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的融合研究

来源 :颂雅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hou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承载着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变革,是民族文化变迁的见证者。历史犹如过去与现在之间的一道门,我们从古代或近现代史中窥探传统文化的身影,細数传统文化在历史中的点点渗透。近些年,有学者提出认同教育理念,笔者认为历史和传统文化之间也需要树立认同感,将该理念融入到教学当中。施教者要注重相关资料中传统文化的挖掘,巩固专业知识,树立正确的理念,用多样化手段给受教育者传授知识,增强受教育者的文化自信心。本文将从历史和传统文化认同教育融合方面入手,进行简要叙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历史 传统文化 认同教育
  社会的变迁,会促使传统文化的内涵有所变。由于传统文化为我们揭示了古人和革命先烈身上宝贵精神,所以继承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化中发光发亮,是必然之势。历史是教育阶段与传统文化衔接最为紧密的学科之一,将传统文化与历史融合起来,不仅能够实现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符合历史观研究的需求,受教育者的人文素养由此得到提升。根据二者目前的融合现状,我们发现,传统文化和历史的衔接显然未被充分重视起来,在历史观中需要加入传统文化的内容。本文主要是对历史和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的融合进行了分析,为二者的更好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一、传统文化在历史中的渗透
  历史课程主要讲述了国家兴衰、社会变迁的历史过程,其中作为精神文明教育范畴的民族传统文化,更是成为其显著特点。我国坐落于世界东方,在这片养育了无数中华儿女的古老大地上,华夏子孙用勤劳和智慧不断丰富着中华文明。中华汉字是东方文化发展至今的瑰宝,从甲骨文到钟鼎文,从钟鼎文到隶书、楷书以及草书等,这些演变均反映了我国社会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发展。从政治制度上来说,“约法三章”“唐律疏议”体现了法治为本的历史方向。从道德层面来讲,古代讲究“和而不同”“礼义廉耻”和现代提倡的“自由、公平、平等、正义”社会主义价值观相吻合。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历史文化璀璨,尤其是经过几千年的洗礼后,传统文化认同的内涵也渐渐被内化,这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绵延不息的愿意。身为中华儿女,我们应该从内心认可传统文化,树立起民族文化自信和认同感。
  二、传统文化在历史中的地位
  传统文化认同教育,应该引起广大研究者的注意。为将其落实到实际教育中,教授者可以将其作为人文精神培养的内容,与历史结合,塑造健全的人格和身心,并且能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从我国的政治发展视角来看,古代运用的制度代表了当时政治的先进性,也让我们更加了解古代传统政治文化。从文化角度视角来说,百家争鸣、汉代儒学、明清思想等一度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尤其是孔子提出的儒家学说更是影响深远,也成为每个国人树立文化认同感的精神财富。与此同时,在古代艺术学习中,《秦始皇廿六年诏铭》 中的篆书艺术,王羲之《丧乱帖》的行草艺术,《汉简》 中的隶书艺术,《江城送别图》的深远意境以及《诗经》《离骚》等文学经典,灿若星河,一跃成为国人人格塑造的典型素材。以上内容,我们都可以从历史资料中进行挖掘,发散学习者的思维方式,使其能够走出思想的误区,培养浩然之气和心系天下的济世情怀。李白曾经发出“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喟叹,传统文化的弘扬,有利于弘扬该人生观,更有助于实现人生的理想。
  三、融入民族文化认同教育
  在历史中,历史不单单是常识, 教育不单单是学习,更多的是从历史学科知识中,促进学习者的全面发展。施教者要转变思想,树立开放性教育理念,依托历史学科,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揭示文化最深沉的思想内涵。相比其他学科,历史课程内容繁杂,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各类思想与物质文明。但对于历史学科知识,其与传统民族文化认同教育具有理念一致性。如从历史中学习孔子提出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都是涵盖德、美、体、智全面发展所需要的知识。通过学习历史,让学习者从中学习比较、综合,了解传统文化的先进性思想,增进学习者的创新能力。
  结语
  民族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历经千年的检验之后,形成的极具现实意义的文化资源。不管是学习者个人的成长发展,或是施教者教育水平的提升,亦或是教育的长远发展,都需要重视传统文化的作用,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养分作用,使其能够滋养我国文化的发展。所以,传统文化与历史认同教育的融合不仅符合时代发展潮流,也有利于人们精神涵养的丰富。传统文化与历史的衔接之处正是弘扬文化的突破口,施教者要紧抓时代脉搏,将二者进行有效融合,让学习者逐渐树立认同感与自信感。
  参考文献:
  [1]许伟,张斌.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在历史进程中的影响及价值指向——以中国近代史教学的几个问题为例[J].历史教学.2017(07):23-26.
  [2]肖贵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学习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5-12.
