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zbisy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体现了总书记和党中央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高度重视。山东省济南育英教育集团全体师生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对近几年学校将“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在创建济南市领航学校过程中“立德树人、铸魂育人”方面的实践探索进行了总结。
  传承红色基因,坚定办学信念实现办学愿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
  济南育英中学始建于1913年,有着悠久的历史、优良的革命传统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育英首任校长、中国近代著名爱国人士孔祥柯,1919年曾参加“巴黎和会”,为力争国家主权奔走。当时,他把“巴黎和会”的真相带回国内,激励了民众的爱国热情。
  百年育英培养了众多各界精英、国家栋梁,闪光的红色校史和灿若星辰的育英前辈成为育英开展红色教育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1922年,学校进步教师王翔千、王尽美、邓恩铭,在育英中学发起成立了“山东省社会主义青年团济南地方团”,带领许多在校学生参加了革命活动、革命组织,有的学生离校后走上了革命道路,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发展谱写了灿烂的篇章。
  纵观学校的发展历史,历经北伐战争的战火、抗日战争的硝烟、解放战争的洗礼,塑造了育英人兴邦救国的伟岸形象,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从诞生之日起,育英中学就承载着强烈的家国情怀,肩负着为国家和民族培养杰出人才的重任,“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历经百年沧桑岁月,学校继承老一辈革命家、教育家的光荣传统,让红色基因植根于每一代育英人的血脉之中。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更加坚定了学校一班人的信念,坚定了他们培养具有健全公民素质、优秀学业基础、突出创新精神、开阔国际视野的育英学子,打造红色育英、人文育英、现代育英,创办学府式学校的理念与愿景。
  高位引领,打造有信仰有情怀的教师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是我国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多年来,育英教育集团重视教师队伍的培养,更重视思政教师的政治觉悟、思想境界的塑造,力求做到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结合教育工作,我们认为:教师有信仰,教育才有实效,教育成果才有保障。要培育有思想、有灵魂的学生,首先要打造一支有坚定信仰、高尚师德、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长期以来,建设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一直是育英中学开展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
  推出以“党旗·团徽·育英人”为主题的党建品牌。学校以百年育英的红色历史为依托,着力打造红色育英文化,引领党员教师和新一代年轻教师坚守“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办学宗旨,修身治学,立德树人,为国家培育英才,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红色文化浸润师生心灵,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
  高起点强化思政教师的政治素养。学校聘请青岛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委、青岛市社会主义学院王继军教授担任名誉校长。王教授是一位资深党史专家,几年时间他为学校教师做了《铭记党史,坚定理想信念》《更加自信地走好中国道路——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争做四有好教师的点滴体会》《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支柱》《维护核心,听党指挥》等多场专题报告。学校还组织思政教师远赴青岛、章丘、长清等地跟踪学习,聆听王教授的其他专题报告。以报告作为切入点,在报告后,组织大家进行讨论反思,交流收获,统一思想,提升素质境界。
