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树,1994年成为国内第一批接受体系化培训的蒙特梭利老师。1995年,参与创办中国第一所“爱与自由”学校,在当时的环境下,这一学校的创立实属开创性的破冰之举。自此深耕教育20年。自2004年起,王树追随萨提亚、家庭系统排列、NLP、催眠等现代心理学流派的国际顶级大师,深入学习。基于教育学和心理学两大领域的深厚沉淀,继而出版了《透析童年》一书,并创办自己的教育机构、家长学校、夏令营、生活艺术馆。
与强调知识灌输的儿童教育不同,王树侧重于从心理学的角度,充分肯定每位儿童都拥有精神的种子,通过对儿童内在需求的关注,让身、心、灵得以协同发展,让孩子成为完整的自己,而非父母的复制品。教育者与父母,首先应该成为了解自己内心的成长者,其次是成为儿童成长的观察者,最后是完成与孩子的身心灵的“连结”。身心灵的“连结”,是人与人之间的深层的沟通。这种深层次的沟通,即是教育的本质之一。
怀着对探索教育的兴趣,我们来到王树老师的办公室。王老师与我们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也畅谈教育理念。
广州中轴线的北端,天河北,繁华深重之地,高楼林立,琉璃闪烁,车水马龙。王树创办的心灵树生活艺术馆坐落其中,颇有大隐隐于市的意味。二三层的小楼,外墙油漆浅浅地剥落,阳光原本猛烈,照耀其上,竟然变得柔和,因为阳光在斑驳之间滋生了一丝时光流逝的意境。一段楼梯,一盆拐角处的多肉植物,一幅色彩静雅的画,短短几步行程,心灵树生活艺术馆,便悠然展现出物质之外的空灵面目。
王老师的办公室布置得颇有藏地风情,唐卡、藏族风格的桌椅柜子,上面端放着的也是藏传佛教的一些器件……这与她个人对于藏地文化的喜好有关。办公室有一扇落地大窗户,盛夏的阳光射进来,光亮透明,但是不热,因为开了空调。放眼望出去,是一个楼顶平台,搭了一座古典小亭子,亭子附近有鱼池假山,假山上几缕青草,带来一丝鲜活气息。视线再伸远,便是体育中心大大的足球场,人工假草,一年四季绿茵茵的。更远处,则是天河区高耸的楼宇,光鲜靓丽,刺入天际。隔着一张宽阔的木桌,王树老师自然落座,整个人沐浴在光明之中,她的脸上悄然隐藏着笑意。她说,我喜欢阳光,习惯了在阳光下阅读,写字,工作……
困惑之源:关于童年的双面记忆
说起童年,王老师沉浸在美好的画面中。
王老师出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宁夏,一个比较特别的家庭。说到特别,可能在于家里的气氛,在那个年代、在那样一个闭塞的小地方,她成长的家竟然能够有一种相对开放和西式的氛围。
在她五六岁时,悠闲的午后,天空深邃空旷,阳光温婉和煦,母亲盘腿坐在沙发上,给她读小说——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母亲读得很温柔,很缓慢,一字一句,清晰可闻。小说里的人情世故,像电影一样,沉浮在客厅的空间里。
母亲读了一段,像是喃喃自语,又像是询问女儿,她说:“你看,罗切斯特的女儿阿黛拉·瓦朗,事事都那么爱表现自己。她这么做,对吗?你怎么看待她呢?……”
母亲所说的内容,年幼的她还未必能明白。但是她与母亲之间,在那一刻,形成了心与灵的连结:午后的阳光,萦绕在母亲身边的幸福与宁静,母亲对于孩子的尊重、平等、鼓励,这幅美好的画面,多年以后,成了王树最宝贵的回忆和财富之一。
虽然王树的家庭给她提供了很多积极、愉悦、美好的回忆,但其在学校教育里的一些经历却不那么美好——
王老师提到了初中的一位教数学的班主任。她是一位戴眼镜的女老师,很严厉,骂学生的时候尖酸刻薄,从不留情面。王老师说,她人生当中听到的最难听的话,都是从数学老师那里听来的。
