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乌托邦?

来源 :新经济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cheny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联网产业链如何构成?其产业化过程中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仅仅是个乌托邦吗?
  
  好莱坞导演给诺亚方舟贴上了“中国制造”的标签,美国人却用“末日地堡”抢占了风头,还是英国人的研究比较“靠谱”:他们已在希腊建成了原型——“自治愈”房屋。据了解,这种房屋在遭遇地震压力后不会出现坍塌而是移动,其内置的RFID和传感器,不但可以收集处理数据,还能构建地震预警系统。究其技术原理:没错,物联网。
  然而,世界末日没那么容易到来,而修建“避难所”也不是物联网技术应用的惟一专利。在日常生活中,物联网的影子更是屡见不鲜:超市的扫码器、公交车上的刷卡机、身份证的识别仪……这只是冰山一角。此外,在城市安监、轨道交通、机场安保、医疗检验、动物溯源、身份识别等领域,物联网又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遐想。
  推及经济领域,经济危机后,世界各国都将物联网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创新举措。去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将“智慧地球”提升为国家战略。2009年底,IBM公司首次抛出“智慧的地球”这一概念时,其战略核心就是“云计算+物联网”的结合。
  在中国,物联网也被提到了战略的高度。去年8月,温总理在视察无锡中国物联网产业研究院时,对物联网寄以希望;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物联网,明确提出要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物联网首度被列入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
  研究表明,物联网可能是全球下一个万亿元级规模的新兴产业之一。而赛迪顾问研究也显示:2010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至2015年,中国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7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0%。呈现在面前的是一块巨大的蛋糕。
  然而,中国已经进入了物联网时代了吗?在物联网技术标准尚未出台,更多企业仍在小心翼翼地探索,大规模应用主要靠政府采购,产业的投融资渠道尚未打通,而在信息安全、电磁污染、无线频谱资源等问题尚没有完备的解决方案之前,没有比抱歉更合适的答案。
  值得欣慰的是,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等相关部门都在酝酿出台相关产业扶持政策来加速促进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同时,地方政府和产业园区也在相继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而在技术与标准化方面,北邮、中科院、南邮、无锡中国物联网产业研究院以及中国物联网标准化组织有望在物联网标准和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诚可见,产业界已经走在物联网技术应用的第一线。上海世博会场馆、上海浦东机场、北京星光影视园、中远集运、国家电网、宅急送……产业界的应用早已山雨欲来:而中国移动、中国电信、海尔等也纷纷摩拳擦掌,向物联网产品的研发发起了冲锋。
  此外,当无锡启动中国第一个物联网城市;成都计划用数十亿元打造“天府智能互联新城”:南京以“智慧南京”来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和城市环境提升;北京市东城区在公共安全、食品安全、楼宇等领域应用示范物联网时……各大城市已吹响进军物联网的集结号。
  
  解构产业链
  
  国际电联对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而南京邮电大学校长杨震的理解更为形象。他认为,物联网是互联网的拓展和延伸。而两者的最大区别在于,互联网是虚拟信息之间形成的网络,它需要人去采集物质世界的信息;而物联网则通过射频识别技术、智能嵌入技术等能让物与物之间相互感知,再通过高速数据通信网络,将信息自动传输到互联网上形成一个更大的网络。
  清科研究中心研究总监符星华指出,物联网产业链大致可以分三个层面:首先是传感网络,以二维码、RFID(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芯片及智能卡为主,实现“物”的识别;其次是传输网络,通过现有的互联网、广电网络、通信网络等实现数据的传输与计算:三是应用网络,即输入输出控制终端,可基于现有的手机、PC等终端进行。
  符星华告诉记者,在信息生成方面,物联网会利用RFID、传感器、二维码、北斗或GPS定位等随时随地获取物体的信息;在信息传递方面,各种电信网络与互联网将进一步融合;在信息的集中处理及应用方面,即通过综合信息平台接收、处理、反馈并应用信息,大量软件企业将从中受益。
  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近年来,在信息生成层面,投融资活动则较为积极。以二维码、RFID(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芯片及智能卡等产品研发制造的企业备受投资机构的偏爱。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从2003年至2009年,已有十几家相关公司获得投资。
  远望谷和鼎识科技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作为RFID制造商的领跑者,远望谷从2003年到2006三年间先后获得来自深圳创新投、上海仕博和上海联创三轮融资,之后于2007年成功上市。而成立于2005年的深圳鼎识科技识别有限公司以其在识别技术的领先地位也被多家投资机构看好,先后获得上海永宣、德同资本、汉世纪、达晨创投等的风险投资。
  
