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时舒卷 瑞牛呈祥

来源 :收藏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lin_shan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辛丑岁首,大地复苏,感时舒卷,瑞牛祥集,带来了春的气息。中国美术馆以致敬每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劳动者为主题,倾情策划“美在耕耘——中国美术馆新年展”。展览以600余件作品,体现了一代代艺术家们辛勤耕耘的斐然成果,亮点纷呈。
  展览以“瑞牛呈祥”主题版块作为开篇,在中国美术馆1号厅集中展示了70余件“牛”题材的经典名作,涵盖雕塑、国画、油画、版画、漆画、书法,以及年画、剪纸等艺术形式,是融汇经典、喜庆、祥和为一体的烘托新年氛围的第一篇章。这其中既有展现馆藏齐白石、李可染、董希文的牛题材经典之作;亦有呈现刘开渠、王合内、熊秉明、吴为山等雕塑名家“牛”作;还有剪纸、年画、春联等人们喜闻乐见的体现生活乐趣与时代特色的崭新创作。绿色与希望为底,瑞牛与耕耘为图。展览中耕牛劳作的场景把我们带到广阔的大地上,带到极其生活化的田间劳作中,让我们似乎看到耕耘者平凡中的伟大,进一步认识到生命的意义,领会到“美”的丰富内涵。
  展品中时代最早的一件是创作于明代万历年间王珪(款)《百牛图》(图1),是1964年邓拓捐赠。此作以百牛献瑞,彰显中国画借物比兴的美学传统。画卷中的牛或牵骑徐行、或昂然静立、或回首凝望、或河边戏水,百态千姿,表现活泼而饱含生机的生命力量,辅以牧人农夫、郊野风物入画,笔致工雅,敷色清润,以色墨辉映的明丽画风,表现出生活和艺术兼而有之的情趣。
  齐白石一生画牛并不多见,中国美术馆就藏有《雨耕图》《柳丝牛影》《红衣牛背雨丝丝》三幅,虽此题材偶而为之,但表达的都是白石老人儿时最真实的记忆,意笔寥寥而总有深意。创作于20世纪20年代的《柳丝牛影》(又名《柳条牛》,图2),被誉为“最美牛背影”,意象简远,诗韵超然。疏朗的画面中,仅画一只牛背影、数枝柳条随风飞舞。齐白石曾题过一首画牛的诗,诗文写到:“星塘一带杏花风,黄犊出栏西复东。身上铃声慈母意,如今亦作听铃翁。”以纪念永生难忘的慈母心。其背后的故事源于齐白石少年时因家贫辍学,曾有过一段牧牛的生活,祖母和母亲怕他体弱又担心他放牛迟归,所以给他买了一个小铜铃,栓了根红绳挂在他的脖子上,一是保佑孩子身体健康;二是通过由远及近的铜铃声,能知道孩子回来了。童年的记忆和慈母的厚意永生难忘,后来齐白石总是以“柳”为元素作画,“柳”谐音留也,暗合留恋之意;“柳丝”长长亦即情丝绵长,成为齐白石的情思所在。这段放牛娃的生涯,对齐白石成年后吃苦耐劳性格的形成可说是不无关系,牛的情结和牛的精神都成为齐白石生活中、创作中的情感寄托与表达。我们还可以从这丝丝柳条了解齐白石的笔力和观察生活的细微。正如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论述吴道子的画:“意在笔先,画尽意在,虽笔不周而意周也。”中国画的线条不但有多种表现方法,而且存在一定的难度,中国画的基础就是用线,什么样的物象用什么线去表现很重要。齐白石的线首先来自于他生活的丰厚积累,所以才能表现出柳条在风吹的状态下不是笔直而略带弧度的生动性:另一方面,这些线也体现出齐白石笔法的高超。俗语有云“画人难画脸,画树难画柳”,齐白石简笔写就的柳条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极具艺术性,他能不画树干和柳叶等具体物象,仅画柳条就如在空中飞舞一般时隐时现,流畅自然,不见任何僵、钝痕迹,线条的急徐、穿插与呼应,画出了春意与动感,让人不得不由衷赞叹,白石老人一生的笔墨功力都体现在这几根线条中了。
