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不能这样证清白

来源 :莫愁·家教与成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hy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儿12岁,上五年级,懂事,学习成绩也不错。周末,我本来想拉她一起逛街,却发现她正在书房里埋头写作业。我轻轻敲门,说了声便自顾自离开了。刚走出小区大门,发现忘带钱包了,于是,飞快返回。当我气喘吁吁地打开家门时,看到女儿正站在客厅,额头抵着墙壁一动不动,我好奇地问怎么了。女儿显然吓了一跳,没有回答,慌忙地跑回书房。我有点疑惑,追进去再问了一次。她双手抱着后脑勺,勾着头,拼命摇了摇。我从来没有看到过她有这种表现,更关切了:“有事么?”她烦我,催我忙事去。我有点忐忑地退出书房,犹豫了一会儿出了门。
  可我怎么放心得下呢?走不多远,我停下脚步,打电话叫先生回家,并叮嘱他,千万不要跟女儿说我告诉他情况不妙,要圆滑点,巧妙点,不露痕迹。我想:只要老公将她带出书房,我就有可能发现端倪。女儿肯定不是在忙作业,十有八九是有什么心事。很快,先生来电说,已经顺利将女儿带出了门。
  我飞奔回家,冲进书房,小心翼翼地在女儿书桌上、书包里寻找“线索”。很快,我找到夹在语文课本中的一张便笺,一看,差点晕厥过去。
  “梅子,我真的没有拿你的钱,可我怎么解释你都不信。我们以前那么要好,可为什么现在会这样呢?为了证明我没有拿你的钱,我决定星期二课间操时,从教学楼……”天哪,女儿要以死证明自己的清白。我全身哆嗦,便笺滑落到地上。
  我取出手机,手指颤抖着,想拨打先生的电话,可立刻又反应过来,以自己目前这状态,很容易把事情搞砸。如果女儿知道我翻过她的东西,后果可能更糟糕。怎么办?我坐下来,让自己平静一下心绪,几分钟后,决定与父女俩会合。
  我钻进车里,看到女儿嘴角微微翘了翘,没说话;到底是小姑娘,哪能藏住什么心事呢。我佯装开心,称她爸难得有空,不如一起到城外转转。先生爽快地答应了,一踩油门,驶向城外。女儿慢条斯理地嘟哝了声:“城外有什么好玩的?还不如回家看电视。”“哦,你说最近有什么好看的电视啊?”女儿开口说话,我岂能错失沟通的机会,遗憾的是,她不接招。
  我对此并不十分在意,跟先生随意地聊了起来。我们夫妻俩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同班同学,有一半的人生交集。我问他还记不记得小黑,他摇摇头。我努力帮他恢复记忆,终于听到他“哦”一声:“是不是那个要把肚子剖开,证明自己没有偷蛋糕吃的男生?”我连连称“是”,谎报说刚路上碰到他,出息了。
  小黑是我们小学同学,有一次,他的玩伴怀疑自己的蛋糕是被他偷吃的。同学们围观、起哄、挖苦,害得小黑百口莫辩,束手无策。情急之下,小黑抓起铅笔刀,划破了肚子,扬言要剖开证明自己是清白的。同学们吓傻了,有的女生都吓哭了。老师很快出现,随即将小黑送进医院……先生说:“幸亏只是划破肚皮,不然小黑更亏了。”“是啊,这种鲁莽的行为又不能解决什么问题。”我发现女儿在听,心中窃喜,于是降低对话频率。女儿急了:“为什么啊?”先生心里没底,我理所当然抢答:“伤害自己并不能证明他是清白的,除非找到那个蛋糕的下落,或者偷吃的人站出来。”女儿扭脸看了我一眼,十分困惑。我接着说:“同学怀疑他,肯定有同学的理由,如果他不好好反思,并在今后与同学相处中好好表现,证明自己不是那种人,而是英雄气短,受不了委屈戕害自己,也于事无补。怀疑他的人会继续怀疑,甚至会继续诽谤他‘畏罪自杀’,那样的话,可就死不瞑目了,多么不值啊!”
