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餐曾是我的梦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xies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个题目,也许有人看了会笑。笑什么,吃顿饱饭还是梦?是真的。饱餐一顿行,但顿顿饱餐却只是年少时的梦,更不要说吃好了。尤其在四十年前,我们五十岁左右的人更深有体会,因为我们是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亲历者、见证者,受益着,也幸福着。
  1978年,我16岁。在灵石老家段纯镇九年制高中上学。那时,农村还是公社制、集体化。村里有大队、小队,集体生产,集体劳动,集体按人口、劳动工分分配粮食、蔬菜等。我家共7口人,我是长子,父亲工伤在家,失去劳动能力,母亲常年卧床,挣不到工分,年终分粮很少很少,父母常为吃喝发愁,又是几个半大小子,饱餐真是我的梦。
  我们学生在校是半工半读,勤工俭学,课程少而简单。段纯中学扩大校舍,我们同届的八班、九班两个班从初中升到高中后,都积极参与了此项工作。在一次劳动中,我左手中指被女同学的扁担划破了,留下了一个疤痕,成了我永久的纪念。包括冬季教室取暖用的兰炭、煤块、木材等,都靠同学们自己寻找、捡拾。课余时间,老师经常组织同学自带工具在段纯、山头、田家窊、兰家堂、神井等村帮助收秋收夏,有时一住好几天。毕竟人小,气力不大,虽效率不高,但仗着人多,也还是有效率。虽然累,但很开心,在劳动中增长了知识,体悟到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增加了对土地、对劳动人民的热爱,最高兴的就是省下家里的口粮,能够吃好、吃饱。
  上学期间,学校组织多次段纯河打坝、造地活动,我们参加了在段纯、云义、吴家沟的拉土造地活动。有一次,同学们在吴家沟住了好长时间,大家集体劳动、作息,累并快乐着。感觉劳动就是上学,上学就是劳动,劳动就有饭吃。就是上学之余,也最喜欢去给别人家帮工干活儿,出力流汗挣饭吃,所以,劳动中特别卖力,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就是这样,因营养不良,个子小,从一年级到高中毕业,一直坐在第一排,从没影响后面同学看黑板上的内容。在劳动中同学们收获了快乐,得到了饱餐,却没学下知识,1979年高考无人上榜。
  1980年,改革开放两周年,我顶班招工去了汾西矿务局两度煤矿井下工作,成了一名井下工人。自记事以来,做了十多年的饱餐梦,终于实现了。有了几十元的工资,粮食供应得到满足,还常能省点钱贴补家用。以前只有在端午节、中秋节、春节期间才能吃好、吃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我个人温饱问题解决了,可谁又知道在招工体检时,我身高不够、体重轻,怕录用不上,都干了些什么事呢。冬季体检测身高,我悄悄往借穿别人的厚棉鞋里垫了两片瓦,挺直小胸脯,使勁踮起脚尖,才测下一米六八。测体重时,我身上揣了两个亲戚家好几斤重的“捣盐锤”,才称下45公斤。至今档案中的体检表上还标注着“体重不足”的字样,这就是18岁时的我,都是吃不饱惹的祸。
  在等待招工通知时,母亲和我是那么的焦急,生怕录不上。录上了就可能缓解家中粮食紧张的状况,“添粮不如减口”,根本顾不上想矿工井下的危险等等。所以,我非常感恩汾西矿务局给我一个就业的机会,让我告别当时贫困的家乡,第一次告别了母亲的“千层底”,穿上了买下的36码球鞋,背上自己的行囊,一个人到矿上报到工作。在工人师傅真诚、无私的照顾下,度过了两年难忘的井下矿工生活,亲历了矿工工作的艰险,收获了友谊,也收获了成长。1983年,我从矿上调离时,身高已从一米六八长到了一米七八,体重也增加了不少,饱餐已不再是梦。两年井下生活使我开始懂得了“民以食为天”的含义,懂得了珍惜粮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看看眼下城市乡村,人们基本解决了温饱,穿的、用的、吃的、住的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饱时莫忘饿时饥”,我们绝不能丢掉节俭、勤俭的美德,必须杜绝浪费,“温饱思高雅”,不浪费粮食,不浪费生命,不虚度人生。
  如今,出于工作需要,时隔三十八年后,我又回到了汾西矿务局所在地——介休工作,感慨万千,仿佛生活画了一个圆,我又回到了原点,重新思考如何牢记初心、热爱工作、热爱生活、不虚度人生这些问题。
  吃水不忘挖井人,饱餐绝不再是梦。
  责任编辑:黄艳秋
  美术绘画:许川如
其他文献