  齐白石88岁时所作《红衣牛背雨丝丝》(图3)则天趣自然。画面取对角斜势,运用计白当黑法通过大面积的留白来阐释空间的广袤无垠,没有使用阴云和雨丝来描写雨意,却做到“动笔神似画外有情”(谢赫《画品》)的境界,具有多重意味。其一,构思巧妙。此作尺幅虽大,但笔墨无多,独运匠心。左下角画了一头昂首阔步的水牛,一个梳着朝天辫、穿着红上衣、光着屁股的牧童,正仰卧于水牛背上放风筝,一根细线直升天际。牧童的目光顺着手中细线向上望,一直延伸到画面右上角的纸鸢,纸鸢简写轮廓,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正是风筝随风飞舞的动感,赋予了作品灵动腾跃之感。齐白石就是这样以简洁的画面创造了一幅人类在大自然里天人合一、自得其乐的感人画面。此外别无他物,整个画面极简、素净。细细品观,人物细节刻画已经退而次之,而突出画家的构思和画面意境,特别令人费解的是牧童为什么没有穿裤子?其实,这正体现了老人很有生活。儿时放牛的经历,真切的感受告诉我们,因为水牛的身上总是湿漉漉的,所以牧牛的小孩不能穿裤子。其二,写照人生。画面右侧白石老人的题诗点明了画作的象征意义,自己儿时的一幕成为白石老人生命中影响深远的印记。“英雄名士孰先知,各有因缘在少时。今日相逢才晓得,红衣牛背雨丝丝。”从题诗可以看出,他很重视自己是农村穷孩子的贫寒出身,他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出身决定了命运和性格,牛背上的牧童就是他自己。英雄名士谁先知?少年有志鸿鹄时!这正是齐白石老人的自画像。其三,爱家乡亦爱知己。白石老人年过半百定居北京,起初无人识,后来结交了众多同道,得到了艺术上的认同。在其一生的艺术创作中,始终割舍不下心中那份浓浓的思乡之情。“画生活中所见”是他的创作宗旨,这种乡土情结也贯穿于他艺术创作的方方面面:篆刻、山水、花乌、书法等,这幅画作尤能体现他对童年生活的眷恋之情和对现实际遇的真情流露。1952年,齐白石郑重将这幅画作赠予老舍和胡絮青,“老舍仁弟、絮青女弟同正,壬辰夏四月,九十二岁白石老人画于京华城西铁屋。”而特别令人称道的是,2014年,老舍和胡絮青的后人将画作捐赠给中国美术馆,也确立了这幅画作在齐白石艺术历程中的特殊地位,见证了齐白石和老舍、胡絮青亦师亦友的关系,亦见证了齐白石与老舍都无愧于“人民的艺术家”的光榮称号。
  1981年,时任中国画研究院院长的李可染,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00周年时书写的鲁迅先生联语“俯首甘为孺子牛”,而深受启发,遂将画室命名为“师牛堂”。而李可染画牛要追溯到上世纪40年代抗战时期,随艺专迁往四川重庆沙坪坝,深居山岭与牛棚相邻,窗外蜀中水牛早出晚归的田园景象与国破山河在的悲壮愤懑之情形成了强烈对比,无形中增添了李可染对祖国大美江山的热爱,以“可贵者胆,所要者魂”“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的艺术精神探索艺术创作的新路向。同时,借由作品,李可染立下“为祖国河山立传”的宏愿,留下“东方既白”的期许。此次展出李可染两件牛题材佳作。其创作于1951年的《老黄牛》(又名《大黄牛》,图4),运用写实的手法记述了“大黄牛肥又大,土改以后到我家”的现实题材,与1962年创作的《榕树水牛>形成风格迥异的气象。《老黄牛》构图呈S形,小童牵引着老黄牛回首相望间流落出新奇与希望。解放后,土地改革是广大农民的迫切需求,不但分土地,还分牛,就这样勤劳忠厚、艰苦奋斗的老黄牛走进了寻常百姓家。画面中老黄牛的高大健壮与小童的瘦小形成对比,老黄牛不仅是农家的好帮手,还是孩童们的好伙伴。这种老黄牛的题材在李可染的创作中并不多见,其画水牛颇多,或牧童骑牛徐行,或水牛三两静卧水中,种种情状极富生活情趣。《榕树水牛》(图5)中闲适自得的水牛,则独得意想经营、高洁自然之状。画面中以大面积的浓墨为主,笔墨氤氲淋漓,虚实相生间可见胸中丘壑,腕底乾坤。画面左下角留白,两个小牧童正在窃窃私语,沉浸在无忧无虑的幸福时光中,与悠然的水牛和茂密的榕树相映成趣。李可染每每乐于表现牛的题材,这正源于作者自言因“崇其性、爱其形,故缕缕不倦写之”,留下了岁月静好的美景。   