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家中长期职业教育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劳动者就业采用准入制。这为职业中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同时为我们专业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积极的探索和改革,使学生毕业后能夠直接上岗。
[关键词]目标明确 教学恰当 因材施教 规范操作 感觉敏锐 即使评介
由于职业中学的学生生源比较差,学习理论知识较难懂。在技能课的教学中,理论知识的讲解尽量浅显易懂、遵循够用的原则。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使学生毕业后能够直接上岗就业,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为了全面地落实教学计划,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电工专业技能,使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适应就业的要求,我在电工技能训练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提高认识,明确目标
在电工技能训练教学前,教师要对学生加强学习目标教育,使学生明确:只有熟练掌握专业操作技能,毕业后才能直接上岗就业;学校实行“双证书”制度,电工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前必须考取劳动部门颁发的电工技能等级证书。因此,掌握电工操作技能,考取电工技能等级证书,既是学生毕业的前提,又是就业的需要。在教学时,重申技能训练的目的和意义,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在技能训练中克服怕苦怕累的思想,主动练好各项技能。
二、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发展,现在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多种多样,应有尽有,如传统模式、一体化模式、模块化模式、项目教学法、尝试教学法等等,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仿真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手段也十分丰富。电工技能训练的教学包括常用电工仪表的使用、照明电路的安装、电气控制线路的安装、调试及故障排除、电机与变压器的拆装及维修、电子电路的焊接与调试等内容。不同的教学内容特点各异,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取最合适、最实用的教学模式,是提高电工技能训练教学质量的前提。如在常用电工仪表使用的教学中,可采用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教师结合实物讲解电工仪表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接着让学生进行相应的操作练习,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交替进行,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而对于电力拖动的基本控制线路部分,教学内容主要是各类常用低压电器的结构、原理及其在线路中的连接,低压电器的结构、原理及电气控制线路的安装均比较直观,各种控制线路的理论分析也相对独立,因此,可采用模块化的教学模式。以较简单的三相异步电动机正转控制线路为例,在教学中先进行组合开关、交流接触器、按钮、热继电器等低压电器结构和原理的教学,接着讲解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然后进行控制线路的安装、调试及故障排除的训练,各部分教学内容联系紧密且连贯,易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基础、动机和能力差异很大,在电工技能训练中,学生对操作技能的掌握有快有慢,水平有高有低。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进行分层教学。如在电动机点动线路和自锁控制线路的故障检修训练中,教师设置的故障必须考虑到学生能力的差异,对学习进步较快的学生,自锁控制线路的故障;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则设置点动线路的故障,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实习训练中,都能得到相应的锻炼和培养。而在照明线路的安装实习训练中,学生对操作技能的掌握有快有慢,且差别很大,因而不可能每个训练项目都统一开始,统一结束,教师应在加强对后进生辅导的同时,指导学得快的学生工艺要求。当一部分学生提前完成了基本项目训练时,还要适当安排提高难度,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掌握更多的专业操作技能。这样做,对实习训练劲头大、进步快的学生是莫大的鼓励,对中层生和后进生也是有力的鞭策。
四、勤指导,规范操作
对于将来要从事电工工作的学生,规范操作是至关重要的,这关系到操作者的人身安全和电器设备的安全,关系到安全用电和安全生产。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各项操作一定要做到高标准,严要求,一切从严开始,实训前,提出安全操作的要求,让学生牢记安全重于泰山。否则,将直接影响到技能训练的教学效果。学生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尤其是基本操作的起步阶段,即使教师讲清楚了操作的具体要求或者进行了示范,学生的操作练习也不一定取得满意的效果,不少的学生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时,教师应坚持巡查指导,巡查观察每一位学生的操作,好的给予肯定和赞扬,以提高其积极性;发现不正确、不规范的要马上指出,引导其及时纠正,对学生一时未能掌握的,教师应耐心细致地讲解示范,直到其领悟。如学生初次进行电动机控制线路的安装时,不少学生急于求成,忽视安装工艺,容易出现电器元件安装不整齐、走线不合理、不按顺序布线、导线线头露铜过长等不规范的情况,此时,教师应及时巡查并给予针对性指导,并在纠正过程中使学生明白不规范安装可能造成的后果,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
