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多个方面浅谈数学兴趣的培养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活力。首先,从学生的“需要”入手;第二,利用问题激发其兴趣;第三,利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第四,利用直观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给学生以视觉刺激;第五,利用辩论,调动兴趣。
【关键词】数学;兴趣;培养
一、利用“需要”刺激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的。当一个人有某种需要时,才能对相关事物引起注意,并产生兴趣。因此心理学理论认为: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为了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首先要让他们明白“数学是自然学科之母”,是物理、化学各门功课的基础学科,是人们从事科学试验,生产建设、社会活动等不可缺少的锐利武器。在数学教学中,向学生介绍数学在科学、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实例,如介绍在日常生活中的房屋建筑、衣服裁剪、制做家具等都要运用到数学知识,通过这些事例使学生领悟到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迷、日月之繁,无处不用数学,使学生明确数学在社会和现代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恰当合理的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目的,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设计如下问题情境:教师先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的音乐并配以画面,这首儿歌学生熟悉,和着音乐大家唱起来,营造轻松愉快的情境,教师不失时机提出问题。“n只青蛙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和谐宽松的氛围、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可使学生精神亢奋、感知敏锐、想象丰富、思维活跃。
再如《多边形内角和》的教学,可创设问题:大家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0,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0,那么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的内角和会有变化吗?有什么规律?n边形的内角和又是多少呢?该问题情境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将三角形、四边形,n边形的内角和在知识间有机联系,同时把转化、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由简单到复杂的演绎等数学思想系统整合,反映数学知识纵向联系,体现数学思想方法的结构系统,将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有机结合,问题情境的层次性提高,艺术性增强。
三、利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诱发兴趣
数学教师不能像一个蹩脚的厨师,每天都为他的顾客做同样一种饭菜,要像一位高名的演员,会塑造出多种有血、有肉,有特点,令人崇拜的人物形象。例如:学生由小学进入初中后,接触“代数”,学生首先对小学时的数学改为“代数”,想探究明白,加之新教材由以往的首先讲授“负数”变为“字母代表数”。在教学时,教师可以不是开始就讲字母代表数的简明性、优越性,而是先做一个游戏,由一个学生把教师的年龄写在黑板上(教师看不见)然后按以下程序算:年龄加50乘于10减去40,再将得数告诉教师,教师就马上告诉学生黑板上所写的年龄,学生都很惊讶,教师再告诉学生所用的方法乃代数方法,用到了字母表示数,这样一是激起了学生学习兴趣,二是自然导入新课。
四、视想结合,进入情景,引发兴趣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学生的求知与求学欲望激发起来。”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兴趣并非生来就有,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形成的。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利用视觉、听觉、感觉、知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数学教学中的抽象的知识,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体现出来。如:教学"平移"一课时,教师先课件出示:螺旋桨、电梯、风车、窗户移动、跳跳青蛙、旋转门等的动态过程,从学生熟知的生活现象入手,观察哪些运动现象是平移?为了更深层次领会“平移”的概念,正确数出平移格数,在用课件展示房子的平移过程中,先将学生分成若干组,让他们分别观察房子的不同部位,各自数出各点平移前后的格数,最后大家再一起归纳得出:图形(物体)平移的格数就是图形某一点移动的格数。数平移的格数只要看图上某一点即可。这样学生就会乐学把课堂当作乐园,始终不会迟到、旷课、走神,惟恐享受不到课堂的乐趣。
五、利用辩论,调动兴趣
课堂上鼓励学生进行辩论,老师要与学生在平等的立场上参加辩论,这样对调动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都有很大的好处,提出一些易混概念,及一些是似而非或似非而是的问题,让学生辩论,这对学生加强理解增强记忆大有好处。展开学生辩论,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达到越辨越清,越争越明,从而掌握知识,这样做不仅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发现数学尖子。例如:在学习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识后,教师设计了几道判断题以加深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其中有一道题是:“大于1的分数是假分数,”学生对这道题产生了分歧,有一部分学生认为是正确的;但是另一部分学生却认为这句话不对,因为等于1的分数也是假分数,也就是说这句话没有说全面。两种观点的人都很激动,情绪高涨,都有十足地把握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这个时候老师去讲解道理,恐怕能听进去的人不多。当学生对某一问题产生分歧时,教师可以把解决问题的策略抛给学生来处理。让学生展开一场辩论以定这道题的答案。
总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一个灵活性很强的工作,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做法,但目的和结果都是一致的。时代要求每位教育工作者向课堂要质量。在教学中,坚持以上几方面贯穿于数学课堂之中,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大面积获取教学丰收是行之有效的。
【参考文献】
[1]张志淼,赵建功.《对数学学习兴趣有关问题思考》.《数学通报》,2007年5月第10期.
[2]李建才.《初中数学教材教法》.高等教育出版社.李建才.1995年5月.
[3]王素霞.《浅谈数学学习兴趣培养》.《职业教育研究》.2005年10月.
[4]庄友宝.《探究式教学的几个策略性问题》.《中国人民教师》.2007年5月 总第一期.