“大妈——大妈——”前些天南山路街头,有一个浑厚的中年男子声音,在大声地朝我打招呼。我循声望去,定睛一看,原来是我的一位多年未见的小学同学。  “大妈”是我小学同学们给我起的一个绰号。久违的绰号,准确地说是我十一岁时“落下”的。  那该是小学四五年级的光景,学校举行文艺会演,我们班也排演了一个小戏,“导演”自然是班主任,“演员”就拉上班里的四五个男女同学。依稀记得剧情是“红小兵”(即以后的少先队员
期刊
每次回乡,婆婆都会面带微笑老远迎上来,拉着我们嘘寒问暖。用婆婆的话说,我们的到来,会打破村里的宁静,给家里增添许多欢笑。  一条蜿蜒的乡村土路,隔绝了外界的繁华,把村庄固守的贫穷沿袭了几百年。村里的一些年轻人为改变现状,纷纷以不同方式逃离这片生养自己的土地。譬如大牛,甘心做了别人家的上门女婿。  国家号召村村通公路后,通往村外的乡村土路变成了水泥路,二牛把寡母留在村中,越来越多的二牛纷纷离开村子外
期刊
最近,我结识了快手这个社交软件,就饶有兴趣地用手指戳戳戳,一个花花绿绿的世界被打开了,就像打开一个坛子,从里面溢出千奇百怪的味道和模样来。  瞧瞧,我的左邻右舍们不知啥时都成了主播。张三正唱着走了调儿的流行歌曲,不亦乐乎;李四对着数以百计的看客抖搂家丑,侃侃而谈;王麻子发了条段子,段子里的他赤膊在雪地里对着呼呼的北风大喊:路见不平一声吼啊!一副威武霸气。恍惚间,就像走进一个热闹的集市。集市通往全国
期刊
茶农“老婆子”  南云台山中麓,花果山景区的山腰上,有一户茶农,在山坡上建起了一栋上下两层的小楼。原来,两个儿子各住一半,共用一个院子。如今,大儿子在城里买了房,搬走了,偶尔回来住上一两天。小楼院前有个门楼,六七十平方米的样子,是茶业加工的作坊,也是老两口的居室。  院子里有一口水井,還有一块不大的菜地。一年四月下旬,我们过来买茶的时候,见园子里一些常见菜,也是长得青旺旺的。房前屋后的樱桃、山楂也
期刊
我的母亲名叫彩女,她离开人世已经十多年了。  母亲五岁时便失去了父爱。我从未谋面的外祖父是抗日战争爆发第二年去世的。外祖母在我母亲不到18岁时也因病去世了,只留下母亲和一个大她12岁的姐姐相依为命。其实,母亲还有一个二姐,但因家里穷,养不起,十多岁时丢了,解放后多次寻找也没有结果。听母亲讲,这位二姐应该早已不在人世了,战乱年代,就是不被乱枪打死,也被饿死。母亲的苦,还体现在培养我们几个儿女上。父亲
期刊
说起读书,就想起去世多年的父亲。他老人家生在穷山沟,一辈子同土坷垃、石头打交道。生活贫困潦倒,读书就更别提了,按他的说法,斗大的字不识一升。悲惨的经历,使他把满腔希望都寄托到孩子身上。可是,那年月,没钱,整天为填饱肚子而奔波,又怎么让孩子上学读书呢?  但他并不死心,为了却夙愿,他在生产队里拼命干活儿以换取更多的劳力款,冬闲时节,就到天寒地冻的石塘窝里开山卖石。无奈的是,钱少孩子多。这就造成了家中
期刊
故乡,若是我心中镌刻痕迹最深的山水画,那么,乡愁就是画中最柔软的花朵。  无论是哪一位文人墨客,落笔时都是带着一份生生的疼,无论是在觥筹交错间,还是在幽幽独处时,那一圈乡愁的涟漪,已然潜滋蔓长着,活色生香了一份爱的期盼。母亲的唠叨里,满满是爱的情愫,父亲的沉默不语中,却尽承载着无声的挚爱。那农家的小舟,牛娃的牧笛,叔叔的二胡,堂姐的琵琶,母亲在村口遥相守望的身影,总是在无声静默间,老了容颜,厚了思
期刊
太阳刚刚拱出地平线,在这深秋时节,远远望去,红松林就像一条宽宽的翠绿色玉带,束在大山腰间,将大山扮成了一个身着盛装的东北汉子,阳光热烈,敦厚雄壮。  “就这儿了。”小吕把电动车停靠好,见我要从车厢跳下,赶紧过来搀住我,“慢点儿!”她将车厢里备好的两节木棍分给我一根。这是根柞木棍儿,直径约三四厘米,长也就五六十厘米,握在手里,不粗不细,不长不短,还挺瓷实。又拿起两个小筐,也是一人一个,只是她筐里多了
期刊
近日遇到一位老同学,谈起她年迈的老爸因病住院的事,一脸的伤感:“唉,人老了真是可悲,全身都是病,天天大把大把地吃药,挂滴、打针什么的折腾个没完没了,真是受罪啊!他自己痛苦,我们做子女的也累。特别不忍心的是,病痛的折磨让人有生不如死的痛楚……”  因为长辈年老多病,我前几年往医院跑的次数也在增多。亲眼目睹了那些年老病残者的凄惨人生,于是就有了“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质量”的感慨。公公住院的那段日子,
期刊
学龄前的我,随母亲生活在林场工区。  有一天晚上,我突然发起高烧、说起了胡话,母亲没有常备药,工区内也没有医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交通不便,通讯不畅,在那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林场工区宿舍里,三更半夜的,无助的母亲就一直在床边换毛巾给我敷额头,直到天亮。  白色的门,不,应该是白色的光从门的间隙透过来。  为什么有光透入,屋子里还是一片漆黑呢?我好像悬浮在一片黑暗中,想坐起来怎么也无法做到。有人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