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5月12日是汶川地震3周年,曾经的震中汶川已很难再看到遭遇巨灾的影子。在重建后的汶川,除基础设施外,重建学校的教学设备已经有了非常大的改观。灾区学校教学楼里电子琴室、多媒体室、科学室、形体训练室等一应俱全,这样的设备即便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学校也并不多见。在震区,很多校长、老师普遍认为:通过重建,震区地方教育的硬件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三年的发展速度赶上了过去三十年。但是,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让校长头痛的学校后期运营维护费
汶川第一小学在地震后重建,现在,学校有着象牙黄的外墙、欧式的拱形大门,顶楼设计成别墅式,各主体建筑上有精美的大花浮雕。学校分教学、生活、体育、休闲等几大功能区,通过架空层、连廊等互相联通。室内有标准的篮球场,室外有环形塑胶跑道、游泳池。学校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总投资达6000万。在当地人眼里,这所学校被称作“超五星级”的校园。这样一所学校一年的维护成本是以前学校的几十倍,高标准学校的后期运营维护成为新问题,令校长头疼不已。
在都江堰市,聚源中学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倒塌,由成都军区投资1.33亿元人民币援建“都江堰市八一聚源中学”高中部。重建的高中部大气漂亮,硬件设施一应俱全。但是在光鲜亮丽的背后,也有一些问题凸显。学校建好以后,雇佣了比原先多一倍的保安,甚至是保洁人员也多了不少,这使学校的管理费用大幅度增加。学校建了很大的食堂,据介绍,自2009年9月学校开始运营,食堂已经连续亏损,资金成为问题。高中部现在共41个教学班,每个班都装有4万块钱的电子屏幕,总价160多万的电子屏幕多少都有点奢侈,何况援建单位仅仅对学校现期重建负责,并未对后期维护做出明确责任界定。
在理县的一所小学,教学楼里全是现代化教学工具,计算机室、图书阅览室、科学室、形体训练室等一应俱全,每个教室都有交互式电子白板以及音响设备。学校重建后,设备设施的配置标准大大超过了很多内地同类学校,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理县一所小学的校长说,“按我们原来的生均经费标准,重建后的校舍运行及维护成本,是没办法正常维持的。学校现有575名学生,按国家下拨的生均公用经费,每人每年300元,地方财政有一点补贴,每人每年40元,经费总计19万左右,维持重建后学校的日常运营,常处于捉襟见肘状态。”
由于是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的运行完全靠财政拨款。现在,国家对义务教育加大投入,所有学生在校读书不交任何费用。对于寄宿制学生,还要每人每月补助120元生活费。学校的运营完全靠国家财政下拨的生均公用经费维持。灾区一所小学的校长说,“仅电费一项,地震前一年只不到1万块就够了,现在学校规模大了,设备设施增加了,电费一年就要4万至5万左右。目前这个经费标准是不好维持学校正常运转的”。
茂县教育局的相关人士也表示,类似的情况不在少数。“几乎所有的灾区学校都存在运行成本大幅增加的问题,现在学校都在往上面反映”。
其实,政府相关部门对此亦有认识。
早在灾后重建不久,2008年10月24日教育部就联合住建部、国家发改委共同发布了《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学校规划建筑设计导则》,其中明确规定:“灾后重建学校校舍建设应结合当前需求和教育长远发展的需要,贯彻国家节约型校园建设方向。”
四川省教育厅也曾专门下发通知,要求灾后重建学校在教学设备的配置上,严禁超标准配置,学校必须充分考虑今后的运行成本,防止出现仪器设备闲置的现象。学校的装修必须坚持“经济、适用、美观”的原则,选用高效、节能、环保的装饰材料,不得采用高档材料,不得使用豪华、繁琐的景观设计方案。
不过,一些人认为,重建学校硬件超标已成不争事实,与其下发类似通知,不如地方政府多从经费保障上想一些办法,“毕竟学校都盖好了”。
教育不是盖楼房,哪有那么容易?
