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高等音乐教育作为人才培育的重要场地,在传承、保护、弘扬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任。在现代高等音乐教育中,主张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其中,能丰富音乐教育形式与内容,增强学生艺术审美能力及鉴赏能力,实现现代高等音乐教育质量的提升。对此,立足于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高等音乐教育融合发展的优势,提出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高等音乐教育融合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发展;高等音乐教育;现代
引言
在中国音乐中,既包涵丰富的音乐历史资源,也涵盖丰厚的民间传统音乐资源,这些历史、民间的音乐资源,是华夏民族宝贵的历史资产,吸引着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兴趣。新时代背景下,为了更好的保护、传承、弘扬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需要立足于现代教育领域,推进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音乐教育融合,以此达到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良好的传承、弘扬之目的;同时,也能够促进广大学生认知与了解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信息,自主成为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弘扬者。
一、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高等音乐教育融合发展的优势
(一)丰富音乐教育资源
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包罗万象,资源内容广阔,来自我国多个地区、民族以及发展领域,具体有福建南音、凤阳民歌、回族宴席曲、佛教音乐、渔歌、古筝艺术、唢呐艺术等等,彰显着较强的保护价值、传承价值、实践价值。而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与现代高等音乐教育的融合,能丰富音乐教育内容及形式,以多元化的音乐教育,让学生通过了解、知晓、实践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能够被丰富的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所感染,增强学生艺术性,助力于学生音乐能力的提升,达到良好的现代高等音乐教育之目的。
(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及素养
素质教育理念下,学生全面性、综合性发展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重视。而音乐教育在学生情操陶冶、艺术性培养、审美能力提升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功效。针对当前高等教育音乐教育现状,将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其中,能够以丰富的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以教育形式,给予学生针对性的引领,使学生深入理解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进一步理解我国文化史,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助力于学生综合能力及素养的培养。例如:民族音乐蕴含丰富的文化底蕴,学生通过学习民族的音乐,从中了解民族人们的智慧,增强学生对民族的认同感,培养学生人文情怀。
二、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高等音乐教育融合发展的对策
(一)重视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在现代高等音乐教育实践中,应肩负传统文化信息传承与弘扬之责任,重视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并立足于学生发展需要,整合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将具有价值的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信息融入到音乐教育体系中,实现两者的融合,丰富音乐教育资源,使音乐教育以多元化形式开展,吸引学生关注度,增强学生乐感、艺术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发展。例如:在音乐教育中,以唢呐、古筝、民歌为导向,开展相关的活动,为学生打造轻松、欢快的教育氛围,促进学生融入到其中,使学生享受音乐中的美好,促进学生音乐表现能力、鉴赏能力的提升,达到良好的素养教育成效。因此,在现代高等教育音乐教育中,应关注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并以多元化形式,增强教师与学生对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实践,促进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融入到音乐教育体系中。
(二)加强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
在将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现代高等教育音乐教育中,加强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是必然的。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多样,应选取适合的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供学生学习与认知,以此达到良好的教育实施目的。首先,学校可成立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小组,立足于学生发展,结合音乐教育特征,选取适合的民间音乐融入到其中。通过实践研究,获取研究成果,使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融入到现代高等教育音乐教育体系。其次,在日常音乐教育实践中,教师可引领学生学习、践行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并且鼓励、主张学生挖掘、开发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将挖掘、研究的成果进行展示,不仅增强学生自身实践能力,也能拓宽其他学生音乐视野,使学生享受挖掘、保护、传承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乐趣,不断的提升音乐教育的感染能力与教育能力。
(三)拓宽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渠道
将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现代高等教育的音乐教育中,应拓宽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渠道,使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仅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也延伸到网络教育以及社团活动中,使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平台中进行广泛的传递,实现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现代高等教育音樂教育中的价值。
结语
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高等音乐教育融合发展的路径的实践,能立足于现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趋势,以音乐教育为基础,促进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其中,实现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音乐教育信息内容的融合,促进现代高等音乐教育的实践质量提升。因此,在现代高等音乐教育实施中,应重视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入,实现以音乐教育保护、传承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模式,进而促进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使更多的人们认知、知晓、实践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李丽莉.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音乐教育传承的策略研究[J].长江丛刊,2020(21):16-17.
[2]孙鹏飞.探究高校音乐教育与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J].艺术家,2019(11):94-95.
[3]姜春花.高校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作用[J].北方音乐,2018,38(16):179.
