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理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四大要素。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地理教育改革的制高点。
一、调整三维目标,体现素养要求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制约课堂教学的方向,规约教学活动的方式和步骤,其达成程度是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是我们从教书到育人这一过程的不同阶段的要求。核心素养的提出,是对三维目标的发展和深化。核心素养是“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人格品质与关键能力”,更指向于教育的真实目的,那就是育人。因此,核心素养取代三维目标也成为了必然。
笔者以地理核心素养的四大要素为参照,分析《人口的空间变化》的课标要求“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挖掘本节课知识点和四大核心要素显性或隐性的相关性,对其相关程度进行分析。本节内容中“不同时期的人口迁移”比较了国际、国内人口迁移不同时期的特点,要求学生能根据不同的时空分析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特点,与核心素养中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国内古代人口迁移,可以让学生调查本镇区大的宗族迁移历史,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而“人口迁移的影响”这一知识要点和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息息相关,我们要抓住这契机,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口观、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
在分析课文知识要点与核心素养的相關性后,结合课程标准要求,思考“应该重点培养哪些素养”及“如何培养”,对原来的三维教学目标进行了以下的调整。
知识与技能:①能说出人口迁移的含义及类型。②结合具体实例,说明人口迁移的原因。融合核心素养后,增加:以小组为单位,实地调查三乡郑氏的人口迁移历史,说明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培养学生爱乡情感、沟通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掌握人口迁移统计图的判读方法,提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融合核心素养后,增加:根据“三乡建国以来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表”,分析三乡镇人口迁移的特点、原因、影响,提出解决方案,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空间认知和区域分析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辩证的认识人口迁移的影响。融合核心素养后,调整为:能结合雄安新区的案例分析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有利和不利影响,逐步养成辩证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学会提出具体解决策略,形成适应社会发展所必备的品格和核心能力。
二、构建问题串,激活地理思维
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地理学习的难度加大,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问题串”是将某一学习内容以“问题”为线索,并将难度较大的问题依照知识、能力、思维层次与结构拆分成相关的多个问题,串联后出现。有效地设置问题串,有利于学生尽快适应地理教育改革、形成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等核心素养。
比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这一部分内容,结合我镇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来分析,能很好体现这一时间内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
【问题情境一】图1为我镇建国以来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图,读图思考下列问题。
问题串1:
①我镇上世纪60年代以来常住人口的变化有什么特点?
②结合不同时段的背景,分析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
③不同时段人口数量的变化对我镇的影响如何?
④针对上题中提到的不利影响,为我镇的发展提建议。
学生活动:读图说出我镇建国以来人口增长变化的三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前,人口增加缓慢;20世纪90年代后至2000年前人口增加迅速;2000年以来人口增加减缓。根据不同时期的背景,结合我镇大型工厂(如宝元鞋厂的变迁等),分析我镇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接着,分析人口变化对我镇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影响。最后,针对出现的问题,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
(设计意图:以家乡人口变化为情境,从现象、原因、影响、到对策设置了4个问题,环环相扣,逐步深入,考查了学生的思维过程与分析探究能力,特别是综合思维能力,同时也渗透了爱乡情怀,树立学生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问题情境二】雄安新区的图文材料(略)。
问题串2:
①建设雄安新区引发的人口迁移,与来我镇工作引发的人口迁移的方向有什么不同?
②预测建设雄安新区引发的人口迁移,对北京和雄安有什么影响?
