裂建立指挥枢纽,全面整合各地各战线工作力量,投身对口支援民族地区的重大政治任务。
建立纵向工作统筹机制。成立广东共青团对口支援西藏、新疆和深化东西部协作工作领导小组,把对口支援西藏、新疆工作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强化统筹、科学谋划、上下联动,全面整合团内各级各战线以及社会各方力量资源,“一盘棋”推进广东共青团对口支援民族地区工作。
加强横向工作协同推进。加强与前方指挥部(工作组)的对接协作,在广东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成立临时团工委,积极推动将对口支援工作纳入广东省委省政府援藏援疆工作总体规划。自共青团第二次对口支援西藏、新疆工作会议以来,先后召开16次书记会议、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对口支援工作,团省委班子成员累计12人次率团前往民族地区开展经贸洽谈、送医送药、青少年交流等工作,打造了一批省市联动、各方协同、专注民生的对口支援品牌项目。
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组织优势,深入开展结对帮扶、书信往来、互访交流等活动,促进粤藏疆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
促成地区青少年友好结对帮扶。发动广州51所中小学少先队与疏附县41所中小学少先队结对,推动中山与工布江达县各10所中小学对口帮扶工作,组织青联委员与喀什120名贫困中小学生建档立卡结对认亲,促进粤藏疆青少年友好互助,营造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
组织藏疆青少年来粤研学。深入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夏令营,开展粤藏疆青少年手拉手活动,组织超过2000名民族地区青少年来粤实践体验,邀请300多名民族地区师生代表来粤研学交流,感受经济社会发展,领略传统岭南文化。
发动粤港澳台青少年走进民族地区。组织600名粤港澳台青少年前往喀什访问交流,安排12355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专家库成员前往伽师开展培训,策划“汉藏亲子家庭结缘之旅”等活动,让不同群体青少年前往民族地区,亲身体验、互学互鉴、促进交融。
重点围绕青少年的急难愁盼,持续实施爱心助学帮扶、就业创业提升、民生解难纾困计划,为民族地区青少年成长发展夯基筑梦。
改善办学条件缓解上学难题。实施爱心助学帮扶计划,捐建31所图书室,援建一批功能室和鼓号队,捐赠超过100万元教学用品,资助200多名贫困生完成学业,轮训160名少先队辅导员,派出15位全职援藏教师,助力民族地区青少年能上学、上好学。
服务民族地区青年就业创业发展。开展就业创业双提升行动,推进新疆兵团三师青年创业园建设,组织电商导师和“网红”开展培训,广邀基层干部和创业青年来粤考察。实施“展翅计划”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行动,为包括西藏、新疆在内的大学生提供海量实习岗位。在深圳等地开设“青年驿站”,为西藏、新疆等来粤就业青年提供7天免费住宿。
协同民族地区解决实际困难。扎实推进“强本固基”工程,推动建成西藏青少年宫、喀什青少年活动中心和疏附青少年活动中心,划拨近300万元支持建设“青年之家”“幸福厨房”。持续实施“健康直通车”项目,为6807名藏疆群众义诊送药,完成多例先心病、人工耳蜗植入、關节外科等高难度手术,捐赠药物器械并援建基础设施等超500万元。筹资支持71个贫困村助农脱贫,为民族地区青年发展提供“一揽子”服务。
深入实施“青年人才服务行动”,在投入资源助力发展的基础上,输送引进相结合锤炼一批青年人才,为新时代民族地区建设贡献青春才智。
持续向民族地区输送优质青年人才。依托“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选派683名大学生志愿奔赴新疆、西藏、四川等地开展服务,选派164名研究生赴边疆支教,持续向民族地区输送优质青年人才。近年来,半数志愿者“续约”留在当地继续服务1年以上,更有部分选择留在当地安家立业,长期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安排民族地区青年干部来粤交流锻炼。结合团中央“培养计划”,接收各民族地区60多名干部到广东挂职锻炼,经常性安排民族地区青年干部来粤培训考察。在省团校开设民族地区青年骨干培训班,并在主体培训班各班次开放培训名额,积极吸纳民族地区青年干部参训,助力提升青年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探索建立青年人才交流培训长效机制。通过协议帮扶、合作办班、基地共建等方式,投入约400万元用于创新创业青年人才培养工作,以及助学捐赠、圆梦行动、企业考察、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项目,探索建立青年人才交流培训长效机制。
接下来,广东共青团将按照团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深入贯彻共青团第三次对口支援西藏、新疆工作会议精神,以助手和后备军的定位,以生力军和突击队的本色,更大力度推进新一轮对口支援工作,为铸牢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西藏、新疆等民族地区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构建纵横联动的工作体系形成全方位对口支援格局
