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人眼中的英国市场

来源 :新营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conu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营销》:英国市场有什么特点?
  周凯:渠道集中度低,消费心理成熟,品牌集中度高。
  《新营销》:进入英国市场有什么特殊的含义?是否可以以此进入整个欧洲市场?
  周凯:由于历史的原因,英格兰与欧洲大陆有着特殊的情结,包括对部分品牌的认知都有着浓重的历史意味。
  《新营销》:中国企业如何选择经销商,是借用当地现成的渠道好,还是自建渠道好,利弊何在?
  周凯:自建渠道成本高,借用渠道则无法扭转中国企业“血汗工厂”的命运。我的建议是整合渠道,以合资公司的形式与当地经销商共同发展。
  《新营销》:中国企业如何在英国选择广告公司、咨询公司?
  周凯:要选择有品牌创造(而非制作)经验的广告公司进行合作。
  《新营销》:如何选择媒体进行广告投放,如何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
  周凯:当然是选择公信力强、专业性强的媒体进行投放了。
  《新营销》:英国消费者有什么特点,品牌偏好是什么?
  周凯:消费心理及市场成熟度高,特定消费群对品牌的偏好层次清晰。
  《新营销》:针对英国的行业优势,什么样的中国企业进入比较适合、中国企业的产品有竞争优势?
  周凯:品牌的竞争在高度成熟市场上的竞争实质上是产品力的竞争,中国企业在这种市场环境中,日用家电产品比较容易切入,特别是价值较低的产品。中国企业的竞争优势在于新生品牌,只要整合得当,很容易树立特定的形象。
  《新营销》:一般情况下,中国企业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可以打开市场局面?
  周凯:依行业而论,我比较熟悉的家电行业,如果产品群符合当地市场需求,并且与当地经销商整合得当,那么在树立良好品质形象的基础上,5年时间以内可以打开市场局面。
  《新营销》:在商业规则及礼仪方面,中国企业需要注意什么?
  周凯:学会尊重每一个人,首先从尊重自己的员工开始。
  《新营销》:在法律和政策方面,中国企业应该注意什么?
  周凯:让专业的海外法务人员来做这件专业的事。
  《新营销》:有这样一种说法,试图走向全球市场的中国企业,一定要先找准一个有特色的利基市场,然后再寻求更大的拓展。你怎么看?
  周凯:关键还是产品群是否比较容易渗入百姓生活。这就要求企业的反应机制非常高效。
  《新营销》:一提到中国产品,很多人立刻想到“价格低廉”等,你认为中国品牌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周凯:中国的制造业如同50年前的日本制造,与英国本土产品相比较,设计普遍落后于人家。我觉得中国企业家应该向德国人学习,货真价实!
  《新营销》:中国玩具、食品品牌在海外拓展的过程中走入了误区,其他中国品牌如何避免重蹈覆辙?
  周凯:走出这个误区首先要走出低级代工的行列,向研发、物流、零售发起冲击。
  《新营销》:在金融海啸背景下,你认为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有助于中国品牌应对危机?
  周凯:在整个市场收缩的背景下,进一步细分市场,加强管理,在整个价值链中严格布控。现在流行一句话:“生存才是硬道理。”
  《新营销》:英国首相高登·布朗在英中贸易峰会上致辞时说:“我希望在2010年前,有超过100家中国品牌到英国投资。”你认为有这个可能性吗?
  周凯:可能性不大。因为两国企业文化的差异太大,企业文化不被认同,怎么让英国人接受你的品牌呢。
  《新营销》:当地公司是如何帮助中国品牌拓展英国市场的?