灾后重建后,学校的硬件设施条件跨越发展了好几十年,但是,在软件设施上让校长和老师头痛不已。
当地居民对于教育质量提高,有了很大的期望值。一些家长这样说,“这么漂亮的学校,花了国家那么多钱,小孩以后考大学应该要多考几分才对”。对于这样的期待,灾区学校的校长、老师都深有体会。
“因为我们设备设施硬件条件好了,就导致了一部分人,不管是政府官员也好、专家领导也好、家长也好,一来参观,就说你一流的设备就应该办出一流的教育水平。”理县的一所小学的校长抱怨道。
然而,现实却是,当地硬件条件的提高与教学成绩之间并没有发生直接的线形互动。
据茂县教育局相关人士介绍,今年当地有12个高三毕业班,每班45名学生左右,总数将近500多名学生。除了那些送到外边学校去读书的孩子外,高中三年都在本地读下来的孩子中仅有一个学生考上了大学,还是个三本院校。
这样的成绩,很多家长都看在了眼里。在抱怨学校不行、老师不行之后,一些有一定经济实力或是社会关系的家长,开始想办法把孩子送到教学质量更好的绵阳、成都去读书。
理县一所小学的校长介绍,他所在的学校,从幼儿园到一年级时还有很多孩子,一年级能开两个班,总数有80到100人左右,到了二年级,人就开始变少了。
生源流失的情况,其实在震前就存在。而在地震之后,则呈愈演愈烈之态。“一个是家长的攀比心理,二是家长本身的经济条件,地震之后确实是比之前要好一些,手里有一点钱就把孩子送出去。”茂县教育局的相关人士分析。
这个过程就像是在用筛子来筛沙子,从小学就开始筛,一直筛的高中,生源经过筛子筛了几遍,剩下来生源其质量可想而知。
茂县的一位教师反映,灾后重建涉及到学校调整,一些原来设在乡上的中小学撤并到县里,这些孩子此前的学习基础比较差,刚刚入学的时候根本不懂汉语(当地是羌族为主的地区),学生来到学校的时候,教师必须要“双语教学”。
“所谓的双语教学,就是用汉语教一遍,再用羌语跟他们解释一遍。”这位老师苦笑着说。
硬件设施提高导致家长社会期望值增加、学校短期教学成绩徘徊不前、优秀生源持续外流严重……这样的恶性循环,给教育一线的老师、校长带来了非常大的心理压力。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软硬件的不协调,”理县一所小学的校长表示。在他看来,震后硬件提高了很多,社会上对于学校也有压力,学生家长、援建单位、教育局都觉得这么好的条件,应该短期内把成绩也提升上去,“但是教育不是盖楼房,哪有那么容易”?
教师是灾区教育发展的关键
灾后学校重建,在先进、现代的教学设备面前,灾区的老师显得有点“渺小”。灾区的一些教师反映,教师配备了新设备,比如电脑、投影仪、交互式电子白板等,上课也要用到电子课件,可是很多老师年龄比较大,掌握起来比较费劲,有些老师可能最基本的打字都不会,更不要说上课放投影、做个课件。
灾区一线的教育界人士普遍认为,必须要重视老师的质量,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教育主管部门在灾后重建过程中,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
在教育部关于灾后重建的报告中,曾明确提出要“加强灾区教师培训工作”。2008年暑期,教育部就组织实施了“援助地震灾区中小学教师培训计划”,帮助灾区1500名中小学骨干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调整身心状态。
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何绍勇也曾表示,随着教育恢复重建工作的推进,灾区学校校舍硬件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将逐步把工作重点“从校舍硬件建设转移到软件提升上来,把工作着力点转移到促进灾区教育发展提高上来”。
何绍勇介绍,在提升师资和管理水平方面,四川省除了依靠自身力量加大师资培养培训力度外,还依靠援建力量通过互派教师、校长和教育管理干部,选派教育专家到灾区指导工作,以及对口支援省市名校与灾区薄弱学校结对帮扶等方式。