基金项目:1.湖北省教育厅2020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湖北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承与高校教育发展的协同机制研究》(编号:20Q032);
2.湖北省教育厅2019年度教育科学规划一般项目《湖北省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音乐教育发展研究》(编号:2019GB025);
3.长江大学2019年度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高校教育保护与传承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协同发展研究》(编号:2019csz03)
作者简介:孙鹏飞,出生年月:1987-01-19,男,汉族,籍贯:山东淄博,所在院校:长江大学,职称:讲师 学历:博士,学位:研究生,研究方向: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高校教育创新发展。
长江大学艺术学院 湖北 荆州市 434023
关键词: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发展;高等音乐教育;现代
引言
在中国音乐中,既包涵丰富的音乐历史资源,也涵盖丰厚的民间传统音乐资源,这些历史、民间的音乐资源,是华夏民族宝贵的历史资产,吸引着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兴趣。新时代背景下,为了更好的保护、传承、弘扬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需要立足于现代教育领域,推进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音乐教育融合,以此达到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良好的传承、弘扬之目的;同时,也能够促进广大学生认知与了解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信息,自主成为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弘扬者。
一、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高等音乐教育融合发展的优势
(一)丰富音乐教育资源
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包罗万象,资源内容广阔,来自我国多个地区、民族以及发展领域,具体有福建南音、凤阳民歌、回族宴席曲、佛教音乐、渔歌、古筝艺术、唢呐艺术等等,彰显着较强的保护价值、传承价值、实践价值。而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与现代高等音乐教育的融合,能丰富音乐教育内容及形式,以多元化的音乐教育,让学生通过了解、知晓、实践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能够被丰富的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所感染,增强学生艺术性,助力于学生音乐能力的提升,达到良好的现代高等音乐教育之目的。
(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及素养
素质教育理念下,学生全面性、综合性发展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重视。而音乐教育在学生情操陶冶、艺术性培养、审美能力提升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功效。针对当前高等教育音乐教育现状,将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其中,能够以丰富的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以教育形式,给予学生针对性的引领,使学生深入理解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进一步理解我国文化史,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助力于学生综合能力及素养的培养。例如:民族音乐蕴含丰富的文化底蕴,学生通过学习民族的音乐,从中了解民族人们的智慧,增强学生对民族的认同感,培养学生人文情怀。
二、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高等音乐教育融合发展的对策
(一)重视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在现代高等音乐教育实践中,应肩负传统文化信息传承与弘扬之责任,重视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并立足于学生发展需要,整合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将具有价值的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信息融入到音乐教育体系中,实现两者的融合,丰富音乐教育资源,使音乐教育以多元化形式开展,吸引学生关注度,增强学生乐感、艺术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发展。例如:在音乐教育中,以唢呐、古筝、民歌为导向,开展相关的活动,为学生打造轻松、欢快的教育氛围,促进学生融入到其中,使学生享受音乐中的美好,促进学生音乐表现能力、鉴赏能力的提升,达到良好的素养教育成效。因此,在现代高等教育音乐教育中,应关注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并以多元化形式,增强教师与学生对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实践,促进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融入到音乐教育体系中。
(二)加强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
在将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现代高等教育音乐教育中,加强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是必然的。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多样,应选取适合的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供学生学习与认知,以此达到良好的教育实施目的。首先,学校可成立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小组,立足于学生发展,结合音乐教育特征,选取适合的民间音乐融入到其中。通过实践研究,获取研究成果,使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融入到现代高等教育音乐教育体系。其次,在日常音乐教育实践中,教师可引领学生学习、践行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并且鼓励、主张学生挖掘、开发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将挖掘、研究的成果进行展示,不仅增强学生自身实践能力,也能拓宽其他学生音乐视野,使学生享受挖掘、保护、传承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乐趣,不断的提升音乐教育的感染能力与教育能力。
(三)拓宽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渠道
将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现代高等教育的音乐教育中,应拓宽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渠道,使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仅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也延伸到网络教育以及社团活动中,使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平台中进行广泛的传递,实现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现代高等教育音樂教育中的价值。
结语
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高等音乐教育融合发展的路径的实践,能立足于现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趋势,以音乐教育为基础,促进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其中,实现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音乐教育信息内容的融合,促进现代高等音乐教育的实践质量提升。因此,在现代高等音乐教育实施中,应重视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入,实现以音乐教育保护、传承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模式,进而促进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使更多的人们认知、知晓、实践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李丽莉.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音乐教育传承的策略研究[J].长江丛刊,2020(21):16-17.
[2]孙鹏飞.探究高校音乐教育与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J].艺术家,2019(11):94-95.
[3]姜春花.高校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作用[J].北方音乐,2018,38(16):179.
基金项目:1.湖北省教育厅2020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湖北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承与高校教育发展的协同机制研究》(编号:20Q032);
2.湖北省教育厅2019年度教育科学规划一般项目《湖北省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音乐教育发展研究》(编号:2019GB025);
3.长江大学2019年度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高校教育保护与传承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协同发展研究》(编号:2019csz03)
作者简介:孙鹏飞,出生年月:1987-01-19,男,汉族,籍贯:山东淄博,所在院校:长江大学,职称:讲师 学历:博士,学位:研究生,研究方向: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高校教育创新发展。
长江大学艺术学院 湖北 荆州市 434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