学生活动:阅读图文材料,对比我镇的人口迁移,分析新时期人口迁移的新特点,
(设计意图:以新时事、新热点为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动态;对比来我镇工作引发的人口迁移,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三、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实践能力
当前教学实践中,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仍处于弱化或缺失的局面,教师在教学中应多积累教学素材,尤其是乡土地理的素材,将其体系化、问题化、实践化,为开展实践活动提供探究性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促使地理实践能力的落实。
比如:郑姓乃我镇一大姓氏,人才辈出(如近代启蒙思想家郑观应、著名导演郑君里、中科院院士郑守仪等),为国家和家乡发展做了巨大的贡献。郑氏出自姬姓,是黄帝的后裔,发源于中原,与中国古代几次大的人口迁移事件有关,是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缩影。而本班也有很多郑姓同学,因此,在《人口的空间变化》这节课,我组织了“三乡郑氏迁移历史”为主题的实践探究活动,要求学生向村内的族老调查三乡郑氏迁移的有关情况,或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借阅相关的书籍等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最后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向全班介绍三乡郑氏发源,迁移的历史背景、原因及迁移路径。在实践活动后,学生总结了以下心得:“正所谓落叶尚且要归根,何况是自称具有感情的人呢?一个人,惟有弄清自己从哪里来,才能明白自己要到哪里去。我们每个人应身兼背负起家族历史文化的传承及发展。”
一、调整三维目标,体现素养要求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制约课堂教学的方向,规约教学活动的方式和步骤,其达成程度是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是我们从教书到育人这一过程的不同阶段的要求。核心素养的提出,是对三维目标的发展和深化。核心素养是“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人格品质与关键能力”,更指向于教育的真实目的,那就是育人。因此,核心素养取代三维目标也成为了必然。
笔者以地理核心素养的四大要素为参照,分析《人口的空间变化》的课标要求“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挖掘本节课知识点和四大核心要素显性或隐性的相关性,对其相关程度进行分析。本节内容中“不同时期的人口迁移”比较了国际、国内人口迁移不同时期的特点,要求学生能根据不同的时空分析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特点,与核心素养中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国内古代人口迁移,可以让学生调查本镇区大的宗族迁移历史,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而“人口迁移的影响”这一知识要点和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息息相关,我们要抓住这契机,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口观、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
在分析课文知识要点与核心素养的相關性后,结合课程标准要求,思考“应该重点培养哪些素养”及“如何培养”,对原来的三维教学目标进行了以下的调整。
知识与技能:①能说出人口迁移的含义及类型。②结合具体实例,说明人口迁移的原因。融合核心素养后,增加:以小组为单位,实地调查三乡郑氏的人口迁移历史,说明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培养学生爱乡情感、沟通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掌握人口迁移统计图的判读方法,提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融合核心素养后,增加:根据“三乡建国以来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表”,分析三乡镇人口迁移的特点、原因、影响,提出解决方案,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空间认知和区域分析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辩证的认识人口迁移的影响。融合核心素养后,调整为:能结合雄安新区的案例分析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有利和不利影响,逐步养成辩证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学会提出具体解决策略,形成适应社会发展所必备的品格和核心能力。
二、构建问题串,激活地理思维
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地理学习的难度加大,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问题串”是将某一学习内容以“问题”为线索,并将难度较大的问题依照知识、能力、思维层次与结构拆分成相关的多个问题,串联后出现。有效地设置问题串,有利于学生尽快适应地理教育改革、形成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等核心素养。
比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这一部分内容,结合我镇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来分析,能很好体现这一时间内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
【问题情境一】图1为我镇建国以来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图,读图思考下列问题。
问题串1:
①我镇上世纪60年代以来常住人口的变化有什么特点?
②结合不同时段的背景,分析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
③不同时段人口数量的变化对我镇的影响如何?
④针对上题中提到的不利影响,为我镇的发展提建议。
学生活动:读图说出我镇建国以来人口增长变化的三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前,人口增加缓慢;20世纪90年代后至2000年前人口增加迅速;2000年以来人口增加减缓。根据不同时期的背景,结合我镇大型工厂(如宝元鞋厂的变迁等),分析我镇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接着,分析人口变化对我镇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影响。最后,针对出现的问题,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
(设计意图:以家乡人口变化为情境,从现象、原因、影响、到对策设置了4个问题,环环相扣,逐步深入,考查了学生的思维过程与分析探究能力,特别是综合思维能力,同时也渗透了爱乡情怀,树立学生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问题情境二】雄安新区的图文材料(略)。
问题串2:
①建设雄安新区引发的人口迁移,与来我镇工作引发的人口迁移的方向有什么不同?
②预测建设雄安新区引发的人口迁移,对北京和雄安有什么影响?
学生活动:阅读图文材料,对比我镇的人口迁移,分析新时期人口迁移的新特点,
(设计意图:以新时事、新热点为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动态;对比来我镇工作引发的人口迁移,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三、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实践能力
当前教学实践中,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仍处于弱化或缺失的局面,教师在教学中应多积累教学素材,尤其是乡土地理的素材,将其体系化、问题化、实践化,为开展实践活动提供探究性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促使地理实践能力的落实。
比如:郑姓乃我镇一大姓氏,人才辈出(如近代启蒙思想家郑观应、著名导演郑君里、中科院院士郑守仪等),为国家和家乡发展做了巨大的贡献。郑氏出自姬姓,是黄帝的后裔,发源于中原,与中国古代几次大的人口迁移事件有关,是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缩影。而本班也有很多郑姓同学,因此,在《人口的空间变化》这节课,我组织了“三乡郑氏迁移历史”为主题的实践探究活动,要求学生向村内的族老调查三乡郑氏迁移的有关情况,或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借阅相关的书籍等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最后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向全班介绍三乡郑氏发源,迁移的历史背景、原因及迁移路径。在实践活动后,学生总结了以下心得:“正所谓落叶尚且要归根,何况是自称具有感情的人呢?一个人,惟有弄清自己从哪里来,才能明白自己要到哪里去。我们每个人应身兼背负起家族历史文化的传承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