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0465(2013)-09-0264-01
糖尿病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之一,颈动脉粥样硬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其中颈动脉内中膜增厚被认为是颈动脉早期粥样硬化的标志。本文对2008年9月至2012年11月期间210例糖尿病患者(包括脑梗死患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高危人群)及200例健康对照者行双侧颈动脉超声检查,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糖尿病组共观察210例,年龄28~85岁,平均年龄57.2岁。其中男性116例,女性94例。全部病例临床诊断均符合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FBG为7.82~25.17mmol/L,平均(13.21±4.85)mmol/L,所有脑梗死病人均经颅脑CT扫描明确诊断。
1.2健康对照组 研究对象系健康体检者,共200例,年龄为28~84岁,平均年龄58.1岁。男89例,女111例。无脑血管病及心、肺、肝、肾疾病史, 常规双侧颈动脉超声探查正常,并经颅脑CT扫描排除脑血管病。
1.3主要仪器SA-8000LIVE PRIME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7.5MHz高频探头。
1.4方法应用SA-8000LIVE PRIME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7.5MHz高频探头,声束与血流方向夹角≤60°。常用超声方法包括B型超声成像、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频谱多普勒血流成像。受检者平卧位,颈部尽量后伸,肥胖者可在肩下垫一小枕,检查一侧时头偏向对侧约45°,分别检查左右侧颈动脉。探头沿颈动脉走向,自下向上作连续纵、横切面扫查。检测部位一般分为3个位点:颈总动脉(CCA)分叉前1~1.5cm 处;颈总动脉分叉后1cm处[1],C4~C5 椎间隙椎动脉(VA)处。仔细观察血管内中膜及有无斑块,斑块的形态、大小及性质。测量血管内径(d)、内中膜厚度(IMT)、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 、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等。
1.5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的两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计量资料用均数比较t检验。
2结果
糖尿病组210例患者共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200处,占95.24%,其中多发斑块的57例,占27.1%;对照组200例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26例,占13%,糖尿病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检测出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好发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占63.1%;其次为颈内动脉起始部和颈总动脉后壁占36.9%。在颈动脉IMT检测中, 糖尿病组IMT平均厚度(0.96±0.14)mm,对照组IMT平均厚度(0.77±0.12)mm,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
3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性血管病变,常累及全身多个部位,因此选择一个适当的检测部位可以起到观察全身动脉硬化的窗口作用,颈动脉由于其走行明确,位置表浅,便于超声检查,是一个很理想的选择。许多研究表明,颈动脉粥样硬化可间接反映冠状动脉、脑动脉以及其他部位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和范围,可以用来预测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概率[2],而颈动脉的病理变化与糖尿病发生的相关性则报道较少。本研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通过观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情况,分析了糖尿病患者和健康者两组颈动脉超声的变化,发现糖尿病组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高,病变严重,糖尿病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0.96±0.14)mm,高于健康对照组(0.77±0.1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糖尿病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率为95.24%,高于健康对照组(13%)。结果显示糖尿病组IMT增厚和斑块的检出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表明糖尿病与颈动脉IMT增厚和斑块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参考文献
[1]Rongling Li, Bruce B, Patricia A, et al. B-mode-detected carotid artery plaque in ageneral population[J]. Stroke, 1994, 25:348
[2]贾宗岭,陈颖颈动脉超声对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临床诊断的探讨.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24(1):38-39
(收稿日期2013-05-06)(编辑杨维中)
糖尿病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之一,颈动脉粥样硬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其中颈动脉内中膜增厚被认为是颈动脉早期粥样硬化的标志。本文对2008年9月至2012年11月期间210例糖尿病患者(包括脑梗死患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高危人群)及200例健康对照者行双侧颈动脉超声检查,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糖尿病组共观察210例,年龄28~85岁,平均年龄57.2岁。其中男性116例,女性94例。全部病例临床诊断均符合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FBG为7.82~25.17mmol/L,平均(13.21±4.85)mmol/L,所有脑梗死病人均经颅脑CT扫描明确诊断。
1.2健康对照组 研究对象系健康体检者,共200例,年龄为28~84岁,平均年龄58.1岁。男89例,女111例。无脑血管病及心、肺、肝、肾疾病史, 常规双侧颈动脉超声探查正常,并经颅脑CT扫描排除脑血管病。
1.3主要仪器SA-8000LIVE PRIME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7.5MHz高频探头。
1.4方法应用SA-8000LIVE PRIME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7.5MHz高频探头,声束与血流方向夹角≤60°。常用超声方法包括B型超声成像、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频谱多普勒血流成像。受检者平卧位,颈部尽量后伸,肥胖者可在肩下垫一小枕,检查一侧时头偏向对侧约45°,分别检查左右侧颈动脉。探头沿颈动脉走向,自下向上作连续纵、横切面扫查。检测部位一般分为3个位点:颈总动脉(CCA)分叉前1~1.5cm 处;颈总动脉分叉后1cm处[1],C4~C5 椎间隙椎动脉(VA)处。仔细观察血管内中膜及有无斑块,斑块的形态、大小及性质。测量血管内径(d)、内中膜厚度(IMT)、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 、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等。
1.5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的两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计量资料用均数比较t检验。
2结果
糖尿病组210例患者共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200处,占95.24%,其中多发斑块的57例,占27.1%;对照组200例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26例,占13%,糖尿病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检测出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好发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占63.1%;其次为颈内动脉起始部和颈总动脉后壁占36.9%。在颈动脉IMT检测中, 糖尿病组IMT平均厚度(0.96±0.14)mm,对照组IMT平均厚度(0.77±0.12)mm,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
3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性血管病变,常累及全身多个部位,因此选择一个适当的检测部位可以起到观察全身动脉硬化的窗口作用,颈动脉由于其走行明确,位置表浅,便于超声检查,是一个很理想的选择。许多研究表明,颈动脉粥样硬化可间接反映冠状动脉、脑动脉以及其他部位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和范围,可以用来预测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概率[2],而颈动脉的病理变化与糖尿病发生的相关性则报道较少。本研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通过观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情况,分析了糖尿病患者和健康者两组颈动脉超声的变化,发现糖尿病组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高,病变严重,糖尿病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0.96±0.14)mm,高于健康对照组(0.77±0.1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糖尿病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率为95.24%,高于健康对照组(13%)。结果显示糖尿病组IMT增厚和斑块的检出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表明糖尿病与颈动脉IMT增厚和斑块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参考文献
[1]Rongling Li, Bruce B, Patricia A, et al. B-mode-detected carotid artery plaque in ageneral population[J]. Stroke, 1994, 25:348
[2]贾宗岭,陈颖颈动脉超声对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临床诊断的探讨.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24(1):38-39
(收稿日期2013-05-06)(编辑杨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