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我发现学校里的好多男同学都喜欢弄一些怪异的发型:有的染头发,有的漂头发,有的打发蜡……有的头发甚至比一些女孩的还要长,而且很“暴”,说得不好听一点,简直就像是刚刚被电击过的样子,让人哭笑不得。还有很多男生把头发染得很鲜艳,有黄色的、红色的、紫色的,我还甚至看到一个男同学的头上同时有五种颜色。试问,那样就真的好看吗?
他们追求标新立异,追求与众不同,可是我想说,人的气质是发自内心的,好的气质岂是一个怪异发型就能“搞定”的!
中学生们的做法令家长、学校和社会都很头疼。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真正的“美”是什么,希望中学生们能清楚地领会美的含义,正确地表现出自己人格中的美丽。
正确看待分数 翁嘉盛
如今,很多学生都将分数视为自己的命根子。考试的分数稍微高一点时,他们便会显得欢欣鼓舞,无比高兴;但当考试的分数略微低一点时,他们就会垂头丧气,无精打采,愁眉苦脸。在他们的眼里、脑里、心里,分数的高低便决定着他们的前途与未来的好坏,分数已成为了他们预测自己前途与未来好坏的根据了。
其实,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分数的高低只不过是衡量我们在某一个阶段所取得的成绩大与小的一个尺度而已,它仅仅代表着我们的过去,并不决定着的我们的未来。况且我们的未来岂是一张纸、一支笔、一个分数所能决定得了的?我们的未来怎么样。关键在于我们自己,而分数仅仅只是检验知识、能力的一个参数,它并不代表知识、能力的全部。
因此,我们学生应该追求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再也不应该把“分、分、分”当作“学生的命根儿”了。在看待分数时能够做到:不因分数高而喜,亦不因分数低而悲;要以一颗平常的、平静的心来看待每一次考试的分数!
杨丽娟一家的悲剧只是极端个案 香水他哥
兰州女子杨丽娟从16岁陷入梦幻开始,为了和刘德华相见,13 年来,倾家荡产、债台高筑,老父老母重病缠身,全家人仍旧百折不挠,日前又举家借债赴港。现在,杨丽娟终于见到刘德华了,杨丽娟的老父亲却蹈海自杀了,因为刘德华没有和杨丽娟私下见面。
关于杨丽娟不学习、不工作、不恋爱、不生活,全力追星的报道,从去年开始就引起广泛关注,如今杨父的死又为这一匪夷所思的事件增加了一个悲情而刺耳的音符。目前,大多数媒体的报道与讨论仍旧在围绕“追星”展开,讨论青少年追星的分寸,讨论父母对孩子追星应该如何教育引导……这些问题确实存在,确实值得探讨,但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早就不是“追星”这个范畴能够承载和能够解读的了。
追星有追星的问题,偏执、极端、惨烈的个案也时有发生:约翰· 列侬死在歌迷的枪下;一个日本女影迷愿意为成龙自杀;上世纪80年代还有人刺杀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仅仅是为了吸引影星朱迪· 福斯特的注意。但是,父母为了成就孩子的偏执不顾一切,不惜毁了全家全部的生活,甚至不惜以死相求的(仅仅为了追星),正如杨父在遗书中所说,“历史上没有第二个”。而他的弃世、他的遗书,不是让杨丽娟迷途知返,只能让她继续执迷下去。现在,杨丽娟母女声称拒领杨父尸体,除非刘德华祭拜—— 所有这一切,在关于“追星”的范畴里,实在找不到什么词汇来对应。
事实上,从一开始,无论杨丽娟还是她的家人,最需要见的根本就不是刘德华,而是心理咨询专家。关于这个事情的性质,近似的例子也有—— 古希腊有个雕塑家叫皮格马利翁,爱上了自己雕塑的一尊少女石像,从此神不守舍,心驰神往,天天守着石像,拥抱它、亲吻它,和它说悄悄话,求它嫁给他。杨丽娟连续三年梦到刘德华,认为他就是自己的亲人,为此放弃一切,倒是更像皮格马利翁。而父母陪着女儿毁家做梦,更是闻所未闻。杨父说:“她不是追星,也不是歌迷,她不崇拜偶像。”这话其实说出了部分道理,以杨丽娟的情感模式,再加上父母独特的“教育”方式,如果在16 岁引发她情愫的是一个擦身而过的普通少年,结果也很可能会是这样的。只不过媒体不会这么推波助澜,知道的人不会这么多罢了。
说到底,这个家庭的悲剧令人触目惊心,但是公共意义其实实在有限。除了他们的亲朋好友,需要介入的始终是专家,而不是社会。而用杨家的悲剧来探讨青少年追星,只会将问题引入歧途。
现在这件事已经过去将近三个月了,大家的议论也渐渐平息,杨丽娟在6月7日与母亲再赴香港,处理了亡父殓葬事宜。同时,她也表达了“再给一次选择,我只要爸爸”的心声,也许这个做了十几年梦也快醒了吧!