《千年土地翻了身》(图6)中的牦牛艰苦拓荒,敬业执著,正如董希文这幅油画所表达的那样,翻身的不仅仅是土地,翻身的更是西藏的百万农奴。作为本土油画的代表画家之一,董希文深入西藏,关注现实题材,以人民群众赖以生存的“土地”为视角,用朴素的画风和真挚的情感表现了西藏农奴翻身解放做主人的历史事实。在自己的土地上耕耘的喜悦心情。画面中,牦牛敢为人先,奋力拓荒耕作,迎面而来欲冲出画面,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西藏的春天乍暖还寒,牦牛耕作时呼出了湿润的气息,带着生命的温度和力量。人物扶犁形成后仰的张力,加之高耸的雪山和碧蓝的天空,使画面无限延展,充满了希望和动力。正如作者自言:“被犁头铲起的新土,闪闪发光,熟褐色的湿土,可可色的干土需经形象加工,使它们散发出难以形容的芳香。”那如金子一般的肥沃土地,随着牦牛行进后的痕迹翻滚开来,承载着耕耘者溢于言表的喜悦心情,唱响了翻身农奴心中最美的歌。
  吴为山写意雕塑《空谷有音——老子出关》是此次展览特邀借展的作品之一,特别展陈在1号厅的东侧位置也自有其深意。老子骑青牛西出函关, “莫知其所踪”是道家哲思和中华文化的升腾。这件作品从东方走来,走向展览的中心,昭示着2020年中国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所展现的责任和担当,为全世界抗疫斗争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同时又寄予了2021年紫气东来的吉祥征兆。老子骑牛的典型形象历来成为艺术家乐于表现的题材,吴为山用十余年反复创作了40余件同题材作品,形成了不同的雕塑语言风格,而这一件最为简洁虬劲又蕴藉深远,是体现其写意雕塑理论与创作相结合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作品。极简的风格,脱离了现实的具象限定,以去血肉,留筋骨的艺术手法,赋予每一块泥非常重的含量,多一块不能,少一块不行,巧妙地在似与不似之间复归物象原初的质朴,体现出一种生命样式,一种去表及里的本真状态。这种艺术语言是思想的现实表现,细思体味,乃知其中三昧:一是文化观,二是道德观,三是民族观。从文化观的角度看,吴为山坚持走雕塑创作和理论研究中国化道路,以期在指导思想、学术体系、研究方法、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同时,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面向未来,打上中国文化的烙印。转而论道,道德观往往通过艺术作为载体化育大众,最有效也最微妙,润物细无声。吴为山写意雕塑艺术中所折射的道德观,非心领神会,刻苦磨练,在雕与塑之间反复与先贤圣哲对话而不能备之,其中深蕴感悟本真,融于天地的哲思。在艺术探索民族化道路上,首先艺术语言需要深刻地植根于民族性中。不同于西方雕塑语言讲究写实、唯美、清晰地表达极致细微之处,不留想象的空间,东方雕塑语言讲究写实的同时更重写意的精神表达,把艺术语言不能表达的,用意与象等感觉性要素细腻呈现,形成自然的、美的诗韵,亦昭示了一种豪迈深邃的民族精神与东方气派。
  牛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象征,既是海外华人艺术家也是根性的崇拜。法籍华人艺术家熊秉明创作的《孺子牛》(图8)《小牛》等6件雕塑作品形成一组牛群,位于1号展厅的中间,为观众呈现生动、活泼的视觉体验。其系列牛题材雕塑,是精神的寄托,也是情感的归宿,富含哲学深意,昭示着生生不息的生命指向和民族精神。其中,《孺子牛》(又名《跪牛》)的创作,还见证了一段艺坛佳话。早在2000年,在杨振宁的引见下,时任南京大学教授的吴为山与熊秉明结为忘年之交。南京大学百年校庆之际,吴为山特邀熊秉明亲自到南京创作了4米多长的铜雕陈列在校园里。挚友吴冠中亲笔为这座铜雕题下了“孺子牛”三个大字,杨振宁也欣然题词道:“秉明塑造出二十世纪几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自我认识。”