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阴荏苒,新中国已起勃半个世纪的历程,祖国西南边疆的云南也迎来了解放50周年的大庆之日。1950年2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个多月后,长期以来饱受屈辱和压迫的云南各族人民也迎来了解放,砸碎了千百年来阶级剥削、民族压迫的双层枷销,翻开了历史的新一面。
一、云南50年的历程和成就
解放后,党和政府贯彻“团结第一,工作第二”的方针,加强各民族之间、外来干部与本地干部之间的团结,领导人民开展征粮剿匪、减租退押、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稳定社会秩序、镇压反革命等,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接着矿企业进行民主改革,整顿和建立城市基层政权组织和企业工会组织,整顿党的基层组织。同时,开展了“三反”“五反”运动。在农村,云南省委根据各地、各民族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和群众的觉悟水平,采了“慎重稳进、分类指导”的方针,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了土地改革:在经济较发达的内地平坝地区,同全国大部分地区一样,以大规模的群众阶级斗争方式进行土改;在多民族杂居的内地山区,注重民族团结,谨慎地进行土改;在内地与边疆之间的缓冲地区,实行“缓冲区土改”以比较温和的政策和更利于取得广泛社会同情的方式进行土改;在处于奴隶制、土司制、封建领主制社会形态的区疆大部分地区,实行“和平协商土改”对上层人士实行赎买政策,通过自上而下的民主协商方式进行土改;在经济和社会发更为落后,阶级分化不明显的边疆少数地区,实行“直接过渡”的方式,在国家帮助下,通过互助的合作,发展生产,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这些因地制宜的政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既完成了农村深刻的社会变革,又避免了社会动荡的发生。这一时期,由于执行了正确的方针政策,云南的各项事业都得到较快的恢复和发展,“一五”计划得以提前和超额完成。
从1957年夏委开始,受在“左”的思想影响,云南的社会经济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历程,在反右派斗争的严重扩大化的同时,省内各地还开展了肃清“地方主义”、批判“地方民族主”的斗争,打击伤害了一批知识分子和熟悉本地区、本民族情况的地方干部、民族干部。之后,又相继开展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运动,不顾额观实际和可能,盲目地“大干”、“快上”任意提升和变更生产关系,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及随后经济生活严重困难的状况。党的民族工作也遭受严重挫折,许多经实践证明符合云南边疆实际方针政策被随意取消,批判“边疆特殊论”、“民族落后论”和“条件论”造成了严重恶果,使边疆动荡不安、大量边民出走境外。
从1996年冬起,中共云南省委认真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在省委领导亲自带动下,各地各部门的领导干部都深入基层,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逐步开始对人民公社体制、规模和农村经济政策的调整,对工业、商业的调整,对边疆民族政策的调整。1962年,贯彻邓小平同志关于边疆合作社“能办就办,不能办就不办”的指示,对边疆地区生产合作社的政策作了进一步的调整:重申“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原则,把群众自愿、能够办下去的合作社继续办好;将一批无办社条件,实在办不下去的全合作社调整为互助组或单干。在全省范围内对“反右倾”中受批判和处分的干部、党员进行甄别平反,为反右派运动中被划为右派分子的部分人摘帽。在调整时期,虽然仍时有“左”的思想影响,但由于各地汲取了过去的教训,比较认真地贯彻执行了中央和省委的各项调整政策,避免了大的干扰。这一时期,全省出现了政治安定,生产迅速上升,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可喜景象。粮食超过了历史的最高年量,市场繁荣,肉食、主副食品敞开供应。1965年全省工农业总产值为1957年的1.25倍,其中农业总产值为1.14倍,工业总产值为1.65倍。
1966年“文化大革命。运动爆发后,云南成为全国的重灾区之一。1968年下半年起,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及其代理人在全省范围内推行“划线部队”共制造冤假错案1.5万多件。同时,在边疆地区推行“政治边防”等极“左”的方针政策,以边疆地区“敌情严重”、封建统治基本没有触动”、“民主改革不彻底”为由任意近害少数民族干部群众和层人士,肆意“重新划分阶级”及再次强制推行人民公社化。云南边疆民族工作遭到更大的破坏,边疆地区再次出现严重的动荡。
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后,在两年时间里,云南省开展了揭批查、平反冤假错案等工作,并着手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这些工作在一定的程度和范围内取得了成效,但由于受“两个凡是”的影响,云南的工作总体上还处在徘徊状态。
1978年底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新中国历史最辉煌的一页。20年来,在邓小平理论的光辉指导下,云南各族人民,以坚韧的毅力、捃著的信念,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和实践在农村首先推行了联产到组任制,随后,根据邓不平等中央领导关于“对贵州、云南、甘肃处落后贫困的农村,政策要放宽,有的就是要实行包产到户”的意见,相继在高寒、边沿、分散、贫瘠山区和边疆少数民族经济落后地区实行包产到户和包交提留到户。1983年底,全省99.9%的生产产队全面建立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10多年来,经过多方面的改革并不断深化,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系逐步建立、健全和完善。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以后,云南的国有企业改革由过去主要以政策调整为主逐步进入制度创新和攻坚阶段,一批有实力的企业集团正在健康成长。在对内对外开放方面,积极进行了省际间、地区间的横向经济联合与协作,以中国昆明出口商品交易会、六省区市七方经济协调和以滇沪、滇港、滇全作为樯志的国内省际间的经济技术协作深入发展;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先后建立了国家经口岸10个、省级口岸10个,实行全方位开放,与100多个国家、地区和10多个国际组织建立了经济合作交流关系。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成功举办,扩大了云南知名度,增强了全民的开放意识和文明意识,推动了全省对外开放和精神文明建设。