  女儿没有作出反应。我也不能继续“教育”,以免暴露动机,引起女儿警惕,于是,扭头看车窗外面,提醒先生到前面小山停车。
  斜阳如火,我们三个缓缓走上山坡。先生高兴起来,强行将女儿驮到背上,称好汉不减当年勇,还能背着女儿跑步上山。女儿终于有点开心,嘴里喊“不要”,却又十分享受背上的颠簸。到一断壁处,我说休息一下。先生一屁股坐到草地上,兴奋地手一挥,大声感叹:“啊,风景如画,生活多美好!”我正愁怎么找话题为女儿旁敲侧击呢,没想到先生如此给力,跟商量好了似的。先生说,他小时候曾经和玩伴到此跳崖论英雄,这两层楼高的崖壁,差点要了他们的命……我明白先生的话,他正潜移默化地对女儿进行热爱生命的教育。于是我悄悄躲远,找了个借口打电话给女儿班主任,要梅子同学妈妈的电话号码。女儿这件事,解铃还须系铃人;我也不想惊动班主任,万一他在班级处理这件事,哪怕不点名,很难说不会对女儿产生二次伤害。
  我给梅子妈妈打电话,告知原委。她十分震惊,也不知所措,只是表示知道女儿丢钱的事,但并没有过分责备。我请她们一起吃晚餐,解决这个问题。她犹豫了一下,认为这样恐怕太唐突,拒绝了,且容她想个更好的办法。我同意了,对她的理解和支持非常感激。
  女儿的情绪差不多调整过来了,我们决定去吃晚餐。趁女儿去洗手间时,我将事情简要告知了先生。他惊得目瞪口呆,但很快镇定下来,一家三口把这顿晚餐吃得喜气洋洋、和和美美。
  刚回到小区门口,女儿就看到梅子和妈妈守候一旁,情绪立刻低落下去。我们故作不知情,热情招呼。先生索性请母女俩上车,出去兜风。车上,梅子率先打破僵局,给女儿道歉,称那200元钱后来找到了———我明白,这是个善意的谎言……聪明的梅子妈妈没有泄露我女儿要以死证明清白的信息,这让我更加感激。在我们三个大人的调和下,两个好伙伴和好如初。
  真的很庆幸我及时发现了女儿的心事,要是大大咧咧放过了女儿细微的变化,要是不讲究方法简单追问、强行介入孩子间的纠纷,后果恐怕真的不堪设想。
  同时,我也不禁有些后怕,如果那天我没有返回家中,我就发现不了女儿心底的秘密。所以,我想提醒家长,平时要多与孩子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并在潜移默化中多向孩子传递一种意识:父母永永远远是你的港湾,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特别是委屈,一定要向父母表达。平时也要培养孩子遇事向父母求助的习惯,让孩子头脑中有这样一根弦:再大的困难我不怕,我有爸爸妈妈。
  编辑 吴忞忞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那天,收到《不是每只“蝌蚪”都能找到妈妈》的稿费单。我故意把单子抖给学生们看:“老师打算拿自己的稿费……”  “做班费!”我的话还没说完,就有快嘴的学生抢说道。  “买奖品!专门奖给优秀生和进步生。”听了我的话,学生们“刷”地坐正了,两眼含着笑意闪闪发光,仿佛已经拿到奖品似的。  前天语文进行了期中测试。  昨天下午,我将试卷全部改了出来。整理了一下试卷,看看哪些孩子应该奖励。严晨昕、严昕遥、潘雨
期刊
换一个爸爸  有一天,儿子突然问我:“妈妈,我为什么要姓朱呀?”  我随口接道:“因为你爸爸姓朱呀?”  儿子说:“爸爸姓朱不关我事,我就想姓孙。”  “儿子一般跟父母姓啦,妈妈又不姓孙。”我只好向他解释。  儿子语出惊人:“嗯———妈妈,那我们换一个姓孙的爸爸好不好!”  我想当孙悟空  “妈妈,我想姓孙不想姓朱了。”一天儿子从而幼儿园回来提议道。  “啊?为什么呀?”我诧异道。  “我姓朱,同
期刊
今年过生日的时候,同学送我一本书,叫《男生日记》。自从得到这本书后,我就对它爱不释手,从中,我也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书中讲述了一个叫吴缅的小学毕业生在暑期里的生活:跟爸爸一起乘车去西藏考察,路上发生了许多有惊无险的故事;和好朋友一起帮助贫困同学上初中……  我之所以喜欢这本书,是因为主人公吴缅那种坚强向上、永不退缩的精神正是我们这些00后的孩子所缺少的。不管做什么事情,吴缅总是自己来:机场接爸爸