这种为民服务的孺子牛精神时至今日仍不断地在传递。此次展出的《孺子牛》即为这件雕塑初始小稿翻铸的作品,作品立于心性的表达汇成牛的形态,俯身昂首,忠诚地将两条前腿跪在泥地上,时刻准备着,继续躬耕前行,蕴含了丰富的精神内涵和哲思。同时展出的还有楚图南有感于熊秉明创作的雕塑牛而题写的书法:“刀雕斧斲牛成形,百孔千疮悟此生。历尽人间无量劫,依然默默自耕耘。”吴为山馆长深知这幅书法与雕塑作品之间暗合的情意,以美术馆人留住真情、留住经典、留住历史的远见,劝说熊师母将这幅作品一并捐赠,并承诺在未来的展览中,一定将两件作品同时展出,珠联璧合,广为传颂这段艺坛佳话。陆丙安女士虽然有万般不舍,因为这幅字已挂在家中30年,不但钟爱,而且珍惜,不过最终还是毅然决定让它们一起回归祖国吧!令人感佩,这忍痛割爱的背后是深深的家国情怀。吴为山馆长也并没有食言,在熊秉明的艺术展中,两件作品交相辉映,讲述大爱故事,释放东方文化精神,也实现熊秉明内心的宏愿,即“中华民族精神一定要传承下去”。
  在展覽整体策划的过程中,吴为山馆长提出:“这些藏品大多是田园生活中默默耕耘的牛,有老黄牛、拓荒牛、孺子牛,但还真的没有一头‘奔牛’。我觉得新时代需要一种憧憬、一种力量。”所以特别邀约著名画家画牛。方楚雄的《天地清辉》与陈坚的《牛转乾坤》(图9)即为此次展览专门创作的两幅反映新时代“牛”精神的新作。说到《牛转乾坤》,水彩画家陈坚认为:“它带给人一种奋勇向前的精神和干劲,这种劲儿也是大家在迎接新年时最需要得到的一种鼓舞。”这只奔牛身材壮硕、四蹄腾空,浑身的毛都因奔跑而飞扬,散发着活力、动感与牛气冲天的精气神。怀着对牛年的美好憧憬,陈坚还郑重地在画面的右下角写下了这样几行小字送给观众们:“相信我们的生活一定会‘牛转乾坤’,更加美好,霸气威武的牛年迎接大家进入一个美好的新时代。”“美”通常被人们称道好的东西,通过概览以上作品,可以感知展览中的作品是美的,思想是美的,意境是美的,呈现的设计手法也是美的,因为耕耘者就是最美的。
  观展遐思,回味莫大的精神享受。这些作品都是以“牛”为观照对象,实则观照自然、观照性灵、观照内心,关注个体与生命精神各足其性,万物同一,美美与共,进而也折射出在农耕文明向现代文明演进的过程中,美在耕耘中孕育生发,耕耘成为美的代言的永恒主题。迈进新时代,有一种奇迹,是拓荒者的勇气;有一种大美,是耕耘者的赞歌;有一种精神,那就是中国“牛”。
  (责任编辑:牧风)
其他文献
笔者通过搜集整理耀州窑窑址考古发掘与海内外公私藏瓷,发现该窑宋金时期青瓷装饰异常丰富,结合民间收藏的大量残瓷标本,显示该窑的造型和装饰纹饰丰富程度都在古代青瓷中堪称翘楚,飞仙、鲛人、蹴鞠、竹马、荡舟、道情文字等大量罕见装饰题材在耀州窑瓷器上陆续发现。  20世纪90年代,考古发掘单位在整理宋代耀州窑瓷器纹样时,已经认为“装饰纹样的丰富多彩,是该窑场从唐代以来就具有的特点,到五代时进一步得到发展,进
期刊
北京孔庙有7座讲述清代多位皇帝平定边疆叛乱,统一中国的告成太学纪功碑,立于大成门院内东西两侧,按照年代顺序排列依次是:康熙四十三年(1704)《平定朔漠告成太学碑》;雍正三年(1725)《平定青海告成太学碑》;清乾隆十四年(1749)《平定金川告成太学碑》;乾隆二十年(1755)《平定准噶尔告成太学碑》;乾隆二十四年(1759)《平定回部告成太学碑》;乾隆四十一年(1776)《平定两金川告成太学碑
期刊
乾隆皇帝,清朝入关后第四位皇帝,是中国有文字记载以来享年最高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将清朝康熙以来的繁荣推向顶峰,史称“康乾盛世”。乾隆朝在总结和发扬康熙、雍正瓷器艺术的基础上,使清代制瓷业取得了空前的繁荣。乾隆官窑瓷器的生产,无论从数量、质量还是艺术上均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同时也成为中国制瓷业由强而微、盛极而衰的转折时期。山东博物馆收藏乾隆官窑瓷器近百件,今择其中的代表性
