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畜禽养殖的生产模式主要以散养户为主,不同程度上存在生产规模小、技术素质低、经营分散、设备简陋、管理粗放等问题,导致畜禽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农民抗风险能力低,而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源就在于养殖环节。从长期来看,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成为未来畜牧业的主要生产模式是不可逆转的。现代适度规模的畜牧业面临三大障碍:生产技术、市场和资金。因此,借助专业合作社来推动畜牧业适度规模的发展已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滨州市委、市政府把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来抓,全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设。在政府大力扶持下,滨州市滨城区惠农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于2009年12月正式成立。合作社先期投入300万元建设标准化养鸭小区,并大胆创新合作模式,建立了科学养殖体系,对养殖户开展高效养殖服务,到2010年12月底共吸收社员156户,全年肉食鸭生产规模达到300万只,销售收入7000多万元,社员人均创收4万多元,比加入合作社前人均增收近4000元,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滨州市滨城区惠农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与山东六和集团及农行滨州分行的战略合作,走出了一条集团公司+农行+合作社+农户的新型合作模式,通过合作社资源整合,优势互补,解决了生产技术、市场与资金三大难题,使农户的利益最大限度地得到了保障,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农户加入合作社的积极性。合作社坚持“农户得利益,合作社得发展”的宗旨,把“惠农谋致富,合作促发展”真真正正落到了实处,不断帮助养殖户解决难题,既增加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岗位,同时带动了周边农户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
惠农合作社坚持科技创新就是第一生产力,大胆创新养鸭模式,积极推广与探索养鸭新技术,并组织社员参加科学养殖技术培训班,组织社员外出学习,按照合作社统一制定的标准化养殖流程饲养;帮助养殖户协调建棚资金,统一采购建棚材料;在养殖过程实行七统一管理服务,降低了养殖户的生产成本,全面提高了养殖技术,使养殖户真正得到了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创新带来的实惠与效益。
一、优质服务,解决技术难题。根据市场需求和“六和”品牌的技术要求,养鸭专业合作社建设了200亩的标准化肉鸭养殖基地。由基地组织指导农民进行标准化养殖,开展各种服务。专业合作社技术人员通过现场跟踪指导、进行卫生防疫、定期举办养殖技术培训班等多种方式为社员提供专业的养殖技术服务。如对建设标准化鸭舍、根据肉鸭各个生长期用不同饲料进行喂养、疾病防治等进行专业的技术指导,培训养殖户6000多人次,发放各种养殖手册和技术资料6000余份,把服务落实到养殖的各个环节。
二、信用合作,解决资金难题。惠农合作社在发展养鸭过程中积极协调农行在资金上的大力支持,充分发挥农行在支持“三农”中的巨大作用,通过“小联合”,社员可以得到5万元以内的资金,用来建设标准化鸭棚,扩大养殖规模;通过“大联合”解决合作社业务发展资金缺乏问题。“大联合”与“小联合”有机结合,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解决了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资金难”问题。
三、品牌效应,解决市场难题。从发展肉鸭养殖开始,专业合作社总结农产品丰歉不均、收益不稳定的经验教训,首先解决肉鸭养殖销路问题,通过与山东六和集团的战略合作关系,惠农专业合作社负责订单养殖,发展生产;六和公司负责加工销售,形成了产销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格局。一是实施“订单”养殖。惠农专业合作社与养殖户签订养殖合同,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合作社提供全套养殖技术服务,严格按合同价回购毛鸭。养殖户只需出场地,鸭苗、饲料、防疫药品等均由合作社负责,所有养殖占用资金均从交售的毛鸭结算款中予以扣除,农户只需按照合作社标准要求进行养殖。“订单”养殖确保了农民养殖户不受市场波动的影响,每只合同鸭可获得2元左右的固定收益。合作社在确保社员利益的同时,积极研究市场,及时掌握供求信息,指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养殖规模,彻底解决了养殖户的后顾之忧,同时也提高了社员对合作社的信任度,增强了合作社的凝聚力。二是扩大养殖规模。山东六和集团是一个集饲料生产、畜禽养殖、良种繁育、畜产品加工、动物保健、生物技术开发等产业和国际进出口商贸为一体的大型知名集团企业。专业合作社充分利用“六和”品牌良好的市场效应,大力发展标准化养殖基地,组织规模养殖。“六和”牌系列鸭产品销往江苏、上海、浙江等市场,架起了农副产品通向市场的桥梁,形成了“龙头企业围着市场转,农民围着合作社干”的产业化发展格局,不仅扩大了养殖规模,而且解决了鸭产品“卖难”问题,进一步增加了农民收入。