云南解放以来50年,尽管历经风风雨雨,但毋庸置疑,其成就是主要的,是巨大而深刻的。经过半个世纪的拼搏奋斗,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20年的快速发展,曾经是封闭落后、各种社会形态并存的云南,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创造了亘古未有的辉煌。1998年与1952年相比,全省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28.7倍,达1794亿元;财政总收入增长218倍,达410.35亿元,已实现了由国家净补贴变为净上缴;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全省农民人均收入由1950年的41元增加到1998年的1387元,城镇人口均可支配收入从132.3元增加到6043元;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仅仅交通方面,就扩建、兴建了10个机场,以昆明不中心的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在滇西、滇南、滇东北的崇山岭中延伸,建成了成昆、贵昆、南昆铁路线;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民主法制建设获得长中发展,各民族空前团结,军政军民鱼水交融。昔日经济凋敝、民不聊生、封闭落后,被称为“蛮荒之地”、“瘅疠之区”的云南,已成为一个欣向荣的边疆省份,变成祖国大西南一片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热土和对外开入的前沿,经济实力在全国31省市的排序已经进入了前20名。
二、云南50年的基础经验
当思绪从对历史的回溯、思考和对现实成就的欣悦中唤醒,在感叹历史变幻的纷繁、变化的深刻之时,新世纪的曙光正冉冉升起。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知兴替、鉴往来。云南50年的历史,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可资总结和借鉴的经验。
1、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大力发展生产力。
纵观云南50年中几个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阶段,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高度重视发展社会生产力,认真贯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和工作方针。在五十年代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民主改革中,云南委经过调查研究和试点,并经中央批准,从云南各民族间、各地区间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差距较大的实际出发,分别实行了不同的土改方式。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云南省委排除“左”的思想干扰,制定和实行了一系列符合本地实际,有利于调动各族群众积极性,发展生产力政策,其中有的还走在了全国前列,产生较大影响。如1961年5月,省委第一书记阎红彦给毛泽东同志写信,提出解散公共食堂,把生活大权交还群众的建议,并提出,人民公社的社队规模不是越大越好,要因地制宜,考虑居住条件、民族关系、经济联系等,一切从有利生产出发,山区的公社有的可以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而且应该基本上以村寨为单位划分生产队。在生产的组织上,有的可以包产到组,有的可以包产到户,他的意见受到毛主席的赞扬,不仅在云南进行了贯彻,也推动了全国范围内解散了公共食堂,调整社队规模和所有制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管理水平进程。1962年10月,云南省委在讨论贯彻中共八届十中全会精神时,认为从云南实际情况看,还没有出现单干风,因而不需要“以阶级斗争为纲”去开展一次群众性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来解决农村存在问题,应以改善集体经济经营管理、发展生产力为中心,对农民进行正面的社会主义教育,把群众的生产运动组织起来。尽管省委的这个思想由于与八届十中全会精神不符而爱到严厉批评,未能很好地贯彻,但这毕竟是那一时期省委从实际出发,进行创造性思考的一个典型事例,是去南历史中一个值得称颂的亮点。
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多年来,云南为寻求符全本省实际的经济发展路子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和实践到八十年代中期,形成了“发展农业促轻工,依靠轻工积累资金,集中财力保证重点建设”的思路,其核心就是依托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夯实基础设施,造就经济优势。10多年来,随着这一思路不断充实、完善并坚持不懈地努力实施,云南特色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以烟草业为首的支柱产业群体正逐步形成。全省“两烟”的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等10项经济技术指标多年来一直位全国第一。1982年至1998年的17年间,“两烟”共实同税利2000亿元,出口创汇19亿元,成为全省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生物资源开发和旅游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全省经济新的增长点。充分发挥云南多气候带、多物种资源优势而进行行的生物资源开发成为云南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依托云南特殊的立体气候、壮丽山川地貌、浓郁的民族风情、悠久的历史文化的旅游业正在从优势产向支产业转变,1998年,全省接待海外游客75万人次,接待国内旅游2700万人次,跃居全国第七位,全省旅游总收入为135亿元,居全国第八位,以磷化工、有色金属为重点的矿产业已成为云南经济的一项重要支柱。此外,糖、茶、胶也成为政上、农民致富的优势产业。在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基础上,全省大兴基础设施建设,使交通、能源、通信“瓶颈”制约明显缓解。