  学校利用教师节契机举行师德宣誓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前,参与研学的70余位党员教师庄严宣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勿忘国耻,为培育国家合格接班人不懈努力;在北京抗日战争纪念馆广场,老师和学生们庄严宣誓: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在爱国教育活动周,思政老师与学生团员齐诵原创诗歌《育英赋》……一系列富有仪式感的活动,将铿锵誓言烙印在每一位党员心头。思政老师们也在汲取着养分,丰富着自己的思想。
  自2016年开始,学校着手编写《党旗·团徽·育英人》红色育英校史资料。在编写过程中,学校组织思政教师结合丰富的育英校史展开交流讨论,在育英红色校史中寻找前进方向和动力。学校组建“文明交通志愿服务队”,组织老师在校门口维护交通秩序,参与社区建设,参加志愿服务,思政教师积极参加其中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立足课堂内外,推动思政课程改革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政教师座谈会上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如何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把思政课讲到学生心坎上,让“有意义”的事情变得“有意思”,是每一位思政课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一直以来,学校思政教师通过课内课外两个途径,创造性地开发课程、开展特色活动,加强对学生的思政教育。
  初中思政课内容与学生生活接近,但如果教学方法不灵活、不适合,也会出现“虽近犹远”的状况。我们通過课堂上的辩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表达能力,通过时政播报引导学生关注时政。“诗词大会”“朗读者”“感动中国人物”等贴近生活的视频出现在课堂上,带给学生时代感并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主动性。课堂上,老师或与学生谈话聊天,或探究分享,或一起游戏体验。灵活的教学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润物细无声地将做人做事的道理教给了学生。
  在课上,老师们还设计贴近学生的各种问题,比如讲授“消费者如何维权、税收的特点”内容时,引领学生思考:如果你与家人一起在餐馆吃饭,交款后你是索要小票还是发票,为什么?讲授“平等的真谛”时,引导学生思考:在你乘坐公交车时,广播里提示请给老弱病残孕的乘客让座,你会怎么想,为什么?一个个贴近生活的问题,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探求新知。   丰富思政课型,学校思政老师设计了活动课程。这类活动课程特别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生成过程,让教育真实发生,让教育润物细无声,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三维”目标的学习。如学校李婷婷老师的“一封家书”活动课,就很好地达成了让学生学会感恩、与家长很好沟通的教育目的。
  学校思政教师还开发学科特色课程。如 “时政播报”课程,为看似严肃的政治课堂注入了活水。时政新闻的内容,从政治到经济,从国际到国内,题材广泛,点燃学习热情,锻炼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胸怀天下、心系国家的责任意识。老师们还及时点评纠正学生价值观上的偏差,让时政播报助力师生共同成长。
  中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悟,良好品德的形成得益于学生的生活体验,而非在生活之外,“教育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基本理念。在工作中,学校思政老师力求结合课程标准和教材,设计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如通過“寻找幸福”“荣辱观教育”“服务社区”“尊师教育”等活动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挖掘课外学习资源,以课外激活课内,让学生在体验、探究中成长,激发学生自主发展的内驱力。
  思政教师还重视社会实践,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如学校尽美学生志愿服务队,在思政老师的带领下到省科技馆、市图书馆、济南市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站等服务点参加志愿服务,感受服务社会的幸福、完成关心社会的使命,其中李沅臻、李依琳等多名学生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志愿者。
  育英中学承载着百年红色历史,是培育天下英才的绝佳之地。学校充分挖掘百年育英的文化底蕴,将爱校教育与爱国教育结合,组织思政老师发挥专业所长编写了《百年育英情》红色校本教材及学生读本。《百年育英情》承载着育英学子的爱党之情、爱国之情、爱民之情,传承百年,永不褪色。
  铸魂育人,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