五、培养感觉技能
感觉技能是指与感觉器官敏锐程度有关的技能,不同的专业有其特殊的感官要求。经验丰富的维修电工依靠其敏锐的感觉能迅速判断出电器设备或电气线路的常见故障。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虽然是电工的初学者,但教师也应该有计划、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这方面的技能训练,逐步提高他们的感觉技能。如在电动机维修或电动机控制线路故障排除的训练中,培养学生通过“看”现象、“听”声音、“闻”气味、“摸”温度来预防和判断故障。以“听”故障的训练为例,我是这样做的:先让学生把三相异步电动机接上三相电源,通电让电动机启动运转,引导学生仔细听一听电动机正常运转时发出均匀且较轻的“嗡嗡”声,接着让学生把三相电源中的一相熔断器取出,使电动机缺相运行,这时,电动机发出的声音立即变得混浊而低沉,切断电源使电动机停转后,要求学生说出这两种声音的区别。然后,进行一次三相异步电动机缺相启动的试验,把三相异步电动机接上已取出一相熔断器的三相电源,通电后,学生看到电动机不能启动运转,但可以听到电动机发出“嗡嗡”声(时间不能太长)。以上的训练,使学生熟悉了电动机正常运转、电动机缺相运行及电动机缺相不能启动时发出的声音,为他们将来从事电动机维修和电动机控制线路的维修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对学生的技能及时评价
每项技能训练,教师都应及时对学生的操作技能作出评价,及时评价能督促和激励学生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一方面,通过评价肯定学生取得的成绩,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评价可以发现学生的不足,以便在下一步的教学中及时改进。此外,教师还应注意利用技能评价,引导学生进行相互比较,增加竞争意识,激发热情,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技能训练的积极性。为了更好地进行技能评价,在每个训练项目开始前,教师都应制订一个评分标准,学生对照这个评分标准,可以了解技能训练的具体要求,教师则可利用这个评分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
实践证明:在电工技能训练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按学生的能力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做好巡查指导和及时对学生的操作技能作出评价,不但有利于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而且能有效提高电工技能训练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电工技能与训练》 高等教育出版社 邓朝平 2001.5
[2]《中小学教育评估》四川教育学院内部用书
[3]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
(作者单位:温江区燎原职业技术学校 四川成都)
[关键词]目标明确 教学恰当 因材施教 规范操作 感觉敏锐 即使评介
由于职业中学的学生生源比较差,学习理论知识较难懂。在技能课的教学中,理论知识的讲解尽量浅显易懂、遵循够用的原则。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使学生毕业后能够直接上岗就业,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为了全面地落实教学计划,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电工专业技能,使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适应就业的要求,我在电工技能训练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提高认识,明确目标
在电工技能训练教学前,教师要对学生加强学习目标教育,使学生明确:只有熟练掌握专业操作技能,毕业后才能直接上岗就业;学校实行“双证书”制度,电工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前必须考取劳动部门颁发的电工技能等级证书。因此,掌握电工操作技能,考取电工技能等级证书,既是学生毕业的前提,又是就业的需要。在教学时,重申技能训练的目的和意义,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在技能训练中克服怕苦怕累的思想,主动练好各项技能。
二、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发展,现在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多种多样,应有尽有,如传统模式、一体化模式、模块化模式、项目教学法、尝试教学法等等,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仿真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手段也十分丰富。电工技能训练的教学包括常用电工仪表的使用、照明电路的安装、电气控制线路的安装、调试及故障排除、电机与变压器的拆装及维修、电子电路的焊接与调试等内容。不同的教学内容特点各异,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取最合适、最实用的教学模式,是提高电工技能训练教学质量的前提。如在常用电工仪表使用的教学中,可采用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教师结合实物讲解电工仪表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接着让学生进行相应的操作练习,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交替进行,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而对于电力拖动的基本控制线路部分,教学内容主要是各类常用低压电器的结构、原理及其在线路中的连接,低压电器的结构、原理及电气控制线路的安装均比较直观,各种控制线路的理论分析也相对独立,因此,可采用模块化的教学模式。