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长期以来,由于地理环境、历史条件等因素,云南不仅经济、社会发展落后,而且思想观念、行为方式较为封闭、陈旧和保守,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不相适应,所以,从八十年代以来,省委、省政府始终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篱在重要的位置。1987年以后开展生产力标准大讨论和大讨论“补课”,使作省干部群众思想得到一次大解放,对逐步加深云南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低层次省情的认识、确定云南的发展思路、调整不合理的经济结构等,起到了重要作用。1995年8月召开的省第六次党代会,突出地把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作为首要任务,提出要破除温饱即安、小富即满、消极畏难、无所作为的思想,树立“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观念;破除“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想,树立全方位对外开放的观念;破除穷光荣、守推子、当太平官的思想,树立为人民谋利益,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观念。会后,全省上下开展了“解放思想,加快发展”的大讨论,历时3年多,极大促进了云南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思想解放先行,通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来推支和促进改革发展,是我省在历史新时期的一条成功经验。20年来,云南各项事业都是伴随着思想解放的步伐前进的。目前,一场声势浩大的以改革开放为动力,“调整结构、开拓市场、搞活流通”为主题深层的新一轮解放思想、更新观观念大讨论又在全省下掀起。
2、高度重视民族工作,促进边疆发展和稳定。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山区省份,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1/3以上,其中5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25个,是我国民族成份、民族种数、民族自治地方的最多的省份。这样的省情,决定了民族工作在云南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解放初期,省委就注意认真执行中央民族地区要坚持“慎重稳进”的指示。省委第一书宋任穷于1950年11月在省委召开的少数民族的工作会议上,提出云南民族工作“宜缓不宜急”,“讲团结不讲斗争”,“反左不反右”的指导方针,为民族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那一时期,中共中央和西南局总曾多次对云南省委的有关报告作出批示,肯定云南民族工作的成绩和经验。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省委对边疆民族地区制定了“照顾大局,服从稳定,继续坚持慎重稳进”的工作方针,强调要注意民族和地区特点,并指出,“边疆的一切政策措施,要服从大局,有利于发展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有利于团结各少数民族大多数人民,有利于加强对内外人的斗争。”在这些思想指导下,省委对边疆地区合作社的规模、所有制关系进行了调整,采取更宽的政策;派遣大批工作队深入边疆民族地区,帮助少数民族建立文明生活方式,推进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为加经内地山区的民族工作,省委还专门成立了山区工作委员会。
改革开放20年来,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云南民族工作取得了更大的成就,通过拨乱反正,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纠正解放以来特别是“文革”期间“左”的影响等工作,澄清了民族工作上的大是大非,端正了指导思想。省委、省政府还先后多次召开全省民族的工作会议,解决民族工作的突出问题,全面总结部署民族工作。云南的民族工作迎来了历史上一个最辉煌的时代。新时期民族工作的主要特点是:
一是把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作为民族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民族地区在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采取了许多优惠政策和特殊措施,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给重点支持。全省新建和改造的10个飞机场,有8个在民族地区;1990年至1998年,中央和省共实施民族地区公路建设项目1000多个,总投资158.9亿元;投入民族地区水利水电建设资金26.8亿元,解决了1069.64万人和706.79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到1998年底,全省民族自治地方的7583个村公所(行政村)中,有6819个通个公路,有7054个通了电话,有7220个通了电。基础设施的改善,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特别是旅游业和边境贸易等特色经济的发展,使这些地区发生了跨越式的历史飞跃。云南省还中 地区布建了一批烟、糖、茶、纸、水泥等工厂,实施了滇西南、金沙江中下游、澜沧江流域等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加大科学技术推广普及的力度,数十个动用推广电脑农业专家系统的民族贫困县,增产增收效果显著;把506个贫困乡(其中民族地区386个)作为全省扶贫攻坚重点,实施改土、治水、办电、修路、绿色五大扶贫工程。通过10多年持续不懈的努力,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许多昔日刀耕火种、衣不蔽体、食不裹腹的少数民族正告别贫困,走向富裕。1998年,全省民族自治地方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1.62亿元增加到589.24亿元,工农业总产值由1952年的13.06亿元增加到473.31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分别增长了100倍和6.3倍;地方财政收入达到42.97亿元,分别比1952年、1978年增长67.2倍和12.9倍;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74元增加到1164元。在社会事业方面,采取一系列特殊政策措施,加快民族教育发展,初步形成了具有云南特色的民族教育体系。1998年,全省少数民族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7.92%