  作者单位:重庆市綦江中学
其他文献
如果说,剧本是戏剧之本,音乐是戏剧之魂,那么舞台灯光的呈现则是将观众带入戏剧情境、语境、心境的无声语言,是直观的、渗透的、包容的舞台表现艺术。舞台灯光是在运用以技术为手段来为舞台照明,创造全新的视觉空间。舞台灯光所表达的是剧本的内在精神,揭示人物内心的情感,提供人物生活的感情基础。  原创大型淮北梆子戏《永远的大别山》舞台灯光的布局我认为应该是诗化的格局,在中国传统戏曲美学写实、写意手法的基础上,
期刊
摘要:网络时代的全面到来,让我们的阅读方式也越来越多元化,由传统的纸质阅读向电子阅读转变,由单一的文字阅读向音频阅读转变,我们的阅读视野变得越来越宽,阅读方式越来越多元化,阅读体验得到了有效提升。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我国的网民群体在进一步扩大,这对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产生了一些影响,虽然让我们利用碎片时间阅读书籍,但是网络书籍质量良莠不齐,对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与体验产生了不利影响,人们在追求新鲜事物
期刊
以河源紫金上義镇村貌为背景,采用剪纸风格,提取当地建筑元素“上义兵工厂”及“培锋书院”等红色文化元素设计出东江纵队图,表现出东江纵队不畏艰苦、勇敢向前的革命精神,并开发水晶球、零钱袋等文化创意产品,便于更好地推广及宣传客家红色文化。  本文系2015年度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资助项目“文化创意产业视野下的高职艺术设计教学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YQ2015194);2017年度广东省高
期刊
摘要:随着科研领域的蓬勃发展,人工智能几乎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翻开了人类历史的新篇章;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美,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追求。因此,在时代的更迭下,人工智能与美学也碰撞出了不一样的火花。本文以人工智能与美学为主体,分析人工智能与美学之间的关系,使人工智能与美学以一种新的姿态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引起人们的思考。  关键:人工
期刊
摘要:石门是连接关中平原和汉中平原的褒斜栈道南端的一段隧道,是蜀道的重要部分,系东汉年间所开,后来在隧道两壁及褒河两岸悬崖上凿有大量题咏和记事。  关键词:石刻 石门十三品 互联网  一、石门十三品的历史  汉《石门颂》有云:“至于永平,其有四年,诏书开斜,凿通石门。” 意即公元61年,汉明帝刘庄下诏,开通褒斜道并凿通此道南端的一段隧道。因当时尚无隧道这一称谓,故称其为石门。现已察知,此隧道高、宽
期刊
摘要:本文从专卖店设计出发提出的品牌DNA设计方法,旨在将DNA的继承性、相似性和变异性理论引入到品牌专卖店的遗传与变异特质中,通过品牌DNA的提取与表达,建立面向风格意象的专卖店创新设计方法,保持企业品牌的永续发展。  关键词:品牌 DNA 专卖店设计 核心价值  一、专卖店设计中注入品牌DNA 的意义  (一)品牌DNA排他性  品牌的DNA是品牌的精髓,一个品牌最独一无二且最有价值的部分通常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人民群众对于文化知识的渴求越来越旺盛。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也越来越高。文化馆作为开展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场所,承担着满足当地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重担,新形势下的地方文化馆建设势必要做出创新、群众文化工作也要适时作出创新。文化馆应该立足于地方特色,挖掘当地民俗文化特色,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丰富文化馆展览和讲座内容,构建多元化的展览内容;灵活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构建智慧文
期刊
摘要:本文以影视传媒艺术与大学生审美文化教育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影视传媒艺术进行了概述分析,随后探讨了运用影视传媒艺术开展大学生审美文化教育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一些运用影视传媒艺术开展对大学生审美文化教育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影视传媒艺术 大学生审美文化 教育  一、影视传媒艺术概述  影视传媒艺术作为信息化时代下的产物,由近几年兴起,是一种区别于美术、音乐专业之外的又一大艺术类别。影视传媒
期刊
摘要:剪纸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是利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出花纹,用于生活装饰或民俗活动的一种民间艺术。阜阳剪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在清朝时期,阜阳地区很多以此为生的剪纸艺人,主要是为妇女做鞋花、帽花、枕花等,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大量的装饰花样。本文对中国剪纸的特征进行解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弘扬发展这一传统文化艺术。  关键词:剪纸艺术 传统文化 弘扬发展  一、剪纸艺术的特征  (
期刊
摘要: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无数先人的智慧结晶和丰富的民族精神,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是开展新时代素质教育的必要养分。在中职教育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帮助教师营造一个拥有浓烈文化气息的教学氛围,为学生提供规范的道德行为准则和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本文分析了在中职教育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并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