以较简单的三相异步电动机正转控制线路为例,在教学中先进行组合开关、交流接触器、按钮、热继电器等低压电器结构和原理的教学,接着讲解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然后进行控制线路的安装、调试及故障排除的训练,各部分教学内容联系紧密且连贯,易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基础、动机和能力差异很大,在电工技能训练中,学生对操作技能的掌握有快有慢,水平有高有低。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进行分层教学。如在电动机点动线路和自锁控制线路的故障检修训练中,教师设置的故障必须考虑到学生能力的差异,对学习进步较快的学生,自锁控制线路的故障;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则设置点动线路的故障,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实习训练中,都能得到相应的锻炼和培养。而在照明线路的安装实习训练中,学生对操作技能的掌握有快有慢,且差别很大,因而不可能每个训练项目都统一开始,统一结束,教师应在加强对后进生辅导的同时,指导学得快的学生工艺要求。当一部分学生提前完成了基本项目训练时,还要适当安排提高难度,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掌握更多的专业操作技能。这样做,对实习训练劲头大、进步快的学生是莫大的鼓励,对中层生和后进生也是有力的鞭策。
四、勤指导,规范操作
对于将来要从事电工工作的学生,规范操作是至关重要的,这关系到操作者的人身安全和电器设备的安全,关系到安全用电和安全生产。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各项操作一定要做到高标准,严要求,一切从严开始,实训前,提出安全操作的要求,让学生牢记安全重于泰山。否则,将直接影响到技能训练的教学效果。学生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尤其是基本操作的起步阶段,即使教师讲清楚了操作的具体要求或者进行了示范,学生的操作练习也不一定取得满意的效果,不少的学生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时,教师应坚持巡查指导,巡查观察每一位学生的操作,好的给予肯定和赞扬,以提高其积极性;发现不正确、不规范的要马上指出,引导其及时纠正,对学生一时未能掌握的,教师应耐心细致地讲解示范,直到其领悟。如学生初次进行电动机控制线路的安装时,不少学生急于求成,忽视安装工艺,容易出现电器元件安装不整齐、走线不合理、不按顺序布线、导线线头露铜过长等不规范的情况,此时,教师应及时巡查并给予针对性指导,并在纠正过程中使学生明白不规范安装可能造成的后果,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
五、培养感觉技能
感觉技能是指与感觉器官敏锐程度有关的技能,不同的专业有其特殊的感官要求。经验丰富的维修电工依靠其敏锐的感觉能迅速判断出电器设备或电气线路的常见故障。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虽然是电工的初学者,但教师也应该有计划、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这方面的技能训练,逐步提高他们的感觉技能。如在电动机维修或电动机控制线路故障排除的训练中,培养学生通过“看”现象、“听”声音、“闻”气味、“摸”温度来预防和判断故障。以“听”故障的训练为例,我是这样做的:先让学生把三相异步电动机接上三相电源,通电让电动机启动运转,引导学生仔细听一听电动机正常运转时发出均匀且较轻的“嗡嗡”声,接着让学生把三相电源中的一相熔断器取出,使电动机缺相运行,这时,电动机发出的声音立即变得混浊而低沉,切断电源使电动机停转后,要求学生说出这两种声音的区别。然后,进行一次三相异步电动机缺相启动的试验,把三相异步电动机接上已取出一相熔断器的三相电源,通电后,学生看到电动机不能启动运转,但可以听到电动机发出“嗡嗡”声(时间不能太长)。以上的训练,使学生熟悉了电动机正常运转、电动机缺相运行及电动机缺相不能启动时发出的声音,为他们将来从事电动机维修和电动机控制线路的维修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对学生的技能及时评价
每项技能训练,教师都应及时对学生的操作技能作出评价,及时评价能督促和激励学生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一方面,通过评价肯定学生取得的成绩,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评价可以发现学生的不足,以便在下一步的教学中及时改进。此外,教师还应注意利用技能评价,引导学生进行相互比较,增加竞争意识,激发热情,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技能训练的积极性。为了更好地进行技能评价,在每个训练项目开始前,教师都应制订一个评分标准,学生对照这个评分标准,可以了解技能训练的具体要求,教师则可利用这个评分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
实践证明:在电工技能训练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按学生的能力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做好巡查指导和及时对学生的操作技能作出评价,不但有利于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而且能有效提高电工技能训练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电工技能与训练》 高等教育出版社 邓朝平 2001.5
[2]《中小学教育评估》四川教育学院内部用书
[3]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
(作者单位:温江区燎原职业技术学校 四川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