二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重视培养民族干部。全省已建立8个自治州、29个自治县,民族治地方共辖77个县(市),面积27.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70.2%,人口2036.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9.2%,民族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一个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的民族法规体系的框架初步形成,对各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保障和促进作用。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忠诚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各民族干部,1998年底,全省少数民族干部占干部总数比例为25.16%;省地县三级党领导班子中,少数民族干部分别占40.48%、37.5%和34.77。三是把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摆在压倒一切的地位。针对云南民族众多且相当多数的少数民族都分布在有4060公里国境线的边疆地区的情况,省委、省政府在全社会广泛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民族理论和党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努力营造“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氛围;开展各种形式争创民施团结进步先进的活动,大力表彰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对民族地区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进行认真疏导、化解。在一些“热点”地区,通过长期派驻民族工作队(组),建立民族团结责任制等多种方式综合治理。这些举措,改善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增强了各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维护了边疆的稳定。
三、做好西部开发这扁大文章
新世纪的钟声已经敲响,人类有纪元历史的第三个千年到来了。刚结束的中共云南省委六届九次全会提出,新千年开元之年全省工作的总体要求为: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十五届三中和四在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第六次党代会、六届八届次全会精神,抓住机遇,深化改革,继续打基础、兴科教、调结构、建支柱,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开放,实施西部的大开发、科教兴国、楞持续发展、城市化4大战略,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切实做好9项工作,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会认为,中央提出的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给我们带来了一次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投入西部大开发必须只争朝夕,乘势而上,稳扎稳打,有所作为,基本指导思想可以概括为: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紧紧抓往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机遇,以改革下放为动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善生态环境,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努力振兴教育,科技,建设连接东南亚和南亚的国际大通道,把云南建成“绿色经济强省”和“民族文化大省”。为此,必须抓住“一个机遇”即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发挥“两大优势”,即发挥自然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处理“四大关系”,即坚持自力更生和积极争取支持、开发与开放、发展速度与效益、长远发展与当前工作的关系;缓解“三大制约”即缓解经济结构和城乡结构和城乡结构严重不合理、交通等基础设施薄弱和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低等3个制约因素;实现三个大目标,即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国际大通道。做好西部大开发这篇大文章。相信在邓不平理论伟大旗帜指引下,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云南4100万各族人民通过同心协力,励精图治,艰苦拼博,一定会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经过10年或者更长一些时间,使各族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有明显改善、全省整体经济实力达到全国中等水平,以“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改革开放、高效工作,文明礼貌、热情好客,力结稳定、治安良好”的新形象和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开放的新云南民现在全世界面前。■
