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企业在琢磨中国市场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hulong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美国国际集团这类经营保险业和美国电话电报公司这类的大型跨国公司来说,老早就等待着中国把门全打开,以便能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推销他们的买卖,而不是限于几个城市。
  但那家经营纺织业的大公司米利肯( Milliken)认为克林顿的手下与中国签署协定,等于是给美国国内的某些行业颁发了死亡通知书。
  很多行业,如商业银行,汽车,飞机制造,农业,食品加工,投资银行,电子,金融,胶卷制造业则连夜欢呼中美达成的协议,认为这为他们进入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创造了无限的商机。
  "现在我们在中国出售保险的年收入是2 亿美元,将来呢,预计会增长到十分大的数字。"美国国际集团的董事长这么说,他的公司是
  1992年进入中国的。
  协议中规定,允许美国的保险行业将其在中国的业务范围从现在的4个城市增加到12 个城市,并可以经营财产与伤亡这些险种,如此灿烂的前景,不禁使美国的其他保险公司产生移师中国的念头。
  对协议持反对态度的主要是纺织业。至于电脑软件行业的发言人则认为在对协议的细节了解得更透彻之前还不能太过乐观,因为中国的盗版问题太严重了。
  "我们得仔细地看清楚这些签署了的文件最后能不能真的奏效。"软件与信息行业协会的副总裁戴达赛这么说。据说,近几年商业软件的盗版率达到了95%这个惊人数字,也就是说,进入中国市场的每100张微软公司的办公软件中,有95张是盗版货。
  从中国输入纺织品到美国的问题上,现在是受配额限制的,但将来会是怎样呢?"中国纺织行业的生产能力可以供应整个世界",米利肯公司的辩护律师约翰·纳施在华盛顿这么说。WTO要求其成员国分阶段地减少其关税和配额壁垒,但美国纺织行业计算过,为了对付中国的纺织品输入所设定的限额少说也要维持到2010年。纳施说,可是新的协议规定只能维持到2005年,提前了5年。
  "行政当局和国会对待我们这个行业就像见到快要灭顶的水手那样。"纳赛愤愤地说,这个协议会给55.1万人带来面临失业的威胁。但来自大公司的欢呼却是另一番见解,"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你可以亲眼去见到其经济日新月异发展的地方。"摩根财团的首席经济分析师斯提芬洛奇说:"如果中国的市场看好,必然会需要我们这类全球性的金融服务行业为他们提供服务。"在开始的阶段,美国的财团,包括华尔街的经纪人和共同基金会与中国搞合资经营,占有的份额可以从33%增加到几年后的49%。这些急于进入中国的美国公司,就像当年日本开放门户时急于蜂拥而入日本市场的公司一样。
  "中国是一个最大的储蓄国家。"高盛国际的总裁罗伯特·霍迈这么说。
  电信公司早已把自己看作是未来的赢家。美国电话与电报公司在中国的业务现在只能限制为50家跨国公司提供服务,而协议一经生效,他就可以投资于中国的互联网供应商。"互联网是个最大的市场,而目前这仍为我们所控制的一个领域。"美国电话与电报公司的全球销售副总裁布拉斯·杰克逊这么说。
  摩托罗拉公司对协议的前景也十分看好,即使细节尚未完全清楚,但至少中国会积极地引进外国资本进入移动电话和其他的电信领域,给摩托罗拉已经在中国从事的移动电话、传呼和半导体行业带来扩展的机会。
  美国的汽车制造业目前在中国的销售量还是很小,他们希望协议将会使外国能够为中国的购车者提供汽车贷款,但对多数的美国汽车厂商来说,他们还得看看最后的条款再说。
  凯脱匹拉公司(经营挖土机等大型机械的公司)指出,新的协议可以让公司建立自己的出口产品营销网络来替代现有的中国营销网络。"这就好比终于能够让自己亲自来咬一口苹果了,"这家农业与建筑机械巨头的董事威廉姆·琳说,"中国参加WTO就有义务进一步开放其市场。"
  农业组织认为中国不得不降低关税来进口外国的农产品,但美国全国农场主组织的总裁金·保罗指出:"这也不是一下子能改变现状的,我研究过中国的谷物收成记录,我们应当看到这条船正航行在两条航道上。"
  电子制造商关心的是中国政府会不会对外国厂商施加压力要他们购买中国国营工厂生产的零配件。
  不管怎样,美国的多数行业和公司还是对这个协议抱有信心和希望,至少有了一个双方都应遵守的国际规则,从而避免了不必要也不应该发生的冲突。□(编辑:张良)
其他文献
易手引发轩然大波    1999年12月18日,一条消息震动了网络界:国内著名的网站163.net(163电子邮局)被出售,这成了国内第一宗大规模的网站交易。卖家是广州电信局所属飞华电信工程有限公司,买家是深圳新飞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交价为5000万元人民币。报道称,之所以卖掉这家中国第一家免费电子邮局,是因为其前途受到资金匮乏的威胁,不得不作出"靓女先嫁"的选择。  一名已从飞华跳槽到新飞网的
期刊