当时,她有个同桌,是一个长得白净又好学的男生,隔壁班有个女生,与他关系挺要好,下课后经常来教室找他。
有一堂自习课,数学老师坐镇,下课都好一会儿了,她不走,没人敢动。
那位隔壁班的女生如往常找来,没发现异常情况,在窗户边上喊男生的名字。全班同学都听见了。老师也听见了。大家都把头垂得低低的。王树的头垂得更低,即便如此,她也能感觉到老师冷酷的目光正在射过来,如同冰凉的刺刀。教室里静悄悄的,像巨大的风暴来临前的压抑。这时,一把刺耳而悠长的声音响起:“哟,勾魂儿的来了……”
那一刻,王树竟然不是害怕,而是哀伤,她似乎听见了同桌内心崩溃的声音,而一段原本美好的友谊,正在粉碎成尘埃。
多年之后,旧事重提,她仍心有戚戚然,甚至她一度在面对戴眼镜的人时有心理障碍。
如今,借助于内在成长的道路,王树老师已经从这段经历中走了出来,怀着理解与慈悲,她已经在内心与记忆中严厉的数学老师和解。
然而正如她所说的,并不是人人都像她这样幸运,能够从童年的创伤中走出,也许,曾经被这位老师深深伤害的那位同学所受的创伤会影响深远。对孩子来说,有时候老师对他们的影响在某些成长阶段,会比父母的影响还要大。
就如同她提到的另一位对其生命产生积极影响的语文老师。他是位很有激情的老师,就像电影《死亡诗社》里的“船长”。在他的课堂里,学生被鼓励尽情领略文字之美,为了表达自我而写作,要珍爱灵感,随时捕捉。灵感来临的时候,一支笔,一页纸,甚至书本的留白处都可以作笔记……这样的课堂充满平等、热情,也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了热爱阅读、热爱生命表达的种子。
时至今日,王树老师还保留着随时在喜爱的书本上记录心得、领悟和灵感的习惯。谈到此,王树老师拿出书桌上一本刚看完的书,翻出其中几页,指着书页里一行行文字,一道道划线,满脸的喜悦和满足。
通幽之变:初识蒙特梭利课堂
从中央民族大学毕业后,作为一名艺术生,她却因为命运的安排,阴差阳错地走上了幼儿教育之路。
与强调知识灌输的儿童教育不同,王树侧重于从心理学的角度,充分肯定每位儿童都拥有精神的种子,通过对儿童内在需求的关注,让身、心、灵得以协同发展,让孩子成为完整的自己,而非父母的复制品。教育者与父母,首先应该成为了解自己内心的成长者,其次是成为儿童成长的观察者,最后是完成与孩子的身心灵的“连结”。身心灵的“连结”,是人与人之间的深层的沟通。这种深层次的沟通,即是教育的本质之一。
怀着对探索教育的兴趣,我们来到王树老师的办公室。王老师与我们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也畅谈教育理念。
广州中轴线的北端,天河北,繁华深重之地,高楼林立,琉璃闪烁,车水马龙。王树创办的心灵树生活艺术馆坐落其中,颇有大隐隐于市的意味。二三层的小楼,外墙油漆浅浅地剥落,阳光原本猛烈,照耀其上,竟然变得柔和,因为阳光在斑驳之间滋生了一丝时光流逝的意境。一段楼梯,一盆拐角处的多肉植物,一幅色彩静雅的画,短短几步行程,心灵树生活艺术馆,便悠然展现出物质之外的空灵面目。
王老师的办公室布置得颇有藏地风情,唐卡、藏族风格的桌椅柜子,上面端放着的也是藏传佛教的一些器件……这与她个人对于藏地文化的喜好有关。办公室有一扇落地大窗户,盛夏的阳光射进来,光亮透明,但是不热,因为开了空调。放眼望出去,是一个楼顶平台,搭了一座古典小亭子,亭子附近有鱼池假山,假山上几缕青草,带来一丝鲜活气息。视线再伸远,便是体育中心大大的足球场,人工假草,一年四季绿茵茵的。更远处,则是天河区高耸的楼宇,光鲜靓丽,刺入天际。隔着一张宽阔的木桌,王树老师自然落座,整个人沐浴在光明之中,她的脸上悄然隐藏着笑意。她说,我喜欢阳光,习惯了在阳光下阅读,写字,工作……
