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高校在组织學生开展历史观教育工作中遇到了一些阻碍,影响教育实效性的发挥。尽管高校非常重视历史观教育,也在教学计划中安排了此项教育,但是这项教育工作取得的成就井不明显。当前,社会环境的改变、科学历史观教育的不足、大学生自身的特点都使高校科学历史观教育缺乏有效性。因此应当从大学生自身辨别能力做起,改进高校教学方法,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牢牢把握网络领域,从这几个方面来加强大学生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关键词:大学生;科学历史观教育
一、当代大学生理解科学历史观教育的现实困境
大学生缺乏实践导致他们对科学历史观缺乏认同感。他们对社会的认知是通过新媒体网络平台去获取信息,没有投入到社会实践之中,况且新媒体的网络信息量十分庞大,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和历史虚无主义充斥其中,此外,大学生的心理尚未完全成熟,价值观念不成熟,阅历有限,辨别能力不强、思想发展具有起伏性大。这些因素致使他们在获取信息时容易受到蛊惑和诱导,长此以往,他们以为这些不良的信息就是真正的实践理论,他们以此为日常生活和行为实践的风向标标准。大学生们就会形成错误的历史观和价值观,更令人担忧的的是他们对真正的科学历史观产生质疑或否定。
大学生对科学历史观缺乏运用能力。科学历史观的原理是高校在课堂授课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大学生对相关科目的认识和定位不准确,他们把这些科目当作选修课,认为没有其他专业科目重要。大学生对科学历史观的原理认识仅次于书本,熟记于头脑中,仅是为考试的分数。其实,大学生学习科学历史观是在运用科学历史观的观点和方法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他们没有深刻的理解和运用于实践之中,缺乏转化实践的能力。高校的科学历史观教育也需要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认识指导实践、实践检验认识等交互活动中形成真正的科学的历史观。
当今高校对科学历史观教育的相关的工作的忽视。科学历史观教育科目的设置的分量不足致使科学历史观教育缺乏有效的科学性。科学历史观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科目的开设所占比例较小,内容形式过于单一,没有运用运用新颖形式给学生传授科学历史观。内容的知识点过于重复和老旧,不符合当前大学生现代社会对科学历史观教育的对时代的需求。
二、加强大学生科学历史观教育的现实意义
弘扬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所认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精神和追求的信念。它体现于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之中。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
有利于培养社会需要的青年。大学生都是当代的青年。习近平强调:”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属于青年”。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大学生需要以科学历史观武装自己,正确的历史观才会指导青年们的实际行动,才会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有利于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历史观是人们对世界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人们思想观念的组成部分,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必须将历史观教育活动当作一项重要工作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他们的成长与国家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三、加强对大学科学历史观教育的着力点
加强大学生辨别和抵触历史虚无主义的能力。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处于尚未成熟,辨别能力不高,历史虚无主义者利用大学生辨别能力不高这一特点,对大学生进行历史虚无主义舆论宣传和思想渗透,使部分大学生形成错误的历史观。首先大学生加强理论学习,在头脑中知晓社会发展的规律,认同我国发展的道路,在思想上灌输科学历史观。“实践出真知”提升大学生判断能力最佳办法就是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应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在实践中认知和把握科学历史观,加强辨别和抵触历史虚无主义的能力。
改进高校在科学历史观上教育的方法。首先,加强教学的管理,加强对相关课程的管理加强,健全高校课程的设置和管理制度,针对校内开设课程实行严格审查,特别是对选修课的审查,抵制一些落后错误甚至反动的历史观进入高校。其次,强化教学内容上,加强对理论课程学习,不拘泥于课本知识,结合当下热点问题要求学生运用理论的分析国内外形势,并能用全局的眼光对国家间的政治、经济问题。当前,期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领域,运用各种新媒体平台书写传播客观历史,构建良好舆论氛围。我们要更好地增强运用各种新媒体主流话语平台的自觉性,及时发现问题并主动作出正确回应,追踪新的思想理论热点加以解疑释惑,增强正面舆论影响力。 防止不良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进而通过这种网络互动交流来引导学生运用科学历史观分析社会问题,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总之,当前应对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加强学生科学历史观教育是促使大学生正确看待历史体现象、解决社会和人生问题的根本性举措。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 ,2016年版 人民出版社
[2]习近平治国理政
[3]李松林,王修刚,简论加强大学生历史观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2,(6):23-26.
[4]徐军,陈磊.考茨基关于“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理论的当代解读—一《唯物主义历史观》文本分析与反思[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2,(2)
[5]荣剑.论历史观与历史价值观——对中国史学理论若干前提性问题的再认识[J].中国社会科学,2010,(1)
[6]曲青山.正确认识历史的望远镜和显微镜——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问题的论述[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5,(4)
[7]陈耀鲁.我国高校学生的科学历史观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武汉∶武汉工程大2013
[8]高陈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高校学生的影响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4
[9]庄振华.黑格尔的历史观[D].上海:复旦大学,2010.