  周凯:提出整合渠道的可行性意见和说明整合渠道不可行的道理,就是最大的帮助。
其他文献
《连线》杂志最近刊发了一篇名为《网络已死》的文章(http:∥wwww.wirerd.com/magazine/20lO/08/ff_webrip)。但足,网络怎么能在我们才开始了解它时就已经死掉了呢?《连线》杂志在《网络已死》大标题后面紧接着写上了“互联网万岁”字样,这篇文章的观点很独到——我们在网上做的事情始终在变化着,并且将继续变化下去,  关于网上空间的真相是,人们正在采用不同的并且不断演
期刊
当我们谈起“快时尚”这一概念时,自然而然会想起zARA、H&M这样的舶来品脾。事实上,中国不乏快时尚品牌,哎呀呀就是其中的代表。从一诞生开始,哎呀呀就烙着“快时尚”的印迹,用数以千汁的小商品刺激年轻女孩的好奇心与购买欲。从一家小小的饰品店到如今拥有3000多家店铺的连锁巨头,哎呀呀只用了6年时间。和那些快时尚品牌一样,哎呀呀如今俨然是新潮流女孩的朝圣地。  短短几年,哎呀呀一跃超过对手,成为饰品行
期刊
78年前,美国历史学家詹姆士·亚当斯(James Adams)给美国繁荣强盛的力量来源做出了一个注解—美国梦(American Dream)。在这个以民主和法制为基石的社会体制里,她崇尚对财富和成功的渴求与追逐,崇尚公平竞争环境下的个人奋斗。将世界的图谱平铺开来,梦想超越国界、肤色和民族。世界上每个人、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用特有的方式描绘自己的梦想。“澳大利亚梦”将澳大利亚人的家园、安全和成功牵系
期刊
它的超级跑车DB5早在1964年就在007影片《金手指》中初试锋芒,随后它以敏捷的身手多次伴随詹姆斯·邦德化险为夷一这就是阿斯顿·马丁(Aston Martin),一款奢华却不张扬的英国跑车。  在2010年12月举办的广州国际车展上,阿斯顿·马丁首次同时展出两辆拥有顶级配置的Rapide,在阿斯顿·马丁的历史上,完全可以说2010年是属于Rapide的一年。  Rapide于2009年9月正式发
期刊
■ 策划/本刊编辑部 ■ 执行/刘波涛陈阳蔡冬娥    也许,到了抄底的时候了。  2006年,英国伦敦投资局总裁乔迈克曾向中国企业抛出了绣球:“英国很多银行、港口、水电气等公司的产权属于海外资本所有。英国没有任何限制跨国并购的政策,中海油收购优尼科案件不会在英国发生,英国是兼并收购的最佳场所。”3年后,经济危机导致很多企业成了瘫软的巨人,它们还没有缓过神来。在这样的市场形势下,乔迈克3年前的号召
期刊
作为欧洲市场的桥头堡,英国市场的开发对于逐渐“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来说,有着独特的意义。在这样一个崇尚创意和设计的国度,企业的品牌可以得到巨大的提升,并继而进入世界性的渠道,无论怎么看都是一件诱惑人的事情。但是,当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登陆这个陌生的、浑身散发着贵族气息的市场时,它们才发现:“开拓英国市场并不是找几个英语好的人派过去,然后找一个办公的地方、买一辆车那么简单。”  就像格兰仕当初在国际化进
期刊
金融危机的狂飙席卷全球,英国也未能幸免,因为它的经济早就和世界融为一体,这反而给中国企业创造了一个进入英国市场千载难逢的时机,也许逐鹿英伦会成为中国企业下一个时尚。首先声明,这里说的“进入英国市场”是指品牌进入英国,而不仅仅是产品。如果品牌没有进入英国,企业充其量只是一个高级打工仔而已。  英国首相高登·布朗曾在英中贸易峰会上致辞:“我希望在2010年前,有超过100家中国企业到英国投资。”一个曾
期刊
细节管理带来的竞争优势  “英国工程师一向以与众不同的设计风格出名。”罗克·曼勒研究公司(Roke Manor Research)总裁保罗(Paul Stein)在谈论如何开拓海外市场时说,“英国的技能基础之所以与众不同,原因在于英国的技能基础是灵活性、创新性和卓越的设计力相结合。在这样一个具有高挑战性的市场上,意味着罗克·曼勒研究公司在英国的团队必须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具有创意性解决方案的项目。”
期刊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扩展,代理各种品牌投放线上广告的中间商越来越多了。因此,如何发布线上营销信息、到哪里去发布,对于营销者而言,情况变得越来越复杂了!  保持在线状态,这是营销界的共识。然而,许多营销者无法了解网络的内部流程,了解它是如何运作的。  有一点很清楚,在广告支出中,营销者在数字化媒体上的花费比例正在上升,而消费者的行为习惯也在发生改变。据欧洲互动广告协会(EuropeanInteracti
期刊
尽管面对的是英国这样具有行业高标准的市场,中远集团(COSCO)凭着自己物流和供应链上的优势,靠着提供一站式服务的供应链管理,稳稳地跻身其中。  对于大型制造商而言,高效率地将货物运送到海外市场,始终是它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而英国企业通过整合供应链,能够清楚地了解运输货物的所在地,从而准确地制订产品推广计划,并确保合理的库存量。  创建于1967年的中远集团作为航运行业的领先企业,拥有170亿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