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断片磨牙段线性测量放大率的比较

来源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lgfdjligjregjmre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曲断片各磨牙区域的横向放大率和纵向放大率,评价横向及纵向线距测量的精确性.方法 选择六个磨牙段完全萌出的成人干颅,用直径0.75mm的不锈钢珠在各磨牙的三个横向平面(牙(牙合)面、牙颈部、根尖部)进行磨牙区域问标记,并构成牙冠部和牙根部两个纵向平面.拍摄曲断片,计算各横向线距和纵向线距曲断片放大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个体间磨牙区域横向放大率和纵向放大率差异都有显著性(P<0.05).个体内第一磨牙后的各磨牙区域横向线距放大率在同一横向平面内无显著性差异,在不同平面间差异有显著性,颈部比牙骀面小.个体内同一纵向平面各纵向线距放大率在上颌牙冠部差异无显著性而在牙根部差异有显著性.在下颌牙冠和牙根部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随着磨牙位置的后移纵向放大率均值逐渐减小的趋势.上颌在不同纵向平面间放大率差异有显著性,下颌无显著性.结论 曲断片测量牙弓后部线距,个体之间无论横向还是纵向线距测量都没有可比性.个体内横向线距在同一平面第一磨牙之后的磨牙区域具有可比性。

其他文献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是一种能引起人畜共患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近年来,在许多国家,它被列为卫生部门重点检测的几种食源性致病菌之一.主要介绍了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污染
目的 比较同步放化疗和序贯放化疗的临床效果和毒性反应,探讨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和放疗的顺序和时机.方法 50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两组,序贯组(A组24例)先化疗后放疗;同步组(B组26例)放疗和化疗同时进行.序贯组为诱导化疗3个周期后开始放疗,放疗结束后再化疗1个周期,同步组为化疗同时开始放疗.两组患者放疗技术和剂量相同,总剂量为60 GY/6周.化疗方案TP方案:紫杉醇135mg/m2+顺铂(
目的 观察吉西他滨(GEMZ)联合顺铂(DDP)或卡铂(CB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与毒副反应.方法 60例晚期NSCLC患者按所接受的化疗方案分为两组(DDP组32例和CBP组28例),21 d为1周期,每例至少化疗2周期以上.结果 DDP组和CBP组的总有效(CR+PR)率分别为50.0%和46.4%,中位生存时间(MST)分别为8.3个月和8.0个月,疾病进展时间(T
随着对糖尿病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在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中的作用逐渐被认识.C反应蛋白(CRP)是公认的系统性炎症标志物,在糖尿病特别是存在血管并发症的患者中其水平显著升高.CRP通过核因子影响一氧化氮、内皮黏附分子、纤溶系统、血管平滑肌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骨髓衍生的内皮祖细胞等途径作用于血管内皮组织,影响血管内皮功能造成内皮功能紊乱,进而促进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目的 以肺静脉电学隔离为终点的心房颤动(房颤)消融术式的疗效难以令人满意。本研究旨在探索规范化的递进式个体化心房基质改良消融术治疗房颤的方法。方法 124例患者(男性96例,女性28例),年龄27-76(53.6±8.7)岁。其中92例为阵发性房颤,32例为持续性/永久性房颤。若无自发房颤则在心房进行持续递增的快速刺激(频率200-600次/min)诱发房颤。均在非接触式标测观察房颤时心房激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