一、云南50年的历程和成就
解放后,党和政府贯彻“团结第一,工作第二”的方针,加强各民族之间、外来干部与本地干部之间的团结,领导人民开展征粮剿匪、减租退押、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稳定社会秩序、镇压反革命等,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接着矿企业进行民主改革,整顿和建立城市基层政权组织和企业工会组织,整顿党的基层组织。同时,开展了“三反”“五反”运动。在农村,云南省委根据各地、各民族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和群众的觉悟水平,采了“慎重稳进、分类指导”的方针,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了土地改革:在经济较发达的内地平坝地区,同全国大部分地区一样,以大规模的群众阶级斗争方式进行土改;在多民族杂居的内地山区,注重民族团结,谨慎地进行土改;在内地与边疆之间的缓冲地区,实行“缓冲区土改”以比较温和的政策和更利于取得广泛社会同情的方式进行土改;在处于奴隶制、土司制、封建领主制社会形态的区疆大部分地区,实行“和平协商土改”对上层人士实行赎买政策,通过自上而下的民主协商方式进行土改;在经济和社会发更为落后,阶级分化不明显的边疆少数地区,实行“直接过渡”的方式,在国家帮助下,通过互助的合作,发展生产,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这些因地制宜的政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既完成了农村深刻的社会变革,又避免了社会动荡的发生。这一时期,由于执行了正确的方针政策,云南的各项事业都得到较快的恢复和发展,“一五”计划得以提前和超额完成。
从1957年夏委开始,受在“左”的思想影响,云南的社会经济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历程,在反右派斗争的严重扩大化的同时,省内各地还开展了肃清“地方主义”、批判“地方民族主”的斗争,打击伤害了一批知识分子和熟悉本地区、本民族情况的地方干部、民族干部。之后,又相继开展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运动,不顾额观实际和可能,盲目地“大干”、“快上”任意提升和变更生产关系,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及随后经济生活严重困难的状况。党的民族工作也遭受严重挫折,许多经实践证明符合云南边疆实际方针政策被随意取消,批判“边疆特殊论”、“民族落后论”和“条件论”造成了严重恶果,使边疆动荡不安、大量边民出走境外。
从1996年冬起,中共云南省委认真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在省委领导亲自带动下,各地各部门的领导干部都深入基层,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逐步开始对人民公社体制、规模和农村经济政策的调整,对工业、商业的调整,对边疆民族政策的调整。1962年,贯彻邓小平同志关于边疆合作社“能办就办,不能办就不办”的指示,对边疆地区生产合作社的政策作了进一步的调整:重申“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原则,把群众自愿、能够办下去的合作社继续办好;将一批无办社条件,实在办不下去的全合作社调整为互助组或单干。在全省范围内对“反右倾”中受批判和处分的干部、党员进行甄别平反,为反右派运动中被划为右派分子的部分人摘帽。在调整时期,虽然仍时有“左”的思想影响,但由于各地汲取了过去的教训,比较认真地贯彻执行了中央和省委的各项调整政策,避免了大的干扰。这一时期,全省出现了政治安定,生产迅速上升,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可喜景象。粮食超过了历史的最高年量,市场繁荣,肉食、主副食品敞开供应。1965年全省工农业总产值为1957年的1.25倍,其中农业总产值为1.14倍,工业总产值为1.65倍。
1966年“文化大革命。运动爆发后,云南成为全国的重灾区之一。1968年下半年起,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及其代理人在全省范围内推行“划线部队”共制造冤假错案1.5万多件。同时,在边疆地区推行“政治边防”等极“左”的方针政策,以边疆地区“敌情严重”、封建统治基本没有触动”、“民主改革不彻底”为由任意近害少数民族干部群众和层人士,肆意“重新划分阶级”及再次强制推行人民公社化。云南边疆民族工作遭到更大的破坏,边疆地区再次出现严重的动荡。
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后,在两年时间里,云南省开展了揭批查、平反冤假错案等工作,并着手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这些工作在一定的程度和范围内取得了成效,但由于受“两个凡是”的影响,云南的工作总体上还处在徘徊状态。
1978年底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新中国历史最辉煌的一页。20年来,在邓小平理论的光辉指导下,云南各族人民,以坚韧的毅力、捃著的信念,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和实践在农村首先推行了联产到组任制,随后,根据邓不平等中央领导关于“对贵州、云南、甘肃处落后贫困的农村,政策要放宽,有的就是要实行包产到户”的意见,相继在高寒、边沿、分散、贫瘠山区和边疆少数民族经济落后地区实行包产到户和包交提留到户。1983年底,全省99.9%的生产产队全面建立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10多年来,经过多方面的改革并不断深化,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系逐步建立、健全和完善。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以后,云南的国有企业改革由过去主要以政策调整为主逐步进入制度创新和攻坚阶段,一批有实力的企业集团正在健康成长。在对内对外开放方面,积极进行了省际间、地区间的横向经济联合与协作,以中国昆明出口商品交易会、六省区市七方经济协调和以滇沪、滇港、滇全作为樯志的国内省际间的经济技术协作深入发展;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先后建立了国家经口岸10个、省级口岸10个,实行全方位开放,与100多个国家、地区和10多个国际组织建立了经济合作交流关系。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成功举办,扩大了云南知名度,增强了全民的开放意识和文明意识,推动了全省对外开放和精神文明建设。