  产业化挑战
  
  2005年,当国际电信联盟正式提出物联网概念时,它就已经预见到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然而,它并没有预见到的是,物联网产业发展是如此之慢。可以说,除了少数成功案例外,物联网行业前景并不明朗。
  物联网产业化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符星华说,所有市场的起步和发展都需要经过个阶段。由于物联网进入快速发展的条件即需要基于识别或传感装置的应用,例如二维码、RFID(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芯片及智能卡等市场的快速发展,同时需要传输网络的大面积覆盖和用户使用,同时相应的应用终端需要大量普及并能够实现交互,因此面临的挑战并不是物联网企业自身的发展问题。
  首先,似乎创新过程中遇见的问题总能归结到体制上。在相关人士看来,“三网融合没有突破性的进展,物联网产业链的信息传递环节不畅,势必影响整个物联网产业链的打通。而标准的迟迟未能出台,政府与企业心中都有一本难念的经。”符星华表示,在信息传递方面,各种电信网络、互联网与广电网络的融合尚需国家做进一步的调控。
  其次,技术的瓶颈也尚未完全解决。在杨震看来,“我们还没有完全掌握物联网的发展规律和技术体系则是又一障碍。物联网不是简单的虚拟世界,要涉及国家安全等许多问题。比如无线频谱资源够不够用?电磁污染怎么解决?此外,还有信息安全问题。”他说。
  除此之外,产业的投融资渠道尚未完全打通,不只是久远新方向这一家企业的烦恼。能否在产业形成的初期就抓住先机,则是鼎识科技的启示。而成熟度较高的智能交通、城市安防、智能电网等主要依靠政府采购,是否说明物联网并没有形成大规模商用的氛围?
  
  新经济之王
  
  对于物联网这一已提出整整10年的老话题,但质 疑声始终不绝于耳。相关人士甚至直言,“真正的物联网企业并不多,不要说成型的企业,现在连像样的创业团队都难找。而即便有些上市公司,其主营业务,也只是物联网产业链中的一个小环节。”
  在达晨创投投资总监梁国智看来,很多企业都在打着物联网的概念,而实际项目运营过程中却小心翼翼。“现在,物联网的标准各国都在紧张推进,但国外的标准都是以市场决定的,比如微软的操作系统使用得多,它就能成为标准。而中国不同。”言外之意不言而喻。
  梁国智理解政府的担心。“如果政府发现中国目前还没有能够生产核心芯片的公司,中国企业的水平还没达到这个程度的话,物联网则又变成外国人的天下。移动终端就是前车之鉴。手机上最值钱的,也最核心的芯片基本被外国公司垄断,中国企业只是加工外壳,做些软件,顶多做个电路板。这样,大把的钱都被外国人挣去了。”
  符星华同意梁国智的观点,“以往在通信电信及互联网领域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关键的核心技术,就不能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在未来的竞争中就会受制于人。因此,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将成为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所有产业的发展都是双向的,既要有政府的支持,也需要有企业的响应。然而,现实的状况是:体制症结的痊愈并非蹴而就,而物联网产业的车轮仍继续前行。要么成为先驱,要么成为先烈,因噎废食不应成为明智企业的选择。
  权衡风险与机遇,谁能够抓住新经济的机遇,谁就将成为新经济的王者。然而,本刊的疑问是:在中关村出现的计算机中心,成就了联想;在深圳出现的路由器中心,成就了华为、中兴,现在,在无锡又出现了一个物联网中心,它将成就谁?
  
  物联网产业发展路线图
  
  长城战略咨询预测“中国物联网产业10年3阶段发展路线图,形成三大细分市场”。结合对物联网产业链的分析和中国市场情况的判断,长城战略咨询(GEI)初步预测中国物联网产业未来十年(2010至2020年)将经历应用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形成公共管理和服务、企业应用、个人和家庭应用三大细分市场。
  
  应用创新
  未来1~3年
  公共管理和服务市场应用带动产业链形成。未来1至3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处于产业的形成期。物联网将以政府引导促进、重点应用示范为主导,带动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产业发展初期将在公共管理和服务市场的政府管理、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结合应急安防、智能管控、节能降耗、绿色环保、公众服务等具有迫切需求的应用场景,形成一系列的解决方案。随着应用方案的创新、成熟和推广,带动产业链的传感感知、传输通信和运算处理环节的发展。
  
  技术创新
  未来3~5年
  行业应用标准和关键环节技术标准的形成。在公共管理和服务市场应用示范形成一定效应之后,随着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初步成熟,企业应用、行业应用将成为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重点。各类应用解决方案逐渐稳定成熟,产业链分工协作更明确、产业聚集、行业标准初步形成。随着产业规模的逐渐放大,传感感知等关键环节的技术创新进一步活跃。物联网各环节的标准化体系逐步形成。
  
