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前置性预习的方法与对策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ymond2008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好的预习可以使学生课堂学习更有目标性,学习过程更轻松,课堂展示更精彩,师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深度和广度可达到更高的层次。而且,有效的课前预习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锻炼学生能力的有效措施,对于大面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语文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科学的预习指导,促进小学生有效预习,培养学生自主预习的习惯,使语文课堂上的探究学习更深入呢?
  一、教给学生科学合理的预习步骤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对于预习方法和步骤知之甚少,这就需要教师教给他们行之有效的步骤,使他们按照步骤科学合理地进行预习。下面是我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六步预习法,即“一读二查三划四写五背六疑”。具体内容是:
  1.读(读教材)。
  反复读教材(至少读三遍),做到正音、明义、知重点。
  2.查(查资料)。
  即一查字词典,通过查阅工具书,对不认识的字读准字音,对不理解的词语初步了解它的含义;二查背景资料、课文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阅读相关作品。
  3.划(划重点)。
  一划生字生词,二划好词佳句、重点词句段,三划对自己有启发的片段。要用不同的符号标注重点内容,边读边思考课后的问题,划出相关联的句段。
  4.写(写批注、摘抄)。
  对课文内容的预习不能仅仅停留在读通课文,教师更要注重指导学生学会加批注。对于文章内容、事件描述的体会,文中修辞手法的运用等各个方面,要求学生将自己在预习过程中的点滴感悟在书中加上批注。摘抄,就是将文章中的好词好句做好摘录,所谓“眼看三遍,不如手过一遍”,要求学生在预习中做好摘录,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他们比较、甄别的能力,更积累了他们广泛的语言素材,为他们的习作奠定了基础。
  5.背(背诵积累)。
  背诵要求背诵课文和自己认为优美的句段进行积累。
  6.疑(思考)。
  在读、划、写环节的基础上,整理通过自学仍然不会、不懂的疑难和困惑,以书面形式在导学案“疑惑整理”栏目内或者在教材上加以记录或标注,留待课堂解决。
  当然,预习的步骤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因文章的不同而适当变化,但对于小学生这样学习能力欠缺的群体,尤其是没有形成好的预习习惯之前,教师强化他们预习步骤的教育,固化他们的预习模式,也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
  二、进行有效预习指导,教给学生恰当的预习方法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之需;教人以渔,于终身受用无穷。”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学习方法对于一个人来说,会影响其成长发展。同样,预习方法对学生学习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预习方法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适时总结预习的方法。特别是当前很多学校使用的导学案,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懂导学案中有关“预习”部分的要求,当学生明确预习要求后,要指导学生分解要求。如“预习”中要求理解某几个词语,教师就要指导学生通读课文,找出这些词语在文中的位置,哪些词语需要查阅字典、词典,哪些词语适宜采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
  三、加强预习检查,养成预习习惯
  小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来之不易,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反复强化训练,让预习成为他们的常态行为。教师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养成自觉根据预习提示独立完成预习任务的能力,更要在每天检查学生预习的效果。例如可以首先检查学生课文是否读得流畅,是否在课文上加了批注,教师在检查的过程中要注意赏识教育。对于在预习过程中表现优秀,阅读时声情并茂、语言流畅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激励,让学生获取成功的乐趣,从而调动学生课前朗读、做好预习工作的积极性。
  四、争取让家长参与预习的指导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必要补充,是一种不能代替的力量。加上预习大部分在家里进行,因此要争取让家长参与预习的指导,即要求父母要抽出时间检查子女的预习完成情况,在有能力的情况下作适当的指导;还提醒家长要善于发现子女在预习中的每一个细小的进步,并作充分的肯定,不应老在孩子身上挑毛病;当孩子预习出现问题时,要求家长配合教师作耐心的教育和指导。
  五、尊重学生实际,允许预习过程中的个性差异
  任何一个班级,总存在着个体之间的差异,在预习中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我在平时的教学中,首先在小组合作时就按学习层次搭配来分组,在预习过程中也要求他们相互学习、相互交流,让基础较好、能力较强的学生做好帮带作用;其次是有意識地让基础较差的学生来回答预习中的问题,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充分暴露他们的知识缺陷,并及时给予弥补,让他们共同进步;此外,充分给予后进生鼓励,让他们增强学习的信心,即使他们只写一个字、一个词,能开口说一句话,教师都要给予他们充分的表扬鼓励,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总之,预习是小学语文教学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良好的预习效果,需要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方法的指导、预习兴趣的培养,使学生感受到预习带来的快乐。只有这样,小学语文课堂的预习才能真正发挥语文教学的引领作用,也才能使预习成为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
其他文献