  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政教师座谈会上提出:坚持“八个相统一”是办好思政课的基本要求,倡导在发挥好思政课教学主渠道的同时,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校全部教学活动当中,实现全员、全程和全方位育人。
  学校开发了“铸魂育人‘育·英’校本课程群”。学校的“铸魂”教育,立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厚沃土,依托育英百年历史积淀和红色文化资源,培育心中有信仰、肩上有担当的一代新人,培育有思想、有灵魂的学生。其中,“魂”指思想精髓、优良品格、崇高精神;“铸”指以熔铸、锤炼、雕琢的方式来培养人、锻炼人、造就人。
  “铸魂”,既是教育目标,也是教育方法。铸魂教育紧扣“铸魂”主线,依托校本课程,形成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红色教育课程体系和办学育人模式,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细、落小、落实,提升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性价值,对建立完善的育人体系、推进课程教材建设和教学改革、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铸魂育人“育·英”校本课程群,分为修身课程、基础课程和发展力课程三大系列。“修身课程”关注学生人格品性修养、家国情怀的培育;“基础课程”重在实施国家课程校本化,夯实学生学业基础;“发展力课程”关注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其中,修身课程包括“校史课程群”与“校魂课程群”——
  “校史课程群”:依托校本教材《百年育英情》开展价值观教育,培育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开展意志教育,以教学生做人为立足点,以老一辈育英烈士楷模和现代育英优秀校友为榜样,从独立、合作、沟通、自律、意志等角度培育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校魂课程群”:以弘扬“尽美精神”为核心,开发“两楼、两园”立体课程。以育英的标志性建筑“尽美楼”和“紫燕楼”及“育英园”和“勤英园”为基础,展示学校百年历程与丰厚的文化内涵,将自然景观与人文传统相结合,将环保、科技理念与特色校园文化融为一体,形成立体课程,实施无声教育。
  为将红色基因融入育英学子的血脉,学校开发了“尽美八项”志愿服务课程,成立了济南市第一支初中志愿服务队——尽美志愿服务队。志愿服务队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下设“尽美交通维护岗”“尽美义务讲解员”“尽美课堂”“尽美市图义工”“尽美学霸助学”“尽美大型活动义工”“尽美自主管理员”“尽美社区服务”八支分队。如“尽美课堂”,通过教师指导、初中生辅导小学生的方式,为外来务工人员和贫困家庭子女开办公益课程,受到欢迎。
  学校依托“党旗·团徽·育英人”党建品牌,开展系列化主题教育活动。如“不忘初心跟党走”退队建团活动课程,引领学生告别年少的无知与莽撞,拥抱成长的智慧与坚强;青春礼活动课程,以五四青年节为契机,举行“向青春致敬”十四岁青春礼活动,学生充分准备迎接更加朝气蓬勃、勇于担当的自己,明确自身所肩负的重任。
  在团课培训中植入红色基因,学校的两座青砖方楼见证了山东省共青团组织的建立,能够在建团遗址处加入团组织,是每个育英学子的光荣和梦想。每年,学校都会在青砖方楼前举行隆重的入团仪式,团员们郑重宣誓,誓言响彻校园,澎湃的青春在热血中流淌,这一时刻也被铭刻进了学生的人生记忆。
  学校开发了系列德育课程,如开学第一课、研学课程、毕业课程、生涯规划课程等,这些课程已成为每届学生的必修课;专题式系列教育课程则在不同的时间段渗透爱校教育、礼仪教育、诚信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感恩教育等,在塑造学生健全人格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学校还设计了学科特色活动,将思政教育融入全学科育人之中。如,语文组的“爱国诗篇共传颂,红色基因永流传”活动,思政组的“辩论赛”活动,体育组的“排球联赛”,物理组的“实验装置创新大赛”,科学学科的“科学嘉年华”活动等,培育了学生的家国情怀、创新精神、科学素养。
  总之,学校以国家思政教材为本,在用好教材的同时依托修身课程,从课程资源开发到校内外活动,从主题宣讲到实践落实,将红色基因植根于师生的血脉中,将“进育英,我以育英为荣;出育英,育英以我为荣”的座右铭深深地刻进师生的心中,以“自强不息,永不言败”的育英精神,精心培育了一批批育英学子,实现了课程思政化的转变与提升。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育英中学)
  责任编辑:姜乃强
其他文献
“白薇老师没有以专家学者自居,整场讲座没有书本上的大道理宣讲,而是以一位家长的身份,以自身的育儿经验和周围真实的案例,深入浅出地把教育孩子过程中家长容易忽视和忽略的问题进行剖析,句句深入家长内心。我们家长都希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但今天我懂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不同的花期,我们能做的就是多多陪伴,静待花开。”  “今天听了白薇老师的讲座,受益匪浅。我今后一定多鼓励孩子,陪孩子一起成长