困惑之源:关于童年的双面记忆
说起童年,王老师沉浸在美好的画面中。
王老师出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宁夏,一个比较特别的家庭。说到特别,可能在于家里的气氛,在那个年代、在那样一个闭塞的小地方,她成长的家竟然能够有一种相对开放和西式的氛围。
在她五六岁时,悠闲的午后,天空深邃空旷,阳光温婉和煦,母亲盘腿坐在沙发上,给她读小说——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母亲读得很温柔,很缓慢,一字一句,清晰可闻。小说里的人情世故,像电影一样,沉浮在客厅的空间里。
母亲读了一段,像是喃喃自语,又像是询问女儿,她说:“你看,罗切斯特的女儿阿黛拉·瓦朗,事事都那么爱表现自己。她这么做,对吗?你怎么看待她呢?……”
母亲所说的内容,年幼的她还未必能明白。但是她与母亲之间,在那一刻,形成了心与灵的连结:午后的阳光,萦绕在母亲身边的幸福与宁静,母亲对于孩子的尊重、平等、鼓励,这幅美好的画面,多年以后,成了王树最宝贵的回忆和财富之一。
虽然王树的家庭给她提供了很多积极、愉悦、美好的回忆,但其在学校教育里的一些经历却不那么美好——
王老师提到了初中的一位教数学的班主任。她是一位戴眼镜的女老师,很严厉,骂学生的时候尖酸刻薄,从不留情面。王老师说,她人生当中听到的最难听的话,都是从数学老师那里听来的。
当时,她有个同桌,是一个长得白净又好学的男生,隔壁班有个女生,与他关系挺要好,下课后经常来教室找他。
有一堂自习课,数学老师坐镇,下课都好一会儿了,她不走,没人敢动。
那位隔壁班的女生如往常找来,没发现异常情况,在窗户边上喊男生的名字。全班同学都听见了。老师也听见了。大家都把头垂得低低的。王树的头垂得更低,即便如此,她也能感觉到老师冷酷的目光正在射过来,如同冰凉的刺刀。教室里静悄悄的,像巨大的风暴来临前的压抑。这时,一把刺耳而悠长的声音响起:“哟,勾魂儿的来了……”
那一刻,王树竟然不是害怕,而是哀伤,她似乎听见了同桌内心崩溃的声音,而一段原本美好的友谊,正在粉碎成尘埃。
多年之后,旧事重提,她仍心有戚戚然,甚至她一度在面对戴眼镜的人时有心理障碍。
如今,借助于内在成长的道路,王树老师已经从这段经历中走了出来,怀着理解与慈悲,她已经在内心与记忆中严厉的数学老师和解。
然而正如她所说的,并不是人人都像她这样幸运,能够从童年的创伤中走出,也许,曾经被这位老师深深伤害的那位同学所受的创伤会影响深远。对孩子来说,有时候老师对他们的影响在某些成长阶段,会比父母的影响还要大。
就如同她提到的另一位对其生命产生积极影响的语文老师。他是位很有激情的老师,就像电影《死亡诗社》里的“船长”。在他的课堂里,学生被鼓励尽情领略文字之美,为了表达自我而写作,要珍爱灵感,随时捕捉。灵感来临的时候,一支笔,一页纸,甚至书本的留白处都可以作笔记……这样的课堂充满平等、热情,也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了热爱阅读、热爱生命表达的种子。
时至今日,王树老师还保留着随时在喜爱的书本上记录心得、领悟和灵感的习惯。谈到此,王树老师拿出书桌上一本刚看完的书,翻出其中几页,指着书页里一行行文字,一道道划线,满脸的喜悦和满足。
通幽之变:初识蒙特梭利课堂
从中央民族大学毕业后,作为一名艺术生,她却因为命运的安排,阴差阳错地走上了幼儿教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