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系统论述了西南三江地区那邦、高黎贡山、崇山-澜沧江、点苍山-哀牢山-红河剪切走滑带、区域性伸展与变质核杂岩、新生代盆地及走滑过程中的碱性岩浆活动等特征,认为西南三江地区经历了挤压收缩变形(60~40Ma)、走滑伸展热隆(40~38Ma)、走滑剪切深熔(38~23Ma)、走滑剪切伸展(23~11Ma)、走滑剥蚀隆升(11~5Ma)5个时空演化阶段,并对应5种运动机制及动力学机制:碰撞挤压、走滑拉张热隆(岩浆)、走滑剪切深熔、剪切伸展、走滑垮塌,主要表现为走滑造山。西南三江造山带是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斜向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