期刊
在明代,女子佩戴耳饰成为当时普遍的风尚,小巧玲珑的耳饰却尽显女性之美。明代耳饰可分为耳环和耳坠两大类。其中耳环在明代贵族妇女墓中出土数量众多,纹样丰富,有葫芦环、珠排环、八珠环、梅花环等。而葫芦耳环又是明代耳环中的典型式样,其基本造型由元代继承而来,按材质分为金葫芦耳环和金珠宝葫芦耳环,前者按制作工艺又细分为金光葫芦耳环、金瓜棱葫芦耳环和金累丝葫芦耳环等。①这些形制多样的葫芦耳环折射出当时社会精湛
期刊
福寿康宁、吉祥如意,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吉祥,《易经·系辞下》说:“吉事有祥。”《庄子》则曰:“虚实生白,吉祥止止。”唐代成玄英注云:“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在传统农耕社会里,人们对事物的取、舍和对事象的趋、避,逐渐形成了取优舍劣、趋吉避凶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从而成了处置社会政治、经济事务的基本原则。将福善之事、嘉庆之征绘制图画,俗称“瑞应图”或“吉祥图”。  吉祥图,是传统文
期刊
乾隆朝发动过两次对四川大、小金川的战役,分别发生于乾隆十二年(1747)二月至乾隆十四年(1749)正月和乾隆三十六年(1771)六月至乾隆四十年(1775)二月。在取得第一次金川之战的胜利后,乾隆十四年四月在北京国子监(太学)勒石,刊刻《御制平定金川告成太学碑》。碑文中除叙述第一次平定金川的事件外,还有赞扬清军英勇作战的长篇诗文(碑铭)附于碑末。碑文可与《钦定平定金川方略》互相参照。此御碑与康熙
期刊
2009至2019年,李汝宽家族相继向青岛市博物馆捐赠了27件又物,其中不乏珍贵的漆器,如2019年李经泽代表家族向青岛市博物馆捐赠的一件“明正德至嘉靖戗金雕填龙纹万盘”就十分珍稀。该器物制作精湛、造型美观,是一件珍贵的雕填器。上海博物馆相关技术部门对该漆器进行了CT扫描,为进一步研究漆器的制作工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这是一件明正德至嘉靖时期的戗金雕填龙纹万盘(图1),长18.9、宽18.
期刊
海派绘画,又称海上画派,是近现代中国绘画史上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它以画派为名,但是并非传统意义上风格统一,传承有序的流派,而是多元、流动、变易不居的无派之派;它以地域为界,但是它的画家群体中,寓居上海的外地画家人数远超本埠,尤以浙江地区的画家数量最为庞大,影响最为显著,赵之谦、蒲华、吴昌硕、“三任”等皆为浙江人,其中亦有相当数量来自宁波的甬籍海派画家。  宁波与上海,同属吴越文化圈,又都为鸦片战争
期刊
刘海粟,海派的代表性人物,他不仅是一位驰名中外的画家,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也是与徐悲鸿、林风眠鼎足而立的启蒙先驱。刘海粟漫长的一生中,油画国画两相创作紧密联系。大体分来,早期油画创作偏多,后期国画创作偏多。从油画一路看,1957、1962两年正是艺术家精力充沛、卯足劲道充分施展的年份,也是其油画创作集大成的阶段。此两件大幅作品《上海苏州河》尺寸达到72.5×105厘米,《斗鸡》92×71厘米,展览、
期刊
“鼠咬天开”是我国创世神话之一。传说天地之初,浑沌未开,一只勇敢的老鼠把天咬开了一个洞,太阳的光芒得以照入大地,阴阳从此两分。2020年是农历庚子鼠年,本人不揣浅陋,从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物中,选出一些文物中的“鼠辈”,以飨读者,聊表新春贺喜之意。  说到鼠,人们就想起小眼尖嘴,细长尾巴,贪婪狡猾的小型啮齿动物。鼠家族是地球上种群最庞大的生物之一,全世界鼠类动物有1700余种。鼠生存能力强,除南极之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