强化决战脱贫攻坚的职责使命,破除条块割裂建立指挥枢纽,全面整合各地各战线工作力量,投身对口支援民族地区的重大政治任务。
建立纵向工作统筹机制。成立广东共青团对口支援西藏、新疆和深化东西部协作工作领导小组,把对口支援西藏、新疆工作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强化统筹、科学谋划、上下联动,全面整合团内各级各战线以及社会各方力量资源,“一盘棋”推进广东共青团对口支援民族地区工作。
加强横向工作协同推进。加强与前方指挥部(工作组)的对接协作,在广东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成立临时团工委,积极推动将对口支援工作纳入广东省委省政府援藏援疆工作总体规划。自共青团第二次对口支援西藏、新疆工作会议以来,先后召开16次书记会议、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对口支援工作,团省委班子成员累计12人次率团前往民族地区开展经贸洽谈、送医送药、青少年交流等工作,打造了一批省市联动、各方协同、专注民生的对口支援品牌项目。
促进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组织优势,深入开展结对帮扶、书信往来、互访交流等活动,促进粤藏疆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
促成地区青少年友好结对帮扶。发动广州51所中小学少先队与疏附县41所中小学少先队结对,推动中山与工布江达县各10所中小学对口帮扶工作,组织青联委员与喀什120名贫困中小学生建档立卡结对认亲,促进粤藏疆青少年友好互助,营造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
组织藏疆青少年来粤研学。深入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夏令营,开展粤藏疆青少年手拉手活动,组织超过2000名民族地区青少年来粤实践体验,邀请300多名民族地区师生代表来粤研学交流,感受经济社会发展,领略传统岭南文化。
发动粤港澳台青少年走进民族地区。组织600名粤港澳台青少年前往喀什访问交流,安排12355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专家库成员前往伽师开展培训,策划“汉藏亲子家庭结缘之旅”等活动,让不同群体青少年前往民族地区,亲身体验、互学互鉴、促进交融。
助力青少年学业就业创业增进民族地区民生福祉
重点围绕青少年的急难愁盼,持续实施爱心助学帮扶、就业创业提升、民生解难纾困计划,为民族地区青少年成长发展夯基筑梦。
改善办学条件缓解上学难题。实施爱心助学帮扶计划,捐建31所图书室,援建一批功能室和鼓号队,捐赠超过100万元教学用品,资助200多名贫困生完成学业,轮训160名少先队辅导员,派出15位全职援藏教师,助力民族地区青少年能上学、上好学。
服务民族地区青年就业创业发展。开展就业创业双提升行动,推进新疆兵团三师青年创业园建设,组织电商导师和“网红”开展培训,广邀基层干部和创业青年来粤考察。实施“展翅计划”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行动,为包括西藏、新疆在内的大学生提供海量实习岗位。在深圳等地开设“青年驿站”,为西藏、新疆等来粤就业青年提供7天免费住宿。
协同民族地区解决实际困难。扎实推进“强本固基”工程,推动建成西藏青少年宫、喀什青少年活动中心和疏附青少年活动中心,划拨近300万元支持建设“青年之家”“幸福厨房”。持续实施“健康直通车”项目,为6807名藏疆群众义诊送药,完成多例先心病、人工耳蜗植入、關节外科等高难度手术,捐赠药物器械并援建基础设施等超500万元。筹资支持71个贫困村助农脱贫,为民族地区青年发展提供“一揽子”服务。
加强青年人才培养输送实现“引资”“引智”双促进
深入实施“青年人才服务行动”,在投入资源助力发展的基础上,输送引进相结合锤炼一批青年人才,为新时代民族地区建设贡献青春才智。
持续向民族地区输送优质青年人才。依托“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选派683名大学生志愿奔赴新疆、西藏、四川等地开展服务,选派164名研究生赴边疆支教,持续向民族地区输送优质青年人才。近年来,半数志愿者“续约”留在当地继续服务1年以上,更有部分选择留在当地安家立业,长期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安排民族地区青年干部来粤交流锻炼。结合团中央“培养计划”,接收各民族地区60多名干部到广东挂职锻炼,经常性安排民族地区青年干部来粤培训考察。在省团校开设民族地区青年骨干培训班,并在主体培训班各班次开放培训名额,积极吸纳民族地区青年干部参训,助力提升青年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探索建立青年人才交流培训长效机制。通过协议帮扶、合作办班、基地共建等方式,投入约400万元用于创新创业青年人才培养工作,以及助学捐赠、圆梦行动、企业考察、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项目,探索建立青年人才交流培训长效机制。
接下来,广东共青团将按照团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深入贯彻共青团第三次对口支援西藏、新疆工作会议精神,以助手和后备军的定位,以生力军和突击队的本色,更大力度推进新一轮对口支援工作,为铸牢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西藏、新疆等民族地区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