关键词:大学生;科学历史观教育
一、当代大学生理解科学历史观教育的现实困境
大学生缺乏实践导致他们对科学历史观缺乏认同感。他们对社会的认知是通过新媒体网络平台去获取信息,没有投入到社会实践之中,况且新媒体的网络信息量十分庞大,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和历史虚无主义充斥其中,此外,大学生的心理尚未完全成熟,价值观念不成熟,阅历有限,辨别能力不强、思想发展具有起伏性大。这些因素致使他们在获取信息时容易受到蛊惑和诱导,长此以往,他们以为这些不良的信息就是真正的实践理论,他们以此为日常生活和行为实践的风向标标准。大学生们就会形成错误的历史观和价值观,更令人担忧的的是他们对真正的科学历史观产生质疑或否定。
大学生对科学历史观缺乏运用能力。科学历史观的原理是高校在课堂授课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大学生对相关科目的认识和定位不准确,他们把这些科目当作选修课,认为没有其他专业科目重要。大学生对科学历史观的原理认识仅次于书本,熟记于头脑中,仅是为考试的分数。其实,大学生学习科学历史观是在运用科学历史观的观点和方法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他们没有深刻的理解和运用于实践之中,缺乏转化实践的能力。高校的科学历史观教育也需要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认识指导实践、实践检验认识等交互活动中形成真正的科学的历史观。
当今高校对科学历史观教育的相关的工作的忽视。科学历史观教育科目的设置的分量不足致使科学历史观教育缺乏有效的科学性。科学历史观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科目的开设所占比例较小,内容形式过于单一,没有运用运用新颖形式给学生传授科学历史观。内容的知识点过于重复和老旧,不符合当前大学生现代社会对科学历史观教育的对时代的需求。
二、加强大学生科学历史观教育的现实意义
弘扬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所认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精神和追求的信念。它体现于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之中。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
有利于培养社会需要的青年。大学生都是当代的青年。习近平强调:”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属于青年”。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大学生需要以科学历史观武装自己,正确的历史观才会指导青年们的实际行动,才会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有利于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历史观是人们对世界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人们思想观念的组成部分,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必须将历史观教育活动当作一项重要工作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他们的成长与国家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三、加强对大学科学历史观教育的着力点
加强大学生辨别和抵触历史虚无主义的能力。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处于尚未成熟,辨别能力不高,历史虚无主义者利用大学生辨别能力不高这一特点,对大学生进行历史虚无主义舆论宣传和思想渗透,使部分大学生形成错误的历史观。首先大学生加强理论学习,在头脑中知晓社会发展的规律,认同我国发展的道路,在思想上灌输科学历史观。“实践出真知”提升大学生判断能力最佳办法就是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应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在实践中认知和把握科学历史观,加强辨别和抵触历史虚无主义的能力。
改进高校在科学历史观上教育的方法。首先,加强教学的管理,加强对相关课程的管理加强,健全高校课程的设置和管理制度,针对校内开设课程实行严格审查,特别是对选修课的审查,抵制一些落后错误甚至反动的历史观进入高校。其次,强化教学内容上,加强对理论课程学习,不拘泥于课本知识,结合当下热点问题要求学生运用理论的分析国内外形势,并能用全局的眼光对国家间的政治、经济问题。当前,期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领域,运用各种新媒体平台书写传播客观历史,构建良好舆论氛围。我们要更好地增强运用各种新媒体主流话语平台的自觉性,及时发现问题并主动作出正确回应,追踪新的思想理论热点加以解疑释惑,增强正面舆论影响力。 防止不良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进而通过这种网络互动交流来引导学生运用科学历史观分析社会问题,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总之,当前应对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加强学生科学历史观教育是促使大学生正确看待历史体现象、解决社会和人生问题的根本性举措。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 ,2016年版 人民出版社
[2]习近平治国理政
[3]李松林,王修刚,简论加强大学生历史观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2,(6):23-26.
[4]徐军,陈磊.考茨基关于“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理论的当代解读—一《唯物主义历史观》文本分析与反思[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2,(2)
[5]荣剑.论历史观与历史价值观——对中国史学理论若干前提性问题的再认识[J].中国社会科学,2010,(1)
[6]曲青山.正确认识历史的望远镜和显微镜——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问题的论述[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5,(4)
[7]陈耀鲁.我国高校学生的科学历史观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武汉∶武汉工程大2013
[8]高陈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高校学生的影响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4
[9]庄振华.黑格尔的历史观[D].上海:复旦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