编辑/ 苗与
他们追求标新立异,追求与众不同,可是我想说,人的气质是发自内心的,好的气质岂是一个怪异发型就能“搞定”的!
中学生们的做法令家长、学校和社会都很头疼。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真正的“美”是什么,希望中学生们能清楚地领会美的含义,正确地表现出自己人格中的美丽。
正确看待分数 翁嘉盛
如今,很多学生都将分数视为自己的命根子。考试的分数稍微高一点时,他们便会显得欢欣鼓舞,无比高兴;但当考试的分数略微低一点时,他们就会垂头丧气,无精打采,愁眉苦脸。在他们的眼里、脑里、心里,分数的高低便决定着他们的前途与未来的好坏,分数已成为了他们预测自己前途与未来好坏的根据了。
其实,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分数的高低只不过是衡量我们在某一个阶段所取得的成绩大与小的一个尺度而已,它仅仅代表着我们的过去,并不决定着的我们的未来。况且我们的未来岂是一张纸、一支笔、一个分数所能决定得了的?我们的未来怎么样。关键在于我们自己,而分数仅仅只是检验知识、能力的一个参数,它并不代表知识、能力的全部。
因此,我们学生应该追求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再也不应该把“分、分、分”当作“学生的命根儿”了。在看待分数时能够做到:不因分数高而喜,亦不因分数低而悲;要以一颗平常的、平静的心来看待每一次考试的分数!
杨丽娟一家的悲剧只是极端个案 香水他哥
兰州女子杨丽娟从16岁陷入梦幻开始,为了和刘德华相见,13 年来,倾家荡产、债台高筑,老父老母重病缠身,全家人仍旧百折不挠,日前又举家借债赴港。现在,杨丽娟终于见到刘德华了,杨丽娟的老父亲却蹈海自杀了,因为刘德华没有和杨丽娟私下见面。
关于杨丽娟不学习、不工作、不恋爱、不生活,全力追星的报道,从去年开始就引起广泛关注,如今杨父的死又为这一匪夷所思的事件增加了一个悲情而刺耳的音符。目前,大多数媒体的报道与讨论仍旧在围绕“追星”展开,讨论青少年追星的分寸,讨论父母对孩子追星应该如何教育引导……这些问题确实存在,确实值得探讨,但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早就不是“追星”这个范畴能够承载和能够解读的了。
追星有追星的问题,偏执、极端、惨烈的个案也时有发生:约翰· 列侬死在歌迷的枪下;一个日本女影迷愿意为成龙自杀;上世纪80年代还有人刺杀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仅仅是为了吸引影星朱迪· 福斯特的注意。但是,父母为了成就孩子的偏执不顾一切,不惜毁了全家全部的生活,甚至不惜以死相求的(仅仅为了追星),正如杨父在遗书中所说,“历史上没有第二个”。而他的弃世、他的遗书,不是让杨丽娟迷途知返,只能让她继续执迷下去。现在,杨丽娟母女声称拒领杨父尸体,除非刘德华祭拜—— 所有这一切,在关于“追星”的范畴里,实在找不到什么词汇来对应。
事实上,从一开始,无论杨丽娟还是她的家人,最需要见的根本就不是刘德华,而是心理咨询专家。关于这个事情的性质,近似的例子也有—— 古希腊有个雕塑家叫皮格马利翁,爱上了自己雕塑的一尊少女石像,从此神不守舍,心驰神往,天天守着石像,拥抱它、亲吻它,和它说悄悄话,求它嫁给他。杨丽娟连续三年梦到刘德华,认为他就是自己的亲人,为此放弃一切,倒是更像皮格马利翁。而父母陪着女儿毁家做梦,更是闻所未闻。杨父说:“她不是追星,也不是歌迷,她不崇拜偶像。”这话其实说出了部分道理,以杨丽娟的情感模式,再加上父母独特的“教育”方式,如果在16 岁引发她情愫的是一个擦身而过的普通少年,结果也很可能会是这样的。只不过媒体不会这么推波助澜,知道的人不会这么多罢了。
说到底,这个家庭的悲剧令人触目惊心,但是公共意义其实实在有限。除了他们的亲朋好友,需要介入的始终是专家,而不是社会。而用杨家的悲剧来探讨青少年追星,只会将问题引入歧途。
现在这件事已经过去将近三个月了,大家的议论也渐渐平息,杨丽娟在6月7日与母亲再赴香港,处理了亡父殓葬事宜。同时,她也表达了“再给一次选择,我只要爸爸”的心声,也许这个做了十几年梦也快醒了吧!
编辑/ 苗与