但是,对于教师的培训,灾区的教师反映,这项政策的落地,与基层的需求尚有不小的差距。
有些老师反映说培训虽然比较多,但总的来讲还是理论多、实践少。学校老师参加的培训,多以专家教授授课为主。很多情况下,这些专家教授讲课内容都比较空泛,通识性的东西过多,可操作性和针对性不足。
灾区学校的一位校长希望能有专门针对一线教师进行授课技能方面的培训,最好是请到发达地区示范学校的骨干老师来给当地的学生上公开课、示范课、样板课,这种方式效果更好。
除了增加务实的培训内容之外,灾区的一些教育界人士呼吁,老师目前已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希望能少一些社会方面的干扰。
茂县一位初中老师这样描述自己一天的工作:除了任语文老师之外还兼任班主任,每天清晨不到7点就要到教室来,一周要15-16个课时。没课就上班,批改作业、辅导孩子,然后一直到晚自习,晚自习三节课,班主任要等寄宿制的孩子睡了之后才回家,一般都要到晚上10:30左右。有时候,星期六还要上半天的课,星期天学生又要返校,继续上晚自习课。
灾区的教师还有一件头痛的事情,那就是隔三差五的检查。灾区一所小学的校长深受检查之苦。据他介绍,省政府的教育主管官员经常到当地搞教育督察,公安、消防部门,往往下个红头文件,过段日子就要来检查。学校每次都要制作欢迎红布条幅,竟然成了一笔不小的负担,现在每次检查都用旧条幅来改,以节省学校的成本。
“现在的各类检查,不解决学校什么实际问题,相反还冲击了我们学校的正常的教学秩序。我们老师学生成天疲于应付各类检查,地震已经过去两年多了,请不要再折腾灾区了,让我们回到正常的工作轨道吧。”一位校长言辞恳切。
“震后很多人要求我们灾区的老师是圣人,要求我们的孩子是超人,外界的这种压力太大了,也太不现实了,我们其实都是普通人,”一位校长感慨。(据《21世纪经济报道》、搜狐网、新浪网、21世纪网整理)
(责任编校:白水)
让校长头痛的学校后期运营维护费
汶川第一小学在地震后重建,现在,学校有着象牙黄的外墙、欧式的拱形大门,顶楼设计成别墅式,各主体建筑上有精美的大花浮雕。学校分教学、生活、体育、休闲等几大功能区,通过架空层、连廊等互相联通。室内有标准的篮球场,室外有环形塑胶跑道、游泳池。学校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总投资达6000万。在当地人眼里,这所学校被称作“超五星级”的校园。这样一所学校一年的维护成本是以前学校的几十倍,高标准学校的后期运营维护成为新问题,令校长头疼不已。
在都江堰市,聚源中学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倒塌,由成都军区投资1.33亿元人民币援建“都江堰市八一聚源中学”高中部。重建的高中部大气漂亮,硬件设施一应俱全。但是在光鲜亮丽的背后,也有一些问题凸显。学校建好以后,雇佣了比原先多一倍的保安,甚至是保洁人员也多了不少,这使学校的管理费用大幅度增加。学校建了很大的食堂,据介绍,自2009年9月学校开始运营,食堂已经连续亏损,资金成为问题。高中部现在共41个教学班,每个班都装有4万块钱的电子屏幕,总价160多万的电子屏幕多少都有点奢侈,何况援建单位仅仅对学校现期重建负责,并未对后期维护做出明确责任界定。
在理县的一所小学,教学楼里全是现代化教学工具,计算机室、图书阅览室、科学室、形体训练室等一应俱全,每个教室都有交互式电子白板以及音响设备。学校重建后,设备设施的配置标准大大超过了很多内地同类学校,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理县一所小学的校长说,“按我们原来的生均经费标准,重建后的校舍运行及维护成本,是没办法正常维持的。学校现有575名学生,按国家下拨的生均公用经费,每人每年300元,地方财政有一点补贴,每人每年40元,经费总计19万左右,维持重建后学校的日常运营,常处于捉襟见肘状态。”