云南解放以来50年,尽管历经风风雨雨,但毋庸置疑,其成就是主要的,是巨大而深刻的。经过半个世纪的拼搏奋斗,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20年的快速发展,曾经是封闭落后、各种社会形态并存的云南,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创造了亘古未有的辉煌。1998年与1952年相比,全省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28.7倍,达1794亿元;财政总收入增长218倍,达410.35亿元,已实现了由国家净补贴变为净上缴;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全省农民人均收入由1950年的41元增加到1998年的1387元,城镇人口均可支配收入从132.3元增加到6043元;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仅仅交通方面,就扩建、兴建了10个机场,以昆明不中心的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在滇西、滇南、滇东北的崇山岭中延伸,建成了成昆、贵昆、南昆铁路线;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民主法制建设获得长中发展,各民族空前团结,军政军民鱼水交融。昔日经济凋敝、民不聊生、封闭落后,被称为“蛮荒之地”、“瘅疠之区”的云南,已成为一个欣向荣的边疆省份,变成祖国大西南一片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热土和对外开入的前沿,经济实力在全国31省市的排序已经进入了前20名。
二、云南50年的基础经验
当思绪从对历史的回溯、思考和对现实成就的欣悦中唤醒,在感叹历史变幻的纷繁、变化的深刻之时,新世纪的曙光正冉冉升起。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知兴替、鉴往来。云南50年的历史,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可资总结和借鉴的经验。
1、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大力发展生产力。
纵观云南50年中几个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阶段,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高度重视发展社会生产力,认真贯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和工作方针。在五十年代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民主改革中,云南委经过调查研究和试点,并经中央批准,从云南各民族间、各地区间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差距较大的实际出发,分别实行了不同的土改方式。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云南省委排除“左”的思想干扰,制定和实行了一系列符合本地实际,有利于调动各族群众积极性,发展生产力政策,其中有的还走在了全国前列,产生较大影响。如1961年5月,省委第一书记阎红彦给毛泽东同志写信,提出解散公共食堂,把生活大权交还群众的建议,并提出,人民公社的社队规模不是越大越好,要因地制宜,考虑居住条件、民族关系、经济联系等,一切从有利生产出发,山区的公社有的可以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而且应该基本上以村寨为单位划分生产队。在生产的组织上,有的可以包产到组,有的可以包产到户,他的意见受到毛主席的赞扬,不仅在云南进行了贯彻,也推动了全国范围内解散了公共食堂,调整社队规模和所有制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管理水平进程。1962年10月,云南省委在讨论贯彻中共八届十中全会精神时,认为从云南实际情况看,还没有出现单干风,因而不需要“以阶级斗争为纲”去开展一次群众性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来解决农村存在问题,应以改善集体经济经营管理、发展生产力为中心,对农民进行正面的社会主义教育,把群众的生产运动组织起来。尽管省委的这个思想由于与八届十中全会精神不符而爱到严厉批评,未能很好地贯彻,但这毕竟是那一时期省委从实际出发,进行创造性思考的一个典型事例,是去南历史中一个值得称颂的亮点。
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多年来,云南为寻求符全本省实际的经济发展路子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和实践到八十年代中期,形成了“发展农业促轻工,依靠轻工积累资金,集中财力保证重点建设”的思路,其核心就是依托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夯实基础设施,造就经济优势。10多年来,随着这一思路不断充实、完善并坚持不懈地努力实施,云南特色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以烟草业为首的支柱产业群体正逐步形成。全省“两烟”的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等10项经济技术指标多年来一直位全国第一。1982年至1998年的17年间,“两烟”共实同税利2000亿元,出口创汇19亿元,成为全省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生物资源开发和旅游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全省经济新的增长点。充分发挥云南多气候带、多物种资源优势而进行行的生物资源开发成为云南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依托云南特殊的立体气候、壮丽山川地貌、浓郁的民族风情、悠久的历史文化的旅游业正在从优势产向支产业转变,1998年,全省接待海外游客75万人次,接待国内旅游2700万人次,跃居全国第七位,全省旅游总收入为135亿元,居全国第八位,以磷化工、有色金属为重点的矿产业已成为云南经济的一项重要支柱。此外,糖、茶、胶也成为政上、农民致富的优势产业。在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基础上,全省大兴基础设施建设,使交通、能源、通信“瓶颈”制约明显缓解。