虎啸随冬去,兔奔迎春来。展望2011年,惠农合作社深切感到肩上的压力重大,社员的信任与期望已成为合作社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我们相信惠农合作社在滨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一定能带领越来越多的农民走上富裕文明之路,一定能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滨州做出自己的贡献。
滨州市委、市政府把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来抓,全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设。在政府大力扶持下,滨州市滨城区惠农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于2009年12月正式成立。合作社先期投入300万元建设标准化养鸭小区,并大胆创新合作模式,建立了科学养殖体系,对养殖户开展高效养殖服务,到2010年12月底共吸收社员156户,全年肉食鸭生产规模达到300万只,销售收入7000多万元,社员人均创收4万多元,比加入合作社前人均增收近4000元,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滨州市滨城区惠农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与山东六和集团及农行滨州分行的战略合作,走出了一条集团公司+农行+合作社+农户的新型合作模式,通过合作社资源整合,优势互补,解决了生产技术、市场与资金三大难题,使农户的利益最大限度地得到了保障,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农户加入合作社的积极性。合作社坚持“农户得利益,合作社得发展”的宗旨,把“惠农谋致富,合作促发展”真真正正落到了实处,不断帮助养殖户解决难题,既增加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岗位,同时带动了周边农户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
惠农合作社坚持科技创新就是第一生产力,大胆创新养鸭模式,积极推广与探索养鸭新技术,并组织社员参加科学养殖技术培训班,组织社员外出学习,按照合作社统一制定的标准化养殖流程饲养;帮助养殖户协调建棚资金,统一采购建棚材料;在养殖过程实行七统一管理服务,降低了养殖户的生产成本,全面提高了养殖技术,使养殖户真正得到了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创新带来的实惠与效益。
一、优质服务,解决技术难题。根据市场需求和“六和”品牌的技术要求,养鸭专业合作社建设了200亩的标准化肉鸭养殖基地。由基地组织指导农民进行标准化养殖,开展各种服务。专业合作社技术人员通过现场跟踪指导、进行卫生防疫、定期举办养殖技术培训班等多种方式为社员提供专业的养殖技术服务。如对建设标准化鸭舍、根据肉鸭各个生长期用不同饲料进行喂养、疾病防治等进行专业的技术指导,培训养殖户6000多人次,发放各种养殖手册和技术资料6000余份,把服务落实到养殖的各个环节。
二、信用合作,解决资金难题。惠农合作社在发展养鸭过程中积极协调农行在资金上的大力支持,充分发挥农行在支持“三农”中的巨大作用,通过“小联合”,社员可以得到5万元以内的资金,用来建设标准化鸭棚,扩大养殖规模;通过“大联合”解决合作社业务发展资金缺乏问题。“大联合”与“小联合”有机结合,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解决了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资金难”问题。
三、品牌效应,解决市场难题。从发展肉鸭养殖开始,专业合作社总结农产品丰歉不均、收益不稳定的经验教训,首先解决肉鸭养殖销路问题,通过与山东六和集团的战略合作关系,惠农专业合作社负责订单养殖,发展生产;六和公司负责加工销售,形成了产销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格局。一是实施“订单”养殖。惠农专业合作社与养殖户签订养殖合同,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合作社提供全套养殖技术服务,严格按合同价回购毛鸭。养殖户只需出场地,鸭苗、饲料、防疫药品等均由合作社负责,所有养殖占用资金均从交售的毛鸭结算款中予以扣除,农户只需按照合作社标准要求进行养殖。“订单”养殖确保了农民养殖户不受市场波动的影响,每只合同鸭可获得2元左右的固定收益。合作社在确保社员利益的同时,积极研究市场,及时掌握供求信息,指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养殖规模,彻底解决了养殖户的后顾之忧,同时也提高了社员对合作社的信任度,增强了合作社的凝聚力。二是扩大养殖规模。山东六和集团是一个集饲料生产、畜禽养殖、良种繁育、畜产品加工、动物保健、生物技术开发等产业和国际进出口商贸为一体的大型知名集团企业。专业合作社充分利用“六和”品牌良好的市场效应,大力发展标准化养殖基地,组织规模养殖。“六和”牌系列鸭产品销往江苏、上海、浙江等市场,架起了农副产品通向市场的桥梁,形成了“龙头企业围着市场转,农民围着合作社干”的产业化发展格局,不仅扩大了养殖规模,而且解决了鸭产品“卖难”问题,进一步增加了农民收入。
虎啸随冬去,兔奔迎春来。展望2011年,惠农合作社深切感到肩上的压力重大,社员的信任与期望已成为合作社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我们相信惠农合作社在滨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一定能带领越来越多的农民走上富裕文明之路,一定能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滨州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