  服务创新
  未来5~10年
  面向服务的商业模式创新活跃,个人和家庭市场应用逐步发展,物联网产业进入高速成长期。未来的5到10年,基于面向物联网应用的材料、元器件、软件系统、应用平台、网络运营、应用服务等各方面的创新活跃,产业链逐渐成熟。行业标准迅速推广并获得广泛认同。各类提供物联网服务的新兴公司将成为产业发展的亮点,面向个人家庭市场的物联网应用得到快速发展,新型的商业模式将在此期间形成。在物联网应用、技术、标准逐步成熟。网络逐渐完善,商业模式创新空前活跃的前提下,物联网产业进入高速发展的产业成长期。
其他文献
如果说,无日无之的央行以基础货币向商业银行大手购汇,构成近年中国货币之水的源泉,那么政府主导的供地融资,则高能放大了注入金融体系的货币流量    流通中的每一张人民币钞票,都是央行出品。这也正是法定货币制度的含义。在这套货币制度下,除了央行作为法定的发行货币的机构,任何其他中央的和地方的政府机构,都无权印钞。于是,当通货膨胀压力增加、货币供给偏多的时候,人们常常会多看央行几眼,并且多议论几句关于货
期刊
由于没有严格的行业准入标准,整个市场仍存在办学水平参差不齐、管理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  教育无处不在,市场亦然。望子成龙和人口基数,成就了早教市场的一片红火。但毕竟早教是个新兴事物,目前体系尚未完备,市场不甚规范,存在许多令人迷惑不解的现象,甚至是乱象丛生。    身处战国时代  作为北京最早开设的早教机构,东方爱婴创始人贾军已经在这个领域摸爬了11年。“做的时间越长,胆子就越小。早教是一个良心产业
期刊
2011年新年伊始,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北京市政府推出了一项社会改革“新政”。  北京某报2月26日的大标题是“社会组织登记无须再找婆家”,小标题是“今年本市社会组织登记无须再找主管单位,可到民政部门直接登记”。    航道尚未开通  大家知道,我们国家对社会组织的双重管理体制,是脱胎于计划经济时期的部门管理体制。根据我国现行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任何一个民间组织注册必须先找一个政府部
期刊
自主创新亟需寻求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持,破除自身无法逾越的外部环境屏障。而要实现这点,关键在于,中国的自主创新政策要从整个体系上进行转轨    中国人之聪明,中国创新资源之多,在全球都是首屈一指的。然而,国家重视科技这么多年了,中国自主创新为什么总是不尽如人意?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中国自主创新今日的滞后局面?  对此,通常而言,我们会强调自己对知识产权的重视不够,以及科研与企业的“两张皮”问题,还会归
期刊
《新经济导刊》:关于物联网的核心技术,业界有很多说法:有人认为是传感器,有人认为是通信协议,有人理解是下一代互联网……总之众说纷纭,您认为物联网到底是什么?  杨震:物联网的定义有很多,很多专家、学者都有各自的理解。我认为,物联网是信息网,是互联网的拓展和延伸。互联网借助网关、路由器、服务器、交换机等连接而成,人们将各种信息采集处理后放在互联网上,因此互联网反映的是虚拟的电子信息,并且与现实是有鸿
期刊
症结已经找到,而关键的问题是,谁将迈出第一步?    四年前,深圳某居民楼内,一个挂着“鼎识科技”的标志牌的房间内,几位知识分子模样的中年人正在为手中的小玩意忙得不可开交,突然听到有人敲门,其中一位便不情愿地打开了门:“请问你找谁?”来者答道:“我是达晨创投投资总监梁国智,我找你们负责人。”  或许是对于“创投”二字的敏感,当来者报出了名号后,这几位中年人差点跳了起来。他们感到惊讶的同时,更多的是
期刊
2008年的北京奥运盛宴犹在眼前,2010年的上海世博又接踵而至。  两年前,在奥运开幕前夕,《新经济导刊》曾推出一期名为《财富奥运》的封面专题。当其时,“奥运经济”是各方经济人士关注的焦点,本刊指出,不可低估奥运带来的商业机会,但也不必过分夸大奥运经济的杠杆效应,对迅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来说,奥运相当于为其打开了一扇大门。跨过那扇门,中国将迎来的是更为广阔的世界经济舞台。  今天,同样举足
期刊
这边是经济学大家,那边是公益界名宿,两位智者对话,会是怎样一种场景?82岁的茅于轼,72岁的商玉生,在他们身上,有着极其相似的气质,慈眉善目、温润如玉,善良和蔼写在两张微笑的脸上。和声细语,却又丝丝入扣,行云流水一般,让聆听者仿佛饮了一坛醇酒,说不出的舒服,道不明的回味。  不久前,在本刊朱敏总编的主持下,这对泰山北斗于茅老家中倾情论道。谁能把这当成是他们的第一次相逢?就像多年神交的老友,他乡偶遇
期刊
在巨大商机面前,任何一家相关企业都无法让自己有片刻的松懈    在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倡导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成为本次世博会的核心理念。中国政府此前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45%。这给在中国的各类企业,特别是资金及研发技术占巨大优势的高科技企业提出了一个紧迫的命题。  得“低碳”者得天下,研发、生产“绿色产品”,打造低碳经济,已经
期刊
谈起发展方式的转变,谁也无法否认,“新经济”所担负的使命,如今愈发艰巨。  全球金融危机使出口导向型经济走到尽头,中国经济的内外失衡、旧有经济发展模式弊端也日益凸显。就政策转向的重点而言,难怪华人经济学家张五常建议“鼓励内供或远胜鼓励内需”。“鼓励内供”即鼓励私营的工业转向为供给国内的市场而产出。  新经济的发展障碍值得深究。其中一点恐怕在于,执掌“旧经济”的传统权力部门往往打着“国家利益”的旗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