由于是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的运行完全靠财政拨款。现在,国家对义务教育加大投入,所有学生在校读书不交任何费用。对于寄宿制学生,还要每人每月补助120元生活费。学校的运营完全靠国家财政下拨的生均公用经费维持。灾区一所小学的校长说,“仅电费一项,地震前一年只不到1万块就够了,现在学校规模大了,设备设施增加了,电费一年就要4万至5万左右。目前这个经费标准是不好维持学校正常运转的”。
茂县教育局的相关人士也表示,类似的情况不在少数。“几乎所有的灾区学校都存在运行成本大幅增加的问题,现在学校都在往上面反映”。
其实,政府相关部门对此亦有认识。
早在灾后重建不久,2008年10月24日教育部就联合住建部、国家发改委共同发布了《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学校规划建筑设计导则》,其中明确规定:“灾后重建学校校舍建设应结合当前需求和教育长远发展的需要,贯彻国家节约型校园建设方向。”
四川省教育厅也曾专门下发通知,要求灾后重建学校在教学设备的配置上,严禁超标准配置,学校必须充分考虑今后的运行成本,防止出现仪器设备闲置的现象。学校的装修必须坚持“经济、适用、美观”的原则,选用高效、节能、环保的装饰材料,不得采用高档材料,不得使用豪华、繁琐的景观设计方案。
不过,一些人认为,重建学校硬件超标已成不争事实,与其下发类似通知,不如地方政府多从经费保障上想一些办法,“毕竟学校都盖好了”。
教育不是盖楼房,哪有那么容易?
灾后重建后,学校的硬件设施条件跨越发展了好几十年,但是,在软件设施上让校长和老师头痛不已。
当地居民对于教育质量提高,有了很大的期望值。一些家长这样说,“这么漂亮的学校,花了国家那么多钱,小孩以后考大学应该要多考几分才对”。对于这样的期待,灾区学校的校长、老师都深有体会。
“因为我们设备设施硬件条件好了,就导致了一部分人,不管是政府官员也好、专家领导也好、家长也好,一来参观,就说你一流的设备就应该办出一流的教育水平。”理县的一所小学的校长抱怨道。
然而,现实却是,当地硬件条件的提高与教学成绩之间并没有发生直接的线形互动。
据茂县教育局相关人士介绍,今年当地有12个高三毕业班,每班45名学生左右,总数将近500多名学生。除了那些送到外边学校去读书的孩子外,高中三年都在本地读下来的孩子中仅有一个学生考上了大学,还是个三本院校。
这样的成绩,很多家长都看在了眼里。在抱怨学校不行、老师不行之后,一些有一定经济实力或是社会关系的家长,开始想办法把孩子送到教学质量更好的绵阳、成都去读书。
理县一所小学的校长介绍,他所在的学校,从幼儿园到一年级时还有很多孩子,一年级能开两个班,总数有80到100人左右,到了二年级,人就开始变少了。
生源流失的情况,其实在震前就存在。而在地震之后,则呈愈演愈烈之态。“一个是家长的攀比心理,二是家长本身的经济条件,地震之后确实是比之前要好一些,手里有一点钱就把孩子送出去。”茂县教育局的相关人士分析。
这个过程就像是在用筛子来筛沙子,从小学就开始筛,一直筛的高中,生源经过筛子筛了几遍,剩下来生源其质量可想而知。
茂县的一位教师反映,灾后重建涉及到学校调整,一些原来设在乡上的中小学撤并到县里,这些孩子此前的学习基础比较差,刚刚入学的时候根本不懂汉语(当地是羌族为主的地区),学生来到学校的时候,教师必须要“双语教学”。
“所谓的双语教学,就是用汉语教一遍,再用羌语跟他们解释一遍。”这位老师苦笑着说。
硬件设施提高导致家长社会期望值增加、学校短期教学成绩徘徊不前、优秀生源持续外流严重……这样的恶性循环,给教育一线的老师、校长带来了非常大的心理压力。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软硬件的不协调,”理县一所小学的校长表示。在他看来,震后硬件提高了很多,社会上对于学校也有压力,学生家长、援建单位、教育局都觉得这么好的条件,应该短期内把成绩也提升上去,“但是教育不是盖楼房,哪有那么容易”?