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长期以来,由于地理环境、历史条件等因素,云南不仅经济、社会发展落后,而且思想观念、行为方式较为封闭、陈旧和保守,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不相适应,所以,从八十年代以来,省委、省政府始终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篱在重要的位置。1987年以后开展生产力标准大讨论和大讨论“补课”,使作省干部群众思想得到一次大解放,对逐步加深云南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低层次省情的认识、确定云南的发展思路、调整不合理的经济结构等,起到了重要作用。1995年8月召开的省第六次党代会,突出地把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作为首要任务,提出要破除温饱即安、小富即满、消极畏难、无所作为的思想,树立“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观念;破除“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想,树立全方位对外开放的观念;破除穷光荣、守推子、当太平官的思想,树立为人民谋利益,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观念。会后,全省上下开展了“解放思想,加快发展”的大讨论,历时3年多,极大促进了云南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思想解放先行,通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来推支和促进改革发展,是我省在历史新时期的一条成功经验。20年来,云南各项事业都是伴随着思想解放的步伐前进的。目前,一场声势浩大的以改革开放为动力,“调整结构、开拓市场、搞活流通”为主题深层的新一轮解放思想、更新观观念大讨论又在全省下掀起。
2、高度重视民族工作,促进边疆发展和稳定。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山区省份,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1/3以上,其中5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25个,是我国民族成份、民族种数、民族自治地方的最多的省份。这样的省情,决定了民族工作在云南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解放初期,省委就注意认真执行中央民族地区要坚持“慎重稳进”的指示。省委第一书宋任穷于1950年11月在省委召开的少数民族的工作会议上,提出云南民族工作“宜缓不宜急”,“讲团结不讲斗争”,“反左不反右”的指导方针,为民族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那一时期,中共中央和西南局总曾多次对云南省委的有关报告作出批示,肯定云南民族工作的成绩和经验。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省委对边疆民族地区制定了“照顾大局,服从稳定,继续坚持慎重稳进”的工作方针,强调要注意民族和地区特点,并指出,“边疆的一切政策措施,要服从大局,有利于发展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有利于团结各少数民族大多数人民,有利于加强对内外人的斗争。”在这些思想指导下,省委对边疆地区合作社的规模、所有制关系进行了调整,采取更宽的政策;派遣大批工作队深入边疆民族地区,帮助少数民族建立文明生活方式,推进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为加经内地山区的民族工作,省委还专门成立了山区工作委员会。
改革开放20年来,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云南民族工作取得了更大的成就,通过拨乱反正,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纠正解放以来特别是“文革”期间“左”的影响等工作,澄清了民族工作上的大是大非,端正了指导思想。省委、省政府还先后多次召开全省民族的工作会议,解决民族工作的突出问题,全面总结部署民族工作。云南的民族工作迎来了历史上一个最辉煌的时代。新时期民族工作的主要特点是:
一是把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作为民族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民族地区在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采取了许多优惠政策和特殊措施,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给重点支持。全省新建和改造的10个飞机场,有8个在民族地区;1990年至1998年,中央和省共实施民族地区公路建设项目1000多个,总投资158.9亿元;投入民族地区水利水电建设资金26.8亿元,解决了1069.64万人和706.79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到1998年底,全省民族自治地方的7583个村公所(行政村)中,有6819个通个公路,有7054个通了电话,有7220个通了电。基础设施的改善,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特别是旅游业和边境贸易等特色经济的发展,使这些地区发生了跨越式的历史飞跃。云南省还中 地区布建了一批烟、糖、茶、纸、水泥等工厂,实施了滇西南、金沙江中下游、澜沧江流域等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加大科学技术推广普及的力度,数十个动用推广电脑农业专家系统的民族贫困县,增产增收效果显著;把506个贫困乡(其中民族地区386个)作为全省扶贫攻坚重点,实施改土、治水、办电、修路、绿色五大扶贫工程。通过10多年持续不懈的努力,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许多昔日刀耕火种、衣不蔽体、食不裹腹的少数民族正告别贫困,走向富裕。1998年,全省民族自治地方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1.62亿元增加到589.24亿元,工农业总产值由1952年的13.06亿元增加到473.31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分别增长了100倍和6.3倍;地方财政收入达到42.97亿元,分别比1952年、1978年增长67.2倍和12.9倍;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74元增加到1164元。在社会事业方面,采取一系列特殊政策措施,加快民族教育发展,初步形成了具有云南特色的民族教育体系。1998年,全省少数民族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7.92%