期刊
安徽芜湖市一家长来信咨询:女儿上小班,幼儿园通知下学期将再开设一个混龄班,运用蒙氏教育理念,如果有意愿的家长可以给孩子报名。女儿生性比较内向、腼腆,跟大年龄的孩子在一起是否能让她的个性得到锻炼?我很矛盾,不知蒙氏混龄班适合什么样的孩子?我该如何选择?  答:我国大多数幼儿园主要还是按孩子的年龄来安排班级的。因为这样的孩子具有共同的年龄特征,便于老师采用与其年龄特征相符的教育和管理方法。  开设混龄
期刊
他生来只有3根指头,残缺的手掌曾让他一度悲观绝望。人生低谷中,父亲在清贫的农家小院里种下了广玉兰、腊梅、君子兰等花卉树木,父亲对他说:“我们这个家虽然贫寒但却不破败,因为有这些花草在。人生也是这样,换个角度,再残缺的人生也会有美丽的风光。”  父亲的话,他铭刻心底!从此,他甩去自卑的阴影,刻苦求学。2012年7月16日,他以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高考第一名的成绩,收到了清华大学寄来的录取通知书,并成为
期刊
女儿进入一年级后,我立志做一个视野开阔,耐心、懂教育的妈妈,不应试,不攀比,不逾矩,让女儿快乐地成长。  前几天,女儿回来说:“妈妈,我们学了一篇课文《蘑菇该奖给谁》。说的是兔妈妈的两个孩子分别和乌龟、骏马比赛跑,兔妈妈把蘑菇奖给了敢和高手(骏马)比赛的孩子。”  我说:“这个兔妈妈可真够傻的!”  女儿惊讶地问道:“为什么?”  我说:“兔妈妈鼓励小兔和骏马比赛,怎么可以让自己的孩子和擅长此项的
期刊
1  2012年10月12日《东方早报》有这样一篇短文《“恶心”的作文》(作者:金真):  中午在食堂餐厅吃饭时,一位女同事在调侃自己外甥的作文写得实在太“恶心”,文章的字里行间中充斥着夸张的对老师的溜须拍马和歌功颂德,充斥着各种迎合老师的“伟大、正确”的思想,不过这些文章却篇篇获得老师的好评,并以此作为班级里的样板。同事还抱怨自己的孩子就有些木讷,丝毫写不出这种可以获得高分的甜言蜜语,导致语文成
期刊
儿子壮壮今年6岁。由于孩子出生是难产,所以,家里家外对壮壮非常看重,爷爷奶奶更是疼爱有加,真是要星星不敢给月亮。壮壮在家中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生活,如此下去怎么得了?孩子岂不成了温室里的花朵,一场“霜降”岂不就枯萎了?  思来想去,我决定对孩子进行“分离教育”,让他早点离开“母体”,学会独立“生长”。  生活“分离”越早越好  在生活方面,我和妻子达成了一致,让孩子先以分床睡开始学会分离
期刊
周末,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是个钓鱼的好日子。我和爸爸买了一根鱼竿,准备去乡下钓鱼。  我们的鱼竿很特别哦,有两个鱼钩,俗话说:“双剑合璧,天下无敌!”我想这回一定能钓到很多鱼。我把鱼饵穿上鱼钩,用力甩动鱼竿,鱼线连着鱼钩划了个漂亮的圆弧,轻轻巧巧地跌入平静如镜的河面,荡起一丝丝的涟漪。  我俩安静地坐在水边,眼睛紧紧地盯着水面的浮子。河面水平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明媚的太阳在水中照得人眼花。突然,
期刊
周日的午后,天气特别好。我嚷着让爸爸、妈妈带我到绿博园,那里有一片我最喜欢的小沙滩。  绿博园里,天空蓝蓝的,太阳暖暖的。  沙滩上早已聚了很多孩子,有的在堆小山,有的在堆城堡,有的在做叫不出名字的模型。好不容易找到一片空地,我连忙拿出铲子、漏斗,开始玩起来,一会儿舀舀沙子,一会儿抛抛沙子,真有趣。回头看看老爸,只见他脱了鞋子,坐在沙地上,一铲子一铲子在挖,比我还投入呢。  “爸爸,你在挖什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