教师是灾区教育发展的关键
灾后学校重建,在先进、现代的教学设备面前,灾区的老师显得有点“渺小”。灾区的一些教师反映,教师配备了新设备,比如电脑、投影仪、交互式电子白板等,上课也要用到电子课件,可是很多老师年龄比较大,掌握起来比较费劲,有些老师可能最基本的打字都不会,更不要说上课放投影、做个课件。
灾区一线的教育界人士普遍认为,必须要重视老师的质量,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教育主管部门在灾后重建过程中,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
在教育部关于灾后重建的报告中,曾明确提出要“加强灾区教师培训工作”。2008年暑期,教育部就组织实施了“援助地震灾区中小学教师培训计划”,帮助灾区1500名中小学骨干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调整身心状态。
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何绍勇也曾表示,随着教育恢复重建工作的推进,灾区学校校舍硬件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将逐步把工作重点“从校舍硬件建设转移到软件提升上来,把工作着力点转移到促进灾区教育发展提高上来”。
何绍勇介绍,在提升师资和管理水平方面,四川省除了依靠自身力量加大师资培养培训力度外,还依靠援建力量通过互派教师、校长和教育管理干部,选派教育专家到灾区指导工作,以及对口支援省市名校与灾区薄弱学校结对帮扶等方式。
但是,对于教师的培训,灾区的教师反映,这项政策的落地,与基层的需求尚有不小的差距。
有些老师反映说培训虽然比较多,但总的来讲还是理论多、实践少。学校老师参加的培训,多以专家教授授课为主。很多情况下,这些专家教授讲课内容都比较空泛,通识性的东西过多,可操作性和针对性不足。
灾区学校的一位校长希望能有专门针对一线教师进行授课技能方面的培训,最好是请到发达地区示范学校的骨干老师来给当地的学生上公开课、示范课、样板课,这种方式效果更好。
除了增加务实的培训内容之外,灾区的一些教育界人士呼吁,老师目前已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希望能少一些社会方面的干扰。
茂县一位初中老师这样描述自己一天的工作:除了任语文老师之外还兼任班主任,每天清晨不到7点就要到教室来,一周要15-16个课时。没课就上班,批改作业、辅导孩子,然后一直到晚自习,晚自习三节课,班主任要等寄宿制的孩子睡了之后才回家,一般都要到晚上10:30左右。有时候,星期六还要上半天的课,星期天学生又要返校,继续上晚自习课。
灾区的教师还有一件头痛的事情,那就是隔三差五的检查。灾区一所小学的校长深受检查之苦。据他介绍,省政府的教育主管官员经常到当地搞教育督察,公安、消防部门,往往下个红头文件,过段日子就要来检查。学校每次都要制作欢迎红布条幅,竟然成了一笔不小的负担,现在每次检查都用旧条幅来改,以节省学校的成本。
“现在的各类检查,不解决学校什么实际问题,相反还冲击了我们学校的正常的教学秩序。我们老师学生成天疲于应付各类检查,地震已经过去两年多了,请不要再折腾灾区了,让我们回到正常的工作轨道吧。”一位校长言辞恳切。
“震后很多人要求我们灾区的老师是圣人,要求我们的孩子是超人,外界的这种压力太大了,也太不现实了,我们其实都是普通人,”一位校长感慨。(据《21世纪经济报道》、搜狐网、新浪网、21世纪网整理)
(责任编校: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