就像18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约翰·班扬《天路历程》中的主人公,俄罗斯代总统普京,面临着政治、经济、社会、外交等层面种种危机交织的"后叶利钦时代"复杂的现实,同样走在一条充满荆棘和危险的道路上。  同许多叶利钦总统核心权力圈子中的人士一样,俄罗斯前副总理、财政部长安那托利·丘拜斯也经历了许多宦海浮沉:叶利钦两次把他炒了"鱿鱼"。作为一个著名的改革派人士,有"私有化之父"称号的丘拜斯不仅在  90年代初
期刊
叶利钦在世界舞台上跳着具有俄罗斯民族特色的政治芭蕾,在留给后人的政治剧照中,庞大的身躯,笨拙的体态,以及风吹即倒,屡屡感冒肺炎的身体,不时口出狂言的硬气,浓缩了俄国政治家乃至俄国的国际形象。    叶利钦:一个俄国政治的符号    叶利钦本身就是俄罗斯政治,乃至俄罗斯国家的一个典型符号。庞大却已年迈,步履蹒跚依然充满斗性,透过叶利钦,我们能够注视历史和现实中的俄罗斯。  叶利钦讲话最喜欢的开头就是
期刊
两个星期前,就在新一轮俄罗斯议会下院---俄国家杜马大选正式举行的前一夜,俄罗斯总理普京访问了俄联邦安全局(FSB)总部。联邦安全局的前身是苏联著名的情报机构---克格勃(KGB)。作为一名老资格的安全部门官员,普京此行目的是同他在安全局的同事们一起举行一个纪念活动。不过,对安全局的官员来说,再也没有比看到特工出身的普京,有希望当上总统更令人高兴的事了。  一名与会的安全部官员说:"终于,我们当中
期刊
据报载,随着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因生活腐化、贪污受贿被查处后,近日南昌市内的一些酒店、商场、汽车站、夜总会、药铺等企事业机关单位马上掀起一股刮字风,将胡副省长在任时题写的"金字招牌"铲掉---休怪这种颇具"人走茶凉"的做法,谁愿让一个"闻名全国"的大贪官的"墨宝"及名字高挂在自家大门上呢?再回想起前些年,我在东莞也目睹当原市委书记欧阳德被查处后,出现的类似的情况……  为什么颇具"中国特色"的领导
期刊
俄罗斯政坛的风云就像俄罗斯的天气一样,上午还是阳光明媚,下午可能就飘起了雪花。在世界历史上,关于俄罗斯这块广袤的土地,给人的印象是:无边的寒冷、伏尔加烈酒、辽阔的大草原、优雅深沉的人民---还有,与俄罗斯历史相伴的政治强人。无论是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还是斯大林、赫鲁晓夫,直至叶利钦,似乎只有强有力的领导,才能相称于这片国土。  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这似乎是一种必然。当拿破仑陷于库图佐夫的坚壁
期刊
"天花板"开了一道窗    两年前,民营企业广东华帝集团营销部经理姚吉庆被华帝的7名创始人初定为接班的候选人时,他并不知道这个将对他的事业产生重大影响的决定。两年来,考察在悄悄地进行。几个月前,老板们找他谈话,说华帝要进行"两权分离"(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改革了,他仍觉得这只是老板们对未来的许多设想中的一个而已,是一件十分遥远的事情。他没想到的是,很快,老板们就真的来交班了!  1999年12月
期刊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历史性的变迁:由计划向市场转变并由此导致政府和企业关系转变;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也在变化。我们且从这些变化当中来看一看企业面临的困难,看看国有企业的两难选择问题。    不重组难,重组也难    对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现在采取的是双重的价值标准、管理方式和交易规划。对于民营企业可用一句话来形容:黄鹤楼上看帆船,是市场标准。而国有企业,主要是政治标准,牵
期刊
仿佛就像一阵风,福利房作为计划年代最大的福利,伴着房改末班车的开出,带走了残存在中国城市上空的福利气息。1999年12月31日晚11时59分,广州,在即将进入新千年的喜庆气氛中,一位最后一刻挤上分房末班车的市民在一群记者面前流下了激动的眼泪。而一位尚未"上车"的女士则在新年钟声敲响之后痛哭流涕。步出拥挤了好几个月、带有浓浓汗味的广州房地产大厦,大门在新世纪钟声、在外面人们的狂欢中缓缓关闭。  近几
期刊
我的农村情结    我已听多了下岗工人的苦况。  但比下岗工人更苦的有9亿农民。  我的老家在江西南昌县八一乡,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对农村、农民、农业都有特殊的感情。我上大学前和上大学后,每年的寒暑假,都要回家干农活。1986年,我通过高考考上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算是农村孩子中的异类和幸运儿,跳过了龙门,农村户口变成了城市户口,命运也由此改变。不然,我和鲁迅小说中的闰土没什么两样:早早娶妻生子,双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