摘 要: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构建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良好的情境中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便于保持,而且容易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去。  关键词: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情境 创设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这个时代要求学校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而数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论述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心理学意义、中学数学中的主要数学思想和方法、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模式等,阐述了中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合理运用。  关键词:中学数学 教学模式 思想方法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能否合理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有时往往是引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要合理利用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就必须对其有比较全面的认识。下面我就自身的几点体会浅谈一下:  一、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心理学意
期刊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形成物理概念和定律,在观察和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在分析中巩固和升华知识。怎样通过观察和实验学好物理呢?这里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尝试,与老师们共同探讨。  一、在观察中学习物理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观察中发现问题,能够引起学生思考,并且在观察中意外的发现使学生对物理越来
期刊
在倡导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的今天,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如何进行有效教学呢?作为数学教师又该如何来解这道题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教师首先要改变观念:要从原来的教师教数学、学生学数学向师生共同“做”数学转变。  数学课本中每章每节都有“做一做”、“数学实验室”、“数学活动”、“课题学习”等“做”的内容。在现实的数学教学中這些内容往往得不到数学教师足够的重视,形同虚设,至于学生经历了什么过程、有多少感触
期刊
摘 要:正确理解并运用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逻辑论证和几何想象力的前提。在初中数学概念的教学中,只要针对学生和概念的具体特点,注重引入,加强分析,重视训练,辅以灵活多样的教法,积极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牢固掌握概念的实质及概念彼此间的联系和区别,理清概念的脉络体系,我们就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从而更有效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数学概念 教学  数学概念是现实世
期刊
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使课堂教学展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建构、内化这样的教学情境,逐步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情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为终身发展、立足社会打下基础,这就是我们教师追求的高效课堂,也是课改的现实意义。十年课改,教育发达地区越做越好,不断涌现课改新秀、教学能手;而教育待发展地区则不然,当每位教师都涉及课改之后,改革氛围反而不如最初
期刊
课堂气氛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所呈现的一种心理状态,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教学时,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课堂气氛如何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教师决定的,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都影响着课堂教学气氛。那么,如何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气氛呢?  一、教师的教态促成良好的课堂气氛  教态是教师讲课时的情绪的外在表现,比如教学心情、表情、体态动作、神态等,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一种
期刊
作文是生命和生活的抒写,它与人的生命、生活密切关联。写作其实就是在与自然、他人、社会,也包括与自己对话。我们作文教学的任务就是引导孩子们在抒写中保持对话应有的姿态和灵性,引导学生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建立起自己美好的精神家园。  一、让情境作文进入孩子的课堂  1.进入情境,回归自然。情境的创设和优化是写好情境作文的基础,无论是地点的选择还是时间的安排等,都须事先进行认真的优选和细致的策划,只有这样才
期刊
黄厚江老师曾说: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用教语文的方法教语文,语文课要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学习活动为主体来展开教学。这话给我以深刻的启迪,是的,语文课堂要高效,必须弃之“浮华”,追求本色,否则“高效”只是空论。  一、语文课堂永远离不开听、说、读、写  听、说、读、写,似乎好久没听到这四个字了,轰轰烈烈的语文教学改革中,不乏热闹的课、煽情的课、幽默的课、表演的课,可是大家不再提那四个字,也许是以前
期刊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然而智障儿童由于活动能力差,对事物认识水平低,往往被正常儿童伙伴排斥,不能参加许多具有社会交往和情感发展的集体活动;加上家庭教育不当,或是过分娇惯、溺爱,或是厌恶、嫌弃,造成他们心理紧张、自卑,使他们缺乏正常的情感体验,显得更加麻木、呆板。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和认知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正如美国心理学家里斯特所指出的:那样认知和情感不过是同时存在的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