二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重视培养民族干部。全省已建立8个自治州、29个自治县,民族治地方共辖77个县(市),面积27.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70.2%,人口2036.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9.2%,民族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一个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的民族法规体系的框架初步形成,对各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保障和促进作用。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忠诚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各民族干部,1998年底,全省少数民族干部占干部总数比例为25.16%;省地县三级党领导班子中,少数民族干部分别占40.48%、37.5%和34.77。三是把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摆在压倒一切的地位。针对云南民族众多且相当多数的少数民族都分布在有4060公里国境线的边疆地区的情况,省委、省政府在全社会广泛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民族理论和党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努力营造“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氛围;开展各种形式争创民施团结进步先进的活动,大力表彰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对民族地区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进行认真疏导、化解。在一些“热点”地区,通过长期派驻民族工作队(组),建立民族团结责任制等多种方式综合治理。这些举措,改善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增强了各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维护了边疆的稳定。
三、做好西部开发这扁大文章
新世纪的钟声已经敲响,人类有纪元历史的第三个千年到来了。刚结束的中共云南省委六届九次全会提出,新千年开元之年全省工作的总体要求为: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十五届三中和四在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第六次党代会、六届八届次全会精神,抓住机遇,深化改革,继续打基础、兴科教、调结构、建支柱,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开放,实施西部的大开发、科教兴国、楞持续发展、城市化4大战略,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切实做好9项工作,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会认为,中央提出的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给我们带来了一次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投入西部大开发必须只争朝夕,乘势而上,稳扎稳打,有所作为,基本指导思想可以概括为: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紧紧抓往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机遇,以改革下放为动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善生态环境,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努力振兴教育,科技,建设连接东南亚和南亚的国际大通道,把云南建成“绿色经济强省”和“民族文化大省”。为此,必须抓住“一个机遇”即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发挥“两大优势”,即发挥自然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处理“四大关系”,即坚持自力更生和积极争取支持、开发与开放、发展速度与效益、长远发展与当前工作的关系;缓解“三大制约”即缓解经济结构和城乡结构和城乡结构严重不合理、交通等基础设施薄弱和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低等3个制约因素;实现三个大目标,即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国际大通道。做好西部大开发这篇大文章。相信在邓不平理论伟大旗帜指引下,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云南4100万各族人民通过同心协力,励精图治,艰苦拼博,一定会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经过10年或者更长一些时间,使各族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有明显改善、全省整体经济实力达到全国中等水平,以“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改革开放、高效工作,文明礼貌、热情好客,力结稳定、治安良好”的新形象和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开放的新云南民现在全世界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