[5]毛鸿翔,季素月.《数学教学与学习心理学》.辽宁教育出版社.毛鸿翔,季素月.1988年10月.
【关键词】数学;兴趣;培养
一、利用“需要”刺激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的。当一个人有某种需要时,才能对相关事物引起注意,并产生兴趣。因此心理学理论认为: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为了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首先要让他们明白“数学是自然学科之母”,是物理、化学各门功课的基础学科,是人们从事科学试验,生产建设、社会活动等不可缺少的锐利武器。在数学教学中,向学生介绍数学在科学、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实例,如介绍在日常生活中的房屋建筑、衣服裁剪、制做家具等都要运用到数学知识,通过这些事例使学生领悟到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迷、日月之繁,无处不用数学,使学生明确数学在社会和现代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恰当合理的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目的,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设计如下问题情境:教师先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的音乐并配以画面,这首儿歌学生熟悉,和着音乐大家唱起来,营造轻松愉快的情境,教师不失时机提出问题。“n只青蛙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和谐宽松的氛围、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可使学生精神亢奋、感知敏锐、想象丰富、思维活跃。
再如《多边形内角和》的教学,可创设问题:大家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0,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0,那么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的内角和会有变化吗?有什么规律?n边形的内角和又是多少呢?该问题情境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将三角形、四边形,n边形的内角和在知识间有机联系,同时把转化、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由简单到复杂的演绎等数学思想系统整合,反映数学知识纵向联系,体现数学思想方法的结构系统,将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有机结合,问题情境的层次性提高,艺术性增强。
三、利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诱发兴趣
数学教师不能像一个蹩脚的厨师,每天都为他的顾客做同样一种饭菜,要像一位高名的演员,会塑造出多种有血、有肉,有特点,令人崇拜的人物形象。例如:学生由小学进入初中后,接触“代数”,学生首先对小学时的数学改为“代数”,想探究明白,加之新教材由以往的首先讲授“负数”变为“字母代表数”。在教学时,教师可以不是开始就讲字母代表数的简明性、优越性,而是先做一个游戏,由一个学生把教师的年龄写在黑板上(教师看不见)然后按以下程序算:年龄加50乘于10减去40,再将得数告诉教师,教师就马上告诉学生黑板上所写的年龄,学生都很惊讶,教师再告诉学生所用的方法乃代数方法,用到了字母表示数,这样一是激起了学生学习兴趣,二是自然导入新课。
四、视想结合,进入情景,引发兴趣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学生的求知与求学欲望激发起来。”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兴趣并非生来就有,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形成的。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利用视觉、听觉、感觉、知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数学教学中的抽象的知识,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体现出来。如:教学"平移"一课时,教师先课件出示:螺旋桨、电梯、风车、窗户移动、跳跳青蛙、旋转门等的动态过程,从学生熟知的生活现象入手,观察哪些运动现象是平移?为了更深层次领会“平移”的概念,正确数出平移格数,在用课件展示房子的平移过程中,先将学生分成若干组,让他们分别观察房子的不同部位,各自数出各点平移前后的格数,最后大家再一起归纳得出:图形(物体)平移的格数就是图形某一点移动的格数。数平移的格数只要看图上某一点即可。这样学生就会乐学把课堂当作乐园,始终不会迟到、旷课、走神,惟恐享受不到课堂的乐趣。
五、利用辩论,调动兴趣
课堂上鼓励学生进行辩论,老师要与学生在平等的立场上参加辩论,这样对调动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都有很大的好处,提出一些易混概念,及一些是似而非或似非而是的问题,让学生辩论,这对学生加强理解增强记忆大有好处。展开学生辩论,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达到越辨越清,越争越明,从而掌握知识,这样做不仅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发现数学尖子。例如:在学习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识后,教师设计了几道判断题以加深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其中有一道题是:“大于1的分数是假分数,”学生对这道题产生了分歧,有一部分学生认为是正确的;但是另一部分学生却认为这句话不对,因为等于1的分数也是假分数,也就是说这句话没有说全面。两种观点的人都很激动,情绪高涨,都有十足地把握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这个时候老师去讲解道理,恐怕能听进去的人不多。当学生对某一问题产生分歧时,教师可以把解决问题的策略抛给学生来处理。让学生展开一场辩论以定这道题的答案。
总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一个灵活性很强的工作,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做法,但目的和结果都是一致的。时代要求每位教育工作者向课堂要质量。在教学中,坚持以上几方面贯穿于数学课堂之中,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大面积获取教学丰收是行之有效的。
【参考文献】
[1]张志淼,赵建功.《对数学学习兴趣有关问题思考》.《数学通报》,2007年5月第10期.
[2]李建才.《初中数学教材教法》.高等教育出版社.李建才.1995年5月.
[3]王素霞.《浅谈数学学习兴趣培养》.《职业教育研究》.2005年10月.
[4]庄友宝.《探究式教学的几个策略性问题》.《中国人民教师》.2007年5月 总第一期.
[5]毛鸿翔,季素月.《数学教学与学习心理学》.辽宁教育出版社.毛鸿翔,季素月.1988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