期刊
封面人物:  曹卫东,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体育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国家体育总局干部培训中心主任、教练员学院院长,体育总局党校副校长。  先后担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主任、校长助理、副校长,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校长。  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西语系、比较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社会学系。  先后入选教育
期刊
王默,中共党员,1940年生,号“万幅画主”“艺苑轩主”,人称“百相画家”。毕业于北京齐白石艺术学院,中国国际书画艺术协会会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齐白石艺术研究会会员,曾获“中国当代百杰书画家”“中华国粹民族艺术家”“世界铜奖艺术家”终身称号,获世界金奖、中国首届文艺金爵奖、中华国粹图腾奖、中国国学杰出贡献金奖等。其作品被收入《20世纪中华画苑掇英大画册》《中国当代美术家作品润格》《国际现代美
期刊
在教学中,许多教师把数学教学变成了单纯的“解题教学”,忽略了对学生“数学思想”的培养。若数学教学只停留在“公式”的表面,丢失了支撑“公式”的数学思想,将难以让学生由此及彼。下面,以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一课为例,谈谈我们在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方面的一些尝试。  设置热点,激活思想  小学阶段的数学思想方法渗透,需要尝试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形式,以生动有趣的事例呈
期刊
我的班级中有两位特殊儿童,分别是患有脑瘫的森森和患有自闭症的睿睿。森森由于小脑先天发育不全,他连站立和行走都需要别人的帮助,行动极其不便;睿睿则是常常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极少与他人交流。面对这样的孩子怎么办呢?  无条件接纳。遇到这样特殊的孩子,我首先想到,如果他们是我的孩子,我会怎么办?将心比心,我是一位母亲,也是一名教师。我要接受孩子和他们的现状,接受将要付出的辛苦和劳累,接受这份师生难得的相
期刊
2018年全国幼儿园在园人数创近年新高  日前,教育部發布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共有幼儿园26.67万所,比上年增加1.17万所,增长4.60%。其中,民办幼儿园16.58万所,比上年增加5407所,增长3.37%。公办幼儿园数量占比约为38%。在园幼儿4656.42万人,比上年增加56.28万人,为近年来新高。  网友热评  @94681104064:现在的
期刊
教案侧重“怎么教”;学案侧重“怎么学”;而“学历案”侧重“何以学会”,强调学习经历和过程,较之前两者既是突破也是超越。下面我结合课文《故宫博物院》,谈谈基于學历案的课堂教学。  遵循“课标”与教材  “有意义的学习经历”必须与学习目标相匹配,目标的制定又需考虑“课标”和教材。《故宫博物院》是(鲁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说明文。“课标”对说明文的学习要求是:能够辨别说明顺序;能够分析文章使用的
期刊
生命最初的几年对孩子的未来有着持久影响,在这一关键阶段,儿童的大脑每秒能够建立超过100万个神经元连接,这是此后任一阶段都无法再现的速度。大脑发育是一个生理和环境交互作用的复杂变化过程,依靠多种“养分”,适宜的食物、刺激和照料,或者说营养、游戏和关爱,对婴幼儿的大脑发育不可或缺。近年来的前沿研究发现,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人际互动”对儿童产生的影响非常深远。  儿童早期投入还会产生明显的社会效益。
期刊
“老师别抢我,妈妈不要走!”  每年入园季,幼儿园门口都会上演“孩子园内哭,家长泪长流”的“苦情戏”。幼儿新生拉著家长不肯放手,哭闹着不让家长离开;有些家长把孩子送进教室后会躲在门外悄悄观察孩子的情况,担心不已,自己也跟着泪水涟涟。入园之初,很多孩子都会不安、哭闹,严重的甚至还可能生病;有的孩子还会出现行为倒退——原本已经可以自己去卫生间了,却突然开始三天两头尿裤子,上课发呆,不愿和小朋友一起玩…
期刊
◎保持平常心 做好“三准备”  分离焦虑实际上是孩子在心理上依赖熟悉的亲人和环境,一旦离开亲人,到新的环境中去,就会因各种不适应而产生焦虑感,表现出不安的情绪和行为。这是幼儿对陌生的环境产生不安全感的一种反应,需要一个过程去适应。面对孩子的开学分离焦虑,教师会采取一些常规手段帮助孩子缓解,多数孩子能通过转移注意力、寻求帮助等方式来调整焦虑不安的情绪,一周左右就可以适应幼儿园生活。但是有的孩子具有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